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官,他们都是知府衙门的捕快,不好惹!”
店小二提醒了杨承业一声便离开了。
杨承业再次放下二两银子走出酒店,追向了那两名捕快。
那两名捕快速度很快,眨眼间就拐进了一条巷子,杨承业凭着直觉感觉此二人一定知道什么,说不定前日运送赈灾粮就有他们,否则也不会警告店小二了。
刚追进巷子,突然背后传来破空声,杨承业本能向旁边躲闪,凛冽的刀光顺着杨承业的肩膀斩下。
杨承业已经看清了来人,正是自己追踪的其中一人。
杨承业挥拳,对着来人迎面砸去,突然又一道刀光斩向他的手臂。
杨承业将手臂硬生生收回,转身鞭腿抽出,正中来人手臂,长刀“当啷”一声掉落地面。
紧接着杨承业三十六路空明拳使出,片刻后将两名捕快打的毫无反手之力,纷纷倒地不起。
杨承业顺手抄起地上的的刀指向二人,冷声问道:“说,为何要偷袭我?”
其中一名捕快抻着脖子说道:“被你抓住也难逃一死,还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还有生机?”
闻言,杨承业皱眉道:“你们认识我?”
“你杨大公子彻查赈灾粮一案的事已经在我们捕快当中传开了,我们又岂会不认识你?”
另外一名捕快说道。
杨承业微微撤回少许刀锋,说道:“看来你们确实参与了赈灾粮一案,如今你们落入我的手中,想必应该知道自己会有何等下场了吧?”
“哼!”
两名捕快冷哼一声,强硬道:“事已至此,何必多言,要杀便杀吧,皱一皱眉头就不是好汉。”
杨承业收回刀,说道:“你们想多了,我岂会杀了你们?只会废了你们,让钦差大人亲自处罚,到时候是被凌迟处死还是秋后问斩就看天意了。”
“你好恶毒啊!”
两名捕快瞪着杨承业,杨承业不杀他们不是他有多么仁慈,而是让他们形同废人,到时在被凌迟处死,想想都令他们发寒。
“啪啪”
杨承业每人赏了他们一巴掌,怒道:“将你们凌迟处死都是轻的,你们可知道在赈灾粮里掺了沙子,会有多少难民因你们而饿死?”
“有多少人因你们妻离子散?”
“如果不是为了要为沈大官人脱罪,我现在就将你们抽筋剥皮!”
杨承业越说身上杀气越浓,顿时令周围的温度下降了十几度。
“杨公子,放过我吧,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死啊,您想知道什么,我都说。”
其中一名捕快突然对杨承业求饶。
“不要说!”
另外一名捕快出声阻止,却被杨承业一掌劈晕了过去。
杨承业吹了口气,说道:“现在安静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捕快祈求道:“其实我们也是身不由己啊!”
杨承业皱眉道:“怎么个身不由己?”
捕快叹了口气,将那晚的情形对杨承业讲述了起来。
这名捕快名李贵,那晚正好是他们值班,突然赵四找到了他们,每人给了他们一锭五十两的银子,说是要连夜将赈灾粮运到沈家,这是知府大人给他们的赏银。
李贵他们听了大喜,运送赈灾粮到沈家,路途不远,不算辛苦,还能得到五十两的赏银,真是天降横财,于是便与赵四出发了。
………………………………
第二十七章铁掌水上漂
李贵与赵四,还有另外一名捕快,就是被杨承业打晕过去的那人来到了知府衙门的库房。
此时,师爷周泰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看到赵四三人来到,师爷周泰急忙问道:“你们怎么才来?”
赵四说道:“废话少说,大人让我们连夜将赈灾粮运到沈家。”
“赈灾粮没问题吧?”
周泰回道:“没问题,这两天我一直守在这里。”
赵四说道:“那就好,装车吧。”
赵四说完便与李贵二人带领着五名车夫开始装车。
整整十万担赈灾粮装了满满五辆马车,周泰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只负责记录,众人也没指望他帮忙。
赈灾粮装完,周泰嘱咐了赵四几句便离开了。
五辆马车在赵四三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向城门驶去。
赵四他们刚刚抵达城门,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激烈的打斗声与惨叫声。
“混账,竟然敢在本捕头眼皮子底下行凶,走跟我去看看!”
赵四怒喝一声,对李贵二人说道。
“老大,赈灾粮事关重大,不如我留下,你们去吧。”
李贵对赵四不无担心的说道。
“你特么的废什么话?让你们走就走,出了什么事我担着!”
听了赵四的话,李贵无奈只好与另一名捕快追了上去。
李贵讲到这里,对杨承业说道:“令我们奇怪的是,虽然听到打斗声,却根本不见人影,赵捕头不说停,我们也不敢不追。”
“直到追了两条街,才看到地上有大摊血迹,赵捕头说贼人已经逃了,便带着我们返回。”
听到这里,杨承业问道:“你们回去有没有发现异常?”
李贵摇了摇头,说道:“并未发现异常,直到将赈灾粮交到沈大官人手里都风平浪静。”
直到此时,杨承业终于知道事情的原委了,看来就是赵四他们追贼人之时赈灾粮被调包了,而且那打斗声应该就是调虎离山之计。
想到这里,杨承业对李贵问道:“那么事后赵四有没有对你们叮嘱过什么?”
李贵回道:“回到衙门已经天亮了,赵捕头再次给了我们每人五十两银子,并且叮嘱我们对那晚的事情守口如瓶,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今日看到赵捕头身死,我们哥俩也害怕了,所以才连夜出城想回乡下躲一躲。”
杨承业说道:“看来你们也不傻,知情人有四人,一死一疯,接下来就是你们两个了。”
听了杨承业的话李贵顿时脸色煞白,说道:“杨公子救命,该说的我都说了,况且我还有七十岁的老娘,我还不想死!”
杨承业看了二人一眼,说道:“只要到时候你们上公堂作证,我可以向钦差大人求情饶你们一命。”
闻言,李贵当即大喜,对杨承业感激道:“多谢………”
就在这时,传来两声破空声,养成我急忙躲闪,紧接着响起两声闷哼,李贵双眼大睁,身体缓缓倒地。
杨承业急忙转身,顿时看到一道黑影一闪即逝,撒腿便追了出去。
来人很快,轻功很高,眨眼间就逃了无影无踪,杨承业追出巷子已经不见了那人的踪影。
杨承业恨恨道:“杀人灭口,当真是不留活路呐!”
同时杨承业也暗恨自己武功太差,对于轻功更是一窍不通,否则也不会容那人轻松逃脱。
武林中要说轻功当属古墓派,古墓派的创始人是林朝英,在神雕中,小龙女就是让杨过通过抓麻雀来练轻功的,看来等此间事了,自己也该练练了。
杨承业返回现场,仔细看了看李贵二人的尸体,发现他们二人都是喉咙中了一枚梭镖,而且上有剧毒,见血封喉,可见凶手就是要将他们一击致命。
处理了李贵二人的尸体,杨承业感到这赈灾粮一案越来越复杂了,四名当事人三死一疯,线索算是彻彻底底断了。
杨承业也不再停留,当夜就出城返回了沈家,他要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嘉兴城内,一处豪华府邸,一名身着黑衣,蒙着面的男子来到一间房间内,隔着屏风说道:“事情已经办妥,你承诺我的东西是不是该兑现了?”
片刻后,屏风后面传出了一个男声:“不愧是铁掌水上漂,竟然能无声无息的杀人于无形,当真是佩服的紧呢!”
黑衣蒙面人冷声道:“废话少说,将东西交给我,从此我们互不相欠,否则我的手段你是知道的。”
“呵呵”
屏风后的人笑道:“裘大侠何必动怒呢?”
“你要的东西就在桌上,你请自便吧!”
黑子蒙面人来到桌旁,打开上面的一个锦盒,锦盒内顿时释放出一片黄光,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两排黄金,成色十足。
黑子蒙面人满意地点了点头,将锦盒盖好,说道:“如此就多谢了,后会有期。”
那人说完,身形微动,仿佛一片柳絮一般飘出房间,眨眼间就消失在了黑暗中。
黑衣蒙面人离开后,屏风后面再次传出了声音。
“你真是好算计,竟然令他们四人三死一疯,不知道你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本……哦,不,对付我?”
“你说哪里话?我们可是合作关系,我怎么会动你呢?他们四个只不过是小虾米而已,死的也算是有价值了。”
“但是他们两个是…………”
“放心吧,我会补偿你的,有了银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杨承业返回沈家,先是看望了自己的母亲吴若兰,接着又见过了邹氏,并且对邹氏保证会将沈佑安安全全地带回家来。
接下来的两日,杨承业足不出户,一遍一遍修炼着周伯通交给他的口诀,将丹田内的真元一点一滴的引导而出,同时也没忘了修炼易筋锻骨篇,毕竟没有强悍的体魄是无法承载如此庞大的内力。
杨承业制作了一条长裤与一件短褂,里面放置了铅块,然后缝合,锻炼体魄一刻不停。
同时杨承业也开始了他的抓麻雀大业,经过两日的抓捕,足足抓了有上百只,但是杨承业还是觉得不够。
两日时间匆匆而过,此时已经到了与张俊约好的日子。
………………………………
第二十八章人证
两日时间匆匆而过,此时已经到了与张俊相约的日子。
这一日,杨承业如约来到嘉兴知府衙门。
公堂上,张俊身穿麒麟武官袍,头戴长翅乌纱帽,脸色冷峻。
下手是一身官袍的王安,角落里一名新认命的师爷坐在案几后面记录着什么。
堂下张俊侍卫与知府衙役分立两旁,一身囚服的沈佑跪在堂下。
公堂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今日就是宣判日期,倘若杨承业不能找出赈灾粮一案的真凶,那么沈佑就会被套上私换赈灾粮的凶手,按照大宋律当处以极刑。
“啪”
张俊拍响了惊堂木,喝道:“升堂!”
“威武…………”
声音刚落,身穿正装的杨承业便缓步而入。
“杨承业见过钦差大人!”
杨承业站在公堂对着张俊拱了拱手。
“杨承业,三日期限已到,如果你未能查到真凶,应该知道后果!”
张俊对着杨承业冷声说道。
“二弟,你不该来的!”
沈佑对杨承业小声说道。
“张大人!”
杨承业说道:“赈灾粮一案扑朔迷离,押送赈灾粮的赵捕头与两名捕快身死,就连负责征收粮食的师爷也疯了。”
“杨承业,你说此话是何意?”
张俊眉头皱起,对杨承业问道。
“大人可否容我问知府大人几句话?”
杨承业不卑不亢,瞥了王安一眼。
张俊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只要能破案,你尽管问。”
闻言,杨承业转身看向了王安。
“王大人,你负责征收粮食与银子,据我所知,各商户已经将粮食银子如数上交,粮食已经出现,不知银子现在何处?”
听到杨承业的问话,王安顿时一惊,他怎么提起了这茬,不过他却并不担心,而是对张俊使了个眼色。
“咳咳”
张俊干咳一声,说道:“这一点本官可以证明,王大人所收的银子已经交给本官。”
“不对!”
杨承业说道:“据在下走访得知,各商户捐出了八万贯,而王大人购买古玩玉器仅仅用了一万贯出头,不知剩下的七万贯又去了何处?”
闻言,王安顿时发了个的哆嗦,脸色煞白,而张俊也眼神犀利的看着王安。
王安扶着桌案站了起来,说道:“杨承业,现在是让你调查赈灾粮一案,你却顾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何居心?”
杨承业收回了目光,他说出这番话就是为了让张俊对王安产生嫌隙,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也就不再纠缠了。
“张大人,赈灾粮一案在下已经调查的清清楚楚。”
杨承业看着张俊,自信的说道。
“哦?”
张俊将目光从王安身上收回再次看向了杨承业,饶有兴致的问道:“那你对本官说说。”
杨承业说道:“赈灾粮一案的真凶就是嘉兴知府王安王大人与嘉兴商会会长顾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