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密事-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抬李桂娘是为着临江王府,抬卫安却是为着安定北侯府和一众老臣们的心。

    只是李桂娘这里问不出什么好听的,便转去把机会给了卫安。

    卫安果然笑起来:“有的。”她笑的露出两只小酒窝和梨涡,眉眼弯弯的:“我亲自做的小衣裳呢。”

    这么夸口,又说亲自,方皇后便笑了一笑:“那倒要瞧一瞧了。”

    这一瞧才当真愣住了,整件小衣裳真有不知多少种颜色,这么多布拼起来的衣裳,竟找不到一处线头

    这手针线功夫

    虽自家儿子肯定是不会穿的,可是到底这心思实在太难得了,她忍不住便赞叹了一声:“难为你怎么做出来的这衣裳简直用天衣无缝四个字来形容,也不过分了。”

    被磋磨出来的。

    上一世给安和公主做衣裳,安和公主当着彭采臣的面就笑了一声:“给我做衣裳也好,只是既然说了给我做了,就要诚心。我穿的衣裳,也不用多麻烦,就四个字,天衣无缝罢了。”

    一句话,几乎熬瞎了卫安的眼睛。

    卫安那一件衣裳废了绣,绣了又扔,足足做了四年。

    四年以后交上去,连安和公主也没了话说,竟真的开始穿她做的衣裳。

    她想起旧事就笑起来,心里竟奇异的没有起波澜,低垂着头平平静静的说:“娘娘过誉了。”

    等到方皇后把那件小衣裳给众人瞧一瞧,众人看着卫安的眼光就又不同起来。

    这个卫七到底是什么变得

    怎么什么都这样拿得出手

    这衣裳用色虽多,;配色却不显得杂,反倒又鲜亮又喜庆,是外裳,可是比贴肉穿的都还精致些。

    连方老太太拿在手里摩挲一回都忍不住叹:“真是绝了,比织造局绣出来的,恐怕也不差什么了。”

    卫老太太便连忙笑起来:“可别夸她,不过是自小跟着我身边那个老嬷嬷学着绣,为着绣这件小衣裳,费了不知多少灯油,就在昨晚才赶出来的,一夜没睡呢”

    方皇后看着卫安的目光软和下来,半响才微笑点头:“真是个好的。”又朝卫老太太玩笑:“您老可别心疼,过后本宫就告诉圣上,让圣上给您府上补那些灯油去”

    众人俱都笑了,殿中气氛极为融洽。

    不一时安公公已经捧着红木描金匣子回来复命,皇后宫里的司仪快步上前恭敬接了,展开锦笺唱名:“小皇子名讳已定,请皇后娘娘恭送十三尊神明”

    小皇子取名为楚景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隆庆帝心思,可见一斑。

    方皇后欣喜领命,接了三杯水酒恭敬洒在案前,送走了十三位神明。

    命妇们亦都纷纷下跪向小皇子和方皇后道喜。

    方皇后让众人都起了身,让奶娘先带着小皇子去里头吃饱了,才又重新送出来,交到前头隆庆帝手里去,让隆庆帝领着小皇子去太庙拜见祖宗。

    这是莫大的荣耀,她生出了嫡子。

    且是隆庆帝如今膝下唯一的儿子,隆庆帝自从失去了儿子以后,对女儿们都如珠如宝,就更不必说是儿子了,从这以后,她的地位就稳稳当当了。

    连带着方老太太也喜从心来。

    方家以后,还怕什么呢

    正事差不多了,方皇后也有些乏了,便不再多说,只又跟卫安说了几句话,才让底下的人把洗儿钱和各色果子都分发下去。

一百四十三·封号

    宫中走了这一趟,全须全尾的去了,也仍旧全须全尾的回来。

    不仅如此,还又让方皇后无比的满意。

    这可是并不容易办到的,卫老太太上了马车便靠在软枕里休息,上了岁数了本来就懒得动弹,到了宫里磕头跪拜,一整套礼仪下来,以她的年纪来说,还穿着礼服和顶着厚重的头饰,实在是一件极重的体力活,这一天折腾下来,当真半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卫安轻轻拿着美人锤给她捶腿,知道一时半会儿马车走不得那么快,还点上一柱安神香,好让她睡的能更舒服一些。

    等回了定北侯府时,果然已经华灯初上。

    二夫人和三夫人等在垂花门处,得了消息便一左一右的上来搀扶。

    等回了房,热水和热饭热菜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卫老太太洗了脸,觉得精神已经好了许多,笑着叹一声:“你们有心了。”

    二夫人便摇头,真心实意的道:“娘才是真辛苦了,进宫可不是个轻省事儿,想必这一天都没能好好吃下东西,快用些饭菜再说罢”

    三夫人也连忙说是。

    宫里头自然有宴席,可是那么许多人,又有诸多叩拜礼仪,等风一吹,东西早已经冷了,哪里还能吃得下去,偏偏又耗费心神,肯定不能好好吃东西。

    卫老太太点头,领着卫安用过饭了,又净了手,换了衣裳梳洗过,才重新又回了东次间坐了,让二夫人三夫人也坐,道:“男人们恐怕要再晚些才回来了,你们不必等他们,待会儿便先各自休息罢。”

    二夫人和三夫人都知道隆庆帝高兴,午宴完了还准备了晚宴,这一场必定要再晚一些的,便都答应了。

    卫老太太这才点头,看向卫安:“你两个伯母都在,这事儿明天反正也要从别人嘴里听着,干脆咱们自己先说一说。安安,你使的什么法子小皇子怎么肯亲近你”

    卫安知道她定然是要问的,便笑一笑:“也没什么,就是往手腕上涂了些香料。”

    卫老太太很有些疑惑,可知道她的确是擅长此道的,便不再多说了,只是感叹一声:“你这个风头出的好,如今毕竟要靠着帝后,你能得他们喜欢,路就好走多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听了事情大概,看向卫安的目光便又不同。

    待她更客气亲近了几分。

    一路回去,蓝禾嘴角的笑意就没停过,围着卫安左看右看个不住。

    她是卫安从卫老太太房里要来的,自来稳重,少有这样的时候,玉清便笑着骂她:“你作死啦怎么这样瞧着姑娘”

    蓝禾便笑:“瞧一瞧姑娘是不是天仙下凡,怎的什么都能会呢”

    卫安的脚步便顿了顿。

    的确,显露的有些多了。

    已经足够了,再多,恐怕就要招祸了。

    她当然不是用了些香料便罢,她只是曾经听说过,小孩子的嗅觉是极灵敏的,娘胎里带来的气味会让他们格外安心。

    所以她上前搭了把手,把小皇子之前贴身穿的换下来的旧衣抱在手腕间放了好一会儿,并没就交给宫娥,等到小皇子挣扎大哭了,才蹲下身去。

    也不过就是试一试的事罢了,或许也有小皇子当真是觉得手里无物而不安稳的缘故。

    碰巧的事,不足挂齿。

    倒是针线这一手技艺,是实打实的准备邀功请赏去的。

    她自嘲的笑了笑,回屋去梳洗了,翻身对着脚踏上守着的素萍,嘴角弯一弯,又重新露出个笑脸来。

    郑王现在不能光明正大的护着她,她守着这么多财帛,难免成为别人的目标,与其如此,倒不如往更高处寻一个栖息处,把自己的地位抬得高一些,再高一些,那些想打主意的人,便也要看一看他们自己究竟有多高了。

    她难得的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早起来,再没有前一天早上起来时候的憔悴,精神焕发的去老太太院里请安。

    因为她院子旁边的桂花都开了,还跟老太太笑着说要做水中望月来吃了。

    卫玉珀后头才来,给卫老太太请过安便立在一旁,可怜兮兮的想说话好像又有顾虑的模样。

    卫老太太便点一点她:“阿珀想说什么昨儿给的那套衣裳还可心么”

    语气倒是很温和,可卫玉珀心里半点儿感恩的念头都提不起来。

    从前难的时候,觉得能得一句好言好语已经难得,等到日子好过些了,这些又觉得本来就是该有的了,肖想的东西就更多。

    她还没来得及答话,外头就有大管事一路奔进内院来,在院子外头立住了磕头,说是前头有圣旨下来,让卫安去外头接旨。

    一时满屋子都静了下来,卫玉珀唰的一下朝卫安看过去,死死的咬住了嘴唇。

    卫老太太重重的捏一捏卫安的手,笑着让她:“去”

    圣旨是隆庆帝跟前的安公公亲自来宣的,大意是说卫安秉性柔顺,如桂如兰之类的话,最后才是重头。

    卫安终于有了封号,成了正式的郡主。

    隆庆帝给她一个寿宁郡主的封号。

    安公公和颜悦色,等卫安双手接了旨去,便笑着道上了一声恭喜。

    本来就该封郡主的,只是之前的封号是礼部拟的,隆庆帝并不曾过目,还一时给忘了这事儿。等昨天见过了方皇后拿出来的卫安给小皇子做的衣裳,才出了一回神,不知想到什么,第二天大笔一挥,把礼部拟出来的那些封号通通都驳了,自己写了寿宁两个字,给卫安送出来。

    寿宁

    卫安捏着卷轴的手指有些泛白,笑着说一声多谢公公,便早有二老爷三老爷和卫阳清亲自招待安公公喝茶。

    现在定北侯府今时不同往日,这杯茶倒也真是能喝的,安公公笑容满面,出去的时候拿了一只厚厚的红包。

    卫老太太得知以后,半响都没有说话,许久才抬起了眼睛,看向卫安:“告诉你母亲一声。”

    经过这么多年,卫安总算是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很该告诉明鱼幼一声。

一百四十四·明家

    卫安明白的。

    那个不曾见过面的母亲,挣扎着生下她,生命最后一刻也是在替她殚精竭虑的打算。

    她很多时刻不平,那些纠结缘分差一点儿就要从心里喷薄而出的时候,就想一想明鱼幼,而后就能从辗转反侧中渐渐平复下情绪来。

    想一想,她也并不是没有人爱。

    她也不能变成上一世最后那等丧心病狂的模样。

    她女儿若是活着,她宁愿折一辈子的寿数去换,只希望她能平安喜乐的度日,换做明鱼幼,也必然是一样的。

    所以她才更要过的好,更不能让自己被仇恨吞噬的面目全非。

    这些人都指望着她过的不好,可她偏偏就要过的比任何人都好,潇洒自在。

    她眼眶里泛上泪意,半响抿唇应了一声是。

    卫老太太便让她自己往小佛堂去。

    自从明家的案子平反了,卫老太太便想着要重新把明家人的骨灰都送回云南去。当初死的不明不白,都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可骨灰却还是被锦衣卫留了下来,装在瓮里封了带回京城做事总要留一线,明家的事毕竟来的蹊跷,他们也怕事情有反复的那一天。

    自从明家平反,这些东西就跟着赏赐一起发还了。

    卫老太太看着那个瓷瓮,嘴唇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那一天好像老了十岁不止,从那以后身体便越发的差了。

    而这些来不及回乡安葬的骨灰,被卫老太太给辟出了一件小佛堂,就安置在里头,每天都往里头念经烧纸。

    明鱼幼的灵位也在里头,虽然郑王府那头也立了一个,可是叫她受两头香火,总是好的。

    卫安明鱼幼灵位前,实在没忍住,上前几步,摸了摸灵牌的边。

    隔着地狱黄泉,连见都不能见一面,也只有跪在蒲团上的时候离她最近,平时连做梦,都是迷迷蒙蒙的,看不清楚母亲的模样。

    她结结实实的给明鱼幼磕了三个头,许下心愿必定要带她回家,才往外头来。

    只是一出门,才下了游廊的台阶,便听见头顶上响起沈琛的声音:“你怎么哭了”

    太阳太盛了,卫安抬手遮挡,眼睛还湿漉漉的,一眼就看见了立在树杈上的沈琛。

    这间小佛堂久无人来,一颗大枫树少说也已经有一二十年无人打理,原本就有了年头的,这一疯长起来更是遮天蔽日,只有隐约的光点透过枝桠缝隙铺在地上。

    沈琛立在上头还觉得上头宽阔的很,见卫安仰头,他便低头去看她,见她眼睛湿漉漉的,睫毛上的泪还没干,就知道她是哭过了,一下子从树上跳到她身边拍了拍手掌:“听说你封了郡主了,所以来看看你,给你道喜。”

    上次匆匆一见,又有怨气,竟然没发觉,现在沈琛一立在眼前,就替她挡去了大半光线,她才发觉,眼前这个少年,竟也已经长成了这个模样了。

    她轻轻往后退了一步,朝他笑了:“多谢。”

    沈琛也跟着笑,清澈的眼睛瞬间便有了耀目的光彩:“谢什么我还没把礼物拿出来。”

    他变戏法似地从身后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往前递了递,放到卫安跟前:“这是当初明家那些人的名册明家的族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