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后因国情而改之,今镇南将军坐镇荆州,刘府君和曹府君统帅荆南两郡,常思高祖之策,实乃上邦之略,今两位府君议计,将在武陵和长沙恢复旧制,不再插手诸族事务,只委派诸长替郡府代管各部族之民。”
说到这,刘琦来回扫视着那些一脸震惊的各部族长,道:“不知诸长可愿受此大任?”
这番话说的在场诸长一个个心下意动,很是开心。
这是赤裸裸的在用官方的名义,给他们放权呢!
不愿的人是傻子!
溇中蛮首领羊孤当先接下了那印绶,感激道:“多谢三位府君厚意,某代族中诸民感激三位府君!这印,旁人不接便不接,我羊孤可先行收下了!”
有一个人当了急先锋,其余的首领们便不再犹豫,纷纷伸手接过印绶。
“谁说我不接的!”
“不错,我就是不好意思接那般快!”
“你接得,我为何便接不得?”
“……”
刘琦见众人上道,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肯接印者,便依旧为我汉邦子民,往日恩怨,可一概不究,我代刘、曹二位府君在此承诺,诸部从今往后,皆恢复賨布古政,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两丈!”
说罢,他看向刘磐和曹寅:“二位府君,表个态吧?”
刘磐立刻扬声道:“某在此保证,除去岁賨布之外,郡府对于诸部的口钱,多余一改不纳!”
武陵郡守曹寅略作犹豫地看了刘磐一眼,又看向刘琦,发现刘琦正笑眯眯的紧盯着他。
曹寅心中一惊,亦是赶紧附和刘磐:“武陵郡亦如此,多余口钱一概不纳,只按岁入賨布即可。”
一时间,以武陵蛮首领陈豹、五溪蛮首领沙摩呲、澧中蛮首领崇逑嚄、沅陵蛮蛮首领相单盖、临湘蛮首领詹隆等人纷纷起身,一同向刘磐和曹寅称谢,并豪言壮语的发誓愿意效忠两位郡守,永不再反等云云。
刘琦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然若要在两郡履行賨布之政,却还需一个额外的附属条件,需要诸宗长答应我,并按期履行。”
阴山蛮首领汤幸问道:“不知府君所言为何?”
“如今长沙之地,正在大兴屯田,开垦荒地,刘荆州意在荆南大兴农事,只是眼下人力颇有不足,我想请诸位族长,每族每年出两千族中精壮充劳役,以四个月为期,助我等在长沙施行军屯……不用多,只要三年便可,待长沙田地开垦趋于正轨之后,便撤去此劳役,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这……”诸蛮族首领闻言都不说话了,似是都有些犹豫。
派族中的精壮白给郡署干小半年活,那各部落的人吃什么?
却听刘琦继续言道:“这三年之中,军屯所得粮秣,各部族可按开垦比例,秋收后可拿一半回去,我这边只留一半充实郡署仓禀,咱们互惠互利,谁也不亏欠谁的,如何?”
一听到这,那些首领都激动了!
他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每年相助两千蛮族精壮,助刘琦屯田四个月。
只有三年期限,且每年都会分去所屯之田的一半收成,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刘琦见诸蛮长答应,又笑着补充道:“不过,荆南盗贼横生,遍地灾祸,屯田之时,难免会被贼寇或是小人觊觎,诸长需向我保证,你们每年指派给我的这两千劳役,一旦在屯田期间临逢战事,需得化耕民为猛卒,供我驱驰,这一点不知可能做到吗?”
第二百章 两万四千南蛮众
能当荆蛮诸部族首领的人,就一定程度上来讲,智谋和计略方面,就比一般人要强,但想来强度也是有限的。
倒不是说他们智商不够,而是说他们不能像是汉人的高阶层人士一样,去接受良好的教育。
没有良好的教育为前提,再加上荆蛮诸族崇尚武力,民风剽悍,在环境上就限制这些蛮人的思维和眼光,使他们想的便不够深不够远。
就目下的情况来说,刘琦问他们借人屯田这件事上,算是糊弄的他们一愣一愣的。
益阳蛮族长潘燒站起身,肯定道:“既是借人于府君,那所借我部青壮,便将任由府君差遣,或兵或民,全凭君意。”
刘琦满意的点头道:“如此最好了,既然今后两郡诸部落皆由诸长代为管制,那为使诸族能够人丁兴旺,岁有盈余,某想先在益阳开设试点,以郡署为导,开放专们针对诸部族的市集,以公价卖盐、铁、漆器、玉、丝、耕具、锦缎等物与诸族,助各族振兴。”
其时,荆蛮之民虽已是被汉政府统筹,但因为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大,再加上南北贸易的道路不甚通畅,荆南汉人商贾在卖蛮民的各种物资时,皆会故意哄抬物价,以高额出售。
有点糊弄傻子的性质。
荆蛮诸族本就是自给自足,虽然他们对汉人的各种奇巧物资也非常的感兴趣,但由于汉商狡诈,故数十年来,两族在商贸一直处于一个非常低端的水平。
但若是由地方郡署做引,以官方的名义在益阳开市,并制定合理的价格,这种交易对蛮人来说确实是大大的好事。
诸蛮首领纷纷起身对刘琦表示感谢。
双方此番会谈,其乐融融。
当天晚上,刘磐和刘琦在益阳城外的议帐内,宴请诸蛮首领,并在酒宴上商定了一些益阳官办互市和诸族派劳役来长沙屯田的具体细节。
刘琦这面对诸蛮首长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各族派来的两千屯田劳役,必须要由刘琦派人去选。
至于原因,刘琦给出的解释是,屯田乃是荆州重要政策,服劳役者必须是清白身的良民,郡署官方必须派人仔细核查挑选,方可用。
对于重视名声的汉人政府来说,这要求虽略显繁琐,却也在情理之中,诸蛮族首自然都答应了。
另,五溪蛮的首领沙摩呲专门向刘琦请命,言五溪附近河水环绕,水患为灾,请刘琦、刘磐、曹寅等人能够派治水的专吏,前往五溪协助治水。
刘琦遂应了沙摩呲之请。
……
宴席散后,刘琦和刘磐返回益阳的驿舍休息,
刘磐也不知犯了什么毛病,借着酒劲非要与刘琦同睡。
刘琦非常反感汉朝人的这个习惯,动不动就两三个大老爷们,吵着要同寝同食,抵足而眠的。
难道非要睡在一张床榻上,才能证明咱们哥几个关系好?
刘磐今日喝的醉醺醺,满嘴酒气。
他往刘琦的身边一躺,笑呵呵的盯着他看。
刘琦被他瞧的有些不自在,道:“兄长看什么?”
刘磐没什么睡意,他用单臂支撑着头颅,将上半身抬起,另一只手则是搭在蜷缩着腿的膝盖上,犹如侧卧的佛陀一样。
“伯瑜,你今日之举,为兄能够明白当中的几分深意,不过有些细节之处却未曾尽解,想请伯瑜为我解释一二。”
刘琦将被子向着胸前盖了盖,看着房梁道:“兄长有什么想问的?说吧,早说完早休息。”
“伯瑜,不得不承认,你重施賨布之政确实高明,如今武陵和长沙诸蛮尽皆归心,你还向他们借用族中精锐屯田……今日前来与我等会盟的蛮族共计十二部,若每个部族每年借我们两千精壮为民,那便是两万四千余人,再加上我手中的三千郡国之军,足可和张羡相抗了!”
刘琦微笑道:“兄长终于是开窍了。”
“可是,在诸蛮部中挑选蛮兵,你为何要咱们自己的人去监管选人?”
刘琦‘扑哧’的笑了一下:“兄长且仔细想想,认真想。”
“怎让我自己想?你说于我不就完了?”
刘琦紧闭着嘴摇头,他就是想让刘磐在不断的思索中,逐渐进步。
刘磐比之半年前进步不少,刘琦相信他的政治潜力还能挖掘。
毕竟他才二十多岁而已,潜力无限。
刘磐认真的思索了好一会,脑海中隐隐有了些苗头。
“你压根……就没想将两万四千的精壮还给他们吧?说什么屯田三年,每年四月,压根就是幌子?人若是到了,你就不会放他们回去的!”
刘琦的嘴角略微挑起:“兄长,你已经能够深层次的揣摩出我的想法了,这说明你学坏了。”
刘磐幽幽叹息:“跟着你,不学坏不成啊,再过几年,若是让你卖了我怕亦是不知,多长点心眼好。”
刘琦吸了吸鼻子……算了,就权且是当赞美的话听。
“咱们自己的手下人去荆蛮各自监督征劳役,我也不过是想尽量去挑选那些在诸蛮中没有家眷牵绊,独身一人者……要么是父母早逝,要么是无妻无女,或是蛮族中的底层奴隶也行,这样的蛮人无牵无挂,比较容易收编。”
“无牵无挂的……怕是不好找吧?”
刘琦摇了摇头,道:“那可不一定,光武中兴,五溪蛮夷酋首田强第一次率兵反叛大汉,其麾下之众便有五万……还仅仅只是五溪蛮一个部落,田强百多年前就能纠结出五万兵壮叛汉,就算是现在五溪蛮的人数不比当年了,但我就是砍掉一半,按一兵能带四口算,兄长就想想这人口基数会有多么庞大?况且眼下前来附庸我们的荆蛮可不止五溪蛮一部,而是足足有十二个部落。”
说到这,刘琦显得有些兴奋:“诸蛮近百年来屡屡叛汉,永和、永寿、建康……数十年来但凡更了年号,都会有蛮族在郡中大规模的反叛,这各种叛乱中,死的人可不光是我们汉人,他们蛮族中人亦是如此。”
刘磐似若有所悟:“正因为数十年来战火不断,蛮族中人死者遗孤也定然极多,故无牵无羁的蛮民,想来亦是不少?”
刘琦笑道:“蛮民无正典之法,各部落又无系统官署,以强为尊以弱为奴,部落中的上层人物欺压底层蛮民更重……如此,若是能多多招揽那些底层蛮民,我有自信将他们全部留下。”
能挖蛮族的墙脚挖到这种程度,刘磐心中着实是又敬又佩。
不过他话中的‘更重’却又是针对谁?
不过说来也是,两万多的剽悍的蛮族兵壮……自成一军!
而且若不定日后还会逐渐壮大!
想到这,刘磐就感到兴奋。
“伯瑜,那在益阳设立官营互市,五溪蛮酋首向你请治水之吏,你尽皆应允,可谓处处皆为荆蛮着想,这又是为何?”
刘琦言道:“一则为安其心,二则是为了尽可能的向蛮人输入我中土文化……想要彻底的收服兼并蛮人,仅靠强制性的制定户册和兵马镇压是不行的,一定要兼用融合,才有希望。”
在刘琦的印象里,荆南地区在两汉前,一直属于一种被孤立的状态,再加上其独立的文化特色,与中原文化有隔阂性。
直到唐宋之后,荆南地区才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因为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愈发成熟,行政区域划分越来越明显,将四郡改为八郡,二是因八王之乱后,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大批人士衣冠南渡,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将荆南地区的文化逐步融合进了中原文明。
历史上的刘表政权虽然也接收了不少的北方战乱人士,但因为刘表的主要势力还是以团结蔡蒯与南阳士族为首,因此少有开发荆南,大部分南迁人士普遍依旧在荆北安居。
这也与历史上的刘表收荆南四郡的时间有关,历史上的刘表平定四郡之时,已经是在九年之后了,那时候的蔡、蒯诸族已是非常的强大了,荆州的经济和发展重心在那时已不是刘表说改就可以随便改掉的。
但如今情况已是大有不同,刘琦已经下定决心,就这九年的时间差给抢回来!
刘氏父子到荆州不足一年,蔡、蒯亦是未像历史上那般坐大,还有庞德公和蔡琰的两万余经卷在荆南。
刘琦相信,他一定可以在荆南掀起一波文化融合的狂潮。
第二百零一章 沙摩柯,五蛮将
一个月后,新建成长沙学宫正式建成,
以庞德公,司马徽,蔡琰,王谦,韩暨,和洽,杜袭,赵俨,繁钦等一众五经从事入驻学宫,并分别开始在长沙郡内的各县各乡招募文字抄手,开始正式抄录蔡邕送来荆楚的那两万四千卷的典藏。
而所有的五业从事,在平日里除了教授学经的学子们正常的课业外,并也开始着手编纂《汉记》,并拟定《后汉书》的大纲。
刘琦肃然不负责这当中的具体事务,但他目下却是长沙学宫的主监,也就相当于是挂名的校长。
而刘表在襄阳学宫亦是一样。
山阳刘氏定下规矩,从今往后,凡入荆楚学宫之人,在名义上,皆属刘氏学子。
如此一来,今后凡是在荆州境内入官方学宫之人,便都算是山阳刘氏的门生了。
若是在清平盛世,门阀士人对此肯定是不屑一顾。
依照目下的情况,荆州诸郡县的士人学子们若是不入襄阳学宫,又能去哪里呢?
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