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相可知庭州?”
  姜沃点头:怎么不知,来济宰相就被扔过去镶边过,是大唐的边境,换到现在是地处新疆。
  永徽六年时,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就带兵突袭庭州,劫掠四县,伤亡百姓数千人。
  帝震怒举兵,苏定方大将军率军灭西突厥。
  但在那之前,庭州一直是战场最前线,时不时就有西突厥骚扰劫掠。
  “我自幼随父母在庭州长大,那边的百姓,无论男女,多少都要有些防身的本事才是。”
  是不得不民风彪悍。
  “庭州大大小小的武将,家中妻女都得会骑射——父亲领兵出征时,城中空虚,说不定就会有突厥的小股骑兵来偷袭城池,想要抓将士的妻女回去为质为奴。”
  “打小母亲就带着我们姊妹训练家中的仆从和健妇。”
  “父亲离开时也会留一道城里的兵符给母亲,若有紧急情形,可调守城兵士。”
  宁拂英说着说着,见姜相不再往前走,而是站定了看她,不由一顿道:“是我话多了,姜相请。”
  却见姜相如玉府冰雪一样的面容上,忽然露出一抹如春水初绽的笑容来。
  这笑容将宁拂英还晃了一下。
  就听姜相道:“拂英,你学过练兵啊?”
  宁拂英面对姜相明如星辰的双目,不由就低头谦虚了下:“只是跟着父母学了些皮毛,最多训过百余人而已。”
  姜沃颔首:英国公府,我的宝藏之地。
  *
  “师父!”婉儿见到她,就放下了手中正举着瞄准壶口的柘树枝。
  姜沃含笑:“无妨,婉儿继续投就是了,师父看看婉儿投的如何。”
  她发现,教孩子实在要因人而异,若是太平,姜沃就不说这话了——那太平能真的在这儿玩一整日不走。
  倒是婉儿,有些太乖太聪敏了,有时候可以纵容她一下。
  顺顺则在旁道:“姜相,婉儿妹妹好聪明。我读什么书,她都一听就记住了。”
  开始顺顺以为婉儿已经跟着姜相学过这篇文章,结果换了一本新书后,发现婉儿还是过耳不忘。
  姜沃含笑:是啊,史册上婉儿哪怕长在掖庭,亦不掩其聪达敏识。
  是十四岁被还是天后的武皇召见,令其做文章,便能援笔立成,让彼时已经理政多年,见多了朝臣才子的武皇,也不由惊叹爱惜其才的才女啊。
  *
  回府的马车之上。
  姜沃替婉儿擦了擦额上的汗珠,又从马车上的一只水晶碗里捞出一枚浸在水里的玉鱼,放在婉儿手里让她握着。
  这玉鱼质地特殊,浸过水后,凉凉润润握在手里可以消暑。
  姜沃也不知是哪一州的贡品。横竖媚娘那里用着觉得不错的,姜府总有一份。
  “婉儿今日玩的高兴吗?”见婉儿点头,姜沃道:“以后家里或许会常有各府的小娘子来。”
  她话音刚落,就听眼前孩子道:“我会替师父好好招待贵客。”
  姜沃失笑:她不是想说这个,婉儿啊。
  她摸了摸婉儿的发顶道:“师父是要告诉你,将来哪怕有再多小娘子,师父或许也会收旁的学生,但还是最看重婉儿的。”
  婉儿太懂事了。
  而太懂事的孩子……或许只是怕不够乖巧懂事的话,会不再被喜欢看重吧。
  不像太平,
  她就会大大方方数着手指,直接对姜沃道:“姨母最喜欢的是姐姐,其次就是我和婉儿!”都不用问姜沃,她自己就盖章定论啦。还拿出新学的一个不太恰当的词儿来要求姜沃道:“以后姨母也要一直如此,不能喜新厌旧啊。”
  这个词儿还是媚娘无奈说她的——但凡有了新的玩器,太平就抛下旧的去玩新的。
  故而姜沃今日就明明白白告诉婉儿——
  不用那么懂事,她也最偏心婉儿。
  婉儿闻言,先把玉鱼小心放回碗里,然后才伸手抱住了姜沃的腰,将面容埋在她的衣裳上,又小小声叫了一声:“师父。”
  姜沃静静环着她。
  半晌后,她才听婉儿忽然开口道:“师父这几日才高兴些。”
  姜沃闻言低头,正对上婉儿仰起头来看她,略显昏暗的马车中,婉儿的眼睛带着一层薄薄水光的亮:“师父虽然不说,但婉儿看得出,师父前些日子总是很难过。”
  “听公主说起,皇后有时也会如此。”
  姜沃知道婉儿说起的公主,一定是太平。若是曜初,她会称呼安定公主。
  果然婉儿道:“公主与我说,要是我们快些长大就好了,像安定公主一样。”
  婉儿说完后,就见师父笑了,容采如玉,神色安心畅意。
  她的手轻轻捏了下自己的腮,有一点微微的刺痛——师父常年握笔,略有薄茧。
  “婉儿,你们可以慢一点,但要好好的长大。”
  **
  五月十五大朝会。
  二圣当朝下诏,定下公主可置幕府典制。
  又命吏部、礼部、宗人府一同议定具体官职、属僚数目、俸禄等细章。
  姜沃听到俸禄的时候,下意识微不可见侧首,看了一眼身后的户部辛尚书,嗯,果不其外看到了辛尚书露出了一张苦脸。
  只要增加度支,就如同割辛尚书的肉。
  皇帝定下六月十五大朝会将此事呈上——因这次大朝会后,就要开始连放十五日的田假了。
  黄昏离开皇城前(正式放长假前),姜沃还去了一趟吏部。
  只见裴炎还在整理‘公主幕府事’的细则——这位属于卷王,总是想提前完成公务。见到姜沃来才起身道:“姜相。”
  “小裴啊,马上就要十五日田假了……”
  姜沃原想劝他趁着休沐好好歇歇的,就见裴炎热情高涨道:“姜相放心,家中田亩自有人照管,我每日都来部里当值。”
  姜沃:……怎么说呢,小裴这么卷,把她都快比成王神玉了。
  而且姜沃眼神很好,她清楚地看到裴行俭原本都要进门了,听到这话又迅速退了出去,显然是怕被牵扯进加班。
  姜沃站在原地想了想,然后勉励道:“子隆年轻有志,我甚慰之。”然后也离去了。
  唯有裴炎更加振奋地工作(卷)了起来:原本姜相都是只叫他‘小裴’,这还是第一回 郑重称了他的字。
  裴炎边奋笔疾书边想:不知今岁考功,他能不能升任正四品吏部侍郎?
  算资历和功绩,应当够了吧?
  总之一定要先把这次的‘公主置幕府’事办好。
  朝臣们多知,安定公主少时多养在姜宅。
  裴炎就猜到,姜相一定很重视这回‘公主幕府’事,这可是他走向侍郎的重要一步啊。
  什么田假,不用休了!
  *
  姜沃走出门,果然见裴行俭站在树荫下等她。
  大约是怕她问起加班之事,于是先开口道:“听师父说,过几日姜相要与英国公一起去探望师父。”
  姜沃点头:去邢国公府探望苏定方大将军之事,她还特意算了个‘宜探病’的日子。这才与英国公提前递了名刺过去。
  裴行俭露出些黯然之色。
  姜沃见此安慰道:“守约,这个田假,你一天都不要来了,我替你来当值就是了。你多陪一陪苏大将军。”
  裴行俭轻轻点头:“好。多谢姜相。”
  与英国公的‘战术多病’不同,苏定方大将军是真的反反复复病着,且日益加重。
  凌烟阁那一日,苏定方自然是撑着来了。
  但撑过典仪看过武舞,谢过圣恩后,次日就又病至卧床不起。
  如今孙思邈孙神医在京,邢国公府也已然请过神医了——就算孙神医不在时,李勣大将军也是精通医道,屡屡替苏定方诊脉开方。
  可任是什么良医,也都是只能治病,不能治衰老。
  两人并肩往宫外走去,裴行俭还提起一事:“对了,师父已经知道是姜相向皇后提起建本朝凌烟阁之事了。”
  姜沃疑惑:“不是说好,不与苏大将军说吗?”
  裴行俭苦笑:“我哪里瞒得住师父啊。他才对我露出些微此生不入凌烟阁的遗憾,转头二圣就提起凌烟阁之事,再加上姜相为平阳昭公主请命——师父怎么想不透?”
  “师父为此还恼我来着。”
  “姜相可是为凌烟阁事,在朝上很受了一回攻讦。”
  “师父心中总过意不去。”
  姜沃摇头:“那实在不与苏大将军相干啊。”李敬玄等人想要写奏疏参她,何止为一事?
  裴行俭驻足道:“我这会子出宫便去邢国公府,不如姜相与我同去?”
  姜沃点头:“好。”
  *
  夏日酷热,裴行俭今日上朝也未骑马,而是坐了马车。
  姜沃在宫门口与候着她的崔朝说了一声,便上了裴府的马车。
  路上,姜沃想起一事,就带着一种往碗里捞人的笑容道:“守约,我记得你有两个女儿。”
  她笑眯眯问完,忽然想起,十多年前,她也是这么先下手为强把裴行俭捞到吏部来的。
  那给许敬宗郁闷的!
  凡见了裴行俭眼神都颇为幽怨。
  现在,她又要从裴行俭处捞人了。
  裴行俭闻言点头,只是略微带了些遗憾道:“不过两女都已经出阁了。”
  他与姜沃和英国公常见,自然听闻姜相见过英国公家小娘子后,很是喜欢,从端午至今已经邀至自家做客两回。
  而就在三日前,六部朝臣皆在的例行的大议事会的间门歇,英国公和姜相还当众闲聊起了此事。
  当时英国公就笑言道,若非辈分不对(毕竟李敬业在姜相前亦执晚辈礼),姜相也可收个学生。
  而姜相则立刻道:收学生何重辈分之差?
  随即又笑言:“陛下曾令我向英国公随学请教尚书省事,算来,我也是英国公的学生。这辈分又如何算呢?”
  李勣大将军便颔首道:“既如此,就让她带着投师帖与拜师表仪,登姜相门去。”
  两位尚书省宰相,就当众把这件事定下了。
  自那日起,朝臣中就多有传言:姜相有松口多收弟子之意。
  故而此时听姜沃这么问,裴行俭稍稍有些遗憾:他虽然也才过不惑之年,但女儿生的早,都已经出嫁了,且还都随着夫君外放出京,不在长安城内。
  姜沃颔首:“我知此事——我都去喝过喜酒的。”
  说来,裴行俭不愧是吏部中流砥柱,挑女婿挑的都是人才。
  他的长女,许了此时尚名不见经传的新进士苏味道。然姜沃知道,这位将来也是武皇一朝的宰相。
  他的次女,许了齐州长史王福畤的次子,即王勃的兄长。
  而且,那位苏味道,不光是大唐的宰相。
  他的‘苏’还跟‘苏轼’是一个苏字——正是苏轼的祖先。
  感慨完裴行俭挑人的精准,姜沃又道:“我是想说,两个小娘子都已经出阁出京无妨,你夫人不是还在京中吗?”'1'
  裴行俭:……原来,姜相看上的是我夫人吗!


第177章 大唐劲敌
  夏日骄阳晒得树上叶子有些打卷。
  然如此夏日;邢国公府东门外,早有一中年男子带着两子迎候在外。
  此人正是邢国公苏定方独子,武邑县公苏庆节。
  苏大将军初以武封国公;后再得军功;皇帝除了加其食邑,更给其独子封了一个县公爵位。
  以他这般身份,却主动迎候在门外,见国公府特有的彩饰朱轮马车停下后,又从台阶上走下来相接,自是因为来人身份更重。
  苏庆节迎的是理所应当心甘情愿:来的这两位,无论是爵位还是官位,都在他之上。
  “英国公、姜相。”
  苏庆节行过礼后;亲自伸手虚托着英国公的手臂;请他下马车;以做礼数。
  待英国公下车后,苏庆节回首见姜相踏着做成三阶台阶状的马凳而下。
  明明是下马车;其姿仪竟给了苏庆节一种履云至地之感。
  只观其气度;苏庆节就生出了跟许多朝臣一般的感慨:真不愧是两位仙师之徒。
  *
  说来,五日前,姜沃已经随裴行俭来过一回邢国公府;与邢国公解释了一番凌烟阁之事。
  请苏大将军勿以此事萦怀。
  在听苏大将军非常直白骂了几句李敬玄;之后捎带上了整个御史台;甚至是御史这个职业后……姜沃就了然,为什么英国公总是会给苏大将军一个‘你少说话’的眼神。
  不过,若非朝堂之上,跟苏大将军这种人打交道实在很痛快。
  那日,姜沃就见到了苏定方大将军的两个孙女。
  苏大将军唯有一独子;还是年近四旬才得的子嗣,故而他本人虽然与李勣大将军年岁相当,但家里直接差出一个辈分去。
  他的两个孙女才十一一岁。
  不过苏大将军的两个孙女,并不似姜沃见到宁拂英一般,稍加交谈便顿觉不凡。
  两位苏家的女孩子,皆是这京城官宦之家中里最常见的小娘子——出身名门/勋贵,家里自会教读书认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