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生意前面着实赚了几年,但今年雒阳这边全面移民、迁都成功后,甄家把这个产业模式从长安那边完全移植到雒阳,谁知第一年巨亏了。
行情是秋收之后恶化的,当时甄宓知道了就很忧虑,怕连累了夫君的名声,最后伤了胎气。李素也是之后才意识到,连忙让家中其他人把事情处理了,让甄宓别多想,一点小事而已。
亏损的理由,说来也好笑,居然是因为甄家一开始为了鼓励百姓、佃户,承诺了固定价格包销蔬菜、供给粮食。然后今年伊洛盆地周边萝卜、菘菜、韭菜这些蔬菜统统大丰收了。
按照市场规律丰年本该“菜贱伤农”,但甄家提前承诺了固定价收购,如果不压价的话,雒阳市民移民增加速度又不如预期,吃不完那么多新鲜蔬菜——说白了,就跟炒蔬菜期货,然后遇到丰收年一个道理。
这事儿,本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公示“情势变更”,丰年要压低收购价,或者不承诺全部收购了。就好比后世合同法都规定、情势变更可以重新协商变更合同条款。何况甲方势力雄厚,谁敢说个不字。
但农民不懂法,你跟他说丰年就不收购,对甄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用会有损伤,这个初生没几年的行业也会蒙上阴影。
将来说不定百姓和佃农就不听你的,重新回去自种口粮,不敢再把全部土地拿来种蔬菜了。
何况现在甄宓已经是李素的妾,她的名声不仅是自己的,还得提防连累夫家。
所以第二个办法,就是乖乖认栽,依约收购,多收购的蔬菜卖不掉,赔本罢了。相比之下,李素当然让人按照第二个办法处理,反正卖菜的生意每年都有几个亿净利润好赚,也不差今年偶尔赔几亿。
再说,多收购的蔬菜也未必就全赔了。
这个时代的人做腌菜的规模还不大,没有形成生意,都是普通百姓自己晒菜干、或者加点珍贵的盐干腌,而很少有酸菜、泡菜,更没有罐头。
汉末的陶土容器气密性也不好,没法腌酸菜咸菜,加烧了黄釉的原始瓷缸/瓮可能气密性好一点,学后世四川人那样瓮口扣个碗、瓮沿封上水隔绝空气,估计能腌腌泡菜。
实在不行,李素略加点拨,让甄家管相关生意的管事自己去组织研发腌泡菜呗,最多没得赚,但总不至于连收购剩余蔬菜的本钱都赔完。
历史上番茄酱的发明,不也是类似的事件逼出来的么。19世纪末的时候,某一年亨氏公司创始人的故乡宾州番茄大丰收,菜贱伤农,亨氏老板为了救乡亲们,就发明了番茄酱处理卖不完的番茄。
甄宓遇到这点小麻烦,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以李素的见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么会担心这些小问题。
甄宓听了夫君如此让人处理后,心倒是放下了些,她也不是亏不起这点钱,只是她心思重,容易脑补过度。
她忧虑地说:“夫君已经位极人臣,还让家人对百姓如此守信重诺,固然是好。妾只是怕赔钱事小,被人嚼舌头说如孟尝君市义,便不好了……
当年萧何助高祖平天下,尚且让家人仗势压价、贱买百姓田宅以自污。王翦出征而求田问舍于秦王。夫君守信是守信了,这方面却愈发涯岸自高。妾几乎陷夫君于两难。”
李素好气又好笑,摇头叹息:“你呀,就是想太多。读书读了点,却胶柱鼓瑟,生搬硬套。自以为是在为全家着想,有时候纯是庸人自扰。
陛下对我信任,岂是秦王对王翦、高祖对萧何可比。我生平之志,陛下也早有所知,既已重用,复何可疑?
我志在封圣,便是这丞相之位,也不过如腐鼠之于凤凰,随便当添头附赠的了。重要的不是丞相本身,而是这个位置能让我的主张伸于天下。”
李素随口引用的夜枭、腐鼠与凤凰,自然是说的庄子和惠子那个典故。甄宓学问虽不算好,这些基本功还是读过的,理解起来自然没有困难。
听了夫君这嚣张言语,甄宓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心怀颇畅,郁结渐解。
……
李素花了个把月的时间,一直到十二月中旬,每天只是稍稍料理公务,剩下的时间就早早下班,陪着妻妾女儿,照顾调养。
直到次女满月之后,早产儿的病恹恹状态有所缓和,让华佗又看了一下,确认夭折的概率不大,可以养活。李素才算是松了口气,把精力重新投注到正事儿上来。
李素这都已经第四个孩子了,原本他这人是不喜欢为了子女的事儿庆贺的。
尤其是之前次子出生的时候,考虑到孩子姓蔡,他就更是低调处理了,什么酒宴都没摆。
毕竟蔡家的孩子轮到他李家来摆酒成何体统?客人向谁表示庆贺才好?是恭喜太傅喜得外孙(宗法上算孙子)还是恭喜丞相喜得贵子?
同理蔡家当时也不好摆酒,否则容易提醒百官,丞相多了个儿子,却不是跟丞相姓的,多尴尬。最后只是蔡邕收了些贺礼,这事儿就算过了。
这一次生的个女儿,按古人的习俗更不值得操办。
但因为有点早产,养活不易,李素费了那么多心力,还是决定喜庆一下,冲喜镇祟。就大摆宴席,从皇帝到百官都宴请了。
百官也没人敢不给面子,全部来喝酒送了重礼。
李素还特地让人在府内外放了花灯,还让工匠改良了一些类似于大呲花、手摇棒的喷筒焰火,在满月酒当天燃放——
之前爆竹已经诞生有五六年了,不过那些传统爆竹的原理,都是靠火药瞬间爆炸,所以有巨响。哪怕后来李素改良了可以发射到几十步甚至近百步高的烟花,发射瞬间还是有明显的爆破声。
这次,李素怕府上太闹腾,吓坏了刚满月的孱弱女儿,才特地给工匠下达改良要求和思路,造出了没有爆炸声只喷火星的烟花。
因为是丞相得女才发明的新玩意儿,后来就被人模仿学习,引为风雅。
朝中高官生了儿子就要放鞭炮爆竹,生了女儿就只放漂亮安静的烟花。
后来凡是没有爆响的焰火,尤其是那种拿在手上摇着放的,都被称为“甄姬焰”。
……
女儿的满月酒摆完之后,第二天刘备就把李素召去议事。之前,李素都半休假状态料理自己的私事个把月了。
刘备也不跟他见外,开门见山:“看贤弟昨晚喝得那么痛快,想来是完全不担心弟妹和侄女儿了。
朕都让你闲散许久了,怕你无心政务,曹操那边折腾成那样,都没来烦扰,只是让细作静观其变,搜集动向。
现在贤弟心病尽去,也该出点力了。呐,这儿一堆曹操辖下关东各州对‘禁止庄园田地买卖’变法的反应、情报。
还有这些,是朕跟子瑜、子初他们商议讨论后,他们形成的奏疏。贤弟都看一看,说说你的看法。咱该不该看着曹操把这个改革推行下去,还是过完年立刻大军压境。
另外,曹操这些法子,将来天下重归一统,有多少是可以吸收借鉴的?还是要完全否定掉?”
李素昨晚女儿满月酒也喝得有点多了,虽然之前就有些思路,却不得不重新整理一下。
他就请刘备稍待,让他把别人的意见和第一手情报全部仔细看一遍梳理一下,再慎重给出意见。
还别说,这一个月他虽然在休假,但也并非对正经政务毫无心得收获。至少他在处理甄宓那个生意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颇受启发,觉得可以从中借鉴到一些控制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效率的政策细节。
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变法关曹操什么事
李素把刘备给的材料全部仔细看过之后,心中对于刘备提的两个主要问题,都已经有了成算。
第一个问题,是“是否应该给曹操机会把改革命令贯彻下去”,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曹操的变法已经造成既定事实的,刘备朝廷将来要不要承认、承认哪些”。
理清思路的李素,开始给刘备一一解答:
“陛下,臣以为,曹操所行的这些关于均田禁卖的法令,固然会被史书评为暴政。但对于解决光武至桓灵一百多年来积攒的土地兼并积弊,还是有好处的。
朝廷重定天下,必然要面临一个人口变少、重新均田地的过程,希望增加自耕农,减少豪强庄园。
所以曹操所为,固然是在为他自己积攒战争潜力,但长远来说,对陛下也有好处。以曹操之能,他就算改革成功了,能吃几年红利?一年还是两年?再往后,还不都是与他无关了。”
李素对历朝历代的土地政策还是有所了解的,在他看来,从汉朝到唐朝初期,其实土地制度都一个样,无非是授田的保障力度和征税比例略有不同。
说到底,都属于“给定一个每人理论占地面积额度,然后按这个额度的一定比例收人头税”,不管一个人实际上占有多少田,都是按照理论田算税负。
占田也好,均田也好,甚至是后来曰本人学去的“班田”也好,都不过是对这种行政统治方式的重新平衡。
穷人土地实在太少了,就想办法重新清丈田亩、把新开荒的田地或者因为战乱死了原主的无主之地,重新分配一下。
曹操这次干的事儿,实际上跟占田均田没有本质区别。无非历史上的占田均田靠的是大规模、常年战乱,人口进一步减少,可分发的无主地太多,所以不用啃硬骨头。
这个自然阈值,大约是以“华夏境内总数少于两千万人口”为限吧。
历史上三国末期官面账户人口才七八百万,算上全部隐户估计也就一千五六百万。南北朝时五胡乱华成批成批地互相屠戮,北方十室九空,人口压力就更小了。
所以整个南北朝,北方都不用打土豪分田地,直接分无主之地都够种了。
现在的情况,无非是曹袁刘之间的战乱还没持续那么久,人口锐减还没那么严重,总人口还三千万呢,可不得巧立名目打一部分土豪。
这都是历史的蝴蝶效应带来的额外麻烦,但也不得不解决——毕竟多出来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总要想办法给他们指条生路。
曹操干脏活解决一半。刘备这边早年靠租庸调改革的时候、打击那些拿庄园抵押加杠杆的奸商,司法拍卖分田解决掉另一半,很公平。
无非曹操用的手法更粗暴,刘备的手法有李素打磨,显得文明得多。效果却是殊途同归。
刘备听了李素的分析,当然也承认“任由曹操改革,从结果来说是赚的”,只是这个大义名分和面子上有点抹不过去。
毕竟李素这一年来都在教他“平定天下已经稳了,现在要注重的是不脏手地平定天下,让后世记载今日统一进程的史书经得起推敲”。
刘备便补充问道:“既然朝廷口口声声要讲究诚信统一,这要是利用了曹操的恶法,未免有点……”
刘备说着说着,没好意思把最后的评价说出口。李素也静静等待了好久,不敢擅自插话,确认刘备没有下文了,他才接口:
“陛下哪有利用曹操的恶法,他打他的,我们打我们的。朝廷把相关法条律令扎稳了,一切行事按咱自己的节奏,自然能以不变应万变。”
刘备:“比如?”
李素:“陛下刚才第二个问题不是还问,曹操那边变法之后,造成的卖地买地世家豪强土地被褫夺,咱要不要追认。
臣以为,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好土地交易的立法。之前大汉律法只重刑名,不重民商。
如今大汉奖励工商,号召钻研技巧,也该逐步形成工商领域的明确法典了。要想跟立刑名之律一样完善,短期内是做不到的。
但是以朝议结论、圣裁批准形成旨意的方式,颁布一些单行的商律条款,短期内还是做得到的。这次,就可以我们自己立法,把土地权利、交易相关条款,形成常法。
从此以后,朝廷明文规定,凡是民间田地买卖、变更、开荒新占无主之地,都要到官府登记备案,郡县两级造册,最终汇总到州布政使那儿,才受法律保护……”
刘备听到这儿,也是有些惊讶于立法尺度之大,忍不住直接打断了李素:“贤弟这是让官府不承认一切没有买卖登记变更的土地么?
那岂不是说只要有人买了田,却没在官府登记,就算他买田无效?这田不算是他的?这招也太狠了吧,虽然不如曹操现在的一刀切不许买卖、有买卖就没收狠,但也非同小可了,朕怕会引起反弹。”
李素:“暂时可以不用立得那么狠。比如,朝廷租庸调输法征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