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墨:“杀人?杀什么人?”
其实按徐子墨的意思,赵景臣带的这些兵顶多是俘虏了下入大狱,折磨一顿再流放罢了,因为毕竟是自己儿子带的兵,若是当众杀了岂不是太无情了,又何况还根本没有造反。所以徐子墨自始至终不会觉得赵安会杀人。
卢胖子:“就在城南,说是京都里面混进来了逆党,已经全部斩首了。”
徐子墨心中顿时一惊,一股恐惧感开始从脚下向上,席卷全身,就连后背的汗毛也站了起来。
徐子墨:“杀了多少人?”
卢胖子:“我没有去看,是衙门里有同僚刚才从南街鼓巷回来,和我说的,死了一堆人,尸首要好几辆马车才拉走的。”
徐子墨吓得差点撕了手上的书,心中对赵安的威仪狠毒有了重新的认识。
徐子墨脑海中顿时回想起赵安当初为了让自己以为他也是妖祸之乱的受害者,竟能亲自服下妖毒,又将一条胳膊连同肩膀用烙铁烫伤。
徐子墨心中说道:也对,对自己都这么狠,更别说是儿子。
徐子墨:不过赵景臣也是活该,别说是儿子,就是亲爹也不能领着私兵不经报备就进京的。
徐子墨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徐子墨:“陛下派了不少禁军吧?毕竟杀这么多人。”
卢胖子:“不是啊老大,来的不是禁军。”
卢胖子:“所以才奇怪呢!”
卢胖子:“因为这种事情本来应该交由是我们大理寺处理的,但是陛下没有调用禁军。”
徐子墨:“那是谁来?”
卢胖子:“是三贤王的棕马铁骑!”
卢胖子说着,神色开始紧张了起来。
徐子墨的脑海里没有听说过棕马铁骑,便向卢胖子问道。
徐子墨:“什么是棕马铁骑?”
卢胖子:“就是三贤王的兵。”
紧接着,卢胖子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起来。
卢胖子:“因为马鞍和马镫都黄铜的,而马上的兵又是穿着一身铁甲,所以叫做‘棕马铁骑’。”
卢胖子这句话,一瞬间,将徐子墨带回了七年前。
让徐子墨一下子回想起来当时屠戮汶阳的,就是这群“棕马铁骑”。
在这之前,徐子墨只是猜测过韩成雁可能是自己苦苦找寻的仇人。但是现如今,徐子墨心中已经肯定了这个事实。
愤怒、屈辱、悲痛,一并涌上了徐子墨心头。
徐子墨的眼神中满含杀气,紧紧地握着手里的书,几乎将其扯碎。
卢胖子也察觉到了异样,急忙关心地问道。
卢胖子:“老大,你怎么了?”
徐子墨一下子回过神来:“没事没事。”
徐子墨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韩成雁的身影,耳畔也回想起韩成雁的话。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程心远焦急地喊着:“少卿大人,宫里来人给你传旨啦!”
………………………………
第一百零六章 小臣受虎符,初加百户身
徐子墨急忙起身,向门外走去。
卢胖子见程心远还在门外,便转身走去,开了房门。
程心远:“徐大人,快快快,公公在前厅等着您呢!”
徐子墨也不敢耽误,急忙快步跑去。
卢胖子:“老大,我用得着去吗?”
徐子墨拍了拍卢胖子的肩膀:“你去城南好好帮我打听一下今天行刑的是谁。”
卢胖子:“好的,老大。”
说完,程心远便带着路,领着徐子墨向前厅跑去。
两人到了前厅时,却见府衙早已围满了大理寺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黑压压一片都是大理寺的官兵。
因为对大理寺来说,现在每一次的朝中封赏都意味着大理寺可以摆脱曾经的屈辱,对于诸位官兵自己来说这无异于逐渐回到当初万人敬仰的地位。
所以现在,只要宫里来了人,稍稍有些空闲的大理寺官兵就会亲自过来看看。
众官兵见徐子墨来了,便急忙恭敬地让出了一条道路。
徐子墨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快步走到府厅前,恭敬地施礼。
徐子墨:“臣,大理寺少卿徐子墨拜见我皇。”
众官兵也纷纷跟着跪地行礼。
一时间,原本因为窃窃私语而有些喧嚣的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厅前的徐子墨。
只见府厅之前,一个身穿红袍的宣旨太监挺直了身子,神色严肃。
宣旨太监:“奴才传陛下口谕。”
宣旨太监:“皇上说,如今妖祸之乱虽除,但是我大汉境内的妖魔鬼怪还是不少。”
宣旨太监:“有些事情,朕别人放心不下,三贤王又驻防边疆。”
宣旨太监:“所以这担子还是给徐子墨吧。”
宣旨太监:“朕思前想后,调了剑门关两千军马,交由徐子墨统辖。”
说完,宣旨太监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
宣旨太监:“奴才念完了,徐大人起来吧。”
话音刚落,徐子墨与众官兵纷纷起身。
只见红衣宣旨太监身后,还站着一个紫衣小太监。
那小太监正弓着腰,手中恭敬地端着一个托盘。
宣旨太监缓缓转身,从托盘中取出半块虎符。
宣旨太监:“徐大人,这件事陛下想来也有四五天了,所以这虎符做得也急,没雕印字,所以皇上请你将就着用。”
徐子墨恭敬地接过了虎符:“小臣谢过陛下恩典,也谢过公公。”
说完,徐子墨就从袖袋中取了银钱,就要交给那宣旨太监。
谁料那宣旨太监眼神一撇,竟然伸手轻轻退却了。
宣旨太监:“老奴侍奉陛下也有二十年了,衣食住行也算富足,怎能受了你这钱。”
徐子墨见状急忙赔礼道:“小臣实在是不懂规矩,误会了公公的意思。”
徐子墨:“那小臣这孝心,就当是给这小公公的衣囊袋,您就收下吧。”
说着,徐子墨就将那一袋银钱放在了小太监的托盘上。
宣旨太监微微侧目瞥了一眼小太监,厉声说道。
宣旨太监:“还不快谢谢徐大人。”
那小太监急忙弯了弯腰:“奴才谢过徐大人。”
宣旨太监转头看向徐子墨,语气平缓了许多,慢慢说道。
宣旨太监:“徐大人这次,可是算是领了百户的权。”
宣旨太监:“只是陛下担心大人年轻,所以还不敢太过于放手。”
宣旨太监:“不过嘛,栋梁之材都是需要培养的。”
只见宣旨太监看着徐子墨,微笑着点了点头。
徐子墨也心领神会,陪笑着说道。
徐子墨:“那日后小臣若是有什么不懂,还望公公提点。”
宣旨太监顿时笑得喜笑颜开:“没想到徐大人年纪轻轻,懂得倒还是不少。”
宣旨太监:“不过话说回来。”
宣旨太监:“徐大人接下来的路的确是有些困难。”
徐子墨听出了宣旨太监的话内之意,便急忙问道。
徐子墨:“还望公公明示。”
宣旨太监转头瞧了一眼围观的众人,说道。
宣旨太监:“今天在的都不是外人,老奴就直说了。”
宣旨太监:“陛下虽是把这军队调给了大人。”
宣旨太监:“但是这日后的发展,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宣旨太监:“陛下想要的,是一支能盖过羽林卫棕马铁骑的军队,这其中意思,徐大人懂吧?”
那宣旨太监的话音变化,仿佛是在暗示。
徐子墨躬身施礼,答道:“小臣明白,多谢公公点拨。”
宣旨太监轻轻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老奴就不打扰了,徐大人早些休息。”
徐子墨也施礼说道:“那小臣就不送了。”
说完,那宣旨太监便带着小太监施礼道别,扬长而去。
那两人刚刚走出了大理寺,这边厅衙内便又沸腾了起来,沉浸在众人的欢呼声中。
“卑职恭贺少卿大人升官!”
话音刚落,周围人急忙附和,徐子墨也是满心欢喜,笑着回礼众人。
“少卿大人,要不今天出去撮一顿?”
徐子墨一听这话,便想起了前几日被长孙洛依捉弄的画面,心中“噌”地窜出一团怒火。
徐子墨:“谁说的?啊?谁说的!”
众人也纷纷明白徐子墨的意思,便哄堂大笑了起来。
这时,人群当中有人说道:“不过徐大人,接下来有什么需要咱们帮忙的吗?”
“是啊徐大人,朝廷的驻军大多松散慵懒,也没有什么军纪,这个和陛下的期望可有些差距呀!”
徐子墨听罢,也点了点头,顺便掂了掂手中的虎符。
当年在蜀山时,徐子墨倒是读过不少兵书韬略,懂得一些治军的常识。
但是真论起治理这支两千人的军队,徐子墨心里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那些只能说是纸上谈兵,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
徐子墨:“我还不懂怎么治军打仗,诸位兄弟有没有懂得。”
徐子墨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有一个声音高喊道。
“我们也不懂这个,我们这些年就是抓个小偷逮个流氓倒行,但是行军打仗这些我们也不懂。”
“对啊,这些年内阁他们打压得紧,朝里能带兵打仗的基本都挤兑走了。”
徐子墨问道:“那现在朝里还有谁有这个本事,懂一点都行。”
“以前公孙大哥行,但是公孙大哥好像不在京都。”
“再剩下的就是三贤王韩成雁了,其余的基本都是陛下直属武官。”
众官兵也纷纷附和道。
徐子墨微微点点头,心中也是开始担忧了起来。
徐子墨明白,赵安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
徐子墨灵机一动,向众人问道:“有没有什么老兵?打过仗的?”
众官兵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毕竟多少年都没打仗了,谁也不知道有什么老兵。
这时,一个慈祥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
“怎么又为了这么多人呀?”
众人转头望去,纪峰正站在厅外,向屋内看去。
众人望着纪峰,心中恍然大悟,都齐刷刷地盯着他,片刻也不分离。
纪峰被众人看得心里发毛,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纪峰:“嗯?怎么回事?”
纪峰:“我是踩了屎吗?”
纪峰急忙抬起鞋看了看,什么也没有,便又抬起头来。
这一下,顿时吓个半死。
只见众人早已让出了一条小路,小路那头,徐子墨正死死地盯着自己。
徐子墨一脸坏笑:“嘿嘿嘿。”
“就是你了。”
………………………………
第一百零七章 老臣述妙义,大内入风雨
从接了旨到现在,在徐子墨地一番软磨硬泡之下,纪峰终于答应了帮徐子墨这个忙。
纪峰带着徐子墨来到了案牍库,推着梯子开始翻找着文书。
纪峰:“找一找先帝爷时候的军报,那里有当年我们练兵的折子,应该能帮到你。”
徐子墨一听,欣然给纪峰扶着梯子,生怕他老人家从上面摔下来。
徐子墨:“我就知道您老人家一定有办法。”
纪峰:“老子已经是颐养天年了,你小子非得给我添幺蛾子。”
纪峰:“老子真想上去就给你一个大飞踹。”
纪峰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看了看和卢胖子一般年纪的徐子墨,又是带着几分欣喜与期望。
纪峰正努力地从柜上的一堆文书中奋力地翻找着,由于年迈,竟有些气喘吁吁。
纪峰:“你还别说,老子别的本事还真就拿不出手。”
纪峰:但就是打仗,韩成雁见了老子也得心服口服。
纪峰说着,气息逐渐急促了起来,这个人也渐渐越发的激动。
纪峰:“想当年,老子领着四十骑兵,在通州的山林里抱着先帝一个人,三千明军也不能近的了先帝爷!”
“老子打到后来见差不多了,就漫山遍野地吹军号,吓得三千明军以为援兵来了,就全都撤了。”
“小子,知道这是什么吗?”
徐子墨仰头看着纪峰:“什么?”
“兵者,诡道也。”
这时,纪峰抓起一本文书扯了几页,团成球,往徐子墨头上扔了下去。
“你不是说你读过兵书吗!”
徐子墨嘿嘿一笑躲开了,也不回答。
说到这里,纪峰竟长长地一声叹息,语气凝噎,眼神也满是愁容。
纪峰:“万万没想到,老子到头竟然让内阁那些酸豆腐压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