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春桃看着杨宗保这馋猫的模样,也忍不住哭笑不得。
好在这都卤得差不多了,等灶膛里的那点柴火烧完,然后焖上一晚,明天早上就全部入味了。
看杨宗保这样子,是不尝一点绝对睡不着了。
张春桃索性打开卤锅,挑了几样出来,说是让杨宗保和贺岩帮着尝尝味道。
杨宗保嘿嘿一笑,知道这是张春桃心疼他,倒是也懂事,就算闻着那味道恨不得立刻就尝尝味道,还是忍住了,去把还在温书的贺岩叫了来。
贺岩本来也是想在灶屋里帮忙的顺便温书的,可那味道太香了,勾得他一页书都看不下去,索性才躲到屋里去了。
听到杨宗保叫他,迫不及待地也丢了书,就跑了过来。
张春桃挑了点豆干,千张豆皮还有莲藕,最后还切了一点点猪头肉,有荤有素,数量不多,毕竟这些都是要卖钱的,尝尝就好了。
杨宗保和贺岩围着那碟子卤味,等着张春桃过来了,才开始动筷子。
两人第一筷子都冲着那猪头肉去了,毕竟这个年月,谁都不会嫌肉多不是?
一口下去后,两人都顾不得说话,只冲着张春桃竖起大拇指。
猪头肉鲜美,那豆干、豆皮和莲藕都吸收了肉的鲜美,尤其是莲藕,带着肉的鲜,还有一点点的脆爽,别有一番风味。
本来就没多少,三个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很快就见底了,看着碟子下头的一点汤汁,杨宗保依依不舍得放下筷子,忍不住道:“剩下的这点汤汁,我都能拌上一碗饭。”
张春桃拍了他一下,“行了,味道也尝过了,早点洗漱了睡觉,明儿个都还要早起呢!”
然后无情的将两人赶出了灶屋。
回到房里,洗漱后上了炕,贺岩还忍不住回味了一番,提出了要求:“媳妇儿,明儿个给我的午饭,不要别的,就要这卤菜,再多浇上一点汤汁拌饭吃。”
张春桃自然是点头答应,有了贺岩和杨宗保今天的表现,她对明天出摊总算有点信心了。
想了想,推了推贺岩:“要不,明天我让宗保给你多带一份上,你也让那周老秀才,还有那些同窗也尝尝?”
贺岩想了想,到时觉得可行,他也知道周老秀才请的那个婆子做饭实在难吃,还听了几句闲话,说外头那面摊怎么还没开门,他们都快撑不住了云云。
想来那面摊的手艺肯定不如自家媳妇的手艺,自己若是带上卤菜去学堂里,让他们见识见识,也能帮衬帮衬自家媳妇儿的生意不是?
顿时也睡不着了,来了精神,跟张春桃讨论起来:“我看行!这给周夫子的那碟子,切一点猪头肉就行了,其他的配几样素菜,当我做学生的孝敬夫子的,也正好过个明路,免得日后有人背地里言三语四的,让周夫子误会。”
“至于那给同窗的,就弄点土豆,豆干之类的就行了,白让他们尝尝味道,还想有肉不成?而且这些都跟肉煮一个锅里这么久,沾了肉味,就很是不错了。”
张春桃一一都答应了才睡下。
早上起来,那卤锅已经冷了,打开一看,上头结了一层白色的油花。
灶膛里添上柴火,没一会子那香味又四散开来,杨宗保在梦中闻到这个味道,顿时惊醒了,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好,就跑到了灶屋。
因为有着卤味,张春桃的早饭也就简单,打算只摊了几张饼,然后将卤菜捞出来切好,用饼裹着吃,又省事又美味还管饱。
她摊得饼够大,估摸着以三人的饭量,也就七八张够了,没想到是摊出来一张就没了,摊好一张就没了,摊饼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身边两人吃饼的速度。
贺岩和杨宗保就犹如两大护法,只盯着锅里,饼一好,刚挑出来,就被抢走,然后跑到一旁去卷好卤菜,就往嘴里喂。
不过两人都知道这里头肉贵,是要卖钱的,也就只放两样素菜,就吃得很香了。
还好贺岩心疼张春桃,卷了一张饼,里头放了肉,豆皮和豆干,在一旁左手一张喂给自己,右手一张喂给张春桃。
张春桃哭笑不得,一气摊了十几张饼,才将两人给喂饱了。
杨宗保拍着圆滚滚的肚子,感觉那饼已经到了喉咙口,连蹲都蹲不下了。
贺岩也没好到哪里去,不着痕迹的松了松裤腰带,然后才稍微舒服了些,抱着书包出门前,还忍不住提醒,中午给他送卤菜,多浇几勺汤汁,好拌饭。
张春桃却还不得闲,让杨宗保先将推车给推了出来预备着。
她在灶屋里,先是调好了半桶的面糊,一会子可以摊饼来卖,她想过了,光只卖卤菜恐怕买的人不多,而且不像是现代社会有塑料袋可以带回家去,如今这里卖吃食,一般是用荷叶或者牛皮纸包着回家。
更甚者,自己带碗和盆来打。
那牛皮纸要钱,荷叶如今是冬天,去哪里寻去?干荷叶倒是有,都被卖给药铺了,也得花钱。
她这个摊子还没开张呢,如今这银钱可是流水一样的花出去了。
若是自己准备碗筷,还没地方洗,也不干净卫生,索性还不如摊饼,到时候自己拿碗和盆来买的,就单独卖卤菜,多给一勺子汤汁。
若是碰到不方便,又想尝尝的,摊一张饼,然后将卤菜夹在饼里,多收一文钱,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还好之前她置办了全套的厨房要用的,这边镇上院子有,贺家也有,倒是空出来了,正好能拿出来用。
外头杨宗保将车给推了出来,风炉也放上去了,然后生火将木炭点燃,预备着一会子将那卤肉给放上去。
里头张春桃找出两口锅来,都洗干净,大一点的,用来装卤菜,先将那卤锅里的各色卤菜都捞出来放在锅里,又舀出来半锅的汤汁泡着。
小一点的那口锅,一会子用来摊饼,又带了上油壶锅铲还有菜刀,想了想,应该没啥缺的了,这才回屋换了一身干净的罩衣,招呼杨宗保出门。
关上院门的时候,张春桃恍惚觉得自己似乎遗忘了点什么,皱皱眉头想了半日也没想出来,索性放弃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开张
这推车一出门,那风炉的火虽然不大,可那卤菜是从锅里刚捞出来的,本来就是热乎的,被风炉这么一加热,虽然还盖着锅盖呢,可那香味哪里盖得住?
被那风一吹,不说顺风香十里,起码这附近家的都被这香味勾得闻香而来。
这附近的邻居都认识张春桃,早也听她说了,这家里男人要读书,为了补贴家用,她要做点吃食生意。
大家知道她做酱的手艺不错,当时还说,就这做酱的手艺,做吃食肯定错不了,到时候一定去捧场。
都以为不过是做个面摊或者卖点包子馄饨什么的呢。
此刻闻着味出来,看到张春桃和杨宗保推的那车,也不知道这是啥,怎么就这么香?勾得人都站不稳了。
尤其是孩子,一个个撒腿就围着那推车,够着脚的想看看这锅里是啥?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了:“妹子,你这是做的啥啊?怪香的。”
张春桃一笑,“这是我家祖传的卤菜。”
说着揭开了锅盖,顿时那热气合着肉香还有卤料的香味扑鼻而来,一下子大人小孩都走不动路了,眼睛直直的看着那锅里。
锅里有大半锅的卤菜,熬得浓郁粘稠的汤汁翻滚着,能看到有肉,还有大猪蹄,猪头和豆干之类的,都裹着褐红的汤汁,油汪汪亮晶晶的,让人一看就有了食欲。
围着的孩子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流着口水,恨不得扑到锅里去。
有那心急的就喊了:“娘,娘,我要吃!”
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附和,小孩子们都跟着喊要吃!
有那心疼孩子的就走上前来,就想买一点回家尝尝,确实太香了。
走进看到里头大部分都是肉,顿时露出难色来。
“哎呦,我滴乖乖,这都是肉啊!这谁吃得起!”有个婆娘忍不住惊呼道。
大部分还都是普通人家,宽裕点的一个月能吃上一点肉,打一下牙祭,就很是不错了。
更多的则是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一年到头也只有过年才能沾点荤腥。
不过石桥镇镇上有不少大户,更因为有外来客商的原因,倒是大家手头都还算宽松。
好多人家,将自家多余的房间租给那些外来的客商,不仅能收租金。
好多客商图方便,直接就每个月交银钱给房东,让房东家的婆娘给自己做饭洗衣裳。
有那精明能干的主妇,每个月都能从这些里头抠省出不少钱来,还有那客商吃不完的,也就被她们留下来给自家人吃。
除非是极小气抠门的客商,一般是不会计较这么一点小钱的。
有时候使唤这家里的孩子跑个腿什么的,还能给点赏钱。
男人们也因为这些客商,帮着上下货物,倒是也能挣不少。
有手艺的,也都支个小摊子,卖些面条包子之类的,大多是给那些客商和他们带的伙计吃。
毕竟天天去酒楼吃,就是客商也吃不起不是?
要知道肉贵,这么一大锅,在这婆娘眼里,那怎么卖得出去?毕竟外头那些面摊和馄饨包子摊,大家一般都是去要一碗阳春面,馄饨也都是素馅的。
所谓的鸡汤馄饨,也就是一只鸡架熬上好几日,熬到什么味道都没有了,还舍不得换。
至于那包子,也大多是素馅的包子,肉包子也有,价格贵,买的也不多,本地人只有打牙祭的时候,才会买上那么一两个,给孩子老人们吃呢。
旁边本来行动的几个婆娘也犹豫着住了脚,若是一般的卤菜买一点尝尝还吃得起,可这里头都是肉,只怕不便宜。
大人们舍不得掏钱,孩子们哪里管这个,一个个扭股糖一样的缠着要吃,不给买就在地上打滚。
那脾气不好的女人,已经捞起那打滚的孩子,就开始揍了。
一时哭得哭,喊得喊,热闹得不行。
还是张春桃解释道:“我这里头也有素菜,有豆干豆皮还有莲藕土豆呢,都是和这些肉一起卤得,也香得很——”
说着,从锅里用筷子捞出来一块豆皮来,切成了细细的丝,然后招呼那些小孩子:“今儿个刚开张,大家尝尝味道吧,不要钱——”
听说不要钱,那些打滚撒泼的孩子们顿时不哭不闹了,一骨碌就爬起来,围在了张春桃的身边要用手去抓。
被杨宗保拦住了,板着脸道:“要尝的都老老实实的排队,谁要是不排队,不给谁尝!”
这话一说,小孩子们忙你推我攘的就排好了队,好几个婆娘也厚着脸皮跟在了后头。
千张豆皮切得细细的,打头的孩子也不管手干不干净,接过来就往嘴巴里放,一入口,才嚼了两下,就没了,那一股带着肉汁的香味在嘴里久久不散。
这不吃也就罢了,还能忍得住,可这一点下肚子,才尝出来一点味道就没了,越发勾得人心里痒痒,垂涎不已。
不说这些孩子,就是那几个厚着脸皮尝试了的婆娘,也抵挡不住那味道,再看自家的孩子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只喊着要吃。
也就狠心咬牙的开口问:“妹子,这素菜怎么卖?”
张春桃早就心中有章程,定好了价格的,这土豆和莲藕便宜一些,六文钱一斤,豆干和豆皮十文钱一斤,那五花肉,猪蹄还有猪头肉自然更贵些。
若是摊上一张饼的话,里头放两样素菜,就两个大钱一个,放四样素菜就三个大钱,放肉的就五个大钱。
那婆娘听说土豆和莲藕更便宜些,也就有人咬牙掏钱说买上半斤。
张春桃挑出了土豆和莲藕,才恍然意识到,她居然没有秤,就说怎么觉得缺了点啥呢,一时倒是愣住了。
等着买卤菜的见了一问,倒是乐了,有近的就回家去将自家的秤给取来,然后合准了,先给秤了半斤莲藕和土豆。
第一个买的婆娘是个精明的,看着那锅里冒着泡的卤汁,赶着回家端出来一个大碗,将那莲藕和土豆都放里头了,还不肯走:“妹子,我给你做开张的生意,你好歹给添两勺汤呗!”
张春桃笑眯眯的道:“行,今儿个买我家卤菜的,我都给添上一勺汤,各位也请多多包涵,不是不多给,实在是这汤没多少,若是汤没了,这一锅只怕就要糊了不是?”
大家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家肯多添一勺子汤,这可是肉汤,下了本钱的,这汤汁怕都值一个大钱一碗呢,这么着也算是占了便宜了。
因此都点头说好。
有了第一个开头,那家的小孩得意的不行,其他的孩子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