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这刚一金盆洗手没多久,正想着过两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生日子,轰隆,黄河决堤了,直接把汴京城淹了。

    没办法,只能带着老婆孩子上京城逃荒,后来为了给妻儿争抢饭食,叫人围殴死了。

    一般流民死亡,都是礼部殡葬司负责后事,这位刻碑的任务,自然而然就交给了陆言。

    刻完碑,奖励一门凡品技法,响马旗。

    这玩意等级不高,但胜在实用。

    运转响马旗,就能像绿林山贼一般,在纵马驰骋于山野丛林,平地上更是飒沓流星。

    如今陆言骑马赶往豫州,正好就用上了。

    这边中途跑死两匹马,中转十余家驿站,终于到达了豫州地界。

    又跑了马不停蹄跑了半日有余,才来到洛阳府郊外。

    都说大宣有四大京城,北方燕京,西边长安,南边金陵府,东京洛阳府。

    可如今放眼望去,大批的民众衣衫褴褛,靠在枯树旁边,喝着泥水维持生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眼瞅着陆言骑马走来,一帮人眼睛都发绿,直接往上扑。

    陆言也感叹,哀民生之多艰,但是没办法,他救不了这些人,只能出于自我防卫,一掌拍退几名扑的狠的流民,随后快马加鞭入城。

    按照飞鸽传书上的地址,陆言先来到一座门房前。

    房门边上挂着大红灯笼,门口摆着一大堆石胚子。

    显然,这也是一座刻碑铺。

    陆言整了整衣冠,敲响了门。

    一位胡子拉碴的中年开了门,眯起眼睛一瞧,随后缓声说道。

    “你就是京城的陆先生吧?”



第五十七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你就是京城的陆先生吧。”

    面对胡茬中年的问询,陆言点了点头,随后反问道:“阁下怎么称呼?”

    “张石。”

    中年瞧着精神有些不太好,浅浅应了一声,接着引手示意:“请进吧。”

    二人进了刻碑铺子,张石关上了门。

    “陆先生,殡葬司的信你应该收到了吧?”

    “嗯。”

    当初信上所说,要陆言来到汴京之后,先去城南的刻碑铺,再行前往衙门报到。

    他进城一打听,城南就这么一家刻碑铺,于是直奔此地而来。

    “唉,那我就再补充些信上没说的。”

    张石轻叹一声,神色间有些落寞:“是这么回事”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陆言从刻碑铺子出来,拜别张石,快马赶往临时衙门。

    方才听张石一番讲述,陆言发现这次的刻碑任务远远没有飞鸽传书上所说的那么简单、普通。

    诚如他所猜测的那样,这次淮河意外涨水,冲垮了大运河沧州段,确实殃及黄河,导致了一次大泛滥。

    其实之前,黄河就又决堤好几回,宣布着“引黄入淮”之法的失败。

    消息三番五次往京城递,底下的阁臣实在是兜不住了,这才上达天听,皇帝知道后龙颜震怒,命工部侍郎柳云再赴豫州亲自督办治水要务。

    这几次决堤接二连三,死了一批又一批人,死的人太多,没办法,豫州的刻碑人都忙不过来了,这才联名向礼部殡葬司求援。

    要知道,每一个刻碑人的刻碑效率和水准都不尽相同,万一碰上邪性的墓主,一般的刻碑人多半会送命。

    而向殡葬司求援,礼部专属的刻碑人,那都是有本事的,单说刻碑效率这一块,那必然非常人能比,随便派来一位都能分担不少压力。

    可惜的是,这次淮河突然涨水,导致两淮地区也死了不少人,殡葬司的大部分刻碑人都去援手两淮了。

    可手心手背都是肉,也不能管了淮河不管豫州。后来一寻思,陆言刚好出门在外,让他转道豫州帮忙,于是陆言这就被派来了。

    当然,如若光是这么点事,信上足以说清,也犯不着专门托人转告。

    关键在于,这豫州本来就人手紧张,结果雪上加霜,最近还死了不少刻碑人。

    怎么死的呢?

    前段时间,柳云赴豫治理水患,疏通了一段此前一直被淹没的河道。

    淮河涨水确实殃及了黄河,但却是淹了汇入口附近的河段,变相的减轻了其他淹没河道的洪水压力。

    这不,原先一直被淹的,都在陆续清理、疏浚。

    说是疏通河道的时候,一帮差役搁那挖河底的淤泥,这挖着挖着,哐当一声,挖到硬家伙了。

    挖出来一看,一块残缺不全的石碑,上面还能瞅见刻得字呢。

    没在意,继续挖,又挖出来几块差不多的,满共八块残碑,凑活着一拼,刚好成一块完整的大石碑。

    后来就有世代居住于此的老人见着了,说这一块在以前不是河道,而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本来有一座龙王庙,庙里有块碑,叫司雨龙神碑。

    人家指着八块断碑,说这就是司雨龙神碑。又念叨着,当初你们为了治水,拿大水把原本的龙王庙给冲了,这才导致黄河两岸一年比一年差。

    众人听着意思,合着我们治水非但无功反而有过了,那我走?

    权当笑话了,也没听进去。

    后来那人又说了,把这司雨龙神碑给补全了,再把龙王庙重新建起来,还能将功补过,稍微平息一下龙王爷的怒火。

    众人没理会他,心说这年头人都没钱吃饱饭,还建庙,搁着做梦呢?终究是没管,把断碑运去礼房撂着,这事算完了。

    之后就有些迷信的刻碑人,想着去把这司雨龙神碑补全吧,说不定真能平息水患呢?结果第二天,就被人发现脸朝天、七窍流血,死了。

    这有一,自然就有二,这司雨龙神碑勾起不少经验丰富、自恃命硬的刻碑人的猎奇心,纷纷去尝试,结果无一例外,都死了。

    后来,这事被张石报给殡葬司,殡葬司那边却是非常重视,想到了当初负责给两淮转运使那具邪尸刻碑的刻碑人,这才把陆言派过来了。

    这边陆言来到临时衙门,顺着差役指路又去了礼房。

    正如京城六部之中的礼部,主管祭祀葬礼,各大州县的府衙,也设有礼房,负责处理死者的身后事。

    原先的礼房跟着府衙,被洪水给冲垮了,这边建起了新的临时府衙,礼房也临时设在一处荒废的大院中。

    陆言把马拴在门口的石墩子上,进了院门。

    这院子在整个洛阳府城存在有一段时间了,相传是前朝那会就在了,中间换过好几任主家,但都死于非命,后来口口相传,说是闹鬼。

    刚好衙门要选临时的礼房,赶巧听说这院子闹鬼,不管是不是真的,有这说法,那至少说明阴气重,适合用来干停尸刻碑这类阴间活。

    可陆言进来一瞧,南北通透,堂屋的门对着走廊,入门院子两边各一座荷花池,一阵过堂风吹过,十分舒爽。

    反正看不出来有什么阴气,至少从风水家宅的布置上来说,没毛病。

    “许是现在还是白天的缘故。”

    陆言低声自语一句,他倒是不怕什么阴气闹鬼,毕竟浑身江湖气不说,文气也是有几十斗的,专克那些魑魅魍魉等邪祟之物。

    这边正带着工具往里走,迎面走来一人。

    陆言看着对方背着一只木匣子,里面装的应该是针线。

    二皮匠。

    他有些奇怪,这缝尸什么时候上赶着大白天缝了?

    “这位”

    陆言话都没说完,却见那人加速离开,跟见了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

    眼瞧着人家不愿理会,他也只是挠了挠后脑勺,继续往里走,进了划给刻碑人的堂屋。

    不多时,入夜。

    这会整个礼房已经彻底没人,陆言才点火上灯,拿起桌上的花名册,挨个刻碑。

    死的都是大多是流民,碑文也只需要按照名册上记录的姓名、籍贯来刻,有些不明身份的,则干脆直接刻上“死于豫州大洪水”几个字。

    大约一个时辰左右,陆言就刻完了五位死者的墓碑,都是流民,奖励了一堆凡品小玩意,种田法、锄地术、养鱼招之类的农学技巧。

    这轮到第六位了,墓碑刻完,生平开启。

    陆言一看,哟,还是个同行!



第五十八章 双手掩面怨气冲天



这第六位死者,竟是陆言的同行,一位刻碑人。

    好巧不巧,还是当初手贱,跑去补全司雨龙神碑的那位迷信刻碑人。

    碑林图现,生平走起。

    说是这位刻碑人马举,家就是豫州本地的,跟从一位老石匠。

    老石匠年轻那会,去过龙虎山,据说上山之后受到过天师赐福,从此便成为天师道的一位红尘弟子,信仰道门。

    马举生来爹娘双亡,被老石匠收养之后,亦师亦父,跟着老头生活,不免也受到影响,比较信仰道门仙神。

    后来老石匠死了,马举又被府衙门看中,骗进去成了刻碑人,编入礼房。

    陆言心说人家还算是半个公务员,是有编制的,比自己一开始骗到冥铺被压榨还强点。

    又说这马举,可谓是命格煞到极点,一出生父母双亡不说,老石匠也被克死了。

    命格煞,在刻碑这种阴间活方面那就是顺风顺水,陆言从生平中看到这位遭过几次邪门的事,都挺过去了,确实命硬。

    直到前不久,终归是没熬过去。

    当时马举仗着命硬,再加上原本的道门信仰作祟,便悄悄溜进了临时礼房,想要把那块司雨龙神碑给修补完全。

    这边提着浆糊铲子进了刻碑堂屋,刚把两块碎裂的石碑拼好,就忽然听着有敲门声响起。

    “咚咚咚……”

    这一声,不仅是生平中,现实中同样也响起了。两声叠在一起,声音异常巨大。

    同时,一股阴冷的气息袭来。

    陆言一皱眉,赶忙从生平中退出来,心说这大半夜的礼房又没人,谁搁那吓唬呢?

    又联想到这院子闹鬼的说法,不敢怠慢,周身一鼓荡,文庙的文气和江湖气并出。

    双气护体,陆言底气很足,大喇喇开门,一看,没人?

    人影鬼影是都没见着,倒是看着地上两道子水迹,分别一直蔓延到两边的荷花池里。

    陆言刚进院子那会还纳闷呢,心说这都九月份了,怎么池子里的荷花还盛开着?

    当时以为是气候问题没注意,现在看来,是池子里面有问题。

    陆言当即从停尸房取来一把铁铲,三下五除二就把池子里的荷花荷叶斩断,又吭哧吭哧往下挖,没几下,哐当一声,一道闷响传来。

    弄上来一看,是一副木棺材,陆言心说这什么木头啊,泡水里这么久都没坏,转头又去另一边的荷花池,也挖上来一副木棺材。

    左边池子里的棺材板上刻着“阳”字,右边棺材板上刻着“阴”字。

    阴阳双煞镇宅法。

    陆言以前在八宅明镜书里看到过,这是一种镇压族运财运的邪门方法,说的是取两名未及弱冠的少年男女,男的阳时阳刻生,女的阴时阴刻生,把两人放于木棺材里,置于水中。

    由于水属阴,而木代表生机,又属阳,阴阳中和,镇压宅院的气运,要是没点眼力,还真看不出来宅子有什么问题。

    也难怪陆言今天白天一进来粗浅一看,看不出来有阴气,合着有这种邪法中和压制了。

    掀开两副棺材的棺材板,左边是一名身着白衣的少年,右边是一名身着红衣的少女。

    二具尸体双手捂脸,皮肤白皙,整体也并未腐烂,要不是放棺材里,别人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呢!

    陆言望着两具尸体,摇了摇头。

    红白双煞,双手掩面,怨气冲天。

    那双煞镇宅法,一旦宅院主人死去,施术者也死去,便也失去效用了。

    他看这棺材的埋藏至深,甚至上面都生出了荷花荷叶,必然是宅院刚建成,前朝那会的东西了。

    前朝距今几百年,那施术布局者又不是神仙长生不死,现在早就凉了!

    这镇宅法自然也失去效果,里面一男一女死得冤,久而久之生成尸变,化成这等怨煞邪尸。

    陆言猜测,几位补全司雨龙神碑的刻碑人,之所以死了,恐怕不是因为什么龙王爷发怒,而是被两具尸体给弄死了。

    至于自己为什么只听到了敲门声,却不见被邪尸袭击,那多半是因为浑身的文气和江湖气,给人家吓跑了,直接躺回棺材里了。

    他心说这种邪祟玩意,放在这不管也不好,刻碑真解中曾说过,碑为镇门,有镇压之效,要不给二位入土为安,刻个墓碑?

    说干就干,陆言提起铲子,迅速挖出两个坑,把两副棺材分别往里一丢,再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