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了这一建议。
不过,赵旉并不希望这种画法用于绘制皇帝和高官的肖像,因为这样做的话皇帝以后想要微服私访就几乎没可能了,当年毛主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无法继续深入群众,后来才犯下了那么多错误。
但是,这种画法既然出现了,想要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铅笔素描这种崭新的画法由于皇帝带头提倡,加上更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毕竟他们大多是以画得像不像来评判一幅画的优劣的),而迅速在民间传播了开来。喜好书画的赵构自然乐见其成,但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建炎四年(西元1130年)七月,大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在确认了西军不下二十万的总兵力后,错估了关中宋金两军的实力对比。盲目自信的张浚曲解了圣旨中只要他设法牵制金军的要求,而决定集中全力向金军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攻。
为此,张浚罢免了力主坚守的曲端,令王彦、刘锜等其他反对立即出击的将领噤若寒蝉,勉强地统一了思想。为了保障后勤供应,张浚献出私产黄金万两(张浚在宋代还算清官,出身也不是大富大贵,居然还能拿出万两黄金来,可见两宋之交的大宋官吏已经腐败到了何种地步。)以助军资,并预借川陕地区五年民赋,囤积大量粮草钱帛集中囤放,准备胜利后用来犒赏三军。
………………………………
第二十一章 富平之战
粮草军饷集中囤放是很危险的,张浚虽是文官,也不至于连这点常识都没有,他无非是仗着自己手下兵多将广,自以为稳赢金军罢了。表面来看的确如此,参战的五大经略使总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而且还有战马七万匹,即使光论骑兵的实力,与金军也没有明显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这十八万人还是宋军中的精锐——西军,其中大部分都是与西夏交战多年的百战老兵,可不是赵构身边那些当初一触即溃的东军所能比拟的。
但是西军内部矛盾重重,要不是这样当年金军也未必就能攻破汴京,制造出震惊天下的“靖康之难”了,但张浚却对他的驭下之能过于自信,并没有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
建炎四年八月,张浚发布伐金檄文,命权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收复长安;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收复麟州、延州,初战告捷,这令张浚更加轻视金军。
金帝完颜吴乞买听说宋军反攻,急命兀术率两万铁骑由洛阳驰援陕西;命完颜娄室率军数万由河东进至绥德军(地名,今陕西绥德),阻遏宋军东进。此时,即使将赶来增援的兀术所部、与坐镇关中的主帅完颜宗辅都算上,总兵力也就七八万人。
更麻烦的是,由于信息不畅,此时金军的兵力还没完成集结,事实上形成了宋军十八万与金军两万多人对峙的不利局面。不过金军那边名将云集,是宋军所不及的,主帅完颜宗辅宽而有威、能得众心,麾下更是有一生未败的天下第一智将(同时也是能够排进前十的勇将,不过现在身患重病,基本上只能靠脑子了。)完颜娄室、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完颜兀术与撒离喝、拔离速兄弟,还有与岳飞一样能开三石硬弓、勇力绝伦的汉将韩常等人,而此时的宋军之中,唯一有些名气的曲端还被罢了官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宋军应该利用金军还未完成集结的机会,集中兵力疾速进兵,先将金军的主力完颜宗辅部击败。这样一来完颜娄室纵有智计、兀术再怎么勇武,也无力回天了。
宋军之中也不乏明白人,吴玠等多位将领都建议应乘金军未能合兵之机,各个击破,谁知这时张浚竟然犯了书生脾气,他自恃兵力强大,以为稳操胜券,居然还一本正经地派人向金军下战书
金军将帅看到战书后一时面面相觑,有些哭笑不得,想不到对方的主帅居然是个书呆子。不过这个好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便利用它狠狠地耍了张浚一把,装模作样地跟他磨了好几天嘴皮子,为金军集结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其间张浚大概是考虑到自己不通战术,而将前线指挥权交给了熙河路经略使刘锡,并提升他为都统制,而自己却撤到了安全的后方等待胜利的消息。
然而,刘锡不过是仗着将门出身才身居高位,军事才能有限,再加上西军之中本就派系林立,他这样一个没什么威望的高干子弟如何能够服众?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刚愎自用,听不进下级的意见。吴玠指出宋军所处地势不利,应移据高地,以遏制金军骑兵,但刘锡却认为我众彼寡,又前阻苇泽,金骑难以驰骋,故未予采纳。
而完颜娄室则利用宋军这一思维盲区,以骁将完颜折合率三千精骑,用土囊在苇泽中垫出一条通路,越淖而进,突袭宋军外围乡民小寨。乡民未经训练,见金军轻骑突出,当即四散溃乱。完颜宗辅乘势以完颜娄室军为右翼,以完颜兀术军为左翼发起进攻。而宋军的五路大军不但仓促迎战,还被四处乱跑的乡民带乱了阵型,失去统一的指挥,被迫各自为战。
尽管如此,西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容小觑,而且兵力上相较金军也有明显优势,局势很快陷入了胶着。其间兀术曾被宋军团团围困,要不是韩常冒死突入重围将其救出,兀术只怕就要死在阵中了,但韩常也付出了一只眼睛的沉重代价。金军左翼军兵力较少,兀术与韩常等主要将领又都受了重伤,不得不稍稍退却。
完颜娄室见形势危急,虽然身患重病,却奋不顾身地率右翼军猛攻环庆路赵哲军,他身先士卒,督师力战,部将蒲察胡盏、夹谷吾里补也殊死向前、拚力厮杀,使军势复振。
由于宋军内部山头主义盛行,诸路宋军互不应援,赵哲孤军不敌而临阵擅离,部众争相逃遁。黄昏时分,金军并力猛攻,宋军大溃,残部纷纷撤往邡州,所带辎重大都遗弃,辛苦囤积的那么多物资钱粮全便宜了金军,当了一回称职的“运输大队长”
十月上旬,张浚急于脱罪,以败军之罪贬逐刘锡,并将赵哲及其部将张忠、乔泽斩首。而宋军新败之后本就军心浮动,这样一来众将更是惊惧不已,结果环庆路将领慕容洮叛投西夏,泾原路将领张中彦、李彦琪叛降金军,宋金双方的兵力对比一下子颠了个个。张浚见势不妙,被迫退守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陕西震恐,军民纷纷南逃。
富平战后,金军缴获了大批粮草军资,再无后顾之忧。他们在南宋降将引导下,乘胜向陕西腹地大举进攻,宋军被迫收缩防线据险坚守。当赵构收到张浚请罪书的时候,陕西五路已经几乎全部丢失,赵构自然立刻被吓坏了。陕西一失、汉中难保;汉中一失、四川震动;四川若被金人占据,他们便成功控制了长江上游,宋军的水军优势将在几年之内荡然无存,到那时大宋危矣!
赵构方寸大乱,比他更加年轻的虞允文却要冷静得多,出言劝慰道,“陛下勿忧,金贼长于骑兵,川陕地势崎岖,对他们不利。何况蜀道难行,他们若要占据四川,也绝非一两年内可以做到的,完全来得及补救。”
听了虞允文的话,赵构渐渐平静了下来,毕竟现在的他已比登基时成熟了很多。赵构很快便想到现在的局势虽然相当不利,但比起当初他被兀术赶到海上、差点饥渴而死的时候来,总要好得多了。既然那样危险的局面都能扭转,何况是现在呢?
但不管怎么说,富平之战的损失还是异常惨重的,陕西五路全部丢失,虽说在经济上倒是减轻了南宋朝廷的负担,但重要的税源地四川却失去了一道极为重要的外围屏障,能不能保住实在很成问题;大量采取预收税款方式征集来的物资损失殆尽,意味着朝廷未来几年的财政状况将更加不容乐观,而其中那七万匹战马更是令赵构心痛不已,以后恐怕连他的天子銮驾都要陷入无马可用的窘境,更别说各路宋军了。日后北伐中原时,恐怕宋军将连追击和斥候所用的战马都会严重不足,反攻的难度无疑将大大增加
不过,什么损失都比不上人的损失更大,西军一向是宋军的主力,战斗力远非赵构即位前后四处纠集起来的东军可比。现在十八万西军精锐恐怕已经只剩一两万人,以实力而论,这至少等于南宋一下子失去了五支现在的岳家军(不考虑将领的因素),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而且西军之中还有不少投降了金军,这无疑是平添了一支劲敌。另外,陕西民风悍勇,是大宋最重要的兵源募集地之一,如今落入金人手中,宋金双方的实力必然此消彼长,后果堪虞
www。
………………………………
第二十二章 秦桧南归
就在赵构忧心忡忡的时候,被金军俘虏了数年的前御史中丞秦桧,却离奇地携夫人王氏一同平安归来,这很快成为了越州士林的热门话题。其实这时秦桧归宋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但由于那时的南宋朝野还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的那些消极言论很难找到市场。而现在富平兵败,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正是他出来面君的大好时机
正如早就预料到的那样,秦桧刚一抵达越州,便受到了很多大臣的责难。其中最主要的疑问就是,从金国逃回的被俘官吏以前虽也有过,但都是孤身一人,而且路上历尽艰险;而秦桧居然连老婆都能平安带出,这也实在是太假了。
但秦桧当年曾是言官的领袖,在现在的南宋行朝之中也有不少门生故旧,其中副相范宗尹和重臣李回更是竭力为其说话,秦桧终究还是见到了现在的南宋皇帝赵构。
由于战事不利,赵构对秦桧的归来相当重视,几天之后便在御书房召其面谈。赵旉虽然知道历史上秦桧这第一次出山并不顺利,很快就下了台,但现在历史已经改变,谁知道这次会怎么样?再说对于秦桧这个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权奸,赵旉也实在是很感兴趣,所以便死皮赖脸地要求到了旁听的机会
谈话的开头非常老套,赵构先是对秦桧昔日的忠贞表现嘉许了一番,并对他能平安归来表示欣慰。在秦桧礼节性的回应之后,两人的谈话开始切入了正题,赵构向秦桧问起家人“北狩”期间的遭遇,秦桧全部据实回答,虽然他知道的也相当有限,但还是令赵构感伤不已。
“这厮果然厉害!”,赵旉不由心中一紧,他没想到秦桧居然会全说真话,但这正是秦桧的厉害之处。赵构自登基以来遭遇到过多次背叛,所以秦桧这样做便顺理成章地赢得了赵构的初步信任。但秦桧并不是什么话都说,那些“真话”经过了他的删减润色,既能骗取赵构的信任,也不至于对其产生过大的刺激。
赵旉不由感叹,看来秦桧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即使是他,也很难找出漏洞予以诘问,果然真话才是最能骗人的啊!
秦桧有意回避了两位落难皇帝的事,在他看来那两人是非常重要的底牌,现在还没到拿出来的时候。而赵构得知母亲尚在的消息后稍感安慰,随即问起了他更为关心的敌情。
秦桧虽然看上去依旧是实话实说,但赵旉却发现他在骗取了赵构的信任以后,已经由全部是真话变成了九真一假,比先前更具欺骗性和诱导性。而且那点假话全都是以推测、估计的形式说出,就算你能证明它们是错误的,秦桧也不用承担半点责任,这口才实在是
比如在回答金军到底有多少兵力的时候,秦桧很无奈地说他只是一个俘虏,不可能得知如此重要的情报,但他却说出了自己的推测,赵构一下子就被吓得不轻。
据秦桧所述,金军内部构成相当复杂,以女真和渤海人为核心,完全脱产;然后契丹人与奚人地位要低一些,半脱产,其中表现优异的少数人有机会被编入猛安谋克,享受接近第一档次的待遇;原大辽境内的汉人与其他蕃族更低一些,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压榨;侵宋以来新占地区的汉人地位最低,是被统治阶层。
据秦桧估计,第一阶层中,女真人几乎是全民皆兵,渤海人中的精兵悍将也不在少数,总兵力应该不下于三十万,因为两族的青壮加起来恐怕不下百万。而在实际战争中,这批精兵一般只作为军官和督战队出现,损耗相当有限,其他各族军队则作为主力。按秦桧的逻辑,除非宋军能够将北方各族全部拼光,不然根本无法撼动金人的根基。
何况第二阶层也一样有数十万精兵,是当年席卷中原的主力,战斗力只在南宋军队之上,宋军即使仅想战胜他们,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哪怕是第三档次的汉军,也常常将宋军打得满地找牙,所以大宋想靠武力光复失地,根本就难比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