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农门小辣椒-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是良苦用心,医者父母心啊!

    马大夫最是见不得这模样,傲娇的挥挥袖子:“行了行了,拿了药就赶快走吧,别挡在这里耽误我病人上门了。”

    其实这个时候,正是中午的十分,外头热得很,哪里有病人上门?

    张春桃恭恭敬敬的接过了药,想了想,从背篓里将一小袋子凉茶叶子,拿了出来,放在了马大夫面前:“马大夫,这是我自己晾晒的一点凉茶叶子,不值钱的东西,可是能消暑降温、生津止渴。您不嫌弃的话,就尝尝。”

    又说了那泡凉茶的法子。

    马大夫本不想收,可看着张春桃清亮的眼神,又听说这不值钱,到底心一软,接了过来。

    顺手打开一看,果然是几片大大的树叶子,倒像是棠梨树叶子晒干了?这是什么凉茶?

    他有几分啼笑皆非,不过转念一想,这乡下丫头能知道什么凉茶,估计是被大人哄骗着当真了吧。

    不过这的确不值什么钱,准确的说压根不值钱,收了也就收了,也让人家小丫头心里好受点。

    因此面上不显,只将那茶叶顺手抹进抽屉里,挥手示意人快走,别耽误他看医书。

    张春桃这才告辞出来,那药童还跟在后头,送她出来的后,还小声的叮嘱了两句:“那些草药咱们这附近山上都有,你只细心些,晾晒干了就送来,别放久了,走了药性。”

    张春桃认认真真的答应了。

    这才发现贺岩没有出来,正在里头跟马大夫说什么,然后马大夫看了他一眼,低头刷刷开了张药方。

    见药童还在外头跟张春桃说话,索性自己去柜台里,也不知道抓了些什么药,包了一包丢给了贺岩。

    贺岩给了银钱,就面色如常的出来了。

    当然,他那一把大胡子在,面色如不如常的,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

    张春桃见他出来,正要开口说自己事情已经办完要回家去了,就听贺岩已经先开口了:“回吧。”

    张春桃从药铺出来,就琢磨着她这药肯定不能带回张家去熬药,只怕连那金创药盒都不能带回去。

    可要熬药吃药也不能耽搁,想来想去,唯有那个山洞了。

    若是今天没有贺岩,她还得先想法子将药藏起来才能回张家,再得偷摸的带到山上去,实在是不好操作。

    看到贺岩了,顿时意识到,这事可以请贺岩帮忙啊?

    若是贺岩方便,可以请他帮忙给带到山洞里去,她只需要明天找借口上山熬药和敷药就好了,不会被人发现。

    正愁怎么跟贺岩开口,听贺岩这意思是要跟她再一路回去,那再好不过了,在路上怎么也能找到机会说这事。

    当下立刻点头,跟药童告辞后,跟在贺岩的后头就往镇子外走。

    两人离开不久,全婆子就急匆匆的也赶到了杏林馆门口,无意间似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不过她也没多想。

    匆忙就进了杏林馆,开口就要买金创药。

    原来,她早上赶集将自家的鸡蛋卖了之后,就想着难得赶一次集,又惦记着小儿子。

    跟同村的其他婆子说了一声,就去镇上老秀才开的私塾去寻何文昌。

    到私塾的时候,正好是吃午饭的时候。

    老秀才的这个私塾本就是收附近乡村和镇上的学生,大多都是下头各村里的学生,家境不宽裕,都是节衣缩食倾全家之力供一个读书人。

    这些学生除了束脩费,还有买书和笔墨纸砚,合起来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大部分学生都十分懂事,知道家里不宽裕,在吃饭上就想着法子节约些。

    老秀才的娘子和儿媳妇,本也闲着无事做,为了补贴家用,索性就在家开个小厨房,这些学生自己带粮食,然后每个月交二三十个大钱,让老秀才的娘子和儿媳妇给他们做饭。

    学生们也能省些嚼用,老秀才家也能多点收入,倒是皆大欢喜。

    这做出来的是大锅饭,加上收的钱本来就不多,自然生活有些清苦。

    家里宽裕些的会给自家孩子多点银钱,让他们在外头偶尔能打些牙祭,大部分人还是老老实实吃大锅饭。

    就是这样的粗茶淡饭,比起乡下家里,还是强多了的。

    全婆子心疼何文昌,每个月都要给他一两银子花用,除了买纸笔之类的,还能剩下点钱偶尔吃顿肉。

    这次来镇上,她不仅带了鸡蛋来卖,还特意留了几个,打算带给何文昌,让交给厨房,每天给他煮上一个,也能补补脑子。

 第五十二章 读书人的梦想

    全婆子很少到私塾来,也是有缘故的。

    她自己在八角屯是一贯抬头做人的,可不知道怎么的,到了镇上,就有些心虚气短缩手缩脚的。

    来过私塾一两次,都畏畏缩缩的,丢过一次人,就总觉得这镇上人都会笑话她,越发的就抬不起头来。

    因此到了这私塾,小心翼翼地跟那老秀才的儿媳妇赔笑,又塞了个鸡蛋作为报酬,才让老秀才的儿媳妇让她进了灶屋,烧热水给何文昌煮鸡蛋热馍馍。

    一面又求那老秀才的儿媳妇将何文昌叫来,给他私底下开个小灶。

    那儿媳妇收了鸡蛋,又念在何文昌算是私塾里比较有前途的学生的份上,也就笑盈盈的去前头叫人去了。

    这私塾的菜饭,粮食都是自带的,每顿都是有数的,蒸上就是了。

    至于菜,都是老秀才后院自家种的菜。

    十天半个月买上几块豆腐回来,炖个白菜,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因此何文昌听说家里人来了,先是一愣,等到过来一看是全婆子,忍不住就开始头疼。

    他在家义正言辞的不同意全婆子的想法,娶张家大丫头为妻,为这个还提前到了私塾。

    没想到才过来几天,娘就赶到镇上来了?这是打死都不放弃了?

    全婆子正在煮鸡蛋,看到儿子先是高兴,再看儿子碗里,除了两个二合面的馍馍和半碗水煮芹菜外,连点油星子都见不到,顿时心疼得直抹眼泪。

    一把拉着何文昌坐下,一边念叨着儿子又瘦了,还忍不住抱怨家里几个大些的儿子和儿媳妇是白眼狼。

    何文昌虽然心里也憋着气,觉得他几个兄长不信任他,瞧不起他的能力。

    不过只是考场失利,就断定了他将来没有前途一样。

    因此他心里也发狠,怎么着明年也要考中秀才,让家里几个兄长看看,他这个被兄长认为不会考中秀才,没有大出息的弟弟,会成为何家的荣耀和骄傲。

    可到底也记得兄嫂这么些年的付出,只得低声劝解了全婆子几句。

    所幸全婆子也知道这不是自家,人多眼杂,抱怨了几句,儿子一说,就住了嘴。

    一边往灶膛里添柴昌做媳妇的事情来。

    何文昌一听,忍不住就又回想起了那日,张家大丫骂他的时候,那红扑扑的脸蛋,明亮的眼睛。

    从家里到私塾这几日,白日里还好些,到了晚上,他总会想起那一幕,在脑海里总是忘不掉。

    他觉得他这是被亲娘洗脑了,天天念叨那张家大丫头,念得自己都疯魔了。

    也顾不得此刻是在私塾了,见外头没人,决定今儿个非要跟亲娘掰扯清楚才好,不然老被这么洗脑,万一哪一天他意志不稳,被洗成功了,真要娶了那张家大丫头可咋办?

    何文昌年纪小的时候,可能还带着一点孩童的淳朴天真了,可经历了几场府试不中,见识到了外头更宽广的世界后,他的眼界和心计,自然不是全婆子夫妻能比的。

    他知道自己父母见识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得到八角屯那么一个小小的村子,自觉自己的儿子文曲星下凡,将来前途无量,说不定还能做官当大老爷。

    他们却不知道,村子外头,不说县里,就是镇上,如同他这样的童生就有好几个。

    大多都是庄户人家出生,倾全家之力供养出来的,没有靠山,没有背景,能靠得唯有自己。

    只有努力读书这一条路能走。

    只有读书才是他们鲤鱼跃龙门的唯一机会。

    如他这个年纪的读书人,天资不错,谁能没有野心?

    他也有!他不仅想中秀才,让祖宗父母脸上有光,让兄嫂知道看轻了他,让乡亲们都敬仰他!

    他更想中举人!只要中了举人,就算一辈子不能考中进士,也能入仕,光宗耀祖了。

    他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自然亲事就不能马虎。

    打从知人事那天起,何文昌想着的是要娶一个举案齐眉的妻子,知书达理温柔娴淑,平日里打理家务,闲暇时候两人读书泼茶,是何等惬意?

    他也曾听过不少跟他一样的童生说起过妻子的要求,大多如他一般。

    又还听了不少小道消息,那些同他一样的读书人,极少娶乡下姑娘。

    他们要么是娶了自己启蒙恩师家的闺女,要么就是娶了同窗家的姐妹。

    他们都说,若是娶了乡下不识字的丫头,那就要忍受一辈子的对牛弹琴,俗不可耐,是何等折磨!

    不是没有人,想娶官宦家的千金小姐,可就算他们想,那些官宦人家也瞧不上他们。

    这世上有四个字,叫做门当户对!

    如同他们读书人瞧不起乡下丫头一般,他们也配不上那些官宦千金。

    像话本里一样,官宦千金遇到一个穷秀才,就倾心下嫁的事情,只有话本里才有。

    更何况,话本里人家好歹也考上了秀才,他这样连秀才都不是的童生,连见到官宦千金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也有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中举人或者进士的人中龙凤,他们中有那才貌双全的,会有机会被上官赏识,哭着喊着非要将自家闺女嫁给他们。

    可这样的机会,这么多年来,又有几个?

    虽然差不多每个读书人,心中都有这么一个高中后被官宦千金慧眼识中,然后非要带着庞大的嫁妆和资源下嫁的梦想。

    可梦想之所以是梦想,不就是因为基本实现不了么?

    何文昌不敢做那么美的白日梦,想着能娶个启蒙恩师家的闺女也就知足了。

    偏启蒙恩师不争气,膝下只有两个没半点读书天份的蠢儿子,断了他这一条路。

    同窗家的姐妹倒是多,可要么早就嫁人了,剩下的那些个,也少有读书识字的。

    思来想去,唯一的是等中了秀才再说亲,亲事自然能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再不济,也能娶个富户家的闺女不是?

    这张家大丫先别说和知书达理温柔娴淑半点不沾边,更不用说已经要被家里许给人当填房了。

    他这从中间横插一脚,叫人说他抢人家二婚头的婆娘,他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第五十三章 大款有钱

    这些道理他都掰碎了,讲给了全婆子听。

    可全婆子只认一个道理,儿女的亲事,自然要爹娘做主才行。

    她当然知道,若是小儿子考中秀才也好,举人也罢,肯定能娶个高门的媳妇。

    儿子是高兴痛快了,可她这个做婆婆的怎么办?那高门儿媳妇能看得起她这个婆婆?

    这些年,为了这个小儿子读书,她已经将前头几个儿子儿媳妇都得罪狠了,将来后半辈子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小儿子何文昌。

    如今这儿子还没娶儿媳妇,她就已经觉得这儿子别的都好,就是太有主意了,人生大事都不听他们这座爹娘的。

    将来还能指望啥?

    这小儿子要是娶个高门儿媳妇,自己这做婆婆的岂不是还要将儿媳妇供起来?

    以她对小儿子的了解,以后她和小儿媳妇有了争执,这儿媳妇娘家家大势大的,儿子能护住自己吗?

    自己生养的儿子,就跟栽了棵果树,好不容易精心施肥抓虫嫁接长大,刚开始挂果了,自己还没尝到这果子甜不甜呢,都被别人囫囵连果树都挖走了。

    谁特么能接受?反正她是不能的!

    所以这小儿子的儿媳妇,肯定得她来挑,挑个好拿捏的,能生养的。

    就算儿子不待见,只要能生几个大胖小子,那儿子还能不看在孩子的份上,乖乖听话?

    全婆子也是心里有成算的,所以管儿子何文昌怎么跟她讲道理,她就是咬定了不松口。

    何文昌见自己亲娘油盐不进,不管自己怎么说都不松口,再好的心性,也忍不得了。

    心里忍不住也有些怨气,平日里口口声声说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什么都愿意,怎么在涉及到他的终身大事的时候,就一意孤行呢?

    本来天气就热,加上跟亲娘谈崩了,何文昌终究还是年轻气盛,忍耐不得,饭也不想吃了,起身就要走。

    恰好全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