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风啸金陵-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诺言,却也不能加以否认,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笑了之。

    此时,朱棣采取的便是这一策略,并适时地将话题转向了其它方向道,

    “虽然经此一败,盛庸不会轻易地再出战了,可是、平安、吴杰他二人率领的在真定的这支人马也是一个隐患,不得不去对付。如今盛庸已败,我们可以设置头来全力以赴地击败他们了。”

    “殿下您的意思是、要去攻打真定么?”

    曾经连续击败过这二人的薛禄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完全就是一副“若打真定、一定让我来做先锋”的表情。

    朱棣看了看他,早已猜到他所想的意思,便笑了笑道,

    “是啊,本王正是这么想的。只是那两个人虽然曾几次被我军击败,可毕竟实力还在、不容小视,尤其是平安,本王太了解他那个人了,决不要轻视于他,不然的话可是会吃亏的哟。”

    这句话明明就是在告诫薛禄,而薛禄自然也明白,可他还是没有太放在心上,直到后来真的就在平安面前吃了个大亏。

    此时,听燕王殿下的口气很是小心谨慎,丘福忍不住又问道,

    “那么殿下打算怎么对付他们呢?”

    “这个么,本王还在筹划。”

    朱棣思索着道,

    “当然还是要将他们从真定城中调出来才好,毕竟攻城克坚不是我军的长处,即费时又费力。总之、让全军将士好好的休息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大家也都辛苦了。至于真定那边,本王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都散了吧。”

    听说殿下有办法夺取真定了,大家便放心地各回各营休整去了。


………………………………

第四百七十三章 黄齐出京

    此夹河一战,受打击的可不止是盛庸一个人,还有南京城中的当今建文皇帝朱允炆。本来“东昌大捷”刚刚过去才两个多月,朝中还没能从兴奋劲儿中缓过神儿来,平燕大将军战败的消息便传入了京中。

    刚刚拿到这份战报时,朱允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哪成想那位被寄予了厚望、并掌握着主力人马的盛庸,竟然这么快就败了下来。

    这些日子一直以为可以尽快平息这场战乱,更希望这一切都快点儿结束,自己能够安下心来和四叔好好地谈上一谈,让皇爷爷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重新恢复安宁,可是现在、这一切的梦想竟然离自己越来越远……

    “来人,传黄子澄、齐泰来见朕!”

    此时此刻的朱允炆,好象除了对着这两个人,再没有其它更好的发泄愤怒的方法了。

    时间不大,这两位倒霉的首辅大臣一齐赶来了,见了皇上的脸色、二人已是心知肚明,所以跪倒在地行过君臣礼后,很知趣地没有起身、就这么跪在他的面前。

    看着眼前的这两个自己一直以来都依靠着、信任着的大臣,朱允炆已说不清此时自己是个什么心情了,即恨得不得了、又觉得放不开他们,尤其是对黄子澄,自己一向以“先生”称呼,更将其当成老师来看待,可是事到如今、这朝中之事越搞越糟,令人不胜其烦。

    缓了好一阵子,朱允炆才长长地吸了口气、道,

    “刚刚送来的前方战报,你们两个都看过了么?”

    “回皇上,臣等都看过了,”

    齐泰抢先回答道,

    “盛庸于夹河那场战斗中败了下来,如今退守德州。不过、皇上,胜败乃兵家常事,还望您不要过于烦恼……”

    “兵家常事?”

    听了这句话,朱允炆的火气“腾”地爆发了出来,

    “那为什么我们这边的常事一直都是失败、却没见几回胜的?!一败再败,耿炳文败、李景隆败,如今本以为可以挽回败局的盛庸也败了!做为兵部尚书,你倒是告诉朕,到什么时候那个‘胜’才会是我们这边的常事?!”

    “陛下且请息怒,”

    黄子澄见齐泰被问得哑口无言,连忙替他解着围道,

    “虽然朝庭大军再遭到败绩,可毕竟我们这边名正言顺、天下归心,而燕王那边是反叛,即使是能够逞强一时、可终究会一败涂地。”

    “你说朕是天子、四叔是反叛是吧?这种话说来又有什么用?!朕只想知道如何才能平息这场战乱!”

    说到这里,朱允炆不禁又想起上回四叔的奏折、被他二人私自扣下的那件事,又联想到如果不是因这两个人的所作所为,那时候自己能及时地看到四叔的奏折,若能遣使与他和谈,说不定就没有现在的这种情形,更不会使朝局如此的不稳。

    越是这么想、心中就越是生气,朱允炆猛然的一拍龙书案道,

    “好啊,你们不是说朕天下归心么?那么,你们两个现在就给朕滚出京城去、再找几十万大军回来看看,如果带不回来就别来见朕!”

    “陛下……”

    黄子澄、齐泰二人诧异地互相看了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两个人实在是搞不清皇上现在说的是真的、还是在说气话。

    沉寂了好一会儿,朱允炆才略微的将火气平复了一些,冷眼看着他二人道,

    “你们两个还在这里做什么?!没听见刚才朕说过的话么,还不快给朕离开京城,朕不想再见到你们!”

    “哦……”

    看来皇上说的这不止是气话了,确实是真的在赶他们走,两个人只好又磕了个头,起身告退。

    出了乾清宫,迎面正遇上方孝孺。却原来、方孝孺也是听说了盛庸吃了败仗的消息,而且皇上还将黄、齐二人召了过去,知道肯定又会拿他们两个人出气,连忙赶了过来打算劝上一劝,谁知道还是晚了,那雷霆之怒已经发完了。

    看着迎面走过来的、一脸沮丧的二人,方孝孺真的有些哭笑不得,主动迎了上去道,

    “两位大人、这是又被皇上骂了么?”

    “何止是骂了,这回还被赶出京城了呢。”

    齐泰有气无力地道。

    方孝孺听了、顿时一愣,连忙问道,

    “这是真的么?皇上他亲口说的?要将你们二位逐出京城?”

    “这还能有假么,皇上刚才大骂了我们一顿,然后就让我们‘滚出京城’,不想再看到我们了,”

    黄子澄也叹了口气道,

    “方大人您说,这些年来我二人劳心劳力的,到底在哪里做的不对,以至于会落得个如此的下场。”

    方孝孺心中暗道、谁让你们总是将陛下当成小孩子了,殊不知、他早就是成年人了,而且还是当今天子、一国的君主了。

    瞧着他们两个人那无精打采的样子,又想了想才又问道,

    “陛下他是怎么说的?将您二位的官职也给免去了么?”

    “这……这个倒是没说,”

    齐泰好象也是才注意到了这一点,

    “是啊,皇上只是说让我们二人离开京城,并没提到要免除我们的官职这件事,他还说让我们有本事的话、就去再招募几十万的兵力回来,不然就别回来见他。”

    “哦?是啊,那真是太好了,”

    方孝孺道,

    “这不正是个好时机么?你们二人可以暗中到地方募集士卒,一来可以掩人耳目、不被敌方察觉;二来还可以督促一下各地抗击燕军的情况,以防有些地方官员懈怠。”

    “可是、皇上他并没有给我们下诏书啊,这没有旨意私自募兵、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啊……”

    齐泰有些为难地道。

    黄子澄看了他一眼,有些好笑地道,

    “齐大人怎么糊涂起来了,诏书平时都是谁发下去的,还不是我们三个人么,想有诏书还不简单么,而且前去募兵又是皇上他亲口所说的,你们拟定诏书这又没什么不对的。”

    “啊、是啊、是啊……”

    齐泰这才想起、可不是嘛,拟诏这样的事还用得着皇上亲自来么,便连连地点着头……

    而此时此刻,驻扎在夹河的燕军大营中,朱棣还在想着如何能将真定城中的平安、吴杰二人给引出来,虽然在全军休整的这些日子里,不断地在搜集着各种情报,可整合起来却也没能一个可以好好利用的完善契机。


………………………………

第四百七十四章 诱敌出动

    这天,朱能来到中军帐中道,

    “殿下,刚才出去巡营的弟兄们回来说,发现有一些行迹可疑的人、在我大营不远处来回游荡。虽然看起来打扮象似平民百姓,可从他们活动的范围来看,那附近应该是没有人家。”

    “是么……”

    朱棣的眼睛一亮、问道,

    “巡营的士卒们有没有惊动那些人呢?”

    “没有,只是派人回来向属下禀报,并没有打草惊蛇。”

    朱能回答道。

    朱棣转了转眼珠,然后狡黠地一笑道,

    “太好了,这下可有办法了,你去将李远叫来,就说孤王有件重要的事情要让他去办。”

    “末将遵命。”

    朱能出帐让亲兵去传令,时间不大,李远大踏步地赶来了。

    见他走进来,朱棣立刻上前一把将他拉到面前,压低声音道,

    “孤王有件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去悄悄的来完成,而且不能让他人知道。”

    “殿下尽管吩咐好了,末将定当遵从。”

    李远边点着头边答应着。

    朱棣这才嘱咐道,

    “你立刻找几名精明的小校,换上伙头军士卒的号衣。刚才朱能来告诉本王说、我大营附近有几名打扮成平民的、行迹可疑之人,想来必是平安和吴杰派出的远探。你们改扮好后,随着那探报去,然后想办法故意告诉那些探子,就说我营中极其缺乏粮食,军中士兵都很恐慌、一心想要退回北平,已经是到了无心恋战的地步了。”

    “嗯,末将懂了。”

    李远心领神会地连连点头。

    朱棣又道,

    “当然了,别忘了、之后要悄悄地跟踪一下那些人,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是真定派来的远探。”

    “末将记住了。”

    知道这事要办得快,所以从中军帐中出来,李远便按燕王的吩咐去做了。

    朱棣一向都是知人善任的,比如说、这个李远就是一个非常精细聪明的人,将这种给对方下套儿的事情交给他来做,就是个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果然,李远依着燕王的吩咐,带着几名很得力的小校,穿上伙头军的衣服在探报的带领、找到了那几名“形迹可疑”之人。虽然刚刚一碰面,李远便已经觉察到那些个人自若的神态之下、隐藏着的异常的紧张。

    燕军这边的几个人倒是显得一团的和气,和蔼可亲地乡亲长、乡亲短地叫着,然后才问道,

    “我们燕军营中缺粮食缺得紧,燕王殿下派我们出来打探一下、在哪里可以筹集得到粮食。不过请乡亲们放心好了,殿下说了、会用双倍的价钱来收购,草料、粮食都可以。”

    “军爷们很缺乏粮草么?”

    那名伪装成平民的南军探报试探地问道。

    李远故意大大咧咧地做出一副烦躁的样子、拍着大腿道,

    “可不是嘛,这一下子从北平府跑出这么大老远,又遇上盛庸大将军这么个强劲的敌手,虽然凭我们燕王殿下的英明神勇、终于击败了他,可这军资粮草消耗了许多。不瞒你说啊,现在营中每天三顿饭已经减到两顿不说、份量也减少了不少,向北平那边催了几回,也不知为什么还都没运到。唉!若是再筹集不到粮食的话,恐怕军心就乱喽,现在就已经有好多的弟兄们不想再这么打下去了,都希望能早点儿回北平去才好呢。”

    “这么严重啊,”

    那南军探报想了想道,

    “其实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就算手中有余粮、也不够提供给军爷们的,更何况、还正值这个季节呢……”

    “我们殿下可说了,可以出双倍的价钱啊!”

    李远做出很焦急的样子道,

    “只要乡亲们肯卖,出多少钱都好商量,你看怎么样?求求你了,如果再筹集不到军粮,军心不稳,真定的那两个将军带兵打来,我们就只能大败了。到那时,燕王殿下一恼火起来,非要让我们这些人的脑袋搬家不可,您就当是在救我们的命了。”

    其实、这几个人还真如那些燕军探报所料,正是真定城中南军派出来的探马,奉吴杰的军令出来打探有关燕军的消息。可这南军大多数没经过多少实际的战役,就连这探子都没有多少经验,在此地不但没能探听出什么、反倒被对方给发现了。

    可自己已经被识破这件事儿,他们还没发觉到,只道是误打误撞地、竟然探得了燕军大营中非常重要的信息,心中暗喜之余、还得将这戏码给唱下去,这为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