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锦衣卫就回答:“我家大人说了,限定粮食价格是一两一一石,绝不许高。”

    大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平时是这个价格,但这兵荒马乱的,即便是二两银子一石,其实大家也能忍受的。

    “真的是这个价格?”

    这个锦衣卫就有些不耐烦:“我家大人说这个价就是这个价,如果那些奸商敢抬高价格,我们锦衣卫的刀子就会招呼上去。我家大人说了,非常时期,稳定民心为主,谁敢搅动民心,杀了再说。”

    所有的人被这杀气腾腾的话吓的一缩脖子,但转而就欢呼起来。

    这时候老太太站出来:“大家相信我儿子,若他说话不算数,都来我家,分了我的粮食。”

    老太太的威信在这里,可比官府好使多了,有了这个保证,所有的人都欢呼了起来。

 第217章 奸商的下场

    听到即将卖粮,大家蜂拥的冲出了胡同,冲向了大街他们看到的不但是一队队扛着大红告示的胥吏,更有一队队挎着绣春刀的锦衣卫开始向一个又一个粮商家冲去。

    到了一个粮商家门口,讲粮店包围,就有一个大嗓门的锦衣卫拿出一叠纸,大声的宣读着这家粮商的种种不法罪状,卖国的行径。然后就破门而入,将那奸商全家抓捕,稍有反抗,立刻痛下杀手。

    往日锦衣卫杀人,百姓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但今日却与往日不同了,在大家听到这些粮商都是卖国贼之后,大家对他们的痛恨如火山爆发了,面对锦衣卫毫不犹豫的杀人,百姓们没有恐惧咒骂,而是一起鼓掌欢呼。

    而一旦有漏网之鱼,百姓们会帮着抓捕,然后就是一拥而上,直接将他们砸成肉泥。

    对于百姓这样的冲动,锦衣卫乐得看热闹,因为他们的大人说了,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让百姓的焦虑有处发泄,是好事,是可以稳定民心的。

    自己的大人还说了,这些卖国贼,早晚是要杀的,与其还要走什么程序,让他们有机会活下去,是绝对不行的。咱们锦衣卫不好平白的杀人,但找个什么反抗啊,逃跑啊什么的理由杀一批是有必要的,让百姓杀一批给他们解气,也是有必要的。

    他们大人还说了——

    今日一早,新上任的权指挥使真的和其他各级指挥使真的不同,想法不同,做事方法不同,但就是让人感觉,自己的锦衣卫也和往日不同了,做起事情来,提气多了。还什么权啊,大家一门心思希望,这位大人前面的那个权字,直接去掉得了。

    就在大家以为朝廷要抓捕所有粮商的时候,却发现,即便和公布有罪的粮商相邻的粮商,他们却秋毫不犯。而且还有一个锦衣卫的官员站出来,对合法的粮商通告:“查抄卖国奸商的粮食,将拿出一半,以八钱每石的价格卖给你们。但严格要求他们只能一两一钱的价格卖出,如果敢囤积居奇,敢胡乱涨价,锦衣卫的刀子,随时侍候着。”

    面对这种白送钱一样的上下价格差,面对锦衣卫如狼似虎的抓人杀人,所有的粮商在锦衣卫恩威并施中,谨慎的贯彻了指令。

    三四十万石的粮食投进了市场,原先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们,也不得不尽快打开仓库发卖粮食,生怕最终砸在手中。

    这样一来,粮食的价格平抑了,而且还充裕了,北京城的饥荒转眼解决了,锦衣卫的名声一时无两,是好名声。

    流水一样的查抄结果送了过来,汇总一下,当时吓了赵兴一跳,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八大家真的太有钱啦。”

    所有还在软禁中的官员们一个个伸着脖子看过去,查抄出的粮食,竟然有七八十万石。我的天啊,就这五十家囤积的粮食,其实已经足够整个京城所有的人口吃上两三个月啦,这群家伙,不用什么卖国的罪了,就是这一个囤积居奇,就是死罪了。

    而这时候,一箱子一箱子的银子金子搬进了院子,就堆在院子里,大家不能出大堂门口,但站在台阶上,看到那一院子的金子银子,将整个院子幻化成一片银白金黄的光。还有那数不胜数的珠宝玩物,简直让最见过世面的老官吏,都感觉口干舌燥脑袋迷糊。

    “这有多少?”赵兴倒是从容淡定,就这份淡定,就让所有的官员佩服的五体投地。

    初步清点了的郭广生回答:“白银黄金算下来,足足二百万,珠宝古董不算。”

    “二百万啊。”赵兴也有些兴奋,但也仅限于有些。

    这更让所有的官吏,佩服赵兴的沉稳到了五体投地的五体投地了,不要说别的,就说这新指挥使的淡定功夫,就强过骆养性太多了。

    其实,他们想多了,之所以赵兴这么镇定,是因为在他的那个世界,都是红红的票子,根本就对金银什么的,没有什么大的概念。如果他有了闲空,将这笔金银换算成红票子,那就是六亿,能垛起一座和这个院子东墙那么高的时候,估计他能直接疯掉。

    看到这么多的钱,赵兴纳闷的询问一脸悲戚走进来的钱千城:“千城,他们怎么有那么多的粮食,这么多的钱?”

    钱千城心情沉痛的在珠宝堆里拿出一个黄金的长命锁递给赵兴:“大人,八大家早在城外秘密的存储了百万石的稻谷豆料,等建奴杀来之后,抢掠了四周的百姓金银,然后卖给了他们,作价是四两银子一石,这是他们的货款。”

    赵兴低头看时候,那长命锁上鲜血依旧殷红。

    赵兴的眼睛红了,他拿出一个手帕,小心的将这带着一颗胖娃娃生命的长命锁包起来,揣在了怀里。然后对所有的官员,对钱千城道:“我不想再将那些丧心病狂到了这步的卖国贼,交给三法司审讯了,我已经等不及了,我不想让他们多活哪怕是一刻钟。”

    所有的人都一起红着眼睛点头。

    “钱千户,去,马上,立刻,将所有八家的主事人就地正法,然后将他们的肮脏尸体丢到城外去,让建奴看看他们的狗是怎么死的。”

    没有官员阻拦,钱千城毫不犹豫的出去执行了。

    一时间,两百多八大家的掌柜的和他们主事的,参与的,就在大街上被宣布了罪状后,直接砍头,然后就在北城上,将他们的尸体丢出了城外,丢给了他们的主子。

    天黑的时候,赵兴放了软禁的各级官员,从这一刻起,大家知道,即便有人再想通知山西的八大家,也来不及了。而不管八大家得不得到消息,也和他们无关了。这就是赵兴对属下们的恩德。

    赵兴没有亲自求见崇祯,他向崇祯写了个奏折,将剿灭八家商铺的案子详细的加以了说明,并且说明了这批粮食的安排。

    五十万石,就地变卖给了其他正当的商家,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京城百姓的粮荒问题,同时也平抑了物价。还有20万石,一百万两的银子,请皇上分发给城外的那20万各地的秦王大军,用以稳定军心,增加士气。剩下的接近10万石,赵兴准备拿出来,开设粥场,用来稳定住京城内的那些难民。然后诚恳的向崇祯皇帝告了个假,请求准许自己回家,看望自己的老娘小妹。

    由于突然间多出来了这么多的粮食和银子,京师的状况转眼稳定,崇祯皇帝总算是舒了一口气,然后很大度的准许了赵兴正常的上下班。

    接到这等于是特赦的圣旨,赵兴也总算是出了口气。自己可以回家了。

 第218章 满屋子的温馨

    自己家的胡同,静悄悄的,站到家门前,赵兴没有急于进去,而是静静的站在这里,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这个熟悉的院门,很久之后,抬起手,轻轻的叩打门环:“娘——。”

    上房里就传来娘的声音:“哎——”

    “我回来啦。”

    娘就回答:“我给你开门去。”

    没有惊喜,没有惊讶,有的就是一个孩子回家时候,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叫门声。

    院门吱呀一声被门房打开,先跑出来的还是小奶狗,死死地抱住了赵星的脚,在她那雪白的袍服下角,印上一个又一个乌黑的梅花。

    抱起来,小奶狗已经长大了,也变沉了,它努力的伸着脖子,舔着赵兴的脸。

    赵兴躲闪着,就看到两个媳妇陪着娘,就站在院子中间。

    赵兴将小狗放下,进了院子,给娘跪下:“娘,孩儿回来了。”

    娘就点点头,看了赵兴一阵:“饿了吧,娘给你留着饭,还热乎呢。郭先生怎么没有跟你一起回来?”

    赵兴站起来回答:“今日我接手锦衣卫,事情非常多,我让他先替我坐镇,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情。”

    饭菜还热着,桌子上还有一壶酒,也是温热的。

    娘就坐在对面,睡眼惺忪的小丫,就将下巴垫在桌子上,眼睛一刻也不离开哥哥。

    两个媳妇儿一左一右陪伴着,一个给倒酒,一个给夹菜,满桌子都是安宁祥和。

    “明天你应该陪着翠艳过去国公府,祭奠一下老国公。老国公没有走,还停在那里,就等着女儿回来见最后一眼呢。”

    赵兴和翠艳含泪点头称是。

    “然后再陪着秀芬,回一趟过桥居,看一看你岳父。他现在和对门的苏寡妇,已经成了亲,日子虽然好,但总是惦记着女儿女婿,你得过去看看,报声平安。”

    赵兴和媳妇也点头称是。

    “这些过后,你就忙你的吧。皇上的事是最要紧的,一定要帮好皇上,将外边的建奴打退。总是这么封城也不是办法,百姓的日子苦啊。”

    赵兴答应一声,然后开始询问娘的身体,饭量,还有心态。然后再将自己这一趟西行的过程,调减了让人关心的见闻,说给娘听,让娘一直吊着的心放下来。

    然后就考教了一下小妹的学业。郭先生是他的授业恩师,但更是赵兴的左膀右臂,在他不在的时候,整天见忙的是昏天黑地,所以小妹的学业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

    在加上还是一个贪玩的年纪,考教下来,只能用惨不忍睹4个字来形容。

    不过对于这样的成绩,赵星表示了相当的满意:“很好,非常的好,我的小妹,已经离着琴棋书画俱全的书,越来越近了,等你18岁以后,哥哥就可以给你找一个好人家了。”

    “我才不要什么好人家呢,我一定要找一个张生那样的书生。”

    得,带偏了,这一定是识了几个字之后,看了一些不该看的杂书造成的。

    当时娘就埋怨:“我当初就说,要想做个淑女,得熟读女戒。结果你偏不让,看看这小小年纪,这满嘴里跑的都是什么?小小的年纪,就开始挑女婿了。”

    赵兴就笑道:“写女戒的班昭,那是自从嫁到娘家之后,备受欺凌虐待,是出于一种我不得好,以后天下的女子都不得好的黑暗心理出发的,那是一个坏人。坏人的书怎么能读呢?至于我的小妹,想要找一个张生那样的书生,理想很伟大啊。不过咱们不用他翻墙过来,那样我会打断他的腿。等哪年科举了发榜的时候,我就带着小妹,还有我这个能打的媳妇,去皇榜前盯着。只要是我小妹相中的,不管是状元还是探花,直接一棍子打晕,拿麻袋套着脑袋上,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直接塞到洞房里去。”

    两个媳妇就一左一右的捶打他:“这越说越不像话了,哪有这样当哥哥的。”

    赵兴就笑嘻嘻的道:“我是锦衣卫指挥使,就应该抢男霸女吗。”

    娘一听赵兴官名又换了,就疑惑的询问:“又换名字了,是升了还是降了?”

    翠艳接口:“算是升了,是三品的大员了。”

    秀芬也道:“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每月有三十五石的俸禄了。”

    娘就噢了一声:“那一年就是420石的粮食了,太多了,皇上艰难,你就少领一点吧,也算替皇上分忧。”

    赵兴笑着和这位淳朴善良的娘道:“一点都不多,咱们家现在人口这么多,我还感觉紧巴巴的呢。再说了,我一年给皇上划拉了多少钱?比这多的多了,所以过些天,我得从锦衣卫那里拿回10万8万两银子藏起来。”

    然后想想自己现在的状况,一个随时可能被抛出去的孤臣的下场,就继续解释:“我要给您留下足够的养老钱,给小妹留下一份风光的嫁妆,给小狗留下足可以吃到死的骨头。还有我的两个老婆的身家,未来孩子的生活费,孙子的教育费,孙子的儿子的家产,孙子儿子的儿子的——”

    娘和两个媳妇就哈哈大笑,娘就嗔怪:“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这么算下去,那得多少才是够啊。”

    赵兴就感慨:“所以我说呢450石的俸禄,怎么够啊,我得抓紧给咱们家多多的划拉银子啊。我真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