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心中惶恐,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硬找借口,却不免已经露出了破绽。
二十四岁的司马懿,城府修养方面,毕竟还没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程度!
察言观色,人情世故,这都是官场历练出来的。情商方面的天赋很重要,但天赋不加以磨砺练习,也不可能直接就融会贯通。
才做了两年闲散小官,这份不足的履历,给了司马懿重重一击。
相比之下,李素却是身居高位整整第十四年了!丞相都做了两年。李素的人情世故和对人心态度的观察,已经被他的资历历练到了可怕的程度。
李素心中一喜:居然猜对了!司马懿被一讹就露出了破绽!他真的向曹操说过荀彧的坏话!当然,也有可能他只是觉得神不知鬼不觉,不想得罪曹操,所以把任务稳妥的完成,这也可能是一种明哲保身。
但不管是不是明哲保身,有这个行为,那就可以是从犯,至少也是“胁从犯”(被曹操的威权所胁,破坏了和谈)
“司马懿!你残害忠良,破坏和谈,该当何罪!来人,把这事儿定性成文,移交法尚书具体处置。”李素没有惊堂木,只能是故作愤怒地砸了一个砚台,让人把司马懿推下去。
作为丞相,他不适合亲自过问审判,更不适合给具体的敌营俘虏官员定罪,那样有失身份。
就好比最高级别的法院,发现下面的人没办好,大多数都是“发回重审”,很少会亲自改判。
李素也只要督导发现问题就可以了,把人发到法正那儿,告诉法尚书“这个案子丞相发现新问题了,你自己看着办”,以法正的为人,肯定会诚惶诚恐,好好收拾的。
司马懿面如死灰,想喊冤喉咙里却发不出声音,因为他的脑子还在懵逼绝望中:这事儿只有我和曹操知道,曹操为什么那么多嘴?
为什么李素能如此洞若观火,这点小事都能被他发现?他不是日理万机要操心很多大事的吗?连六百石被俘小官的口供都要亲自问?
……
司马懿连同他的口供一起,被发到谯县行在外府、法正的住处时,法正还在假期睡懒觉呢。
毕竟他现在还是刘备的随军参军,刑部尚书的职责反而不重,所以住得离刘备的行在寝宫很近。
被吵醒的时候,法正很恼火,还试图发泄起床气。但看到来人是丞相府的首席曹掾张松后,法正也瞬间换了表情。
张松虽然只是曹掾,但也是丞相身边最说得上话的属吏啊!
自从丞相府的主簿邓芝被外放并州布政使以后,张松就递补上来,隐隐然接替了邓芝的空缺,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丞相府新一任的主簿。
“张曹掾所为何来?”法正和蔼询问。
张松也客气地拱手:“法尚书,有些事儿要耽误您休沐了。丞相今早提审了几个被俘伪官,这个伪大鸿胪丞司马懿,似乎涉嫌对曹操进谗、破坏之前荀彧主持的与我方和谈。
丞相日理万机,不便亲自过问定罪量刑,人就交给你了,处理好之后,给丞相回个话。依法办事、公允就好。”
法正立刻一激灵,整个人都清醒了:“昨夜陛下才刚赐了群臣庆功宴,丞相今早已经起来勤政了?
惭愧!惭愧!我等身为尚书,居然还在荒嬉怠惰,实在无颜以对。张曹掾,烦劳您回复丞相,便说法正今日就把案子办妥,给他回报!”
张松一走,法正立刻怒气值满槽,所有压下来的起床气都蓄力发泄了出来,咬牙切齿下令:
“来人!摆刑堂!把所有刑具都摆上!居然敢犯这等大事儿,闹到丞相都亲自勤政过问了!成何体统!我辈失职啊!”
第856章 处理刘和
李素对荀彧、司马懿等敌营被俘文官的处置,只是战后一系列人事工作的缩影。
他花了足足五六天时间,把所有俘虏和降将的清单拉了出来,分门别类鉴别。
李素自忖也不算什么慧眼识人之辈,所以他也很收敛,对于那些历史书上都没见过的名字,他丝毫不去评判,都交给
即使是被李素点到名的人才,他也不会直接给处理意见,而是都跟司马懿一样,给个指导意见和定性思路,具体褒贬由吏部等相关部门处置。
陈平不知钱谷之数嘛。
所有俘虏和降官的处理工作,至少能持续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需要一个平稳漫长的过渡期,不是李素操心的过来的。
人才的交接过渡推进缓慢,战场上的军事占领却等不了那么久。所以刘备的军队仅仅又在谯县又驻扎了五六天,到上元佳节,就准备有新的动作了,把扫尾工作做完。
这些日子下来,之前那场最终大战役里落下的汉军伤兵,基本上也都调治处理了伤势,面貌整顿一新。
虽然重伤员养伤还得好几个月甚至半年多,但部队建制好歹是重新理顺了,也能够换防移防,重伤员就用车船运走、由战友抬着担架装卸。
刘备就下发了口谕,上元节次日,也就是从正月十六开始,让关羽、马超带领谯郡的骑兵主力部队,随驾一起北上,巡视占领兖州。
丞相李素也请求暂时随驾参与占领巡幸,刘备也准了。李素这么坚持的原因,是他希望参与对最后鄄城伪朝官员的处理。
之前就已经在济阴、小沛一带活动的赵云,也接到了命令,会配合关羽马超一起,占领更东部的青州地区。
同时,高顺把之前荆州战区的部分步兵部队,撤回南阳、襄阳。并且将抓获的曹军投降战俘中,一部分相对死硬的分子,也押解回荆州,降低粮草转运压力。
而刘备急于退兵的主要理由,也是谯郡和陈郡这两处,被最终的大决战破坏得太惨烈了。实在无法长期养活那么多人驻扎。
这里不光有血腥的反复拉锯屠戮,更有曹操撤退时为了不给刘备留地利、工事,而刻意的焦土退却破坏。
说这两个郡是十室九空,丝毫不过分,当地百姓死者数十万。比曹操的壮丁作战部队、在决战中死的人数还多。
战役结束后,短短十几天的摸排,刘备得到鲁肃的禀报,说初步估算陈郡剩余人口不会超过十万,谯郡也是如此。所以陈谯这片豫中平原上,如今的百姓人数,甚至还不如驻军和战俘多。
那可是两个郡级行政单位呐,还是豫州平原,加起来才十几万活人,太惨了。谁让这里是决定天下归属的最终决战战场呢,说这儿的破坏程度是汉末最惨,没有别的地方会来竞争。
虽然从百分比来说,董卓劫雒阳、李傕郭汜残害长安时,人口的百分比锐减比例更高。但那些地方毕竟是两百万人级别的大郡,残害掉八成多还有三十几万呢。
唯一不幸中万幸的是,曹操在崩溃时没有放火烧毁谯县这个最后的大本营,所以谯郡最后被汉军夺占的那几个县里,还有累计八十多万石的军粮。
这些粮食当然是曹操末日动员的时候从百姓那儿抢过来的,按说也就够五六十万人勉强吃到三月春荒。
从曹操的规划也看得出,他当初压根儿没打算让他集结的五六十万人都活到今年新一轮秋收,他得死掉一半士兵,才能撑到五六月份、有春夏蔬菜补给。
所以,刘备现在也得主动疏散,把陈、谯地区的兵、民总人数压低到三十万,多出来的都疏散撤走,才能确保不会成规模地出现饿死人事件。
缴获的八十万石军粮,还得分出至少三分之一,给本地被曹操抢光了的残余百姓。这种战后重建恢复秩序的工作,刘备就暂时交给了鲁肃。
鲁肃之前已经是荆州布政使,还做了多年,政绩非常不错。现在被丢到苦哈哈的新光复区,而且控制的地盘还是豫州,这实在不能算升迁。
所以刘备在任命之前,也是找鲁肃恳切地谈话了很久,表示朕这是相信子敬安抚百姓恢复秩序的才能,情况紧迫,只能由子敬这样的内政大才来临危受命。
等一年后,这儿的秩序恢复,就让子敬入朝,先补足之前缺失的九部尚书履历,两三年内就可以升为三公!
鲁肃其实也配得上这个待遇,毕竟他跟随刘备的资历仅次于李素,而比诸葛瑾和法正都还早。诸葛瑾法正都是九卿,鲁肃其实是可以先到三公的。
之前只不过鲁肃在地方上任职比较久,都是在南方最大的两个州当布政使,工作也很重要。而且鲁肃毕竟功劳方面比李素还是差很多的,不可能三十岁就到三公。
如今鲁肃也已经年过三十,钟繇也会退居二线,到时候只挂个西京留守,到时让鲁肃顶替年老的钟繇,非常合理。
鲁肃本人倒是不太在乎,他知道这都是早晚的事情,刘备不安抚他他也乐于在豫州挑战一下自我,便接下了差事。
……
正月十六,初步休整完的谯郡二十余万驻军、二十余万俘虏,便开始了分批开拔。
正月十八,刘备亲自带着全部六万骑兵,由关羽马超陪同,陆路北上梁郡(包括把曹军最后两万骑兵俘虏后,缴获的马匹拿来给汉军装备,扩编了一部分骑兵。至于虎豹骑的俘虏,不能立刻用,要加以改造)
高顺则按部就班地每隔五天组织几万人往后方疏散。同时对俘虏加以甄别,对于本性并不凶恶好斗的壮丁,就直接遣散归农一部分,恢复民籍在陈郡、谯郡就地种田。
马上二月初就要春耕播种了,现在归农还来得及,不会耽误农时。这两个郡一共才十五万平民,田早就多出来了,容纳十五万遣散壮丁都绰绰有余。
不适合遣散的人马,就先军事化管理,官府提供耕牛农具,走军屯的路子过渡一两年。
正月二十一,刘备抵达梁郡的睢阳,在他抵达之前五天,睢阳的官员就已经投降了。
又五日之后,继续北上抵达济阴的定陶,那里更是在半个月前,就被赵云分出的一支偏师迫降了,赵云还留下了一个无名副将张著分兵数千驻守定陶,等待迎接刘备。
至于赵云自己,因为刘备给了他占领青州的任务,所以没有亲自留下。
刘备得张著迎驾,在定陶略作休整,继续北上,终于在二月初一抵达东郡最东部的鄄城,也是刘和伪朝的行在所在。
除了鄄城之外,其他沿途郡县,都是直接投的,没有丝毫军事冲突,毕竟曹操的死讯已经被充分传播、被当地官员确认了。
但鄄城没有直接投降,倒也不算离谱——毕竟曹操名义上最后也没“篡汉”,他只是关东伪朝的丞相。
而且这个丞相曹操从头到尾也只做了一年半,再往前他只是历任车骑将军、太尉。
法理上来说,天下断没有一个朝廷的丞相死了、皇帝就得直接投降的道理。
反而是在曹操死后的这二十天里,傀儡皇帝刘和第一次短暂地意识到了一阵轻松,没有人来制约他。
虽然刘和心里清楚,这是昙花一现,回光返照结束后,刘备会如何处置他,前途怕是愈发渺茫。这种迷茫懵逼的状态,让刘和没有选择在敌军兵临城下前、就主动下旨投降。
……
大军抵达鄄城之后,看城内没有直接投降,刘备便轻松随意地询问李素:“丞相以为如何处置?还要再造杀孽么?”
李素:“也罢,毕竟是伪朝行在,还是料敌从宽,先让士卒扎营围城。再让人传达陛下的处置态度,给他们两三天时间考虑。
曹操都死了,孤城是守不住的。他们心怀疑虑,估计是怕陛下不肯饶恕他们当中某些人的性命,既如此,说清楚就行了。”
“那就派个使者进城,说清楚刘和的罪状,以及列出曹营众臣有罪不赦之人。”刘备点头发话,觉得这办法也不错。
他已经把守信义执行到底了,不差最后这一丁点。既如此,直接宣布哪些人可以饶恕、哪些人不予赦免。
说清楚后就信守诺言切实执行,免得有些人投降了之后你还要问其罪、多杀人。那还不如让对方死扛到底,至少是弃军逃亡。
而且,刘备这种表态,毕竟是很克制的,跟十年前王允杀董卓后、大范围打击西凉军将领,不给人自新机会,还是有极大区别的。
而且刘备握着绝对武力,所以王允不该干的事情刘备可以干,甚至还有利于长治久安。
很快,大军一边扎营围城,一边刘备就派出了使者荀彧入城。荀彧投降后本来就被随军带着,负责剩余劝降工作,由他传话对方也不会乱来。
鄄城守将张郃打开城门,放荀彧入城,很快见到了刘和。
行在大殿之上,两旁还有三公许攸、华歆、孔融,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