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世纪的日本青年之中,恐怕已经没多少愿意为天皇效死的了”

    虽然两人渐渐达成了某些一致,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张子盖那一千萨摩兵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日本将来的命运,但这些小卒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只是为了军饷而战,虽然少得可怜,但送回日本的话,却已足以令他们的家人衣食无忧了

    张子盖和詹会龙一道在扬州下船,之后并没有离开,因为他的叔父张俊和韩世忠、杨沂中这几位宋军的首脑人物都来到了这里,名义上他们都将接受赵旉的节制(注1)。不过这三位宿将一开始并没有将它放在心上,但当赵旉亲手打开一份北中国的军事地图后,三人的眼神终于变了。

    “金贼无耻地决开黄河大堤,令神武后军受困河南,以三位都统的想法,北伐应该如何继续呢?”,赵旉面色严肃地对三人问道。

    对钱财之事特别上心的张俊闻言诧异道,“朝廷现在还有余力支持北伐吗?光是救助河南百姓,花费就相当惊人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准备了这么久,如果半途而废,那么损失更大。现在虽然财政上有些困难,但咬咬牙,还是能够挺过去的。”,赵旉摆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认真说道,“本王已经以卫王府的名义,发行了面额为一千万两银子的战争债券,目前销售状况良好。另外,本王已经上奏父皇,请他下令将宫中与宗室用度暂时削减一半,以作为臣民的表率,卫王府自然也是如此。”

    注1:赵构效仿自己当初的经历,让赵旉开大元帅府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另辟蹊径

    

    三人忧色稍退,虽然这一千万两银子未必够用,但至少今年的军费应该是没问题了,可是朝廷一下子向百姓借这么多钱,还是令人有些不安,也难怪朝廷不得不首先作出表率,不过这就不是他们这些武夫需要操心的了。

    “战争是最耗钱的,但只要找对了路子,也可以赚钱。”,赵旉随即分析起宋代军队一贯的打法,“我们大宋历来的战法都是边境对峙中逐步推进,这种打法的好处是可以发挥我们大宋人财物力雄厚的优势,与敌人拼消耗,但弊端也很明显。就算我们辛辛苦苦打下了敌人的城池,里面的物资也早消耗光了,除了缴获一点金银钱帛和军器盔甲,别无所得。而敌国的军器盔甲又大多比不上我们大宋,所以这些缴获全无用处,因此我们大宋就算打了胜仗,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即使占了一点地盘,以我朝低廉的田税,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回本”

    三员大将听到赵旉居然将打仗比作做生意,不由莞尔,但他们对赵旉不由又高看了几分,因为赵旉看似童真的话语,正道出了宋军对外软弱的命门。而赵旉接下来的话,则令三人尽皆色变

    “可西夏、金贼,以及昔日的辽国,他们对战争却是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打仗可以‘打草谷’,是赚钱的,而且赚大钱。那么凭什么他们可以打我们的草谷,我们就不能打他们草谷呢?”,赵旉半笑不笑地说道。

    听到这话,张俊和韩世忠脸上都露出了喜色,对继续北伐的态度也立刻转为全力支持。他们二人本来就常有纵兵抢掠的恶习(注1),其中张俊甚至以前对自己的辖区也会时不时来一次“创收”,直到这几年家大业大之后看不上这点小钱,又顾忌御史的弹劾,才收敛了很多。不过现在既然太子殿下都发话了,御史的弹劾就没那么可怕了,他们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大抢特抢,自然非常欣喜。而杨沂中对于军纪比这两位老前辈要重视得多,闻言不觉皱了皱眉。

    “那太子殿下以为,我军下一步应该进攻哪里呢?是河北,还是河东?”,韩世忠略显激动地问道。虽然身为武人而且出身不好,但韩世忠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不过由于出身的原因,韩世忠和岳飞不同,从来就不是一个稳重沉静之人,往往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行动也极为果敢,甚至明知此事不能做,也管不太住自己。

    在南渡初期,韩世忠就曾经一怒之下一位将上书弹劾他(好像理由是韩世忠对文人不恭敬,他也不想想,当时是什么世道,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御史杀死,要不是赵构爱才,加上当时皇位不稳,只怕韩世忠根本就活不到现在。

    赵旉闻言不由暗暗摇头,轻声道,“河北与河东虽然沦陷,但百姓依然是我们的同胞,怎么能打他们的草谷呢?”

    韩世忠顿时老脸一红,张俊则暗暗冷笑,他可比韩世忠奸猾多了,知道在这位小太子面前,还是少说多听的好。不过,现在是人都知道,山东已经毫无油水,而赵旉又说不打河北与河东,那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即使是性格方正一些的杨沂中,眼神中也不由透出一点好奇来。

    “本王不愿派兵攻打河北河东两地,除了体恤沦陷区百姓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金人不会将太多的财货囤积在这些朝不保夕的边境地带,简单来说,就是油水不多。我们如果想要大赚一把,就必须直接打到他们的大后方去。”,赵旉说着就将手中自制的教鞭指向了地图上的辽东半岛。

    “辽东?要能打到金狗老巢的话,大家也不用这么辛苦了”,韩世忠嘟囔道,杨沂中也沉吟不语。

    张俊在三人之中脑子最为灵活,他最先想到赵旉的意思,惊叫道,“难道是从海上过去?”

    “虽然人品很成问题,但不得不承认这厮实在是聪明绝顶”,赵旉在心中嘀咕了一句,点头称是。见三人全都露出惧色,赵旉忙解释道,“三位勿虑,如今我们的水师已经有能力在茫茫大海之上确认船队所在的方位,不久前还成为开辟了前往日本的新航路,即使远渡重洋也不在话下,再加上黄海北部又很少有暴风雨,航行到辽东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三人神色稍微好转了一点,但看上去依然有些不安,而且也没哪个主动请缨。赵旉见状,接着说道,“确实,由于我们大宋此前从无大规模跨海登陆作战的经验,此行未必没有风险,而且因为是首次尝试,登陆部队不宜过多,一两万顶天了。而辽东是敌人的老巢,纵然疏于防范,兵力也肯定比我们的登陆部队多得多。所以这项任务非大智大勇者不能担当,韩少保勇冠三军,不知可有这个勇气?”

    韩世忠虽然有些不愿,但在无奈之下只得接下这一重任。但当他听到赵旉许诺说此次作战因为只是一次尝试,所以无论成败都有功绩后,脸色就好看多了。而赵旉接着又许诺说,只要韩世忠攻下一座县城,就给他记大功;如果是一座州府,那么此次北伐的头功就将落到他的头上。除此之外,赵旉还允许韩世忠登陆辽东后便宜行事,甚至就地招兵也不受限制,纵兵抄掠之类更是由其自决。

    韩世忠立即转忧为喜,这次任务虽然风险很大,但回报更是惊人,足以令他冒一回险,而且赵旉对他的夸奖也令其颇为自得。可韩世忠却不知道,赵旉之所以选择他来干这抢滩登陆的活计,只是因为韩世忠作战时太过依赖武勇,却不擅长列阵而战,又达不到岳飞返璞归真的境界,因此在正面战场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已。

    韩世忠的这一缺陷可能与其当了太久的下层官兵有关,和王德有些类似,但情况比他要稍好一些。其实如果韩世忠率领的是骑兵,情况可能会好很多,例如兀术的作战方式与其颇为类似,却依然是顶尖的将领,因为对骑兵来说,严密的阵型控制因为难度过大而不可能做到,所以“势”最重要,而韩世忠无论是洞察力,还是突阵之能,都完全够格。

    可惜韩世忠部战马实在太少,必须以步兵迎战金军的铁骑,而能够以步兵不列密集阵型便能打败骑兵的,天下唯岳飞一人而已。而攻城战与守城战,一样需要严密的筹划和指挥,所以韩世忠的表现也不太好。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这个时空,韩世忠在陆战中面对金军时,基本乏善可呈,只有水战仗着战船优势表现不错。

    可登陆作战就不同了,因为其中最艰难的战斗,就是抢占滩头阵地,而那时根本没机会列阵,勇气与官兵的个人武力决定一切。同时这次远征辽东又是深入敌后作战,勇气比什么都重要,而这正是韩世忠的长处,韩世忠本人和他军中的成闵等将官可都是根本不知死为何物的亡命之徒啊!

    注1:宋军在史书上有对百姓“秋毫无犯”评价的有不少人,其中韩世忠、吴璘等名将都在其中,但只有岳飞一人,能够在沦陷区依然控制住军纪的,但也只限于他亲自率领的部队,而杨沂中在当时能做到不杀降卒并善待战俘,也是相当少有的。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分四路

    

    韩世忠出发前,赵旉派给他一小队内卫的密探,到了辽东以后便由他们带路。另外,赵旉还讲了一大堆的注意事项,其中辽东寒冬的可怕更是反复提及,所以他要求韩世忠不论战果如何,都一定要在十月份之前回来,到时候卫军的水师会做好接应的准备。这些话其实本来可以由那些内卫向韩世忠讲解,但赵旉怕他不听,就只能自己辛苦一下了。另外他还对韩世忠说明了此次作战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以破坏金国经济为优先”

    赵旉随即又以大元帅府的名义命令岳飞所部北渡黄河,向河北金军发起进攻,神武后军的粮草供应交由解潜全权负责,另外解潜还同时负责河南的灾后重建工作,以充分发挥他在军屯与内政方面的才能。结果,解潜很明智地选择了“以工代赈”的路子,不但大大加快了河南地区的重建速度,而且也节约了大量钱粮,由此奠定了他在卫军之中军屯第一人的地位。

    为了让岳飞安心进攻河北,赵旉除了命令第一师和农一师继续在河南修整待命外,还将第二师主力也派到河南,作为第二梯队。于是一时间中原宋军的人数逼近二十万之众,势单力孤的撒离喝独力难支,不得不向金国朝廷求援,毕竟河北若失,宋军便可以直逼燕云,战略重要性远非河南可比,但他却不知道,这正是赵旉想要看到的

    由于卫军两个主力师都被派出,特区的防御便成了大问题,于是赵旉要求杨沂中部三万人驻防淮北,借此机会将这个令他颇为欣赏的将才纳入卫军的体系之中。虽然杨沂中的才能在南宋诸将中算不上最顶尖的,可他听话好用,而且忠心不二,这种人也是值得重用的,要不然部下再有才能,却全是不听话的刺头,皇帝也着实难受

    杨沂中确实听话,接到命令后二话没说便带着他的部下奔赴很可能捞不到半点战功的淮北防线去了,而且他对赵旉临时安插到其军中的几十名军官也没有提出异议,而且尽力便利他们对神武中军的改编,赵旉不由心生感叹,“真是个厚道人啊!难怪历史上能够一直得到爹爹的信任,而且还能将御林军带好,以他的才能,真是不容易”

    现在就只剩下张俊一个人了,而赵旉给他的任务居然是“原地待命,加强训练”,张俊的老脸立刻有些挂不住了,直到赵旉解释清楚之后,他才转怒为喜。按赵旉的话说,就是“骨头让他们啃,留肉给你吃,难道不好吗?”

    原来,赵旉此前兵分几路,其实都不是主攻方向,他的如意算盘是后发制人,因敌而动。目前宋金交战的主战场是岳飞负责的中原地区,金军仅凭目前在河北的兵力是不可能抵挡的,那么就必须从其他地方调兵。这样一来,被抽走兵力的那个地区防御势必会薄弱很多,那时赵旉就会乘虚而入对其下手。

    有韩世忠那支奇兵的牵制,留守女真本部的金军势必不敢调动,那么中原金军就只有两处可能的援军,一是燕云守军,二是陕西守军。如果金军从燕云调兵出来,赵旉就会将手中的大部分实力都投入中原战场与其决战,到时候中原宋军将有差不多三十万人,而金军能有十五万就顶天了,并且士气低迷。虽然河北平原利于骑兵作战,但赵旉手中还有二十万义军可用,应该可以勉强抵消这一优势,胜算至少也有六七成。而就算战败,宋军依然可以坚守黄河以南地区,再不济也能保住秦岭淮河以南,仍然保留了下次北伐的可能,这个险还是冒得起的。

    不过这种可能性并不太大,因为在本部受到袭扰的情况下,金国朝廷未必敢将与其邻近的燕云地区放空,而更可能选择从陕西调兵增援中原。因为陕西金军大多为撒离喝的旧部和同僚,指挥起来更为容易,而且陕西地势有利,易守难攻,即使分出去几万兵力,也不怕被宋军钻了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