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己方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最高权力的矛盾尖锐。
袁家之中,袁谭和袁尚、刘氏的矛盾不可调和。
袁绍和曹操……说实话,在曹操心中,他们两个人的矛盾也不可调和,只不过暂时没有摆到明面上来。
另外,还有天子和袁绍之间的矛盾也一样……在曹操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权力,刘袛虽然是被袁绍和自己扶持上位的,但曹操不觉得他会永远认命当一个傀儡皇帝,皇权和相权之间,永远都是对立的。
虽然这些矛盾暂时都是隐秘的,但曹操觉得,一旦爆发出来,对己方的震动绝对要比刘琦一方大。
甚至可能是惊天动地。
……
袁绍回了相府,来到书房,气呼呼地脱下了朝服,连帽带衣一块扔在地上。
侍从们慌张的去替袁绍捡。
袁绍从桌案上拿起水盏,咕嘟咕嘟的喝了一通,然后深吸口气,接着一脚踢出,直接将桌案踢了个翻。
桌案上的东西,稀里哗啦地掉落在了地上。
侍从们见状吓得哆嗦,却还是小心翼翼的上前收拾,但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袁绍,深怕他将怒火迁移到他们身上。
“丞相,大司农求见。”
“不见!”
袁绍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但很快,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便见审配走进了袁绍的书房。
看见满地的狼藉,审配不由吓了一跳,他疑惑地看向袁绍,奇道:“丞相,这是……?”
“无事,适才一时心情烦闷,故有此行径。”袁绍淡淡言道。
审配一脸恍然地点了点头,没有就此事再多问。
“丞相,雒阳那边有些消息。”
“什么消息?”
“大公子为那刘琦练兵,竟是颇受其重用,刘琦新建南宫五营,在雒阳郊外演武,大公子和赵云所掌管的南宫屯骑营演武表现优异,为刘琦所称赞,大公子得刘琦赏赐财货,宝甲,骏马,长槊……”
“呵呵!”
袁绍不善的笑了两声,道:“他这是跑到刘伯瑜那享福去了?这哪里是什么人质?”
审配似犹豫了一下,道:“另外,现在民间有一个传言,配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有什么该说不该说的,都说!”
“回禀丞相,据说,刘琦让大公子操练南宫屯骑营之时,特许给了大公子两千石的秩俸。”
“什么?”
袁绍听了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懵了:“他是我的儿子,刘琦是我的敌人!他拿敌人的秩俸,这算什么道理?”
审配急忙道:“若是只拿秩俸,倒是还好说……只是如今有传言,说是这两千石秩俸的背后,还有刘琦许诺给大公子的实职跟着……丞相,你想一想,若无实职,这两千石的秩俸又从何而来?此事不可不查也。”
第九百八十八章 各有所思
审配在向袁绍说完这番话之后,立时便感觉到了空气中突然好似弥漫着一股极度危险的气息。
审配的第六感很强,他当机立断的闭上了嘴,不再向袁绍谏言关于袁谭的其他事情。
书房之内,一时间是雅雀无声。
审配低着头,沉默了好久之后,方才小心翼翼地抬头看向袁绍。
袁绍背对着他,不见喜怒,也不见表情。
但不知为何,审配能够感觉的到空气中的温度在明显上升。
少时,却见袁绍终于缓缓地转过了身,他瞪眼看着审配,面色阴沉,似是极度的不愉。
袁绍没有说话,但审配看着此刻面色阴沉地他,额头上的冷汗却凄凄直冒。
少时,却见袁绍低头看了看书房的地上,仔细地打量了一会后,突听他喝道:“来人啊!”
随后,便见府中的管事进了书房,向他行礼:“丞相。”
袁绍一伸手,指着地上道:“这地上……如何还有碎砚?你手底下的人是如何打扫的?”
适才袁绍一觉踢翻桌案时,案上的东西也同时被打碎在了地上,而府中的一众侍从则是好一番收拾。
那管事一开始还没弄明白是这么回事,但当他看清了袁绍恼怒的表情后,心中顿时慌了。
“丞相恕罪,是我等疏忽了,请丞相恕罪!我这就让他们来从新打扫!”
“不必了!适才在这收拾的那几个奴子,全都带到后院,你亲自监督鞭挞一百,以为警示。”袁绍的声调,此刻竟是说不出的寒冷。
“鞭挞一百?”那管事闻言吓得脸色苍白。
以府中这些侍从奴仆的身体素质,别说一百下,五十下基本就可以让他们去见阎王了。
这不是摆明白了要杀人么。
“怎么?你不愿意?”袁绍危险的眯起了眼睛。
那管事吓了一跳,急忙道:“诺!属下这就是去办。”
到了这种时候,死几个人就死几个人吧!
只要能平息家公的怒火,保住自己的性命……别人的命,那基本就都不是事儿了。
审配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听着,他心知肚明,袁绍这是杀鸡给猴看。
对袁家人而言,杀些许奴仆都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要让审配看明白,他袁绍才是执掌一切的人,就算是目下他有求于河北诸族……但能够掌控一切的,还得是他袁绍。
少时,那管事走了,书房内就只剩下了袁绍和审配两个人。
袁绍抬起头,看向了对面的审配,道:“正南,你适才说,民间有传言,说显思已经被刘琦授予实职,这言下之意……就是袁某长子,如今已经是成了刘伯瑜的附庸?”
审配小心翼翼地拱手道:“此事乃是民间所传,具体是从何出传来的,配也是暂不得知,至于真假……恕配眼拙,一时不能分辨。”
袁绍在审配的注视下,缓缓地走到了他的面前。
他的每一步都异常沉重,看的审配眼皮子微微直跳。
少时,便见袁绍站在了审配的面前,沉声道:“有些事情,都是民间的流言,氓首无知,闻风是雨,有些事从雒阳那边传过来,传着传着就变了样,我等身为朝廷的中流,却万万不可不辨真伪,妄相乱传,如此于国不利,知道吗?”
审配急忙拜道:“丞相所言甚是,配定然牢记……回头,配也去告诉诸人,莫在朝中胡乱传言,以免引起动荡。”
“嗯,这就对了,有些事情,还需仔细查证,若有了确凿证据,再行议论不迟,就像是刘琦和吾儿之间的这些事,不可妄议,毕竟显思去雒阳当人质,已是不易了。”
审配急忙颔首:“是,是,公子在雒阳实属不易,我们在邺城,却也万万不可拖了公子的后腿才是。”
“拖后腿倒是说不上,只要是咱们莫自乱阵脚就好。”
审配连忙道:“此言极是。”
“对了,尚儿如今也已经长成,虽还未到冠礼之年,但袁某想,是时候也该让他出仕了,毕竟当此非常时节,能早出来历练一下还是好的。”
顿了顿,却听袁绍道:“回头,你看着在少府中,替他安排一个地方吧。”
“诺,回头拟定完了职位之后,配再向丞相禀明。”
袁绍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好,有劳正南操持了,尚儿年幼莽撞,行事恐有疏漏之处,回头入仕,你还需替我多多看管才是。”
“诺。”
……
审配出了袁绍的书房,只感觉浑身一阵大汗。
他抬手擦了擦额头,迈步离去。
出了后院时,却见一个府内的家奴悄悄的走到了审配的面前。
审配认识此人,知道对方乃是刘氏在袁府中的嫡系,此番来见自己,必然是替刘氏来问话的。
“大司农,夫人让属下相询,袁大郎之事,如何?”
审配四下观察了一圈,见左右无人,遂道:“毕竟是袁公长子,岂能旦夕而使其落?袁公对大郎没有责怪之意。”
那家奴低声道:“若如此,恐夫人会不高兴。”
审配嗤笑一声:“告诉夫人,对我而言,她不高兴,远远比不得丞相不高兴,夫人不高兴,最多不过是见责,丞相若是不高兴,我的脑袋怕是就没了。”
家奴的表情,显得异常尴尬。
“这,这……正南先生如此回复主母……岂非是让某难做?”
审配的表情缓了一缓:“你且告诉夫人,就说丞相虽然不处置大郎, 但却有意让三公子出仕,丞相今日特意吩咐我,让我在少府给三公子安排一个好位置……回头我自会用心。”
那家奴闻言顿时大喜,急忙对审配道:“夫人听了这个消息,定会喜悦,属下这就将此事转报给夫人。”
说罢,便见那家奴匆匆转身离去。
审配望着他的背影,哼了哼,随后自言自语道:“蠢女人。”
……
审配离开了袁绍的书房之后,袁绍派人将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请到了自己的府上。
那个人就是曹操。
“孟德,袁某今日一时气愤,出于泄愤的目地,处理了几个家奴,现在想想,实在是有些后悔啊。”
曹操倒是不以为意。
袁绍这天下楷模只是明面上的,但曹操了解他,他这一辈没少杀人,而且也没少杀无辜的人。
所谓的楷模,也是有所指的人群。
因为心情不悦而弄死了几个家奴,袁绍若真因此而闹心,那曹操一定会把自己的双眼给挖出来。
“本初为何心情不悦?”
“你说呢?”
曹操闻言笑了:“哈哈,定是因为你家那个让人操心的长子,对吧?”
第九百八十九章 袁曹
说实话,能够当着袁绍的面,把话说的这么直接的人,也就只有曹操了。
毕竟,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实在是不一般,虽然曹操一直处于袁绍之下,但在袁绍眼中,也只有曹操是他是一个级别的。
河北其余的人,虽然因为各自的利益与袁氏配合,但在袁绍的眼中,他们都是自己的手下,而非同级。
针对眼下的家事,袁绍寻思来寻思去,也就只有找曹操唠唠了。
“可不就是那混账小子!好端端的,在雒阳他居然受刘琦的恩惠和指挥,这让某这张脸往哪里落!”
曹操捋着须子笑道:“显思在中原时,曾与我合兵,我看他虽然有一些心浮气躁,惯与人争锋,但还不是那种是非不分之人,若说他会为刘琦收买,曹某第一个不信。”
袁绍哼了哼,道:“袁某也是不信的,想来有些事,也不过是雒阳那边传出来的流言而已,听说雒阳卫士署的精锐甚多,最擅长的就是在民间造势,显思在雒阳的事,八成说不定是刘琦授意卫士署故意传到河北而已,倒是不足为奇。”
曹操见袁绍说的透彻,暗道自己的这位大哥毕竟不是等闲之辈,有些事情他也是一想即透。
虽然曹操不敢说袁谭如今在河北的这些风声完全都是雒阳那边的造势,但至少有一半是卫士署在暗中运作。
刘琦和他那一众手下是有本事,但袁绍和曹操也不是等闲之辈。
“既然本初已知这个中缘由,又有什么好气闷的呢?”
袁绍长叹口气,道:“袁某气闷的,非是雒阳中人所为,相反的,偏偏就是邺城这些人的所为,以审正南为首的这些人,一个个好生可恨,不但不替显思申辩,还趁人之危!再怎么说,那也是我的儿子!他们怎敢!”
曹操捋着须子,叹道:“冀州中人,借机打压大郎,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显思已无生母,而三郎的生母出身河北,与这些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不支持三郎,才是奇怪。”
袁绍沉默了片刻,道:“今日正南来向我传雒阳流言,说显思的不是,让我给驳斥回去了……”
曹操哈哈大笑道:“以兄长行事之风,怕是不会光驳斥他吧?总得给些好处才是。”
“孟德知我。”
袁绍自得的挺起的胸膛,道:“河北诸人,乃是朝廷的顶梁支柱,若一味驳斥,终归于你我无益,他们想扶持三郎,那袁某自然也要稍顺他们的意才是,我已对正南说了,让三郎去少府任职,以安冀州诸族之心!”
曹操只是浅浅的笑,没有多言。
袁绍见曹操不答话,心中暗道一句‘滑头’。
他随即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问曹操道:“孟德,依你之见,我这几个儿子,日后谁可继大事?”
曹操没有想到袁绍会突然问他这个,心中略有些惊讶。
他没吃准袁绍问他此事的目地,遂露出一副迟疑之态。
“此乃兄长家事,我却不好多言。”
“你是我兄弟,于这几个孩子而言,亦如从父一般,你说的话,对绍而言,便如同本族中人所言一样,何必拘谨。”
曹操听了袁绍的话,淡淡一笑,并没有过分在意。
有些话,听听就行了,若是当真……那不是他曹操傻,就是他曹操把袁绍当傻子了。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