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干就干,陆言提起铲子,迅速挖出两个坑,把两副棺材分别往里一丢,再拿土填上,埋在了荷花池边。

    这挖坑法,也是方才给几位流民刻墓碑,其中一位的奖励。

    这边埋好,他又去刻碑堂屋,寻摸了两块石胚子,分别给刻了两块捡漏的墓碑,墩那了。

    至于明早谁要是来了,手贱把两座坟扒开,放出了里面的两个主,那他也难救。

    两块墓碑刻好,碑林图开启。

    说起这一对少男少女,也是一对苦命鸳鸯。

    少年对少女动情,少女对少年怀春,二人都在城中一户大商行的掌柜家中当仆从。

    没错,这位大商行的掌柜,正是前朝那会,宅院的第一任主人。

    说是二人虽然为奴为婢,但又互相倾慕,掌柜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但随着商行经营不善,眼瞧着家道就要中落,掌柜不甘心,请来了一位游方道士,询问生财之道。

    结果这不良道士,就指了这个双煞镇宅的邪法。

    掌柜一听,再翻出家中仆从的卖身契一看,哟,这两位不就年龄刚好符合嘛!

    后来借着要为二人说媒的由头,问出少年少女的生辰八字,刚好男的是阳时阳刻,女的是阴时阴刻,这不巧了嘛!

    直接把两人骗来,说是要主持大婚,结果一进屋,两人就被左右埋伏的家丁活活闷死,丢进棺材,成为双煞镇宅的两个阵眼。

    可怜可叹打工人,压榨身心还送命!

    陆言从少年少女的生平中退出来,随后又再次进入马举的生平,观看完。

    果然,那马举是被这少年男女形成的邪尸给弄死的。

    “唉!”

    他叹息一声,填平了一边的大坑,把少女的坟合并到少年的坟中,形成合葬,墓碑也并在一起,并且上面又多了四个字。

    香兰,何恒。

    这是两人的名字。

    做完这一切,陆言再去看这次的奖励,居然只有一个。

    精品二等,成双入对。



第五十九章 黄河定风波福德苍生泪



鸳鸯戏水,成双入对。

    陆言心说这刻了两面碑,怎么只有一个奖励?

    但看着这“成双入对”四个字,他似乎又有些明白了。

    所谓“成双入对”,并非如字面意思所说,而是一种秘法,化一为双的戏法。

    简而言之,就是复制之法,凭空变出一个一模一样的。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但是在陆言这里,还真能有。

    彻底掌握这门秘法之后,陆言发现,以自己目前的纳气水平,只能复制一些较为简单的物品。

    随便捡起一块石头,催动成双入对之法,一股白烟喷涌而出,又散去,一块石头变两块,还生得一模一样。

    这就是目前阶段成双入对之法的效果。

    但根据整个戏法的描述,等到一定程度,他甚至能复制出活的生灵,堪称女娲重生,造物神技。

    陆言猜测这个“一定程度”,应该指的是自身实力的提升,至少也的是纳气之后的炼精境界了。

    领了奖励,埋了两具邪尸,这礼房的怪事算是完了。

    陆言回到刻碑的堂屋,继续把剩下的刻碑任务忙完。

    无一例外,刻碑的奖励依旧是一大堆没什么用的农业技法,田林牧鱼。其中倒是有一本放牧技法,饮马法,能够提高马的耐力,还挺实用。

    把名册上的流民,挨个刻完碑,陆言也闲下来了,在偌大的礼房转转悠悠,溜达到了后院偏房门前。

    方才他从马举的生平中了解到,那司雨龙神碑自打从河道运回来,就放在刻碑的堂屋,后来连着死了好几位刻碑人,官府觉着这碑邪性,就给它搬后院一偏房锁起来了。

    往后,就一直锁在礼房后门旁边的偏房里,再没动过。

    陆言使用暴力开锁,哐当一声推开门,一股霉味直冲鼻子。

    忍着味儿走进去,就见着一块断碑墩在地上,旁边还散落着几块粘着泥的残破石块。

    合着这龙神碑还没修补完整呢!

    陆言现在是对碑几乎是有应激性反应,不管是墓碑还是什么碑,见着空白的就想刻,见着断裂的就想缝补。

    这不,他不知道从哪个屋寻来了一罐浆糊,修修补补的,把剩下四块残碑粘上去,把这龙神碑给修补完整了。

    石碑补全,碑林图现。

    极品六等,定水桩。

    次日天一大亮,陆言就出了礼房院子,骑马直奔黄河边。

    出了洛阳府城,来到几里外的黄河边,他脱光衣服,运足憋气法,一个猛子扎进河里,瞬间没影了。

    正巧河对岸有几个流民来到河边打水,瞥见陆言投河,一人道:“那边是不是有人跳河了?”

    旁边一人道:“常有的事,这年头吃不饱饭活不下去,又舍不得卖老婆孩子的,都跳了,前不久不是就跳了一位?”

    “唉,说的是。”

    二人聊了两句,打了两桶水离开了。

    自从黄河决堤,无数城池遭殃,有些人沦为流民,却吃不下观音土咽不下树皮草根,人家让他卖老婆孩子换两袋粟米,也不干,最后实在熬不住,只能跳河自尽。

    一些来打水的百姓经常能见到投河的,都无感了,司空见惯。

    可真要说陆言投河是想不开,是为了寻死觅活?非也!

    昨晚陆言补全司雨龙神碑,碑林图现,罕见的走起了生平。

    犹记得当初修补文昌帝君宝诰碑的时候,只给了奖励,却没有生平开启。

    如今这补全了龙神碑,同时也开启了生平,就说明这背后必然有故事。

    陆言瞧着石碑中的生平,这次和平常的生平有些不同,像是老电影。

    一开始的画面,是两条龙在空中飞舞,似是在缠斗,随后一条龙喋血,仓皇逃走,不过看样子是没死。

    胜的那条龙,潜入下方的一条河中,陆言认得,这是黄河,莫非这条龙就是传说中的黄河龙神?

    结果还不等他细想,画面一晃,是一名身着道袍的白胡子老头,左手托着一座灰蒙蒙的石碑,朝河中一抛,接着有金光冲天而起,被老道拿一道绳索捆住,动弹不得。

    捆龙?

    陆言心下疑惑,那石碑就是司雨龙神碑没错,可那金光又是什么?

    画面再一晃,似乎是当朝,黄河波涛汹涌,冲垮堤坝,两岸泛滥成灾。

    然后就,没了。

    最终陆言得出一个猜测,一名缺德的老道借着龙神碑,把黄河龙神镇压并抓走了,没有龙神坐镇,导致黄河决堤,泛滥成灾。

    听起来不合理,但是在这个世界,倒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巧就巧在,这补全龙神碑的奖励是定水桩,效用就在于安定一方水土,平定一方河海。

    陆言现在是实力不足,只能以定水桩稳定一小部分水土河段,待到实力够强大之后,甚至能平定四海,使得河海丝毫风波不起。

    按理说这事和他没啥关系,但是眼看着流民骨瘦如柴,两岸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如今有能力去做些什么,他没法坐视不理。

    前世的社会主义教育教会陆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于是乎他选择跳入黄河中,去河底安放定水桩,哪怕只能平定洛阳府这一段河道,那也是值得的。

    潜到河底,陆言从枕中秘宝里取出一个土黄色的石柱,这就是定水桩。

    铆足劲头扎下去,定水桩被扎入河床。

    他只听得轰隆一声,以定水桩为中心,产生一股吸力。

    陆言心知不可久待,赶忙往上游。

    他并不知道,就在定水桩扎入河底的瞬间,洛阳府附近,曾经泛滥成灾的河段的河水,仿佛退潮一般,疯狂退去。

    主河道处,柳云正指挥着疏浚的事宜,看见本来几乎涌出堤坝的水位,现在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不一会,竟然下降到正常的水位线以下了。

    “这是?”

    同时,不少汹涌咆哮的河段,也逐渐开始平息,甚至整个洛阳段河道都变得平静下来,仿佛洪水根本没有发生过。

    一时间,黄河突然安宁,洛阳城无数百姓奔走相告,无不欢喜鼓舞,喜极而泣,口中不断念叨着“龙王爷保佑”。

    陆言也游上了岸,亲眼见到河段平息,洪水退却,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忽然,他注意到脚边有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的低洼水坑,里面还有积水,晶莹透亮,不似浑浊的黄河水。

    怪了,所有的洪水都已经被定水桩吸走,这怎么还能留下一洼水,有些不寻常。

    怀着好奇,陆言蘸了一指头,当挨近鼻尖时,一股腥咸袭来。

    “咸的,眼泪?”



第六十章 太庙龙吐水



陆言下意识觉得这就是泪水。

    仗着拜疾厄宫神香所赐的无病无灾体质,他尝了一口,隐隐有些猜测。

    从枕中秘宝里取出一沓黄符纸,用指头蘸着水洼里的水在纸上游走,脑中则回想着尘封许久的敕灵请神符法。

    果不其然,一道道笔画在符纸上显现,这水洼里的水真是苍生泪!

    可惜,陆言绘制完一张敕灵请神符之后,水洼里的水也尽了。

    不多不少,拿捏的死死得。

    在符纸绘制完成的同时,一股明悟也在他脑海中升起。

    所谓苍生泪,就是苍生的眼泪,不是说要把苍生全部打哭收集他们的眼泪,而是一种福德苍生之水。

    和天一无根之水一样,苍生泪是苍生的哭泣与祈愿,是天道的赐福,是功德的体现。

    它甚至没有定型,可以是这样的一滩水,也可以是一场雨,也可以是一块石头、一株草木。

    陆言得到了定水桩,并将定水桩扎入河底,稳定一方水土,这就是于天有大功德,于苍生有大恩惠,所以功德恩惠、包括百姓的感念具现,形成了这一洼苍生泪。

    陆言也没想到自己出于素养的无意行为,竟然机缘巧合获得了苍生泪,多出这么一张敕灵请神符,如今他已经有两张神符了。

    或许,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就在陆言平定洛阳段水患之后,大宣朝廷也发生了几件大事。

    一来,就是燕京城里的大事,老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是宫里头可是传的沸沸扬扬,就差张灯结彩举国同庆了。

    怎么着呢?

    说是皇宫负责祭祀祖宗社稷的地方,素来叫太庙,也是一朝根基所在。

    而太庙的宫殿底下的台阶处,围了一圈嵌了九个龙头,合称九龙头。

    当初乐皇迁都燕京城,特地请来高人,以九个龙头为引,镇压国运。说这龙头吐出来的水,都是无根之水,隔空引自国运大河。

    这国运越胜,龙头的水流越大。啥时候彻底断流,那离亡国灭种也不远了。

    乐皇之后的几朝,九龙头的水流虽然有所减少,但也一直未曾断流;直到英皇时,土木堡之围,九龙头直接断流三分之一,往后不断减少,直至先皇时,就剩一个龙头还在吐水了。

    然而先皇驾崩后,最后一个龙头也断流了。

    结果就在这天,守卫太庙的太监当值,打扫宫殿台阶时,意外发现其中一个龙头开始往外吐水了!

    这太监值守太庙多年,哪能不知道这龙头吐水的意义,连忙进宫上禀皇帝。

    历皇那叫一个高兴啊,本来当初他登基那会,九龙头尽断,他都不抱希望了,觉得就剩天亡自己,但过了十几年,哎,没事,也就渐渐淡忘了。

    如今,竟然有龙头开始往外吐水了,那岂不是说朕要成就中兴之主?大宣要在朕手中再次富强起来了?

    朝臣知道了,也是争相去祝贺,一番吹捧。

    这时,内阁刚好来报,东南大捷,收服漳州府,大破倭寇。

    其实这大捷好几天前就已经报到内阁了,只是首辅半睁眼,底下阁臣又想着皇上哪天不高兴了再报上去,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才一直压着消息。

    如今碰巧遇见这龙吐水的喜兆,刚好报上去,哎,双喜临门,皇上必定龙颜大悦。

    也正如一帮人所想,皇帝非常高兴。

    九千岁也趁机吹起耳边风,说是龙头吐水,吐得是国运之河的无根水,而咱这大宣的国运之河又是黄河

    一通明示加暗示,皇上一听,对啊,这治理黄河的,不正是工部侍郎柳云嘛,不愧是能臣,乃我大宣中兴之贤臣,赏!

    结果柳延山下午钓鱼回家,就见着正堂摆着几个木箱子,打开一看尽是金银布帛,一问说是皇帝赏赐。

    其实魏公公也有自身的考量,这番为柳云请赏,乃是为了拉拢柳云所作的准备。

    这一天傍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