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打造了盛世王朝-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盐本王可以交出,但太傅要依三件事,此事方可成行。”

    原来如此。

    新盐这般利国利民的重宝,交出就意味着损失巨大财富和声望,讲点条件也无可厚非,算是人之常情,理应如此。

    姜太渊心里轻呼了一口气,很是理解地含笑点头。

    “殿下但讲无妨,老夫必当尽力而为。”

    眼见老翁已经上钩,秦风面不改色地相请落座,随即才不疾不徐地道明条件。

    “新盐制法简易,所需条件并不苛刻,若是流传开来,必能盛行于天下,以解万民之苦,本王只要三个条件,就愿交出新盐。”

    “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甚至关乎到了新盐的根本。”

    流传简单,必将盛行于天下?

    听了新盐制法这般神奇,又有了亲身见闻的经历,姜太渊心中愈发的激动,不自觉的神色动容,立即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莫说三个,就是三十个,老夫也一定尽力而为!”

    一切不出预料,秦风的心中放松数倍,声音也变得沉稳无比。

    “其一,新盐制法必需由朝廷掌控,绝不可落入士族名门之手;其二,新盐绝不能流入吐蕃和突厥,将那些野心蛮夷带离缺盐困境;其三,新盐定价绝不能超过五百文,只能降价,不能再涨。”

    经由讲述下来……

    姜太渊听得极其认真,将所有话语就记在了心头,眼里却是渐渐开始犯难,细想之下,愈发觉得条件苛刻无比,绝不像听起来这般简单。

    这条件一共有三个,前两个他都能理解,无论是保密配方还是不外流向敌寇,都是理所应当,通过陛下铁腕和朝堂各级监管,或许还能勉强做到。

    可最后一条,实在难以实现。

    大玄王朝坐拥十九州,三万万子民归于治下,盐业又涉及广泛,各州情况均有不同,哪怕王命严苛,将来新盐施行,必定难以天下同价。

    再者而言,五百文的定价闻所未闻,几乎低廉得难以想象,若新盐仅以此价售出,势必遭到朝堂官员反对。

    姜太渊地位极高,在朝中也颇有威望,却无自信能以一己之力平朝堂众议,此事根本无法允诺。

    一边是近在眼前的万民之福,另一边是无法调和的复杂国情。

    姜太渊沉思多时,满是皱纹的脸上难色浮现,隐隐感到有种上当的错觉,再度望向秦风,神色严肃了数倍。

    “殿下之言,实在有些过于苛刻,老夫无力允诺,不知可否将第三条更换?”

    秦风并未正面应答,只是沉声问话出声。

    “姜太傅,以您所见,何为人之根本?”

    这话问得有些莫名其妙,可眼前人绝非寻常皇裔,又身怀天下百姓福泽,姜太渊也只得先耐下性子,严肃地望了过去。

    “殿下此问,但凡读书之人都可答出,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即为人之根本。此事人所共知,殿下又何必多次一问?”

    终于还是上当了。

    秦风微微点头,心里淡然一笑。

    大玄王朝与前世不同,却也相差不大,历史走向和文化基本如出一辙,再加上记忆中的各种学识,就算面对大儒,他也有了几分胜算。

    眼见老翁已经有几分急切和不满,秦风也配合气氛露出几分难色,朗声讲出心中所想。

    “姜太傅明鉴。”

    “本王于邺城康复,实乃上天眷顾,梦中的新盐制法,经过验证之后方才施行,奈何人力财力有限,只得与诸多商贾合力推行。”

    “新盐利于天下万民,本该交付于朝廷,此事理所应当,也是大义所在,吾辈义不容辞,可当初本王感念上苍,又见百姓疾苦,故而定价五百文,并扬言绝不涨价,若是此后变故,虽不是本王之令,也由本王所致。”

    “经由朝廷推行,新盐要是涨价,邺城百姓会如何看待本王?天下百姓得知,又会如何作想?”

    “言而无信,朝令夕改,本王今后又该如何统御邺城?”

    ……

    几句反问下来,姜太渊陷入了沉思,眼里的期待渐渐被凝重掩盖。

    “此事……确实如此。”

    见到老翁无可辩驳,急切之意燃上眉头,秦风心里暗笑,但为了大计,他只得继续添了一把柴火。

    “哎,太傅所言极是。”

    “此事实在为难,本王也心有困顿,失信于邺城百姓只是其一,当初推行新盐之时,本王曾让利与众人,商贾们也曾以重金出资相助,如今新盐推行不过数日,就将配方交于朝堂,固然成全了大义,却是失了邺城小义,致使众人血本无归,此为不仁。”

    “若是盐价难保,本王将配方交出,此后不免落得个不仁不义不信之名,五常失三,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这……

    姜太渊听得眼里一愣!

 第39章 忽悠太傅

    “五常失三,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交出新盐制法,其中居然有这么大的牵连?

    甚至于,这话听起来头头是道,也无任何错漏去辩解,就好像自己做了一件大错事!

    姜太渊一时竟被这话堵住了嘴,连心心念念的制盐之法,都在此刻不好意思问出,心头被极大的压力覆盖。

    连番讲述下来,他算是明白了北王的难处,也对其犹豫的处境深有所感。

    莫说身为皇裔,就连寻常读书人都无比注重名节,若真如北王所言,就此成为不仁不义不信之徒,必将沦为天下间的笑柄。

    面对这般严重的后果,姜太渊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劝解之词,再不敢以无法保证的允诺作为条件。

    上苍所幸,令这位文武双全的天骄重塑光彩,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才有今日安稳,甚至比起曾经还要沉稳几分,其中的艰辛必定常人难受,实在不易啊。

    若是姜太渊为了心中所想,再度令北王名节尽失,此后无颜面对邺城军民。。。。。。

    这种小人行径,与宋雨平之流有何异?!

    可若就此放弃新盐,姜太渊也难以释怀。

    几经沉思之下。

    姜太渊只得看向秦风,神色凝重地问询起来。

    “既然如此,殿下作何打算?莫非,新盐交付万民之事就只能作罢。。。。。。?”

    见姜太渊再次相问,语气了少了几分强势,哪怕还有威严,却是带着一些商讨的意味,与先前大为不同。

    秦风知道,这事儿已经十拿九稳。

    今日在王府门前,姜太渊面对宋雨平的小人作为而难出口,就因为他没有证据,又深受儒家影响,行事讲求君子之风,不以猜测评定功过。

    这般风度和德行,固然值得世人推崇和效仿,也是天下文人的典范,却是容易被条条框框所限,行事太多顾忌。

    眼下,秦风接连发问,以儒家为人之本做论,几番话语反问下来,姜太渊自然难以招架,其中有秦风的诡辩之才,也有姜太渊的被动之处。

    以五常反问,姜太渊怎么可能违背。

    要知道,五常可是先贤之言,世人公认的基本准则,但凡读书人,无不将其奉为安身立命之本,哪怕是当朝帝师也不例外。

    以姜太渊此生坚信的准则去辩驳他自身,这种做法确实无解,哪怕有人以类似的做法来对付秦风,他也未必能有应对之策。

    可惜,整个天下再不会有第二个秦风。

    我打我自己。。。。。。

    千百年来,这样的难题始终都没有答案,类似于鸡先蛋后、白马非马,绝不可能有人能答出其中的道理。

    秦风出此下策确实有点无耻,也是被逼无奈,他实在无从选择,只能这样应对,盐业乃是邺城目前的根基所在,绝不能就这样失去。

    此刻

    听到姜太渊问询出声,秦风也少了几分城府,将心头的计划尽数道出,同样带着商议的语气。

    “姜太傅,本王以为,新盐配方必须交由朝廷,方可发挥最大效用,令天下万民早日脱离困境。”

    原本经历复杂心情,姜太渊以为秦风不会将配方交出,还处于忐忑和煎熬之中,听到这句答话,心头瞬间豁然开朗,连眼里的动容也更为明显。

    敬佩地看了好几息,方才动容地作礼称赞出声。

    “殿下。。。。。。高义!”

    只是这话一出口,老翁的脸上也同时浮现了愧色。

    毕竟秦风为了天下百姓,拿出新盐配方,此后必将名节受损,这份气节和决心令人动容,让姜太渊深深感到敬佩,同时也很自责。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秦风将来必会处境堪忧,固然不是姜太渊亲手所致,也和他今日之行息息相关,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姜太渊不禁有些犹豫。

    “只是。。。。。。殿下若是交出新盐配方,将来又该如何是好?”

    听到这般恳切之言,秦风心有所感,笑着安抚出声。

    “太傅过虑了。”

    “我有一策,可解其中危急。只需一年时间,邺城商贾想来就能赚回利钱,王府也能收益不小,无论将来如何,邺城盐价绝不上涨。”

    “待到一年之后,我既能将新盐交付朝廷,不失大义,又能免去邺城的诸多忧虑,可谓是两全其美。”

    姜太渊听得眼前一亮。

    是啊。

    要是如此行事,好像还真如这位殿下所言,确实算得上是个两全其美之法。

    实在是妙策啊。。。。。。

    沉吟了几息,姜太渊在心中将此事推敲一番,很是意外地轻声点头。

    “如此一来,倒也可行。。。。。。”

    “嗯,老夫也好趁此机会,再斟酌一番盐价之事,一年光景下来,或许能有解决之道,也不枉殿下为民初衷。”

    到底是见过场面的大人物啊。

    凡事一点就通,根本无需过多说明。

    见到老头这般上道,秦风当即起身作礼。

    “如此,就多谢姜太傅了。”

    姜太渊起身回礼,心里的大事终于有了着落,好像巨石落地,突然无比的轻松。

    “殿下言重。”

    可话刚出口,他突然感觉到一种很是古怪的顺畅感,就好像这位殿下早就想到如今的局面,所以才能以极短的时间道出难题,而且解决方案也是无比契合,让人难以反驳。

    难道。。。。。。自己中计了?

    预感闪过脑海。

    姜太渊的心头很是不安,看着眼前俊朗青年彬彬有礼,一如当日京都之时的惊艳,又多了几分老练的沉稳,能将国家大义放于万事之前,他却是无法过多猜想。

    感念着北王难得的爱民之心,不论出于何种缘由,都足以令人敬佩,老翁心头也产生了一丝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愿放弃海量财富,只求百姓安稳?

    莫不是心怀天下图谋王位?

    不由得,姜太渊面含笑意,看似不经意地随口一问。

    “殿下,交出新盐之后,不知您将来有何打算?”

    严肃的话题突然展开,秦风的心中感到极重的分量,神色里并未表露,只是将清澈双眸迎上老翁视线,语气变得真挚无比。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此言一出,姜太渊的笑容猛地一僵。

 第40章 让太傅惊为天人

    难得。。。。。。

    难得啊。

    大玄能有这位殿下,实在是万民之幸!

    姜太渊僵立原地,此刻心头震撼无比。

    他方才也曾想过,北王宁愿放弃海量财富,也要将新盐交付于社稷,为万民求得福祉,令大玄百姓不再受制于食盐困境。

    如此的高义,实在令人敬佩万分。

    可若是平心而论,其中的勇气和果决,世间又有几人能有,放弃难以计数的财富,又岂是这般轻易就能下定决心的?

    除非,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追寻。

    自然而然地,姜太渊想到了权利,唯有那至高无上的皇权,才能胜得过金山银海的诱惑,令世人甘愿放弃眼前利益。

    他可万万没想到,北王只是说出了一句人所共知的先贤之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话很是简单,甚至人人都懂。

    一个人若不得志的时候,只需修身养性,但若是志向能有机会施展,便要为万民请命,努力让百姓得到益处。

    就是这般简单的道理,甚至于但凡读书人都烂熟于心,却是罕有人能够做到。

    此刻经由北王说出,却是那般的贴合。

    这位落寞皇子,由一位名动朝堂的天骄皇裔,突然得了疯症,流落到邺城这种边塞小地,引得无数人唏嘘,可谓是失意到了极点,索性上苍眷顾康复,又于梦中得到新盐制法,心中为民请命的愿望才得以小小实现,邺城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