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侯-第5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道:“记得去年我就说过,吏部司要重视考核这些朝廷派来的官员,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收,必须去芜存菁,留下真正的人才为我们所用。”
  “请殿下放心!”
  周宽起身笑道道:“卑职去年就部署吏部司官员着手考察,已经差不多了,会尽快完成报告。”


第九百三十六章 计划
  小红楼二楼起居房内,小胖妞陈雪眼泪汪汪站在墙角,赵巧云搂着她问几句,她就是扭着肩膀不肯回答。
  “大姐,阿雪怎么了?”赵巧云笑问道。
  吕绣也在生气,她瞪了女儿一眼道:“跑到我书房拿了忠义千秋出去玩,结果弄丢了,给她说了多少次,想玩可以,要给我说一声,她偏不听,把我说的话都当耳旁风了。”
  “就是酷似骑马武将的红皮羊脂玉,价值三千贯那块?”
  “就是那块,我一直放在桌上,现在被这个小妮子那走了,丢在哪里她也忘了。”
  陈雪呜咽着哭了起来,“我觉得那块红皮像爹爹拿着兵器,我想拿给哥哥看,我不是故意丢掉的,呜—呜—”
  “娘生气不是因为你把玉拿走,而是我给说过,不管是拿谁的东西,必须要经过主人同意,尤其是你爹爹的书房,任何东西都不准拿出来,娘再问你,你记住没有!”
  陈雪一边抹泪,一边点头。
  赵巧云笑道:“赶紧去给温管家说一下,让她动员内府的使女们找,我觉得应该能找到。”
  吕绣叹了口气,“我给温管家说过了,哎!我这两个孩子,性格完全相反,冀儿从不让我操心,可这个小妮子,整天闯祸,惹是生非,让我操碎了心。”
  “雪儿就是稍微调皮点而已,不算过份,雪儿,去找妹妹玩吧,她在挑选去年的灯笼呢!”
  听说挑选灯笼,陈雪眼睛一亮,胆怯地看了母亲一眼,吕绣点点头,“去吧!不准欺负妹妹,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
  陈雪转身跑去了,等女儿跑远了,吕绣没好气道:“都是被她爹爹宠坏了,上次她把河北路沙盘里的木头城池拿回房间玩,她爹爹非但没有骂她,还和她一起玩,简直就没有原则啊!”
  “有大姐管束就行了,她爹爹嘛,就随便吧!”
  这时,陈雪又怯生生跑进来,将一块鹅蛋大小的玉递给母亲,正是她丢失的羊脂玉。
  吕绣接过玉问道:“你在哪里找到的?”
  “在我房间里,我去找去年的灯笼,发现它在床上。”
  “是不是你给哥哥找礼物的时候,掉在床上了?”
  “是的!”
  “我再给你说一遍,不管是谁的房间,必须经过主人同意才能拿东西,记住了吗?”
  雪儿低下头,“记住了!”
  “去吧!”
  雪儿转身一溜烟地跑了。
  吕绣望着她背影摇摇头,“丢三落四,怎么和我小时候一样?”
  赵巧云又和吕绣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谈最小的孩儿陈扬,陈扬在刘医师的精心医治下,已经摆脱了死亡威胁,但长得比较瘦弱,这种瘦弱可能会影响他一生。
  这时,一名使女在门口道:“二夫人,王爷请你过去。”
  赵巧云笑着对吕绣解释道:“我把幕僚建议整理出来了,正要给官人讲一讲,周参事来了,我回去继续给官人说。”
  吕绣点点头,“你去吧!我去看看两个小家伙,实在不放心!”
  ……
  书房的盘子里是几名幕僚分别给陈庆写的年度战略计划,五名幕僚中,年纪最大的叫做卢存逸,以前就是汴梁的太学博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京兆后在新成立的太学教书,也是博士,前年被聘为陈庆的幕僚,另外四人也都是去年或者前年被聘为幕僚,基本上都在太学和府学教书。
  五人虽然是陈庆的幕僚,但他们大多时候并非为陈庆服务,他们主要是在陈庆离开京兆时,给王妃吕绣出谋划策,赵巧云虽然头脑清晰,能够抓住问题本质,但她毕竟见识不足,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很多地方没有去过,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她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帮助她们出谋划策,赵巧云也拿不定主意时,吕绣会派人去把问题送给五名幕僚,然后她和赵巧云参考五人的意见作出决策。
  去年陈庆写年度计划,也是要求每人替自己写一份,今年也一样,每个人都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
  陈庆看得头大,索性交给了赵巧云,让她帮自己整理出来。
  赵巧云不负他的期望,两天时间就把五名幕僚的报告整理出来,精炼成不到千字的短报告。
  “五人都有同样的建议,那就是攻打中原,但五人在细节上又有区别,卢存逸和赵士诚建议分两步走,他们建议今年先拿下开封府以西,明年再考虑开封府以东,其他三人都主张只要条件允许,就一鼓作气打到登州去,当然,每个人都写了几千字的理由。”
  陈庆的想法也是分两步走,甚至三步走,先夺取河南府后再看形势,中原的对手是完颜兀术的二十万军,中原不是川陕,是完颜兀术的主场,自己决不能轻敌。
  但有一点能确定了,攻打中原是今年的首要战略任务,中原民心所向,时机已经成熟。
  “然后呢?”
  陈庆又笑问道:“还有什么建议?”
  “还有十几项建议,张茂提醒官人,要当心朝廷趁机攻打荆湖南路,毕竟岳飞的十万大军囤积在襄阳和江夏一带,张茂认为,朝廷很可能会利用我们和金兵开战的机会,命令岳飞率领大军拿下荆湖南路,甚至有可能进攻四川路,西军要有防备。”
  陈庆也是担心朝廷命令岳飞夺回被自己实际控制的荆湖南路,宋朝和金国签署了五年停战协议,岳飞军正好无事。
  “有道理,我会考虑,还有呢?”
  “还有就是内政,有四个人提到了,他们都认为我们吏治太松散,为了稳定牺牲太多,必须加大监察力度。
  刘彦东和李征二人特地去河东路和四川路各考察了三个月,他们认为问题很大,河东路的问题在于雍王府给予免税一年,但很多县还是变着花样征税,中饱私囊。
  而四川路的问题在于折腾,不能和朝廷割裂,就会造成混乱,有混乱就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刘彦东和李征建议官人尽快和朝廷割裂,把朝廷赶出四川路,恢复常态。”
  陈庆眉头一皱,“他们说的趁机浑水摸鱼是什么意思?”
  “他们说,因为州管不着县,而四川路尚书行台刚成立,监管不足,有的县就抓住机会增加农民的临时税赋,对商人课以重税等等。”
  陈庆连忙吩咐道,“你写一张纸条,派人送给他们二人,就说我要求他们写出详细的考察报告。”
  “官人,他们应该在写报告,我会派人催催他们。”
  陈庆又看了看赵巧云整理出来的十四条今年的计划安排,确实考虑得周全,把自己所想的都包括了。
  他又指着最后一条计划笑道:“什么叫兵马未动,粮草、情报和舆论先行?”
  赵巧云嫣然笑道:“那是我写的建议,官人肯定要进行备战,但中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不能光考虑士兵的物资的需求,还有几百万百姓的需要,光饥民就会有几十万赶来,所以必须要将各种储备的粮草物资以及赈济人员都准备齐全,越充分越好。
  情报不用说了,官人肯定都已部署,但舆论呢?要让中原百姓知道,我们要来解救他们了,川陕军所至,中原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相迎,一旦官人得尽了中原民心,朝廷再想争也来不及了,情报站要把消息传出去,让百姓们望眼欲穿。”
  “这不就告诉完颜兀术,我要大举进攻中原吗?”
  赵巧云微微笑道:“西军大举备战,以为能瞒得过完颜兀术?”


第九百三十七章 佯雷
  次日一早,陈庆刚到官房,晁清便上前道:“启禀殿下,昨天咸阳第三织造工坊送来两匹布,放在殿下的桌案旁了。”
  “我知道了,还有什么?”
  “还有火器局管事谢瑛天不亮就来了,一直在等殿下到来。”
  “我知道了,你请他过来!”
  陈庆来到自己官房,桌旁放着两匹用纸包裹好的布匹,这就是木绵布了,十几天前他们送来一匹,但陈庆不太满意,布匹致密度不够,细度也不够,让他们回去再提高,没想才半个月就送来了。
  这时,晁清带着谢瑛进来,谢瑛将一只木箱放在门口,陈庆走过来笑问道:“做出来了?”
  谢瑛连忙打开箱盖笑道:“按照殿下的要求,我们做了一个刺猬,没有导火索。”
  晁清退了出去,轻轻关上门,陈庆叫住他,“让人去把军部司吕纬和内卫王浩一起找来!”
  “卑职这就去!”晁清答应一声,匆匆走了。
  陈庆蹲下研究片刻铁火雷,外面完全一模一样,他有些担忧问道:“对方通过研究它能仿制出铁火雷吗?”
  谢瑛微微笑道:“殿下,我们就怕他们不研究。”
  “为什么?”
  “我们当初一直失败,主要原因是认可火药颗粒越细越好,最后都研磨成粉,但还是不对,我们转而认为是配方和铁壳的问题,后来又把生铁改成熟铁和铜,搞了上百种方案,反复折腾了多少年。
  后来我们发现,火药先磨成粉,再由粉状凝结成颗粒后,燃烧速度更快,再加了少量白糖粉后,气体膨胀得更猛,还有铁壳,厚度决不能一样,生铁要多含碳,才容易碎裂,把这些经验融合起来,再试验千百遍,才会成功。”
  “所以这枚铁火雷呢?”
  “所以这枚铁火雷就是当初我们错误之路,火药颗粒越细越好,铁壳越均匀,生铁更纯,他们拿到这枚铁火雷就一定会走上错误的研究之类,等他们发现这条路行不通,就已经三四年过去了,但我可以保证,如果没有人泄露,金兵怎么也研制不住铁火雷。”
  “但从前东京汴梁也研制成功了。”
  谢瑛苦笑一声道:“殿下,我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的思路也是火药越细越好,还没有到再由细变粗的转折,更没有想到让铁壳变脆,以当时的火器技术绝不可能造出铁火雷,而且我们都没有看见过实物,制作工匠也都死光了,图纸也没有留下来,所以我们怀疑这里面有很大误解。”
  “什么误解呢?”
  “我们都认为,当时的震天雷其实就是箱式木壳火雷,就和我们五百斤的箱式火雷一样,用足够的数量换取威力,称为震天雷,但从来就没有人说过它是铁壳火雷,只是我们自己想当然的以为是铁火雷。”
  陈庆点点头,“如果把震天雷理解为五百斤的箱式火雷,那一切疑惑就迎刃而解。”
  “对!以当时的技术,木箱火雷很容易造出来,我们也很容易造出了箱式火雷,这也是第二次围城为什么没有继续用震天雷的真正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火药已经在第一次围城时消耗完了,一次爆炸五百斤,能有多少存货?”
  陈庆笑道:“我明白了,这只铁火雷就是按照最初的思路制作,所以绝对无法成功。”
  “一点没错,而且火药配方我们也稍微修改,细微处改动一点点,影响却很巨大。”
  ……
  谢瑛告辞走了,不多时,吕纬和王浩匆匆赶来。
  两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殿下!”
  陈庆看了一眼晁清,晁清立刻出去,把门带上了。
  “东西送来了!”
  陈庆指指地上的箱子,两人大喜,连忙蹲下查看铁火雷。
  陈庆又问吕纬道:“他们还找你吗?”
  “一起吃过两顿饭,昨天下午吕绞还来问我情况,我说有消息就通知他。”
  “吕绞在粮仓做得如何?”
  吕纬苦笑着摇摇头,“若不是殿下有交代,我一定把他开掉,军粮署署令向我反映,他出任粮库主簿已经快半个月了,但在粮库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三个时辰,几乎是早上露个面就消失了,下午事情快结束时再来露个面,过年期间安排人当值,都不敢安排他,所以人都对他十分不满。”
  “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再坚持一下吧!”
  陈庆又问王浩,“种桓给你汇报过吗?那两人的情况。”
  “也是昨天给卑职汇报了,这二人在京兆很活跃,一天都不消停,每天都出去,要么去问市场物价,要么去查看城池和护城河的情况,要么就去周边各地,光灞上军营附近就去了三趟。”
  “没有和谁接触吧!”陈庆又问道。
  “种桓说,没有发现!”
  陈庆点点头,“另外还有一件事,关于保护火器匠人之事,一旦金国研究不出来,肯定要对他们下手,内卫要强化对他们家人的保护,防止金国人狗急跳墙,如果内卫人手不足,可以扩招。”
  王浩躬身道:“咸阳第三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