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利苏盖抚胸回答道:“启禀太后,这段时间芙蕖几乎都呆在振武军大都督府足不出户,唯一一次出门,是去了城中阿玛尼服饰店内,看望养父何来,其后有与何来之之子何黄荣在酒肆内用膳,并谈论了许久。”
“可有查明白他俩谈论内容?”
“回太后的话,属下令人故意接近何黄荣,套取两人谈话内容,原来小妹已经对她的身世有所了解,何黄荣也告诉小妹她的确是何来在十五年前领养而回,相信小妹应该已经相信了我们的话。”
“你做的很好,”没藏黑云轻轻颔首,略微迟疑了一下,问道:“那你觉得……芙蕖会接受本后,以及她的新身份么?”
野利苏盖正容言道:“太后,属下有一席话,也不知道正不正确。”
没藏黑云淡淡笑道:“你乃本后心腹,更助朕刺杀李元昊,有什么事是说不得的。”
野利苏盖丝毫没有因为没藏黑云这番信任话语而露出激动之色,反倒是波澜不惊的开口道:“人之所以会留恋过去,最重要的并非是舍不得过往经历,而是在意过往之人,就小妹而言,府谷乃是养她之地,何老汉乃是养她之人,这些地缘上和血脉上的联系,乃是小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若是强行将其抹去,让小妹前往一个新的地方,接触新的人,她有所顾忌也是理所当然。”
“况且……”说到这里,野利苏盖的口气不知不觉带上了几分阴冷,“我听人说,小妹一直对其主崔文卿甚是依恋,说是满腔心思都在崔文卿身上也不为其过,就实而论,崔文卿也成为了除何来之外,小妹生命中最是珍贵的人,若太后真想将小妹带去西夏,最好的办法,就是斩断她的过去。”
“斩断她的过去?”没藏黑云细细的品味着这一句话,渐渐回过了味来,细长的凤目中顿时杀意大胜。
略作思忖,这位以智谋而闻名天下的杰出女子已经想到了办法,淡淡笑道:“既然荷叶对崔文卿有着深深的依恋,那好,就由我来斩断这丝羁绊,让她能够安安心心,了无遗憾的离去。”
野利苏盖有些犹豫:“可是,若小妹得知是我们对崔文卿动手,只怕……”
没藏黑云早就已经成算在胸,冷笑道:“辽国萧陌不是一直对那个崔文卿有所图谋么?也罢,这次就让我们暗中相助辽人一臂之力,到时候用不着你出面,让那降臣折惟本前去便可。”
野利苏盖顿时明白了过来,抚胸应命了。
第八五零章 文卿赴会
初冬时节,府谷县迎来了今年第一场雪,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雪飘飞如鹅毛,寒风吹拂如冰刀,城里城外处处银装束裹,分外娇娆。
便在这一天,一则消息突然从城内传开:太原都知吴柔萱有感冬雪之美,故决定在丰州琉璃湖举行赏雪雅会,敬邀北地四州达官贵族、知名才士、富商大贾与会参加。
冬日窝冬本就闲来无事,特别是那些显得发慌的贵族商贾才子,待听到吴柔萱举办雅会盛事的时候,自然是大感兴趣,踊跃参加,报名的人将吴柔萱所居住的甘露楼围得水泄不通,只盼能够得到佳人的请柬。
吴柔萱请柬自是发了无数,然而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张,却由她的贴身侍女,亲自送到了振武军大都督府中。
待看罢请柬,崔文卿嘴角荡漾出了一丝冷然的笑容,对着身边宁贞言道:“看来,明教是准备对我动手了。”
宁贞接过他手中的请柬看得几遍,蹙眉言道:“丰州琉璃湖,呵,明教真是好算计。”
崔文卿倒是不知道这琉璃湖,不解发问道:“为何好算计?莫非此湖有所不妥?”
宁贞常年执掌六扇门机密,知晓诸多情报,对于琉璃湖倒是不陌生,坐下正容言道:“此湖位于丰州东北一带,处在漠南草原之中,被誉为是草原之璀璨明珠,昔日大唐年间,唐将张仁愿曾在湖畔建东受降城,然数百年之后此城已经随着中原王朝之衰弱而衰败,沦为了湖畔断壁残垣,自辽人崛起吞噬燕云十六州,琉璃湖已经处在了齐辽边境上,东北面不足一百余里便是辽境。”
崔文卿拊掌笑道:“哈哈,看来陆若萱说得不错,辽人的确是想要擒拿于我,否则怎会选择如此边疆之地?”
宁贞点点头,却见崔文卿丝毫没有害怕担心之色,不禁有些气结,言道:“崔大人,琉璃湖固虽齐土,然辽人精锐骑兵半天时间就可以侵入其中,你就这么前去,实在是深陷危地。”
崔文卿却没有听出她口气中的关切之意,略微琢磨了一番,开口言道:“其实我倒觉得,明教和辽人不会在琉璃湖对我动手。”
宁贞一怔,问道:“为何?”
崔文卿用手指尖抚摸着请柬上的娟秀文字笑道:“这场雅会既然邀请了这么多的达官贵族参加,相信丰州官府一定不会掉以轻心,必定会保护严密,加之丰州振武军主将乃穆婉将军之父穆征,用兵老辣,思虑周全,相信也会加强边境守卫,辽人想长驱直入一百里在雅会上擒我,倒不可能,相信他们应有后招。”
宁贞也是关心而乱,听崔文卿一席娓娓而言,立即恍然醒悟,点头言道:“这倒也是,然他们后招如何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不知道,那就只有见招拆招了,宁护卫,就由你来准备吧。”崔文卿站起身来,毫无犹豫就决定赴会了。
宁贞素知这厮胆大,当下也不便再劝,连忙点头言是。
※※※
三天之后,一支车队在振武军两百骑士护卫下,出了府谷县东门,顺着官道向着东北方而去。
可见车队足足有十来辆马车,拉车骏马全为清一色的阴山胡马,腿力矫健,持久耐寒,不用问也是振武军军马。
除了前面两车之外,其余车内均是载着以挡雪篷布遮盖的货物,在雪过脚踝的官道上慢慢进行,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辙。
至于那两百护卫骑士,则是由振武军亲卫营副将成事非亲自领军。
骑兵们身穿黑甲肩系披风,腰间长剑熠熠生光,胯下骏马高大雄峻,实乃人如虎马如龙,如同天兵天将一般。
“这个崔文卿实乃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出去几日居然带上了这么多的东西,白白耗费折氏钱财!”
在离官道百丈开外的山坡上,一位黑衣老者默默注视车队行进许久后,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老眼中迸射出了愤恨之色。
站在老者身边的是一位身形高大的男子,他乜得老者一眼,揶揄冷笑道:“怎么?折长史还对折氏念念不忘么?”
老者心知高大男子显赫而又尊贵的身份,连忙拱手言道:“野利大将军不要误会,属下也只是感叹崔文卿的纨绔败家而已,现在的折氏已经与属下没有半点牵连。”
说话间,两人的身份呼之欲出,自然是西夏大将军野利苏盖和振武军原长史折惟本。
听到折惟本之言,高大男子颔首一笑:“这两年以来,你暗地里为大夏提供了不少情报,倒是忠诚可嘉,太后也对你颇有赞言,若是这次行动能够让太后满意,相信太后必定会高看你一眼。”
折惟本心里面热乎乎的,语气更是恭敬了:“太后英明神武,统御国政,属下一直仰慕太后许久,只可惜无以得见,既然太后将此番重务交付于我,属下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会完成,还请大将军放心。”
野利苏盖点头笑道:“好,这次我明堂五十名好手,就交由你统领,务必要活捉擒拿崔文卿。”
“诺!”折惟本急忙抱拳,心里面却是畅快连连。
这明堂可是没藏太后在军武堂的基础上创建而来,只效忠太后一人,堂内高手全都是西夏精英,此番交给自己统领,自可表明太后对自己的信任。
待过几日,自己便能够率领明堂高手活捉崔文卿,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一报当年之耻,更能够要挟折昭,届时折氏一脉以及振武军便能够回到自己手中,也不枉费这么多年以来的韬光养晦。
想到这里,折惟本更是激动了。
车队沿着婉转官道缓缓慢行着,两天之后过了古长城,进入一望无际的漠南草原之上。
此际,崔文卿吩咐车队停车,自己忍不住走出车厢观望四下美景,看那长城连绵如同长龙般横卧巍峨大山,看那草原白茫茫无尽远方阴山山脉隐隐,一时之间大觉天高地阔,江山如画,风景这边独好。
第八五一章 终于来了
正待崔文卿满是欣赏感概当儿,一领松软厚实的狐裘披在了肩头,他转头一看,入目便是荷叶美丽的俏脸。
“公子,外面天寒地冻,可不要受凉了。”待仔细的替崔文卿围上了狐裘,荷叶这才退到了一边,俏立而站。
崔文卿颔首一笑,正欲说话,突然之间感觉到昔日的小丫鬟荷叶似乎长大了不少,忍不住出言笑问:“荷叶,过了今年,你似乎快要满十八了吧?”
荷叶没想到崔文卿突然会有此问,愣了愣笑答道:“是啊,十八岁。”
崔文卿伸出手来轻轻一拍她的肩头,感概笑言:“伺候我三年了,真快!回想第一次初见,真是恍然如昨啊!”
荷叶娇靥酡红,长长的睫毛颤了颤,垂着眼帘轻声道:“能够伺候公子也是婢子的福气,不管是三年,还是十年,亦或是五十年,婢子都希望能够呆在公子你的身边。”
说完这一句,荷叶突然有了一种想通的感觉,这些天因为离奇身世带来的种种郁闷,也似乎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相比起那虚无缥缈的西夏,她更喜欢现在的生活,何必要因为血缘,离开熟悉的生活以及这些熟悉的人呢?
就如公子所言,人应当活在当前,而非是纠结过往,既然是过去的事,就不如让它随风而散吧。
心念及此,荷叶心内大感满足,脸上焕发出了这几天来第一缕笑容。
“文卿兄……”随着一声呼唤,苏轼踩着雪一深一浅的走了过来,展颜笑道,“这天气也真是,大雪下个不停,也不知道那劳什子琉璃湖还有多远。”
崔文卿摘下幞头轻轻拍去上面的积雪,轻笑道:“我已经问过成大哥了,大概还需行三四天的的样子,不过目前大雪封路行进倒是不便,或许时间要更长一些。”
苏轼点头笑道:“大雪封路也有好处,辽人想要以快马突袭只怕不成,对了,你可有联系上穆征将军?”
崔文卿颔首道:“前些天我亲自给穆将军去信,请他加强边关守卫,辽人骑兵想要瞒天过海侵入丰州不被振武军发现,那是绝对不可能,所以这次我们完全可以放手一搏。”
“如此甚好!”苏轼兴奋击掌,“届时咱们一定要将这群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闲聊片刻再次出发,五天之后,马队终于抵达了这次行程的目的地琉璃湖畔。
可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冰雪世界中,一洼碧蓝的湖水安静的躺在大地上,透彻的仿佛摇曳着天光,澄明如带。
而在大湖旁,早就修建了一座营地。
灰蒙蒙的牛皮帐篷犹如生在在雪地中的朵朵蘑菇,腾升而起的篝火烟雾如同飞蛇般直上云天,在银色的世界中别具一番风味。
马车抵达营门,立即有侍者迎来伺候,殷情的将崔文卿一行引领到一片单独的营内中居住。
待进入营内,崔文卿吩咐成事非严密防御,探查周边情况,自己则走出了营帐,亲自前去面见陆若萱。
一路上,崔文卿环顾四周边走边看,心内暗暗思忖一番,突然明白明教铺排这么大场面的目的。
先不论别的,相信光是这片营垒之中就不知道隐藏了多少明教妖人。
以崔文卿的推测,这些人必定是乔装成侍者马夫厨子诸多身份,鱼龙混杂的分布于各处,既是对与会宾客们的监视,更重要的也是对他的监视。
可以说,自从他踏入这片营地之中后,便落入了明教包围之中。
然即便如此,崔文卿依旧没有半点害怕,相反他的心里充满了振奋之情,那是大战来临之前的昂扬锐气。
来到陆若萱帐外,崔文卿径直而入,刚入内就看见陆若萱正坐在案几后抚着一具长琴,那与她须臾不离身的侍女正陪在旁边。
有人监视,崔文卿许多话语自然不便明说,简单的见礼寒暄之后,陆若萱微笑言道:“这次崔大人能够受邀前来,小女子幸何如之!待明日夜晚,为期三日的琉璃雅会便拉开序幕,期间士子们可饮酒作赋,围炉写诗,到时候还请崔大人充当诗词评判,为众士子评点诗词。”
崔文卿一愣,笑道:“这么说来,在下倒不能如前番雅集般参赛作诗了?”
陆若萱忍俊不禁的笑道:“大人才华横溢,诗词双绝,早已经名满大齐士林,这些士子们何敢与大人你同台竞技呢?所以大人就安安心心当这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