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方泰看着这突然冒出来的和尚,眉头一锁。
如今的他,虽然还是肉身凡胎,但到底经历了披甲武士的洗礼,其中残留其实并未彻底消除,所以在这和尚走进来的第一时间,他就意识到此人不是凡俗,有能耐在身。
但那又如何?
陈方泰心想,自己现在在淮地,可是能横着走!
于是他眉头舒展,就道:“你是方外之人,不在院子里念经,跑到这里妖言惑众,速速退去!”
那干瘪老头马上就过来,道:“王上,这位大师可是大有来历,就是皇上见了他,也要礼遇有加!”
那和尚摇了摇头,面色平静,道:“贫僧自然是想要佛前安坐,不问外事的,可若是安坐不问,就要大祸临头,又有谁能坐得住呢?”
接着,他不等陈方泰回答,就自顾自的道:“王上一个命令下来,贫僧如果不赶紧过来,怕是不知何时,就要被人冲到寺中将根基都拿了去,这经文如何能念的下去?”
“正是这个道理啊!”
“这就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没道理啊这个!”
和尚的一番话,似乎是引爆了人群,屋子里的人一个个都在叫屈。
再加上府邸之外的吵闹,立刻就让场面混乱起来,竟有几分山雨欲来的味道。
陈方泰也被这股气势给冲击的头脑发昏,心底又有了几分畏惧,担心真要爆发民变,自己身边也没几个兵卒,就是自家兄弟再厉害,恐怕也来不及护持自己吧?
他这一畏,立刻就生出退意,脸上的神态有了变化,落在屋中众人眼中,让他们暗喜,知道事情有了转机。
那和尚也是一样,这时更上前两步,语气也严肃了几分:“王上今日所为,他日传出去,又有谁敢迎接大陈的王师?怕是连南地都要生乱!”
顿了顿,他意有所指的道:“如此,就是陛下再怎么看重王上,也免不了要追究责任!甚至为了平息各方怒火,必须推一人出去定罪!这个罪人,肯定不是吾等!”
陈方泰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和尚瞥了他一眼,露出几分忌惮,但嘴上并不示弱,道:“如今这世道并不太平,处处皆有风险,寻常之人胆魄有限,见着时局变幻,不思反抗,一门心思避祸躲灾,所以破落困乏,实乃咎由自取。”
他又指了指众人,语气高昂:“在座的诸君能在这等局面下,有这般家业,那是要承担风险的,非有大志向、大智慧、大毅力、大气运方可度过一次次浩劫,这本身就是能耐!是适应世事的表现,实乃物竞天择之结果!平日不修善果,自然不得福报!”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
陈方泰听着听着,都忍不住微微点头,居然觉得很有道理,可不就是这么个理么?更何况,他自己这个王位,乃至王府的家底,也是继承自父亲,当然不会反驳这些话。
心里既然被说服,表情自然不同了。
陈方泰的这番变化,自然逃不过屋中人的眼睛,一时之间众人皆露出笑意。
“大师到底是大师,这道理说得就是通透!”
可惜,他们却不知道,陈方泰虽然被说服了,但命令本不是他下,他陈方泰就是个传声筒,就算他再是认同,现在也不敢违逆此令。
所以到了最后,陈方泰不由苦笑起来,觉得当下这事,真是难办了……
就在这时。
“有什么难办的?你本是个宗室纨绔,干的就是混世魔王的勾当,突出一个不要脸、不讲理,结果来了个和尚,你就和他在这里辩经起来,你辩个什么劲儿?人家和尚都是有一套经文的,你这三言两语的,一鳞半爪的,和人家讲道理,肯定是溃不成军啊。”
一个声音,突然从墙头上传来,紧跟着张竞北施施然落地,大步流星的走入厅堂,对着陈方泰就是一阵数落!
“哪里来的莽夫,敢对王上无礼!?”
那干瘦老头见着来人,听着其人之言,忽然心生不妙之感,然后主动为陈方泰斥责起来。
张竞北咧嘴一笑,道:“还在那边给我装,说什么大智慧、大毅力,说的好像你等真有什么大魄力一样!不错,乱世命不如狗,但你等何时真正体会过乱世?就是城外大军厮杀,流民如海,不一样还在府中风花雪月、吟诗作对!”
“晋室来了,你们就降晋,刘宋来了,又就拥护刘裕,南朝几变,你等都是跟着改换门庭,就连北边的齐国攻过来,你们摇身一变,就成了齐国士绅,这期间不见什么浩劫,反而每次你们都能鲸吞好一片土地!乱世死了人,却肥了尔等!”
狼豪也落下地,大步走来,边走边说:“手握高屋良田,田庄、坞堡住着,家丁护院练着,出入都是百多人护持,个个拿着刀剑,吃的是白面与大肉,住的是妙楼软塌,然后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着实羡煞旁人!我也想要如此!”
张竞北摇头道:“可惜,布衣日日起早贪黑的劳作,供你们吃喝,供你等玩乐,供你们圈养打手,种出来的粮食被你们拿了大头去,只留下一点活命的口粮,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是饿殍满地,到了你这和尚口中,莫非是他们平日不修善果,所以临到当头,才会饿死?这就是物竞天择、咎由自取!”
他冷笑一声,指着院外道:“更有甚者,吃的骨头都不剩了,这还不够,还要给他们的儿子、女儿从小灌输歪理,最后让他们成了门外那些个提线木偶。”
一番话,说的那和尚脸色连变。
“你!”那老头此刻缓过劲来,吐出一口血来,指着张竞北,“胆大妄为!胆大妄为!”接着就看向陈方泰,“王上,此人必须严惩!”
陈方泰却是苦笑不语,他自是知道,这张竞北是跟在自家兄弟后面的,自己凭什么惩戒?
他这一苦笑,旁人也看出点道道来,一时之间惊疑不定。
“别想那么多了,我等此来,是来传令,不是与你们商议!”
张竞北放开威压,顿时将这屋子里的人尽数压迫得跪倒在地,然后目视陈方泰。
陈方泰顿时一个激灵,心中念头尽散,赶紧道:“此乃上令,我等有兵有权,你们要是闹,那就打!”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干瘪老头等面色铁青,感觉自己被逼到了墙角!
屋中一人当即咆哮起来:“我不服!那些个贱民!泥腿子!居然也配与我等相提并论!你这是侮辱!欺人太甚!”
狼豪不由大笑:“你是人,他们也是人,相提并论,怎么就侮辱你了?你们人,真有趣。”
倒是那和尚,突然问了一句:“上令从何处来?”
“无可奉告!”
和尚正色道:“不说也罢,但贫僧有一言劝告,无论是谁,必然后悔!”
“对!必然后悔!”
“等着吧,这寿春之事、淮地之事,没有吾等点头,你们什么都办不成!”
陈方泰闻言苦笑。
但就在此时,张竞北和狼豪对视一眼,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按着那位的吩咐,现在就是极限施压已经奏效,该将方才所得的吩咐公布出来了。
于是……
“你们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张竞北再次开口,“那不如就调和一番……”
什么意思?
陈方泰一愣。
干瘦老者等人方才还群情激奋,此刻又赶紧问道:“怎么调和?”
“先不让你们散尽家财了,但接下来的事,需得你等配合,这第一步,就是将手下佃农、附民、家丁的名册整理出来,要将其年龄、籍贯、所长、所愿皆登记造册……”
一时之间,众人脸色各异。
陈方泰却是满脸懵逼,心里满是疑惑。
。
。
“一别经年,君侯如今神采更胜往昔!”
淮阴城,将军府,陈错坐于厅堂,见了两人。
正是那供奉楼的陆受一与玉芳。
听着问候,陈错笑了笑,道:“两位当初因我而受难,我是欠着人情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无需绕圈子。”
对面两人对视一眼,松了口气。
陆受一就道:“今上知晓君侯的消息,特地命吾等过来拜见,不过在来时,我等听到消息,说是……君侯打算对此地大族动手?”
第三百九十二章 散法于世,还力于人
陈错笑道:“不知真是途中听得,还是供奉楼已经知晓,特地通知尔等?”
这陆受一与玉芳乃是陈国供奉楼之人,在陈错表现出潜力之后,两人奉命前来保护陈错,只是最后发挥的效果着实有限,又阴差阳错之下误入桃源,损失了一部分记忆,算是与陈错有些交情。
陆受一闻言犹豫了一下。
倒是玉芳咯咯一笑,道:“妾身早就说了,君侯哪里是咱们能蒙蔽的?当初他还在大陈的时候,就处处出人意料,非你我能预判,而今更是名满天下,哪家道门不晓得其能?咱们就别想那么多了,该是什么,就说什么。”
说完,她直接就对陈错道:“吾等此番过来,确实是奉了今上之命,君侯而今好大名声,更是长生有道,今上知道后很是欣喜,于是就派我过来,请君侯归家。”
陈错笑了笑,道:“你们倒是消息灵通。”
玉芳就道:“这个自然,自从君侯你北上学艺,今上就很是关心,自登基以来,更是每每询问,日思夜想要请君侯归家,今上说了,无论到何时何地,大陈都是君侯的后盾,陈氏都是君侯的至亲!”
陈错却道:“这些就不必多言了,说说此来的目的吧。”
玉芳遂不纠缠,转而道:“这次确实是来请君侯的,不过也是来劝君侯的。”
陈错问道:“劝我放过此地大族?”
“是为了大陈的安危!”玉芳正色道:“君侯可知,这件事如果传入国内,会有什么结果?”说完,观察着陈错的神色变化。
陈错神色如常。
玉芳叹了口气,就道:“这南边不管是本土豪族,还是侨来的世家,不管对淮地大族态度如何,是否看得上,但若见得大族被生生拆散,还是陈家宗室所为,难免兔死狐悲,到时说不定就要暗藏心思,不是和北边暗通曲款,就是有可能掀起混乱!更可能……”
陈错却忽然开口打断道:“我其实不是要立刻拆了大族,也不是要不分青红皂白的,尽数均分于人,而是要散法于世,人人皆有伟力!须将万民之心念,先从大族禁锢中解放出来,此乃目的。你等所听之消息,不过是过程、是手段。”
玉芳与陆受一皆露迷茫之色,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没想到,陈错接下来就道:“不过,若真能拆了,实是好事,所以若有机会,我自然不会客气。”
“嗯?”玉芳一愣,“君侯此话怎讲?”
“大族被拆,实是一举多得。”陈错指了指外面,“他们在地方上阳奉阴违,巧取豪夺,阻碍国家政令,窃取国家的人口和财富,还邀天之功,示恩于人,圈养奴念,实乃毒瘤!”
陆受一与玉芳对视一眼,竟无言以对。
陈错继续道:“若雷霆以制,这些人自会挣扎,但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那三四条路,要么直接投敌,去往北方;要么就地扯旗,直接作乱;要么一走了之,往周边躲避,这都是好事。”
“恕我不解,”玉芳是真的糊涂了,“这怎么看都不像好事,要么资敌,要么乱国,就是往周边躲避的,也是国朝流血”
陈错笑道:“毒瘤不除,就要伤身,所以毒瘤若是主动跑到北方,岂不是削弱了北国?大族、寺庙在陈国圈地夺人,不纳赋税、不服徭役,甚至还要养武丁、武僧,持众兵而威震一方,在北国亦然!”
玉芳张口无言,竟无从反驳,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陆受一却道:“若是就地反叛呢?”
陈错就道:“正好名正言顺的拔除!甚至还能连根拔起!他们若是忍辱负重,反而麻烦许多,就像这次,淮地被反复争夺,陈方泰拿他们开刀,其实是问罪,问的是通敌之罪!如果能引得南地大族跳出来的,那就是一箭双雕,毕竟……他们今天不跳,日后也要跳!留给陈国的时间,没有几年了。”
说着说着,他的语气越发淡漠:“至于逃亡周边的,尤其是往岭南、东南、西南,甚至跨海的,也是好事,士族聚集在一起乃是毒瘤,单独个人反而各有千秋,他们去了边荒,不光能开垦荒地,开发地方,更能传播中原衣冠,移风易俗,未来无论中原何人当家,都能借此自古以来。”
玉芳听得是瞠目结舌。
陆受一也消化了好一会,细细品味,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但最后却还是开口说道:“君侯思虑周详,但说到底,如此手段,难免被人诟病酷厉,而且那些世家豪族也就罢了,听说君侯对大庙也有这般心思……”
“不只是大庙,就是道观,只要是占地太多,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