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到这些蛮夷肯听我们说话,肯听我们讲道理,肯按照我们的规矩做事,这就是大仁之道。”
  “要不然那些道理再有道理,秀才遇到兵,也是有理说不清。”
  罗炳忠颇为认同,要不是大明足够的强,阿剌知院早就把他们给绑了向大明敲诈勒索,还能如此毕恭毕敬,好吃好喝伺候着,还礼送出境?
  大明强的过分,会不会征战不休?
  大明自有国情,高道德劣势束缚了大明对外征战的正义。
  “殿下明白人。”罗炳忠仰头看着天空的月色,笑着说道:“如此美景,虚度可惜了,阿剌知院可是送来了几个海拉尔,殿下要不收下?”
  “收是要收的,但是侍寝就免了吧。”朱瞻墡收这些草原上的明珠,完全是防止京师的陛下怀疑他,这是必然的寻欢作乐自污的手段,至于近侍,朱瞻墡还想多活几年呢。
  “嘿嘿嘿,哈哈哈!”朱瞻墡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从小声的笑,变成了肆意的笑。
  罗炳忠看着突然发笑的朱瞻墡,用如同关怀智障的眼神看着这位殿下,这是草原的风太大,把这位吹傻了不成?
  朱瞻墡赶忙说道:“孤在笑,大明有一位于少保,已经是八辈祖宗庇佑,老天爷垂青了!”
  “稽戾王被俘,大明危在旦夕,于少保站了出来,一声言南迁者斩,稳定人心,随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现在还有陛下圣君若煌煌天日,如日中天,孤为何不能笑?!凭什么不能笑!做梦都笑醒了!”
  罗炳忠听闻,也是和朱瞻墡笑了起来,正如襄王所言,陛下与于少保,大明真的很有福气。
  历史上这样时候,唯有当初的开元盛世时候,还很年轻,还是明君的李隆基的开元年间了。
  开元年间,多谋善断姚崇、持节守正宋璟、赏罚分明张九龄、从不擅权千古贤宦高力士等等。
  朱瞻墡无不感慨的说道:“于少保,大明京营组建之人,十二团营的都督和指挥使,皆是于少保一手提拔,那可是二十二万大军枕边酣睡,换成你,你睡得着?”
  “陛下睡得着,而且睡得很安稳。”
  “于少保还是百官之首,执牛耳者,虽然于少保从不揽权,但是朝中大事,哪桩哪件,于少保不上心过问?这权臣与贤臣,一字之差,就是诸葛孔明和司马懿的差距,换成你,你不担心?”
  “陛下不担心,而且还颇为倚重。”
  “陛下就是陛下啊,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朱瞻墡对京师那位二侄子的胸襟,佩服的五体投地,换成他,这两点,他万万做不到。
  他当然知道于谦是什么人,但人坐到宝座之上,难免心里不生忌惮,就是什么都不做,那也至少会扶持几个人和于谦打打擂台,那个徐有贞就是现成的。
  可是陛下从来没有,陛下住泰安宫,于谦住九重堂不住官邸,于谦说要去北古口总督军务,陛下二话没说就准了。这种信任,朱瞻墡知道他这辈子都做不到。
  没那个金刚钻,就不拦那个瓷器活儿,朱瞻墡这个至德亲王当的很快乐。
  次日阳光明媚,朱瞻墡带上了阿剌知院送来的海拉尔和赛因不花送到的胡姬,在诸多瓦剌人的夹道欢送中,南归而去。
  夜不收将襄王的安边之策,快马加鞭的送往了京师。
  朱祁钰收到了襄王的奏疏,才知道襄王去了和林,安抚留守的阿剌知院,分化瓦剌。
  “朕这位皇叔是真的不怕死啊,这阿剌知院要是蠢一点,焉有命在?”朱祁钰极为担忧,甚至有些愤怒的说道:“要是皇叔有个好歹,阿剌知院就是跑到撒马尔罕,朕也要取了他的项上人头!”
  兴安看了半天,陛下的担忧是真的,陛下的愤怒也是真的,难不成在陛下身上还有亲亲之谊这个东西?
  不过想来也是,无论是稽戾王、驸马都尉赵辉、会昌伯府、三亲王,都是因为他们视国法为无物,造反作乱,都是咎由自取。
  陛下看似不近人情,是亲族危害大明利益为前提。
  于公于私,陛下心疼嫡皇叔,心疼这个为大明屡立功勋的襄王,都是理所应当。
  兴安笑着说道:“殿下在京师也不舒坦,至德之人,志在四方嘛,留在京师,反而是束手束脚,只能家门紧闭,比在襄阳还要拘束。”
  “正因为襄王殿下知道阿剌知院不是蠢人,才前往和林的,殿下从不是无的放矢之人,而且殿下非常惜命。”
  “惜命?也对。”朱祁钰一愣,论保命,朱瞻墡的确是天下第一。
  朱祁钰放下了朱瞻墡的奏疏,拿起了另外一本,这是巡检边方兵科给事中朱纯的奏疏,朱纯在宣府主持贡市的生意,综述了关于卖身契买卖之事。
  比朱祁钰想的还要严重。
  “卖身契和当初的盐引的性质几乎相同。”朱祁钰颇为头疼的说道:“这北境诸府这十二等的卖身契,俨然成为了货币。”
  “都是钱荒闹得。”
  这卖身契买卖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已经和签订卖身契的奴隶没有了任何关系,正如期货市场和期货的标的物毫无关系一样。
  经过几省商总审定的甲等卖身契,等同二十枚银币,完全是在当钱用,而且逐渐展现了一部分期货的属性,这是朱祁钰从未料想到的局面。
  只能说大明的势要商贾们,真的很会玩,用小刀拉腚眼,让人大开眼界。
  这算什么?期货奴隶?
  朱祁钰本来打算王化鞑靼,禁止奴仆,再慢慢禁止卖身契买卖,让这个大雷平安落地,但是现在看来,已经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 穷不过三代,因为没有第四代
  “出现这种财经事务现象,朕有责任。”朱祁钰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眉头拧成了山字型。
  朱祁钰犯了一些错误,低估了大明的财经事务现象,在朘剥这种事上,势要巨商豪右乡绅非常的专业。
  当朱祁钰拿出了货币政策的时候,这些人立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出了次级债权买卖的把戏来。
  所有的债权交易,都伴随着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出现,朱祁钰的新货币政策就可以理解为大明的货币量化宽松,出现债权交易在朱祁钰的预料之中,但是他完全没料到会如此的成熟,朘剥之重,让朱祁钰颇为担忧。
  “要不要叫胡尚书过来?”兴安上了一杯茶,低声询问道。
  兴安叫胡濙过来,就是因为胡濙是当事人,当然不是景泰年间,而是洪武年间。
  洪武年间,明太祖高皇帝推行了大明宝钞政策,大明宝钞政策,到底如何被破坏,胡濙是亲历者,可是把这件事里里外外的掰扯清楚。
  “去宣吧,也把于少保请来。”朱祁钰心里当然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当然也要听一听胡濙的意见,至于请于谦,自然是因为朱祁钰要做的事,不是那么的温和。
  他打算出重拳。
  胡濙来的很快,成敬去传旨的时候,胡濙正在赶往讲武堂,而于谦本就在讲武堂当值,自然不需要等待太久。
  两人见礼之后,就一直没有说话,静静的等待着皇帝的决定。
  朱祁钰思考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坐直了身子说道:“辽东、京畿、北平行都司、山西行都司、宣府、大同、靖安,都有不同程度的卖身契买卖。”
  “于少保,胡尚书,你们可能不理解朕的担忧,朕先说说朕的担忧。”
  “起初,卖身契买卖,是由山西商总开始的,最开始的规模大约在三十万银币的规模,这些钱购买了卖身契之后,他们将这部分的卖身契,分成了十二等分批出售。”
  “我们把卖身契的权利称之为债权。”
  “出售债权之后,他们获得了更多的钱,从各种贩售奴隶的游兵散勇手中,购买更多的卖身契,再次分批出售获利。”
  “如此反复了将近二十次后,规模从三十万已经变成了七百余万规模。”
  “如果放任不管,再让他们反复下去,只需要再进行十轮,规模就会超过三千万的银币,等到这个规模的时候,如果卖身契的收益无法兑现,那么百姓、小商小贩手中的卖身契,或者说债权是废纸一张。”
  朱祁钰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了于谦和胡濙这么做可能酿成的悲剧。
  当初福建布政使宋彰的冬牲是朘剥,这种金融投机,同样是朘剥。
  承受代价的总是最穷的百姓,受苦的也是百姓。
  现如今卖身契买卖如火中天,但到了这个火药库爆炸的时候,其威力,甚至连朱祁钰都要被波及。
  要知道,他可是皇帝。
  于谦在地方做了二十五年巡抚,什么幺蛾子事没见过,他当然知道陛下所虑,并非危言耸听,而且于谦亲眼见到过。
  于谦满是回忆的说道:“宣德七年,臣在怀庆府,武涉县刘家放印子钱起家,这些人做事可没有什么道德,主要做青稻钱,当然也做黄稻钱。他们就把这些欠条卖掉,再放印子钱。”
  “印子钱收回来是有时间的,但是卖欠条不会。”
  “这卖身契一买一卖,这利钱就提前到手,再买再卖,如此反复,就跟驴打滚一样,越滚越大。”
  “这武涉刘家,从三万两银子起步,一直做到了波及河南、山西、陕西十二府之地,臣在河南看到的驴打滚,和这次的案子并没有什么区别。”
  朱祁钰不停的眨着眼睛,他还以为新型经济型犯罪,可是绕来绕去,于谦早就处理过类似的案件了?
  这出卖债权或者在大明语境里的驴打滚,其盈利点,能够越滚越大的关键原因,就是在这利钱之上。
  出卖债权,可以提前把利钱收回来,这样自然会越滚越大。
  于谦看陛下颇为惊讶,还以为陛下对他们的把戏并不清楚,十分耐心的说道:“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他们还是老样子,这些商总把这些卖身契,或者欠条分成十二等,具体的分法,大约分为几类。”
  “第一类,就是是否按期还钱;例如每次借黄稻钱,按期归还,一般都是甲乙丙前三等。”
  “第二类,则是身份,比如一些士子,他们一时手头紧,借点钱,哪怕是不还,他们的债权也是甲乙丙前三等之序,这是因为他们即便是没有获得功名,但是有禀米,能还得上,而且还有别的原因。”
  “第三类的则是人脉,还是以士子为例子,禀米只够家用,无法还钱,也没关系,钱庄不会上门催缴,因为他们的同窗、座师都是人脉。”
  “第四类则是资财,例如商贾的地位低下,但是他们有铺面,有田亩,即便是没钱需要周转,但是只要有资财就行。”
  朱祁钰越听越觉得熟悉,随后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当初马大师搞得芝麻积分吗?
  花呗和借呗,不就是驴打滚吗?
  做买卖做到二十一世纪,还在搞六百年前的把戏,于少保说的没错,做了这么些年生意,是一点长进没有。
  驴打滚,这个名字好。
  胡濙看陛下恍然大悟的表情,颇为感慨的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其实多数的百姓,只要粘上了这驴打滚,基本上就是走进了死胡同,一辈子都摆脱不得。”
  “子债父偿,三代之内都摆脱不了。”
  朱祁钰嘴角抽动了下,开口问道:“三代之后能够摆脱,是不是没有第四代?”
  穷不过三代,因为没有第四代。
  这是一个不太好笑的冷笑话,朱祁钰、于谦、胡濙和兴安,没一个人笑得出来。
  朱祁钰已经开了七年的盐铁会议,进行了数次财经事务的讨论,对于人口对财经事务的影响,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课题了。
  人口直接决定了大明的兴衰。
  于谦看着忧心忡忡的陛下,倒是颇为欣慰。
  当初朱祁钰问过于谦一个很可笑的问题。
  当年陛下尚未登基,要送杨禅师去瓦剌感化鞑靼,讨论挂靠在寺庙的田亩之事时,陛下曾经担心自己日后会懈怠,会忘记当初风雨飘摇,危在旦夕时候,那份赤诚之心。
  当时陛下问,若是他听不下劝谏,或者忘记了为何而出发怎么办。
  于谦的当初的答案是:他在,就会劝谏陛下,若是他于谦不在了,代有忠良,也会劝谏陛下,应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今日之大明,早已经摆脱冬序,各地奏疏繁花似锦,但是陛下并没有被这种表面上的繁华迷住了眼睛,无论何事,皆以天下黎民为念。
  这就是让于谦最为欣慰的一点。
  当年于谦力排众议,废稽戾王帝位奉为太上皇,将还是郕王的陛下三请登基,他的这个决定并没有错。
  只要这样的初心仍在,那什么问题都是可以缓解甚至彻底解决的问题。
  于谦信心十足的说道:“陛下勿虑,陛下谋求王化鞑靼,早在京师之战,脱脱不花让脱古送信入城开始,陛下就在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