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真得有这么严重吗”
“嗯”
卢象升发出一个长长的鼻音之时,更是沉重地一点头,显得很是肯定,刚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却被一阵沉闷的重鼓声所打断,本能地抽身而起,就向外走去,边戴上官帽边说道:“夫人,有人击鼓鸣冤,为夫先去升堂了,你和母亲他们先吃饭,不用等我。”
“好的,夫君。”王氏温柔的轻轻点头,很是顺从地回了一句。
鼓声雷鸣,沉闷悠长,回荡在知府衙门周遭,而在鸣冤鼓的附近早已挤满了人群,有看热闹的,有起哄的,更有以壮声威的。
“升堂”
“威武威武威武”
一声脆响的惊堂木过后,就是三班衙役的低吼之音,绵延而悠长的吼出威武两个字,一字一顿之间,蕴含着某种律动,极有节奏感,气势不断攀升,将大堂上的庄严衬托到了极致。
怀着忐忑的心情,几名里甲手持联名状鱼贯而入,余下的围观者更是堵在了大堂的门口之处,静待着卢象升的判案。
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像里甲这样的外地人,不知道卢象升这位知府大人的秉性,官风如何,心里紧张到了极点,或许个人的经历使然,对于此次的告状并未抱有多大的希望,多是持着试试看的态度。
何况,对于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而言,也没有更多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利益
大名府城的百姓却不然,一年多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已经认同了卢象升这位知府大老爷,更是对未来的憧憬,至少那些子虚乌有、官吏杜撰而出的各种苛捐杂税,已经从他们的身边消失。
结果是那么的顺理成章,而又是那么的出乎意料。
不久之后,后衙之中,随着判案的结果传来,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之后,王氏的神色已经不能用忧心忡忡来形容,愈发的凝重,看着走进来的卢象升,再也难以掩饰心中的那股悸动,忍不住地问道:“夫君,你这样做,等同于彻底得罪了福王,差不多是给那位皇叔一个大嘴巴,使得他很没有面子,为了开州的里甲,真的值吗”
很显然,相比于王氏的焦虑模样,心绪不宁的表现,卢象升要淡然从容得多,并不是很在意,看到王氏着急的样子,原本不想多做解释的他,最终还是予以了安抚。
“夫人,你尽管放心,从这几个月的表现来看,皇上并不是那种偏袒皇亲国戚的君主,反而对勋贵们隐隐有一些不满,一些行动看似是一种无奈之举,被国库空虚逼得没办法,才使出下策。”
“但是,如果细细分析的话,不难看出,皇上的那些无奈之举都是分人的,除了那些阉党之内,其次就是京城里的那些勋贵。即便此事传到了京城,福王想要问罪为夫,皇上最多也就是斥责一番,说不定皇上的心里甭提多高兴呢。”
“可是可是夫君”
第八十六章 赴约
王氏并未能够心安,反而愈发的焦虑起来,吞吞吐吐地刚要说些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衙役快步走了进来,打断了王氏的讲话。
“大人,有人求见。”
卢象升眉头皱了一下,明显有一些不耐烦,不想见陌生人,但习惯使然,还是问道:“来者何人所为何事”
很显然,衙役一定收了一些好处,言语充满维护之意。
“启禀大人,那是说,他姓李,所谈之事极为机密,十分的重要,关乎到大名府的民生,轻易不可进入他人之耳,一再的强调,只能当面告诉大人你一个人。而且,根据属下观察,那人说的很是认真,不像有假。”
卢象升楞了一下,原本想拒绝,但一听后面的一些话,关乎到大名府的民生问题,生生地将到嘴的话语给咽了回去,转而说道:“好吧,你让那人进来吧,本官就在这里等着他。”
看着衙役离去的身影,目睹整个过程的王氏秉持着怀疑之色,似乎是转移注意力的原因,那股焦虑淡化了许多,转而看向卢象升,询问道:“夫君,你真得相信衙役的这番话,那个未曾谋面之人真得就有如此实力,动辄可以影响到大名府的民生”
“夫人,关乎到大名府的民生,夫君我轻视不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卢象升语重心长地回应了一句,摆了摆手,阻止了王氏后面的话语,进而又补充道:“何况,只不过是见一面而已,如果那个人只是说大话,到时候打发了事,轰出去即可,又不会损失什么。”
王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但想到丈夫那倔强的性格,武人的秉性多于读书人的书生意气,最终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出,忧心忡忡地款款而去。
不久之后,屋子里只有两个人,除了卢象升之外,另一个赫然正是锦衣卫同知李若珪。
卢象升眉头皱了皱,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断地打量着李若珪,日积月累的习武,使得卢象升的身姿愈发挺拔,显得很是魁梧不凡。
这个时候,李若珪何曾又不是在打量着卢象升
不同于文人的相轻,武人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只要义气相投,只要身手让人信服,即便是相交的时间只有短短只有一天,也能获得对方的认可。
李若珪频频点头,眸子里洋溢着异样的神采,光芒闪烁,忍不住地心里暗道,难怪皇上如此重视卢象升,就凭这份气度,身上散发着属于武者的强大气息,就让人不由得生出好感。
此刻,卢象升的面色看似平静无比,但心里却是凝重非常,那股轻视与怀疑早已消失不见,身体都紧绷了起来,凭着属于武者的敏感直觉,很快就扑捉到了李若珪的强大,身手的不简单。
描述虽多,但从李若珪走进来,再到两人相互打量,默然不语,整个过程不过是寥寥几个呼吸的时间。
“卢大人,深夜之时,我家公子让你去如家客栈一趟,到天字第一号房见他。”
李若珪表现的很强势,说话之间,更是从怀里取出一个腰牌,将其扔给了卢象升,笑吟吟地看着对方,等待卢象升的回应。
卢象升的眉头微皱,身体愈发的紧绷起来,防备之意愈发浓郁,隐隐流露出一丝不满,出于武者的本能地反应,条件反射般的抓住飞来之物,刚想质问什么,但一翻开手里的东西,神色就是一僵,动作为之一滞,忍不住地喃喃了一句。
金牌令箭
金灿灿的四个鎏金小篆映入眼帘,卢象升的心里早已翻起了惊天骇浪,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李姓之人的身份不知道那个公子是何许人也,但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好,深夜子时,本官一定会如约而至”
不需要太多的解释,仅凭这枚令牌,就容不得卢象升拒绝,更不能多问。
出于谨慎的习惯,卢象升再次打量了一眼金牌令箭,一再确认之后,随手将其丢回了李若珪,并未因为对方能够拿出金牌令箭这样的物件,代表着身份的不简单,而有丝毫的讨好,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
属于一个男人的骄傲骨气,属于一个武者的血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着从容离去的李若珪,虽然卢象升依旧保持着镇定之色,但深邃的眸子里弥漫着若有若无的凝重神采,光芒点点,转瞬即逝。
深夜
皎月悬空,繁星闪烁,不时地有乌云闪过,遮盖住月光的光芒,在各种虫鸣的“吱吱”叫声之下,一个黑影出现在如家客栈附近的大街之上,不断向如家客栈走去。
万家灯火早已消失,唯有如家客栈的一间屋子里还有烛光在闪烁,宛若大海中的指明灯,指引着黑影不断前行。
乌云过去,又遮盖住月光。
在那一瞬间,赫然露出卢象升那坚毅的面庞。
一身的劲装,普通读书人的装束,一步一行间,卢象升缓缓而行,寂静的夜里,卢象升神色凝重,身体微躬,如芒在背一般,在这一刻,随着距离如家客栈越来越近,卢象升有一种危险的感觉,就像被饿狼盯住了一般。
亦步亦趋,卢象升的一颗心都悬到了嗓子眼里,但始终都保持镇定自若的样子,没有一点的慌张之处。
武者所具有的敏锐反应,使得卢象升能够感觉到,在如家客栈的附近有很多的高手,隐藏着黑夜里,以如家客栈的那间客房,也就是还在亮着的天字第一号房为中心,分布在周遭,此时正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紧张的同时,卢象升愈发好奇那位“公子的身份”,究竟是何许人也
如此多的高手遍布在周遭,守护他的安全。
咯吱
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声响,天字第一号房的窗户被人轻轻的推开,而卢象升也正好走到客栈大门的旁边,见此情形,立即会意,稍稍一停顿,就是飞身而起。
双脚一跺地,卢象升腾身而起,又是连连踩在墙壁之上,已经跃升了几米之高,随着一个前空翻,非常漂亮的窜进屋子里,稳稳地落在地上。
整个过程中,除了一阵轻微的破空之声,再无其他的响动,仅此一点,足可见卢象升的功夫了得。
第八十七章 可以!
烛光幽幽,昏暗的光线之下,卢象升的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配合着那副坚毅的面庞,就像鹰隼一般,直勾勾地盯着对面的两人,心里不断地猜测。
此刻,崇祯端坐在那里,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也在打量着卢象升,不断地回忆一些历史信息,这位绝对是强势的主战派,反对与建奴和谈,直至最后被杨嗣昌与高起潜弄死,通过阴谋诡计的手段。
不仅如此,这位明末时期的名将,更是一个带兵的高手,训练有方,每战都可以身先士卒,也能带头吃苦,所以在寥寥的几年之内,创建的“天雄军”非常彪悍,在明军之中,战斗力很强,名列前茅
最为关键的是,卢象升有勇有谋、文武兼备的同时,对大明非常的忠心,更有一颗体恤百姓疾苦的怜悯之心。
绝声卫指挥使杨启聪静静地站于一旁,就像一个木雕一般,神情木讷,古无波澜,但眸子里不时地闪过几缕精光,有意无意地飘向卢象升,护卫着崇祯的安全。
一时间,气氛有一些异样起来,那种紧张的感觉渐渐变淡,崇祯与卢象升就那么互相打量着,谁也没有打破这一刻的沉寂。
“名将的憋屈陨落,不仅是大明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无奈。”
崇祯心里轻轻一叹,看到卢象升一直都是镇定自若的模样,就愈发的欣赏起来,进而率先打破了平静,询问道:“卢象升,难道你一点都不好奇朕的身份吗难道一点都不想知道为何将你叫到这里”
刹那间,卢象升的心神巨震,敏感地扑捉到话语里的关键字眼,紧接着,就是躬施一礼,同时喊道:“微臣拜见皇上”
在明朝之时,所谓的拜见才是真正的拜见,而不是嘴上喊着拜见,整个人却已经跪了下去,毫无尊严可言,男儿膝下有黄金被一遍又一遍的践踏。
“卢象升,你就这么确认我的身份是大明皇帝,没有一点怀疑”
刚问出这一句话,似乎想到了什么,崇祯一拍额头,不等卢象升回答,进而恍然地说道:“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金牌令箭在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皇上,深夜之时,召微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卢象升不置可否地轻轻点头,以示回应,进而如此问了一句,同时不禁想起了今天的那个案子。
然而,崇祯却是淡淡一笑,并未立即为卢象升解惑,而是爽朗的说道:“一路走来,从京城到大名府,简直就像是从一个世界走到另一个世界,同是北直隶,农事却是天差地别,大名府栽种有粮食的土地要比其他州府多得多。”
闻听此言,卢象升暗暗长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禁心中一动,隐隐有一些期待起来。
崇祯的语速在放缓,稍稍一顿,神色变得极为郑重起来,突兀的转而问道:“卢象升,跟朕说实话,如果将北直隶交给你,你有没有把握,将北直隶的其他州府县治理的像大名府一般,没有良田废弃”
对于如此突兀的询问,话题的转移就像天马星空一般,意外的同时,卢象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沉吟了一下,紧接着就有条不紊的予以回答。
“可以”
卢象升斩钉截铁地吐出两个字,显得很是自信,成竹在胸,进而补充道:“不过,皇上,要想做到这件事情,使得北直隶的良田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微臣需要你的鼎力支持。”
提出条件的那一刻,卢象升整个反而轻松了起来,愈发的平静,顾忌也少了许多。
“皇上,您也知道,以顺天府为中心,京城为中心点,北直隶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