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明明有能力自己脱离那个家。”樊骜说。
“如此,更好吧。”元秋把那份文书收起来。
林家人想要钱,一千两银子足够他们过上比赵家更富裕的日子,也能供得起林安顺读书。
只当,是她占了林安然的身子,为她的父母和弟弟做的最后一件事。
自此,便问心无愧。
冯氏再见林厚,抹着眼泪说:“你姐夫到县里去,这半天都没动静,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安然她……”
林厚脸色铁青,“大姐,安儿被那将军夫人看中,要让她卖身为奴!”
冯氏瞪大眼睛,身体前倾,“你说啥?卖身为奴?”
“卖身契我都签了!不然我们一家都要掉脑袋!”林厚握着拳头说。
事实并非如此。樊骜不曾强迫,给了林厚选择,但林厚并不想让人知道,是他为钱财卖女儿。
冯氏满面怒意,“这光天化日,就没有王法了?”
“人家是贵人,我们是贱民,他们说的话,就是王法。”林厚连连叹气。
冯氏怄死了!
她知道林安然出身不俗。原本计划好好的,想要利用那个秘密,给赵贵谋个富贵前程!可没曾想,再过三月就成亲,竟横生枝节!
可那个秘密冯氏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况且她也确实不知道当年生下林安然那位夫人的身份。
“大姐,我来,是那将军让解除安儿跟阿贵的亲事,拿了退婚书给他!许是怕日后被人说道吧!”林厚拧着眉头,“大姐快找人写好退婚书,我要送过去!”
原本小地方,订娃娃亲都是口头约定。
但当年冯氏执意请人做见证,写了订婚的文书,且交换了信物。
如今,听到林厚的话,冯氏沉着脸,“哪有什么退婚书?”
她终归不甘心,万一还有转机呢?只要婚约在,那丫头到哪儿都别想赖!
“大姐!”林厚梗着脖子,拔高声音,“那将军可是杀人不眨眼,我拿不回去他要的东西,谁都别想好!”
冯氏素来精明,自然懂得个中利害。
不情不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家里的账房写了退婚书,她和林厚各自按了手印,且交出当年的定亲文书和信物。
见林厚揣着东西匆忙离开,冯氏恨恨地咬碎了后槽牙!
樊骜看过林厚给的东西,摆摆手,他的属下把几张银票给了林厚。
“将军,能不能再让我见安儿一面?”林厚收好银票,红着眼睛问。
“她从即刻起,不再是你的女儿,从今往后,便是再见,也只当不识,若敢纠缠,定不轻饶!”樊骜寒着脸说。
入夜时分,林厚赶着牛车,缓缓地出了松林镇,回林家村。
小冯氏早已等得心焦,林安顺吃了晚饭也不肯睡,说要等阿姐回来。
听到动静,小冯氏连忙出门,见林厚一个人牵着牛车进家。
“爹,阿姐呢?”林安顺皱着小眉头问。
“你快去睡!”林厚闷声说。
林安顺不依,非要让林厚说元秋去了哪里。
林厚一时恼火,抓过林安顺揍了两下,也没舍得打重,林安顺抽抽搭搭,哭着哭着睡着了。
“顺子他爹,到底咋回事?安儿呢?是不是住大姐家了?”小冯氏被林厚拽到林安然的房间。
林厚把门关上,从怀中拿出银票,放在小冯氏面前。
小冯氏不可置信地看着,“这……哪来的?”
林厚闷声把今日的事告诉小冯氏。
听到一半,小冯氏就开始哭,到最后,她扑倒在林安然床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苦命的安儿啊……”
夫妻俩整夜未眠。
清早,小冯氏眼睛红肿,哽咽着说:“安儿是个有福气的,她不想嫁给阿贵,如今这是去过好日子了。等顺子长大,有出息了,定让他寻了安儿回来……”
第7章 分道扬镳
柳清荷幽幽醒转,剧痛袭来,却让她欣喜,她还活着!
寸步不离守在床边的樊骜神色大喜,“夫人!”
“孩子……我们的孩子……”柳清荷死死地盯着樊骜。
“莫慌!孩子好好的!”樊骜话落,抓着柳清荷的手贴在自己脸上,眼圈儿一下子泛了红。
同样在旁边照料一整夜的元秋,静静地看着这一幕,铁汉柔情,真好。
嬷嬷把襁褓抱过来,给柳清荷看孩子。
小小婴儿红红的,闭着眼睛,像个小猫儿一般。
柳清荷看到的第一眼,喜极而泣。
是个儿子。嬷嬷连声夸赞小公子长得多么漂亮贵气,樊骜倒是不爱听,让把孩子放下,嬷嬷出去。
夫妻俩挨着头,稀罕孩子半天,依次讨论孩子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像谁,新手爹娘的欢喜激动溢于言表。
终于,樊骜想起元秋,柳清荷也看过来。
“夫人需要多休息,不可乱动,流泪伤眼。”元秋起身。
柳清荷的丫鬟给了元秋一身干净衣裳,比她原先的粗布棉袄料子好很多,脸上戴着一块面纱。
柳清荷伸手,元秋走过去,手就被抓住了,“妹妹,你是我们母子的救命恩人。”
“将军已给过我报酬。”元秋很直接。
柳清荷仍满面感激,说不管元秋想要什么,提出来,她定没有二话。
樊骜轻轻拍了拍柳清荷的手,简单说了昨日她昏迷后的事。
柳清荷看向元秋的眼神,便带上了几分怜悯,“妹妹,是他们不懂珍惜,你做的没错。”
元秋微笑,“道不同不相为谋,便是血缘至亲亦如此。”
樊骜听元秋言谈不俗,更是认定她绝非一个简单的村姑。
看过柳清荷的伤口,再次把脉,元秋说已没有性命之危,接下来只需小心照料着,会慢慢恢复的。
从离开林家村,一天一夜过去,元秋只昨日半夜喝了一盅汤,始终不曾合眼,这具身子又弱,转身,头重脚轻,栽到了地上去,不偏不倚,磕破了额头的伤疤,一摸,满手的血。
躺在隔壁的房间,医馆的老大夫给元秋上药包扎好,态度恭敬。
“姑娘脸上的红斑……”老大夫问。
元秋没照镜子,也知道昨日那般折腾,受寒,紧张,疲累,原本轻微的过敏定又严重了。
“无妨。”元秋实在太累,话落便合眼睡去了。
醒来时,已过了正午。
喝下一碗浓浓的鸡汤,吃了两块糕饼,胃里暖起来,元秋精神恢复了些。
再见到那对夫妻,听樊骜和柳清荷都出言邀请她同去京城,柳清荷还说要认元秋当妹妹,元秋却有些犹豫。
穿越到现在,不过半月时间,她如履薄冰。
原主生活在林家村一方小天地里,记忆中能给元秋提供的信息有限,她尚且不了解这个时代的背景,和所在国家的规则。
元秋不认为柳清荷和樊骜是恶人,或对她存有算计利用之心。
但她当下绝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因为自己真的是个异类。
樊骜带着探究的眼神元秋无法忽视,她可以理解。
这样的贵人,且是将门,定要查清楚身边所出现每个人的底细,防止敌国安插细作。
而元秋有个奇葩且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一说谎就打喷嚏,连编故事的机会都没有。况且,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圆。
她无法解释医术从何而来,无法解释她为何识字。更麻烦的是,她认识的是上辈子所学的简体字,与这个世界的文字差异不小。
因此,若跟随樊骜和柳清荷,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元秋除非一直装傻,否则就会不停暴露她的怪异之处。
事到如今,樊骜已认定她深藏不露,若她谎称自己不识字,要从头开始学,这事儿,根本不合理。
易地而处,若元秋是樊骜,面对一个突然出现,透着神秘的恩人,亦会下意识地当做可疑细作来调查。
元秋当下很清醒,并未被这对夫妻的感激和貌似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冲昏头脑。她跟随樊骜并不安全,反倒有极大的风险。
她需要点空间独处放松,需要点时间,来让自己变得正常些。
“多谢两位好意,但我只求将军再给些银两。”元秋微笑。
樊骜眸中闪过异色,“你不愿随我们进京?只要钱?”
元秋轻轻颔首,“是的。”
“要多少?”樊骜眸光幽深起来。
元秋也不客气,“越多越好。”她接下来有许多事要做,没钱寸步难行。
柳清荷一愣,“妹妹,你一个姑娘家,无依无靠,能去哪里呀?”
元秋笑笑,不说话。
“好!”樊骜答应得倒爽快,“既然林姑娘另有打算,我们也不好强留。”
其实他方才松了一口气。
若元秋真跟他们走,他是必定要查清楚她身上所有可疑之处的。查不到,元秋又给不出合理解释的话,按常规操作,便是要当细作,上刑拷问了。
但私心里,樊骜真不希望元秋是别有用心接近他们的。因此,元秋想要分道扬镳,不是坏事。
柳清荷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单纯感激元秋,也心疼她,仍劝元秋留下。
元秋只笑说,若日后到京城,定会登门拜访,去看望她接生的宝宝。
医术已暴露,救人救到底。
以这个世界的医疗水平,一个不小心,柳清荷仍有危险。元秋口述,樊骜执笔,写下满满一页纸,是关于接下来柳清荷的医治和康复需要注意的事项。
入夜时分,樊骜命人为元秋准备的马车、衣物鞋袜、干粮都已备好,他另外交给元秋一个盒子,里面是她要的银票,且专门换了些碎银,方便花用。
元秋没数,想来少说够她挥霍几年的。
“林妹子,还有个礼物送给你,希望你不要拒绝。”樊骜拍手,一个须发雪白的老者无声无息出现在他身后,眉目冷肃,并不言语。
“这位是段嵘前辈。因我家老爷子救过段公子,段前辈自愿追随,三年为期,还剩一年。林妹子救了我夫人孩儿,大恩并非些许钱财所能报偿。我与段前辈商议过,最后一年,他效忠于你,任你差遣。”樊骜眸中虽仍有探究,但已无戒备。
见元秋犹豫,樊骜又说,“段前辈并非樊家人,武艺高强,正直寡言,不会干涉林妹子的任何决定。待一年之期结束,自会离开。”
元秋起身,对着老者行礼,“那,就劳烦段老关照了。”
这是意外之喜。
翌日清晨,天色将明时分,段嵘驾车,带着元秋出了松林镇。
“去哪里?”段嵘问。
元秋眉目舒展,坐在马车里开心地数银子,“除京城外,东明最繁华的地方。”
第8章 这位仙女
柳清荷怪樊骜不该让元秋走,樊骜只哄着,不多做解释。
林厚一家并未离开林家村。
他和小冯氏商量好了,来年开春儿,把村里的地赁出去,在县里买个铺子,就搬过去。
到时林厚打了家具在铺子里售卖,一家三口住后院儿,把林安顺送到县里学堂念书,给小冯氏找好大夫,吃上好药,早日把身子养好,说不定还能再生个儿子。
这就是夫妻俩一心向往的好日子。
“不要跟你姐什么都说!她若问起,就说那将军夫人赏了一百两!”林厚再三叮嘱小冯氏。如今有钱了,他不想再沾赵家,怕被赵贵那个赌鬼祸害。
林安顺哭闹着找阿姐,小冯氏骗他说,林安然病重,遇见一个高僧,要带她去远方修行,方可保住性命。
林安顺懵懵懂懂,“那阿姐什么时候回来呀?”
小冯氏便说:“等你长大,她就回来了。”
林安顺便期待着快快长大,把阿姐带回家。
冯氏因为丢了林安然这个计划多年的金贵儿媳,心气不顺,年前也没再往林厚家来。
她派人打听,樊骜和柳清荷早走了,医馆里的人一问三不知。
元秋唯一不舍的是林安顺那个小家伙,但她无法带他走,只希望林安顺平安长大,好好读书。未必要出人头地,但读书可格物明理。
除此之外,一切都变得美好而自由起来。
元秋面部和脖颈因食用海米过敏导致的红斑,在离开松林镇次日便自行消退。柳清荷给了她一瓶祛除疤痕的灵药,也日日在用。
路过松林镇所在的松山县,元秋在一家书铺里挑了十几本书。除了这个时代基础的启蒙书籍外,就是史记地理志。
原想买些医书,但根本就没有。东明皇室重视医术,医者地位不低,想学医术只能拜师,方能接触到相关书籍。
虽是元秋上辈子历史上不存在的架空朝代,但文字相通,阅读不难,书写是个问题。
白天赶路时,在马车里看书。累了掀开车帘,欣赏原始而自然的风景。
夜里住店,练字到深夜。对元秋而言,学习一种新的古老文化,是件颇为有趣的事。
段嵘老爷子,则是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