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这些小路之上本来亦有宋兵把守,只不过这十多年来西夏国并无骚扰之举,朝中高俅杨戬等人认为在这荒无人烟之处放置兵马完全是白白浪费粮食,所以就懈怠了,所以这次李德忠和查穆尔不费吹灰之力就从这里突破了进来。
一过边境线就是雍州地界了,两人不由得是喜出望外,心中对李乾顺也不由得敬服起来,果然这宋朝已经荒废了,要不然怎么边境上如此大意,看来这次行动不仅不是死路,相反倒是很有可能立下大功。
两人然后兵分两路长驱而下分别直取雍州的白银府和酒泉府,这两地哪里想到会有西夏的骑兵突然神兵天降,根本就来不及防备就被破了城,然后西夏兵就把城里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又把青壮男女驱赶着送往本国。
仅此一战两队就掠夺了将近一半的任务目标,然后他们马不停蹄又往东南处奔袭而来,一路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那李德忠还好一些,只是以抢夺为目的,只要不反抗倒也不杀伤太多,而查穆尔则是野性大发,放纵手下尽情去做,见了女人都是各种淫辱,然后晚上还举行篝火晚会来庆祝,就让那些掠夺来的汉族奴隶们脱光了衣服来跳舞取乐,稍有反抗就是直接活活鞭挞而死,有时候还拴在马匹后面活活拖死,仅仅只是为了让他们开心而已。
当地的官员们被吓的惊恐万状,求援信雪片似的飞向了雍州城,州牧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派了两路快马去报信,一路是去了小种经略相公府,一路则是去了京城。
所以徽宗他们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距离西夏入侵已经过去快十天了,已然有七八座府城四五十座县城被掠夺过了,西夏国的骑兵们速度极快,而且他们根本没有驻守的打算,完全就是为了抢一票就走,就像是飞蝗一样,造成的伤害极大。
这个消息顿时震慑了朝堂,徽宗不得不再次从李师师床上被拉起来早早上朝这对他来说可是太罕见了,他老人家一般上朝一次不休息个四五天那是不可能的,当下一叠声的急问百官该如何处理此事。
关键时刻又是老将宗泽站了出来答话,他一口气连提了三条奏折,第一,严查西夏国这次的进兵路线,查明边境是谁放了他们进来然后给予严惩;第二,通知小种经略相公速速派兵来扫平入侵的敌人;第三,派使臣去西夏国责问国主李乾顺为何违反两国契约,偷袭大宋。
第639章 球哥再败
徽宗马上让人招办,这个时候他们早就顾不上理会唐国的事情了,那里毕竟只是内部矛盾,也没出现大批量的掠夺财物和人口的危急情况。
众官马上就是一阵忙乱,很快小种经略相公和西夏国的两路使者都派出去了,没有两天小种经略相公那边就已经做出了回报,小种相公已经派出几员心腹大将带领十万大军开始搜捕西夏的侵略队伍,而且他也查清并上报了西夏国的入侵地点正是边境的几处险路而这里一向是由朝廷直接负责的。
徽宗接到报告后勃然大怒,层层问责下来发现是高俅和杨戬他们的主意从那里撤兵后把这两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两人急忙吓得跪下请罪,蔡京童贯他们马上替他们求情说他们也是好意,为了国家节约开支,罪魁祸首还是西夏国的违背协议。
艺术家皇帝毕竟还是爱惜这两个宠臣的,骂了一阵出气了也就又饶了他们,这时候派往西夏的使臣也八百里赶急送回了西夏国王李乾顺的亲笔回信,他为这次的事情深表“震惊和遗憾”,并说这次入侵而来的李德忠和查穆尔这两路人马乃是西夏的叛军,他们造反不成就逃亡了出来,还表示愿意派大军来追查他们,希望大宋朝能开放边境让他的人马进来。
宗泽气的大骂这群党项人实在是太无耻了,这分明就是想要趁机入侵大宋,如果让小种经略相公那边把防线放开的话简直就和引狼入室没有区别,不仅不能答应李乾顺的要求相反还要让边境加倍做好防御,毕竟西夏国可是控弦之士达到五十万之多,那铁鹞子更是厉害无比,一旦过了边境带来的伤害更是难以估计。
徽宗也明白了事情的紧急,马上按照宗泽的意见亲笔回复了李乾顺,就说无须劳烦他们了,这两路叛军就交给大宋朝对付好了。
信马上就又快马送回去了,但是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对付这两路入侵的西夏军了,而且现在小种经略相公那边的队伍不仅不能继续追捕还要赶快回去才行,李乾顺这摆明了就是在试探宋朝的反应,而更加不好的是他恐怕已经得逞了,此刻恐怕他们西夏国上下就像是闻到了鱼腥味儿的猫一样,摩拳擦掌正做着下一步的打算呢。
所以徽宗马上责令枢密使和殿帅府想办法解决此事,最后又是一番折腾之后他们终于拿出了个办法出来,第一,下令雍州各处坚壁清野做好防备,不能再给这两股匪军可乘之机,同时雍州州牧也要加紧力量来剿匪;第二,朝廷再派出梁州的五路节度使各率本部军马去追击敌人,并由太尉高俅统一指挥,戴罪立功。
而宿元景还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向晋王,楚王,吴王和唐王这四路贼寇借兵去对付西夏,当然了,代价就是要招安他们并承认他们现在的地位,不过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否定了,大部分官员都觉得这是朝廷的耻辱,如何能向这些贼寇们低头
宿元景也只得默默叹息一声回归本处,在他看来和西夏的外部矛盾远比内部更加紧急,与其同时承受内忧外患还不如先集中对付外面,但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无可奈何。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唐国那边才一直没有等到朝廷的反应,并不是朝廷默认了他们的地位,而是他们实在顾不过来。
很快高俅再次带着一帮手下出师了,宋江也作为赞军参谋随队出发,不得不说球哥的统率力真的不是盖的,五路节度使加在一起足足五万大军,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万多亲兵,进入雍州没多久就遇到了查穆尔的队伍,双方一交手查穆尔正面派人佯攻,亲自率领了部下最精锐的三千多铁鹞子部队从后路作为奇兵直取球哥中军,打算进行斩首计划。
其实那几路节度使实力都不弱,其中一路正是蒲东巡检大刀关胜,他乃是三国名将关羽关二爷的后代,刀法出众,精通兵法,带领的两员副将丑郡马宣赞和井木轩郝思文也都是英雄豪杰,他们在正面已经稳稳压制了西夏的队伍,奈何高俅一看到一彪敌军奋不顾死的直奔中军而来,顿时吓得面色惨白,当即不顾一切的下令亲兵保护他逃走,并让前军快来护驾,这下子阵型顿时大乱,好好的局面一下子就被逆转了,被查穆尔狠狠的冲杀了一番,折损了近万人马。
那铁鹞子有几分像是连环马,都是从人到马都身披铁甲,更兼都是武艺精熟的战士,冲击力极强,这些铁鹞子部队都是世袭制,老子死了儿子干,儿子死了孙子干,待遇优厚,地位崇高,那些盔甲武器也都是代代相传,是西夏军的王牌部队。
球哥哪里见过如此厉害的队伍,顿时就吓得胆寒了,急忙回报徽宗,把敌人的实力夸大了十倍,把那铁鹞子更是说的神乎其神,然后他就在附近的武威城先驻扎下来,靠着城防来抵挡对方。
查穆尔此次虽然获胜但是也是第一次受到了损失,而且也看出来宋兵也有勇将,只是这统帅实在是废物一个,因此倒也不敢十分相逼,索性就又换了个方向去骚扰了,反正他的目的只是掠夺而不是抢州夺府。
徽宗收到高俅的禀报之后大惊失色,忙问众官该怎么办,大家这时候都不说话了,他们也没有想到西夏只是随便一支队伍派出来就有如此实力,高俅带了五六万精锐禁军竟然都不是对手,现在又有谁敢去送死
老将宗泽虽然主动请缨,愿意带一支队伍去救援高俅,但是徽宗看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人到年老不以筋骨为能,他这个年纪光是行军就够折腾的了,又如何能上场大战呢因此只是摇头拒绝,其余官员则是低头看着自己的官靴,谁都不愿说话,这些年来奸臣当道,有能力的大部分都升不上来,而在朝中的不是趋炎附势之辈就是庸碌无为之徒,遇到危难自然是抓了瞎。
球哥如国足一般,战绩那是相当稳定,求一胜也难
第640章 宿元景访唐
徽宗问了数回没有回应实在是无可奈何,这时候突然才想起当时太尉宿元景的提议,急忙唤宿太尉来讲话。
这时候众官之中再也没人说什么朝廷体面为重的废话了,有本事你来解决朝廷的这个难题啊解决不了的话那就闭嘴。
最后商议了一番之后徽宗就派出了三路钦差分别前去冀州,荆州和青州去招安晋王田虎,楚王王庆和唐王杜嘉,而吴王方腊由于距离太远而且麾下多为水军,去雍州实在是不合适就算了。
而宿元景显然对于唐国最为看重,因此愿意亲自担任钦差去青州,然后三路人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京城各奔前程,而徽宗这次事情危急也不敢托大了,亲自写了三道圣旨让钦差们带去。
宿元景他们一行晓行夜宿不日来到了梁山下,只见吴用和王乐之等人已经带了不少人在此恭候了,原来唐国的各路探子们早已经探明了他们的行踪并汇报回来了,甚至连他们朝堂上商议的事情都已知道了个七七八八,杜嘉就召集众人来商讨如何应对。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的招安和以往不同之前的根本就是高高在上,仿佛施舍乞丐一点食物铜钱一般,现在是真正的给予了足够的尊敬和承认,所以不管立场如何心中都还是颇为自豪的,这毕竟表明朝廷是真的低了头了,这意义可是极为重大。
而此时远在雍州的宋江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就呆了半响,然后突然喷了一口血后昏迷不醒,幸亏被随从发现及时救治才保住性命,他此时简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本来在梁山上好好呆着的就可以受招安了,杜嘉如果被封为王侯的话,以他总头领的地位起码也能做个二三品的高官吧,岂不是好过现在一个连品级都没有的小小虞候万倍
众人都建议好歹也让钦差们上山来,听听具体圣旨上是怎么说的再做理会,反正主动权在自己手上,到时候想听就听,不想听拒绝就是,因此杜嘉才派了吴用和王乐之这两大文臣中的领袖人物出来迎接,也算给足对方面子了。
只不过在原剧情之中宋江派他们出来都是三跪九拜来迎接上差,简直比对自己爸爸都恭敬十倍,而杜嘉自然不可能这么谦卑,他此刻虽然打算为了将来再次腾飞积蓄实力先,但也只不过是暂时的而已,从他内心里面根本就没把宋徽宗当老大看待,最多就是个平起平坐罢了。
所以上层建筑决定了下层建筑,上面的身价上去了下面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身为唐国二品大员的吴用和王乐之就算面对正牌太尉宿元景也就是个地位相当而已,又是在自己的主场,见面作个揖打个招呼就算不错的了,下跪那是绝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宿元景的随从们看到杜嘉没有亲自下山不说,连派来的两个官吏都如此倨傲不由得大怒,天朝上邦的虚荣心作祟,当场就打算要暴起喝骂,不过却被宿元景拦住了,他对于唐国的情况的了解在朝廷里面算是比较深入的了,左玉德,赵南,张松等人之前都算是他这一派的人,而且名声能力操守也都不错,而现在却都依附了唐王,可见此人绝不简单,现在又是有求于人,摆架子绝对对这次的事情没什么帮助。
因此他对对方的无礼之举只是装作视而不见,呵呵一笑就过去了,然后几个人攀谈了几句之后,吴用王乐之他们就邀请宿太尉上山一叙,宿太尉手下们忍气吞声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抬着;金银牌面、红绿锦缎,另一处扛抬;御书丹诏,龙亭内安放,太尉上马和吴用王乐之他们平排而行徐徐上了山。
宿元景一边和吴用王乐之他们攀谈,看看能否从他们嘴里挖出什么秘密情报,一边又在偷眼打量着梁山的各处布置以及兵马情况。
吴用和王乐之一个心思缜密,一个胸有韬略,都是聪明至极的人物,哪里还不明白宿元景的意思,不慌不忙之间就把他的各种试探都挡了回去,几个人上山谈谈笑笑不停说着话,但是最后宿元景却郁闷的发现半句有用的情报都没能套出来,这两个家伙城府丝毫不在蔡京童贯他们那些官场老手之下。
然后这一路观察却又让宿元景是大吃一惊,只见梁山的防御力之强远在他的预料之上,首先是那几百里的水泊,到处都是汊港弯角,而且都已经被唐国的人利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