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哨望的甲兵立刻消失在烽燧顶上,显然是进到屋子里给里面的军官传信去了。
    萨廉阿嘴角挂起一丝冷笑。
    这个理由是他想的,在金军眼里十分合理——齐军占领盖州后,娘娘沟一代沿海地区就成了金军最后一块盐产地,住在辽阳的各位大大小小的主子都盯着这一块,时刻派人查看盐数是应有之理,不关心产盐情况才是怪事。
    他带着朴南伊趁月色,直接从海上登陆,然后找个合适的地点隐藏到第二天黄昏,再以留宿为名进入烽燧。
    理由很完美,金兵不会怀疑,而只要骗开烽燧大门,两人控制大门几分钟时间,让突击队顺利进入,他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之后最少两个功劳到手,他萨廉阿就是正经八百的大齐平民了。
    到时候,攒些钱买个高丽婢子,生几个娃娃,再当几年兵,他还能拥有一块土地。
    ‘果然,我是勇士,到哪里都能过好日子。’
    “主子,您叫啥名?”那望哨有出现在烽燧顶上,对着萨廉阿问道:“阿鲁补主子是哪位勃极烈主子麾下?”
    萨廉阿一声冷笑,这是考他呢,若是回答不上来,身份就会被怀疑吧?
    不过他在金国的时候曾经官至谋克,这问题自然难不住他。
    “滚你娘的狗奴才!”萨廉阿怒喝道:“阿鲁补主子也是你能问的?不想要你的脑袋了?”
    阿鲁补是完颜宗干之孙,完颜迪古乃之子,这显赫的身份自然不是一个小小的前线望哨可以拿来询问的。
    那望哨被一通痛骂,又一次灰溜溜消失在上面,片刻后,烽燧的大门被打开。
    萨廉阿强忍着内心的激动:成功了!
    其实,以女真人之间的关系,既然打着阿鲁补这面大旗,对下面奴才没一点好脸色才是正常情况,若是刚才老老实实回答说:
    阿鲁补主子是完颜宗干主子麾下,那对面保准一顿重箭射下来。
    ‘真是贱,挨了骂反而信了老子。’萨廉阿想着:‘若是在我们大齐,天大地大军法最大,管你什么身份,老老实实报口令才是真的。’
    萨廉阿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已经逐渐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齐国人。
    这个女真人一脸狞笑着走进烽燧的大门,进门的时候,他有些得意的朝门外看了一眼。
    他知道,那边看不到人影的荒野里,埋伏着他的战友。
    当天晚上,萨廉阿用一柄切肉的小刀割开了熟睡中的烽燧负责人的喉管。
    然后与朴南伊一起杀死了看守烽燧大门的几个守军,打开大门放埋伏在外面的齐军突击队一拥而入。
    这个烽燧是一个二层小楼,平时住在二层的只有烽燧守官,其余二十多人都在一层熟睡,因此突然冲进来的齐军士兵轻易杀光了睡眼惺忪的女真守军,在狼烟点起来之前,就控制了这座烽燧。
    女真鞑子针对齐军的警戒线,被轻易骗开一个口子。

第445章 战略劣势
    按找徐世杨的安排,辽南一线驻军每年要固定对辽中平原发动两次以上的破袭作战,这样既能锻炼己方士兵,也能持续削弱鞑子。
    齐军再辽南的总指挥李井槐选择3月底4月初发动进攻,就是为了耽误鞑子的高粱春耕,他认为,影响鞑子的收成就是削弱鞑子的最好办法。
    这次攻击,参与者主要是辽南的骑兵部队。
    其中10个胸甲骑兵连、6个飞行炮兵连和部分步兵部队作为主力部队威慑耀州,其他部队,包括50个猎骑兵连和火枪骑兵连负责攻击耀州、海州一线所有女真人的村庄。
    李井槐的要求是,攻击至少100个村庄,并且影响更多村子的春耕工作。
    为了保持部队机动性,这次行动,李井槐希望各部队尽量不要抢掠,不论是人口还是财物,能杀死就杀死,能烧毁就烧毁,以免携带太多耽误行军的东西,被女真主力黏上走不掉。
    犹豫一开始就在女真人单薄的警戒线上撬开一个口子,齐军主力迅速从这个缺口中涌入很久之后,鞑子才发觉事情不妙。
    而此时,齐军步骑配合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尝试一个个拔除鞑子的烽燧,扩大突破口了。
    鞑子十分缺乏防御经验,他们在娘娘宫—耀州一线的数百个烽燧互相之间基本都在视线之外,只要硝烟不起,烽燧之间无法传递警讯,更加无法用弓箭或火器互相掩护。
    因此所有烽燧都是孤立的据点,而且每个烽燧上只有20到30个甲兵,面对带着神机炮的上千齐军骑步兵的攻势,所有烽燧都在半个小时之内沦陷。
    在战斗开始之初的前两天,齐军先后拔除50多个烽燧,把女真军前沿警戒线剪除一半,而且这些烽燧内有上千甲兵,对女真人来说,这些都是永久性损失。
    更要命的是,迅速被拔除的烽燧,通过烽烟传出的信息非常少,耀州驻防的女真人根本无从判断齐军主攻的方向和规模——盖州易手所带来的战略优势正在显现。
    为了查清齐军动向,女真军不得不派出大量哨骑散落在广阔平坦的辽中平原上,机动力不强的步兵则向耀州方向集中,准备在骑兵抓住齐军主力之后,再来一次主力决战。
    此时的齐军骑兵已非昔日吴下阿蒙,以连为单位行动的猎骑兵带着头盔,身穿皮甲(只用来防止骑射),带着马刀和最少两支燧发手枪,远射近攻都具备极强的火力优势,有些人甚至携带短款骑兵步枪,可以下马步射。
    骑兵连在辽中平原上奔驰,一旦发现村庄,他们就下马步射,用手枪或步枪压制村里留守的鞑子甲兵,然后进入村庄尽可能杀光所有鞑子,不论那女老少。
    齐军轻骑兵只拿走最轻便的金银珠宝,其他物资一律不带走,最后放火烧毁整个村庄。
    倒是村庄里主动投降的阿哈奴隶,可以拿走所有他们能带的动的粮食和布匹,自行向盖州方向撤退——反正他们的主子死了,又拿着主子的财物,再落到女真人手里必死无疑。
    任何一个能走到盖州的人对齐军来说都是白赚的。
    若是遇到鞑子侦骑,敌人人少,齐军就凭借火力优势强攻。
    敌人人多,全是轻骑兵的齐军也可以轻易摆脱,或者用信号烟花召集周围其他骑兵连一起围攻敌军。
    这种自己核心领土被人劫掠,不得不依靠机动兵力拼命追击寻找机会的战斗,让劫掠高手女真人十分不适应。
    分散出去的骑兵吃了很多次大亏,但若是集中骑兵,追击不过百多骑的齐军效率也低的吓人。
    一时之间,海州以南大部分地区烽烟处处,依旧驻扎在辽阳的完颜宗干、完颜宗望,以及前进到耀州就近指挥的完颜宗弼只是不断接收到大量求援信息,以及偶尔到来的骑兵部队全灭的消息。
    直到齐军攻势开始第十天,完颜宗弼才察觉出,齐军这次攻击似乎以骑兵为主,目的是削弱大金的国力。
    因为金军哨骑一直未能发现齐军押送抓获人口的队伍,倒是抓住不少带着粮食和布匹向南逃亡的本国阿哈。
    这些奴才供述,齐军骑兵杀光了村子里的女真人,然后就烧毁村庄,让阿哈们自己带上粮食向南走。
    整个过程都没有齐军步兵出现。
    “骑兵劫掠……,不,不是劫掠,就是袭击,他们没有抢人口和东西,似乎是担心耽误行军速度。”
    完颜宗弼坐在耀州城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仔细想着:
    “所以他们的兵力不多,他们的骑兵本来就不多,这些年缴获的马匹加他们从蒙兀人那里搞到的,也许能装备五千骑兵?其中一千还是不适合参加这种行动的重骑兵,嗯,还有骑马的炮兵。”
    “也就是说,此时到处捣乱的汉狗有三十队人马,三千骑兵左右,也许在后方有大队重骑兵和步兵接应,但那也只是接应而已,他们应该不会主动出击——否则他们早就该到耀州了。”
    “所以,现在我该做的不是跟着汉狗的骑兵到处乱窜,而是应该想办法集中兵力,消灭几队汉狗的骑兵。”
    “若是能够消灭一千人以上,以他们的骑兵补充速度,估计下次就不敢让宝贵的骑兵这么撒野了!”
    想法不错,然而这意味着金军必须尽可能集结足够多的骑兵和步兵互相配合作战,齐军骑兵也会有更多时间攻击更多村庄。
    而且,金军大规模动员所消耗的粮草,想要补充回来也很困难——今年海州以南的春耕,看起来已经彻底毁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防守一方缺乏地理优势支撑的时候,只能选择尽可能让处在战略进攻阶段的敌人一次次损失惨重,得不偿失,才有可能获得喘息之机。
    想定自己的战略,那就不能犹豫,犹豫只会给敌人更多肆虐的时间。
    完颜宗弼迅速写了一封信,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和分析的情况传递给还在辽阳的两位兄长勃极烈,请求他们立刻带兵来耀州跟自己汇合。
    同时叫来塘马,召回所有追逐齐军骑兵的己方部队,准备围捕在自家乱窜的饿狼。

第446章 萨廉
    萨廉阿得到了他投靠齐国以后的第一匹马。
    嗯,其实这匹马现在还不属于他,只是他骑术好,有多的马匹就让他先用一阵而已。
    马匹在齐国是战略物资,所有缴获战后都要上交的。
    不过萨廉阿也知道,凭借自己的骑术,到时候自己一定会被编入骑兵连中,自己缴获的战马也一定会优先考虑分配给他,因此这个前女真鞑子对这新得的坐骑关怀备至,就跟是属于自己的战马一样。
    萨廉阿现在越发对自己当初战场倒戈投靠汉人的选择感到得意了。
    因为是临阵投降,之后他还作为近战兵带领其他投降的女真甲兵参与堑壕反攻,于是战后被定为庶民还多出五个功劳。
    当时他距离平民阶级还差十五个功劳,之后他又参与齐军收复辽南的战役和远征高丽的战役——旅顺、长生、盖州、复州等等战役全都参加了,斩杀女真和高丽首级全凑起来,这次战役开始前,他距离平民就只剩下两个功劳了。
    前几天跟朴南伊骗开第一个烽燧,这就是一个功劳。
    杀死烽燧守官,又是一个功劳。
    于是平民身份已经到手,萨廉阿正式拿到在齐国做人的资格,军籍虽然还在蓝军旅,不过战后以平民老兵身份申请改隶新军骑兵部队,必然会得到批准。
    其他人也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一个猎骑兵连长以需要向导为名,抢先把齐国平民萨廉阿调到自己的连队中充当向导。
    还让连队中的文书给他起了个汉人名字:姓萨,名廉。
    好吧,听起来只是把原名中的阿字去掉而已,不过文书说,名字的意义已经大不相同。
    汉字中的廉字,意思是廉能正直的意思。
    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萨廉以前当过勃极烈的亲信谋克,对辽东的地形和女真人的生活方式十分熟悉,他也总能找到女真人的牧马地。
    前天打下一个村庄的时候,萨廉在附近一座小山谷里找出放牧在这里的几十匹马,连长十分兴奋,就让他自己挑一匹先用着。
    同时,萨廉还要负责给全连马匹充当兽医,连长承诺,若是能帮助大家把马匹损失率降下来,连长亲自给他申请两个功劳。
    萨廉突然意识到,自己距离公民阶级其实也不算远——平民升到公民只需要十个功劳。
    而公民,在齐国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国士!
    国士是这个国家的基石!
    这句话,徐世杨可是每次下连队视察都要说一遍的!
    “老萨!”连长高喊一声,打断萨廉的沉思。
    “主……,连长,啥事?”沉浸在自己心思中的萨廉差点按当初在鞑子那里的规矩叫连长主子。
    幸好没叫出来,以平民为奴在齐国是死罪,连长听到这样的称呼,为了在宪兵(镇抚兵)面前撇清自己,至少要罚他几个功劳。
    拼死拼活才挣到的好东西,为一个称呼丢掉未免太亏了。
    “你看看,咱们再向前走能到哪里?”
    连长在马背上铺开一张地图,想让萨廉指给自己指路。
    不过萨廉根本没去看那张厚纸——他不识字。
    这个前鞑子抬头看了看地形,然后用很肯定的语气说道:“咱们已经过了耀州一线,顺着管道再前往走最多一百里就到海州了。”
    “确定吗?”
    “确定,前面有不少好村子,这是大金……,不,这是鞑子最好最富的村子,打下一个来,鞑子都不好补。”
    “可是太危险了。”连长皱着眉头说道:“任务简报说耀州有鞑子重兵,海州更多,过了耀州就不安全了。”
    “若是连长有心,俺知道几条小路,咱们避开鞑子主力,骗开一两个村子不难。”萨廉说道:“若是连长不想打,咱们可以现在回去。”
    这次出来,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