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文卿点点头,又问:“可知这次交农乃是由何人组织?”
  厢军小校回答道:“似乎是江东陆氏的族长陆若萱。”
  “这个臭小娘真是无耻!”恼怒之下,崔文卿忍不住咒骂了一句,脚步匆匆的走到城楼垛口前,高声言道:“本官乃检校隩州安抚使崔文卿,陆若萱何在,速速出来回话!”
  听到崔文卿如此口气,陆若萱便知道她已经将这位钦差大臣彻底惹恼了,然为了弟弟的病情,也容不得她就此退缩,上前一步走出了人群,作礼道:“小女子在此,敢问崔大人有何指教?!”
  盯着城楼下那抹绿色的身影,崔文卿双目中几乎快要喷出火来,咬牙切齿的询问道:“陆族长,莫非这就是你对付我的手段了?”
  陆若萱歉意一礼,语气淡淡的言道:“小女子情非得已,还请崔大人见谅。”
  “哼?!情非得已?!”崔文卿的嗓音高亢而又尖锐,质问声犹如霹雳雷火般朝着陆若萱砸了过来,“你的情非得已,就是蛊惑这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前来县城聚众生乱,甚至还发动他们交农?陆若萱啊陆若萱,原本我还敬你是女子当家,巾帼不让须眉,没想到你却使出这样的手段,实在卑劣可耻至极!”
  听到这一番言语,陆若萱脸颊顿感一阵火辣辣,呼吸也忍不住为之急促了起来,然为了弟弟,她也只能长吁几声努力平复心境,亢声言道:“崔大人,吾等本是江南路之民,实在不喜欢隩州的气候以及风俗,故而想要返回江南路生活,大人乃英锐之臣,代帝巡狩隩州,何须这样固执己见,不放吾等离开?”
  崔文卿冷笑回答:“陆若萱,本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百姓们要走就走,本官不会强留。”
  陆若萱轻叹道:“大人,百姓们连路上的盘缠都没有,如何能够返回江南?故而你虽同意,实际上也是将百姓们望死里面逼啊!”


第七一一章 无计可施?

  城楼之上,旗幡猎猎风动,厢军严正以待。
  听到陆若萱的这番话,崔文卿怒极反笑,言道:“尔等出尔反尔,居然还要朝廷承担路途开销,陆若萱,你真把朝廷当作冤大头了不成?”
  陆若萱眉宇紧蹙,毫不退让的言道:“吾等皆是朝廷之民,难道有所诉求,有所愿望,朝廷也要视而不见么?亦或是你崔大人固执己见,不想放吾等离开,故而吾等也只有交农抗议了。”
  望着城门外堆得老高的农具小山,崔文卿脸色铁青,腮帮子更是鼓得紧紧的,显然正在咬牙切齿当中。
  及至半响,他长长的吁了一口粗气,声音如同雪山上千年不化的寒冰般冰冷:“说,究竟要如何,才肯收回农具?”
  陆若萱心知崔文卿即便是钦差大臣,也不敢对于交农之事视而不见,沉声回答道:“大人,我们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返回江南路,并请朝廷不要阻拦,还发放支撑百姓们抵达江南的路费开销。”
  “好,你等着!”崔文卿硬梆梆一句,便要离去。
  “大人稍等。”陆若萱开口叫住了崔文卿,言道,“崔大人,事急从权,还请你明日中午,在这里给我们答复,行吗?”
  崔文卿冷着脸点头道:“如你所愿!”说完冷冷挥动长袖,下得城楼走了。
  返回县衙,崔文卿再也忍不住心头的怒火,切齿痛骂道:“我勒个擦,陆若萱那臭小娘实在是太可恶了,居然胆敢这样威胁官府,也不知道是谁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梁静茹吗?!”
  一旁的苏轼虽然不知道崔文卿口中所言的“梁静茹”是谁,然也知道他现在正在气头之上。
  说起来,面对今天百姓们交农之事,他也憋了一肚子的怒火,颔首道:“文卿兄,圣人常言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个陆若萱实乃一个难缠的角色啊,也是我们平息保德县百姓们生乱的头等障碍。”
  崔文卿深有同感的点点头,随即苦着脸道:“那臭小娘手段如此卑劣,裹挟民意威胁咱们,实在不好处理,苏兄,可有想到妙策?”
  苏轼略作沉吟,开口言道:“陆若萱的倚仗,首在与前来保德县的那些江南大族关系要好,这些大家族共同进退,互为支撑,若我们能够将之分化瓦解,交农之事必定会轻松许多。”
  苏轼这条分化之策可谓非常不错,若是时间充足,倒可以受到奇效,只可惜……
  想到这里,崔文卿轻叹道:“陆若萱只给咱们一天的时间,明日中午就要答复,光凭这点时间想要分化那些大家族,谈何容易!”
  苏轼想想也对,皱眉道:“既然分化瓦解不行,那咱们是否可以从百姓们入手解决?”
  崔文卿略作思忖,言道:“这些百姓全都是依附大家族而生的佃农,得到减免部分赋税的好处,可以说在利益上,他们与大家族都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想要以百姓们为突破口,也非是易事。”
  苏轼怅然叹息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么说来难道我们只能威逼就范,同意陆若萱的条件了?”
  崔文卿正容言道:“苏兄,朝廷将安抚隩州的重任交给你我,那就是希望你我能够拿出成绩平息骚乱,若我们就此退缩,只怕会辜负朝廷的一片重托,故而咱们坚决不能向那臭小娘妥协!”
  “呵呵……”苏轼苦笑了几声,双手一摊为难言道,“然目前情况不利于咱们,又无法想出解决良策?面对百姓们交农,你我又该如何应对?”
  崔文卿想了想,言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容我多想想,一定能够想到解决办法的。”
  听崔文卿如此说辞,苏轼倒是有些佩服他的勇气,颔首道:“那好,一切就拜托文卿兄了。”
  告辞苏轼,崔文卿来到了县衙书房之内,独自一人穿梭在林立的书架中思忖不止。
  月生日落,天色渐渐归于黑暗,喧闹了一天的保德县终于安静了下来。
  微微摇曳的烛火下,崔文卿的脚步一走一停,停的比走的时间多。
  万千思绪在他的脑海中来回纠葛缠绕,一条清晰的思绪终于在一团乱麻中被他整理了出来。
  就这么在窗棂前站定仰望中天之月犹豫良久,崔文卿忍不住轻轻叹息道:“难道……真的只有采用这个方法了么?这可是颠覆千百年来传统认识的事情啊,若未得到朝廷同意实施,可是一个不小的罪名!”
  没有人能够回答崔文卿的问题,甚至从古自今,从来都没有人敢如崔文卿这般作出这样大逆不道,甚至是颠覆封建体系的设想。
  然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法解决,崔文卿相信只要能够实施他这个办法,不仅是保德县异地安置之民升乱一事,就连整个隩州的乱像也能引刃而解。
  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百姓们之所以听从大家族的命令进行交农,所为的也是一个“利”字,只要他更够拿出比大家族更多的利益,相信百姓们一定会临阵倒戈的。
  崔文卿终归是敢想敢做之人,就这么犹豫半响,终于打定了主意,连忙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构想落笔纸上。
  或许从今往后,大齐真的要不一样了。
  ※※※
  翌日清晨,霞光初露,照得整座保德县沐浴在了一片金光灿烂当中。
  苏轼揉了揉酸胀不已的双目,从榻上做了起来,望着窗外灿烂的阳光,口中却是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昨日与崔文卿分别之后,他整个脑海中都在想着如何处理百姓们交农之事。
  可惜的是,在榻上辗转反侧良久,他依旧没有半点办法,及至雄鸡长啼天色蒙蒙发亮,才稍事睡了半响。
  此刻睡醒,更是觉得满是疲乏,身体与精神说不出的劳累。
  穿衣起身,苏轼正准备出门,突闻一阵脚步声急匆匆的走入了院中,蹬廊入室,却见竟是崔文卿到了。
  见状,苏轼正要开口,然一见到崔文卿的模样,登时就呆住了。


第七一二章 想到办法

  历来干净整洁的崔文卿今日可谓模样大变。
  头发乱糟糟未结发髻不修边幅,脸膛上油光满面不用问也是还没洗脸,一双眼中布满了血丝,竟有几分憔悴的感觉。
  “文卿兄,你莫非一夜没睡?”苏轼惊声一问,大是敬佩崔文卿的认真。
  “差不多吧。”崔文卿也不多做解释,连忙一把抓住了他,开门见山的言道,“苏兄,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倒是可以破解陆若萱那臭小娘的阴谋!”
  闻言,苏轼自是精神大振,连忙询问道:“不知文卿兄想到了何等良策?”
  崔文卿呵呵笑道:“其实我的良策很简单,总结归纳就两个字,然延伸出来的条条款款却是很多,你且看我写好的谋划!”说完,从怀中掏出了一叠宣纸,可见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好!”苏轼连忙点头,从崔文卿手中接过了宣纸,认真细看了起来。
  然刚看罢几眼,原本一脸振奋之色的苏轼陡然睁大了双目,俊朗脸膛上露出了不敢相信之色。
  他呆愣半响,这才转头望着崔文卿,哭笑不得的言道:“文卿兄,你这是在说笑吧?!”
  崔文卿正容言道:“苏兄,你觉得我一晚上没有睡才想到的办法,是用来现在与你说笑么?”
  见他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后,苏轼大觉荒谬,一时之间又难以置信,竟是愣怔在了当场。
  过了半响,苏轼略带颤音的嗓音才悠悠传来:“文卿兄,倘若真的这么做的话,激起的风浪实在太大的,一个不好,说不定朝廷会治你我重罪的。”
  崔文卿一脸了解的点点头,严肃开口道:“可是不这么做,却不足以平息动乱,我们只管做事,至于朝堂之上,就交由安石相公去斡旋吧,我相信他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苏轼咬紧牙关久久沉默着,一时之间竟有些拿不定注意。
  说实话,倘若是其他人想到这个办法,说不定苏轼已经直接骂一句失心疯,对其嗤之以鼻了。
  然想到这个办法之人乃是崔文卿,可以说他也是苏轼生平最为看重以及敬重之人,故而办法虽则非常疯狂,然苏轼也认真思量起来。
  及至半响之后,苏轼终于打定了主意,重重点头道:“文卿兄,就照你的办法去做吧,出了问题咱们两人一并丢官便是!”
  “好兄弟,讲义气!”崔文卿大是感动,扬起手来用力拍了拍苏轼的肩头,展颜笑道,“放心吧,苏兄,风险有多大,利益就会有多大,我相信我们二人必定能够凭借这一次改变,名震天下的。”
  ※※※
  清晨的阳光照入了花园,撒在了凉亭之内,却照不进陆若萱满是阴霾的心境。
  今日午时,便是崔文卿必须答复的最后时辰,陆若萱虽然不愿意与崔文卿对敌做对,然无可奈何之下,也只有采用交农之法,逼迫崔文卿就范。
  她相信在万余名百姓的联合交农之下,崔文卿一定会为之妥协,为之服软,到时候她便可以带着族人们返回江南路,并治好幼弟的病情。
  心念及此,陆若萱心内却丝毫没有半点喜悦之意,反倒说不出的忧愁,轻轻一声怅叹也是随之而起。
  这时,一个人影走入了花园,来到了凉亭之前,正是陆氏族老陆西东。
  “族长,其他家族的几位族长都在外面等着你,时候已经差不多了,咱们一起前往保德县吧。”
  陆若萱点点头,这才出了凉亭,与陆西东一道,登上马车朝着保德县而去。
  今日保德县城墙之外,未及午时已经围满了密密麻麻的百姓,昨日丢弃的农具小山依旧堵在城门处,在金色的阳光中一片金光灿烂。
  待陆若萱一行所乘的马车磷磷隆隆而至的时候,天空中的太阳已经快要升上头顶。
  陆若萱走下马车,与相熟的几位族长略作寒暄之后,这才望向了高耸的城楼。
  只见城楼上面的厢军将士依旧把守在此,不过却很明显没有了昨日那般剑拔弩张,气氛大见轻松。
  见状,陆若萱微微安心,暗忖道:瞧着架势,看来崔文卿已经服软了,若他当真要对抗民意,此际断然不会是这样松泛的做派了。
  站在她旁边的陆西东手搭凉棚遥望半响,开口言道:“族长,崔文卿似乎并没有在城楼之上啊!”
  陆若萱淡淡言道:“眼下还未及午时,稍安勿躁,崔文卿一定会来的。”
  此际离保德县十里之外,一支马队正在官道上纵马飞驰,风驰电骋般朝着保德县而来。
  为首骑士头戴飞凤盔,尺长的矛缨随着马背起落轻轻颤抖着,身上所穿也为一件银白色的战甲,肩头所系血红斗篷迎风招展飞翔。
  骑士胯下的那匹血红色的骏马更是雄峻,四蹄起落几乎如同腾空而行,恰如一支红色利箭速度飞快。
  及至看到矗立在天际尽头的保德县,为首骑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