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首辅大人有妖气-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帝望着慢慢回落的黑旗,等待着它再次被系回旗杆的一刻。
  或许在那时落锤是对的。
  头一次,在混乱发生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没有一个人开口询问怎么办,所有人都仰着头望着黑旗回归的轨迹,所有人都等待着铜磬的最后一声回响。
  然而,一直平稳飞行的旗官,就在离旗杆十几尺的地方突然直线下落。
  一切毫无征兆,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觉察出眼前的异样,就听见山谷间传来一声惊恐万状的尖叫,在一记沉闷的撞击声之后,这尖叫声戛然而止。
  这声音像是一道鞭子,猝不及防地抽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孙幼微有些难以置信地往前走了几步?似是向去到祭坛的最边沿?去看看山谷中的景象。
  然而走了几步,她停住了。
  没有必要了。
  没有必要了……
  上天……
  已经给出了答案。
  她手中的玉槌就在这时跌落?一声脆响过后?玉槌摔得四分五裂。
  ……
  ……
  冯府的宅门口,等候着丈夫归来的李氏突然无由来地打了个寒战?她紧了紧自己的衣裳,刚要开始胡思乱想?就看见冯远道的马车出现在了街角。
  李氏脸上一下就露出了笑容?只是碍于家门口的桃花卫,她不好出门去迎,只能站在门槛里望着冯远道的马车慢慢地停在门口。
  等车停稳了,先下来的人是冯谅?他动作利索地从车后头取来一个小板凳给主子垫脚?而后才扶着冯远道从车里下来。
  冯远道满面红光,显然非常开心。
  李氏正要喊他,却见丈夫又转过身,好像车里还有什么人。
  “爹!”小七已经跑了上去。
  近旁的几个桃花卫目光都看着这边,但也没有阻拦?李氏见状,便也跟了上去?没走几步,就见冯远道又从车上扶了个瘦瘦高高的和尚下来。
  李氏的表情登时僵在那里。
  冯远道每次出远门确实都会搞这种幺蛾子?要么是别人哄他哪里哪里的山泉水被什么高人加持过,有驱邪避害之效?所以他一口气买了三四缸回来浇花;要么是路上碰见什么穷苦的制灯人?一时心软?就把人家一年的活计给包圆了。
  李氏小户人家出身,最见不得冯远道这般不拿钱当钱,可那么多花灯堆着也是堆着,她思前想后,也只能等每年九月初在自家也办个花灯的灯会。
  但那些东西都是死物,最坏也就是囤放在家里——这次他竟然从外面捡了个和尚回来!
  关键回家之前,冯远道还一声招呼也没打。
  李氏脸色发青地站在原地不走了。
  冯远道笑呵呵地和小七说着话,对身旁的那个和尚还颇为恭敬地做了个请的手势,几个人才慢慢地往大门的方向走。
  “湖韵,”冯远道脸上带着笑,“你看看我把谁请来了?”
  李氏火冒三丈,但当着外面这么多人的面,她并不发作,只是冷笑道,“你可真有本事啊你,怎么没把尾闾山上的庙给我搬回来?”
  冯远道收起下巴,“诶,这是什么话——佛门清净之地,哪是说搬就搬的。”
  那僧人手持佛珠,望着李氏,脸上也带着几分慈善,“弟妹别来无恙。”
  李氏听得拳头都握紧了——冯远道这还和人拜了把子?且“弟妹”两个字这人倒喊得热络,这是哪里的和尚这么没脸没皮!
  难怪刚才冯远道马车还没到她就打了个哆嗦,原来是有这么个大麻烦在这儿等着呢……
  “外头冷,我们快别在这儿说话了,”冯远道轻声道,“有什么事都进屋说吧。”
  “慢着!”李氏忍无可忍,她冷冷地扫着眼前的僧人,“寒舍也没有收拾,师父贸然进去怕是不妥——”
  “什么师父!”冯远道连忙打断道,“这是成翁啊!”
  “什么成翁——”李氏刚要接着呵斥,自己却先愣住了。
  成翁……
  狄成翁?
  那不就是……老国公?
  她得脾气像是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凉水,这会儿一下有些缓不过神来。
  再看眼前人,李氏皱紧的眉头慢慢舒展,又再一次拧紧。
  不像啊,完全不像。
  ——这也才十几年罢了,一个人的容貌,会变得如此彻底么。
  僧人也望着李氏,垂眸笑了起来。
  直到这时,李氏才感觉眼前人的眉眼,似乎确实和她印象中的故人有些相合。
  她的手有些无措地捏住了衣袖,“国公爷?”
  “已经不是了。”


第二十一章 祖与孙
  几人穿庭过院。
  “二郎和三郎呢?”李氏在冯远道身旁小声问道,“听六郎说他们俩去找你了,怎么没有一道回来呢?”
  “回来了啊,就是没跟我回城,快到洛阳的时候他们俩直接去岱宗山了,”冯远道笑了笑,“还是要先去拜见姑母的嘛,估计明后天就到家了。”
  李氏轻轻哦了一声,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
  这么长时间不见,二郎和三郎竟是还没有进家门就先上了岱宗山。
  ……两个亲生的孩子,到头来还没有六郎贴心。
  “小国公这次也是一道回来的,不过也跟着二郎三郎一起去了”冯远道笑道,“等过两天大家都回来了,家里该是热闹咯。”
  李氏叹了口气,“……这都多久没有团聚过了。”
  冯远道光顾着和旁边的老友介绍自家的庭院,没有发现妻子的低落,小七望见了,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一晚,狄成翁在冯家住了下来,赶了几天的路,两人都有些疲倦,晚饭后不久狄成翁就在仆从的引领下独自回了客舍。
  六郎和小七也一路陪着父母走回思永斋。
  冯远道原也想早些休息,可一回思永斋就不困了——这满屋子的山鲛香气让他好像一下回到了小时候。
  他一下抱起李氏放在桌上的竹筐,对着妻子连声道谢,然后披着厚斗篷就跑去了后院。
  “爹是要做什么去——”小七刚要追问,但冯远道已经没影了。
  李氏笑了一声,也转身往屋里走,“就知道你爹是这个反应……”
  六郎看了看冯远道离去的方向,“娘,我们能跟去看看吗?”
  “去呗,有什么不能看的。”
  小七:“娘不去吗?”
  屋子里传来些许响动,李氏又重新抱着两身旧斗篷走了出来,“我才不跟他折腾这些……你们披着这个,小心冻着。”
  两人一边走一边系斗篷的颈带,异口同声地应和着,迈着大步跑出了屋子。
  李氏跟到门口,“也别在外头待太久,听到没?”
  “知道了!”
  ……
  就这么一小会儿,冯远道已经指使冯谅,在后院背风的地方架起了一个小火堆。
  小七小跑着跟去父亲身旁,为了不让斗篷漏风,她两手一直紧着身前斗篷的毛边。
  六郎一路跟在她的身后,两个人在火堆前一起停了下来。
  “谅叔在这生火是要烤什么?”小七问道。
  “哦?给山鲛褪皮。”冯谅笑着回答?“山鲛的皮烧起来不太好闻,所以焚香之前?要先过过火?把皮去了。”
  正说着,冯远道已经卷起了过腕的绒袖?他用半臂长的铁夹钳起一根拇指长的山鲛条,轻轻在火焰的边缘晃了一下。
  小七听见一声轻微的爆裂声?等冯远道将过了火的山鲛重新丢回掌心时?山鲛皮已经发黑、卷曲,轻轻一碰就剥落了下来。
  “……好香啊。”小七小声感叹。
  被灼烧以后,这些小小的枯藤突然散发出一股与从前全然不同的辛香,小七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却一下被外头的冷风冻了个激灵?猛地打了个喷嚏。
  冯远道连忙伸手护住了身旁的山鲛,“啊你小心一点!”
  小七半张脸缩进了斗篷里,坐去了冯远道的旁边。
  六郎在一旁看了一会儿,伸手问可否让他也试试,冯远道把铁夹交过去?在一旁悉心指导。
  六郎很快上手,又转身问小七要不要来?小七摇头谢绝,只是道?“能再给我一小把烧过的山鲛吗?”
  冯远道抓了一把递给女儿。
  “这批山鲛好啊,不愧是梅先生找来的药材。”冯远道感叹。
  “是啊?”冯谅附和道?“毕竟是太医院出来的?有门道。”
  冯远道连连点头,“真是,这么新鲜的山鲛,感觉大了以后就没再见过了……”
  小七往父亲那边靠了靠,“这都是为祖母的忌日准备的吗?”
  “是啊。”冯远道拿铁夹稍微捅了捅火,“对了,这事儿就不用在你们姑婆面前提了。”
  “为什么?”小七眨了眨眼睛,“难道这件事一直是瞒着姑婆的吗?”
  “那不至于,”冯远道叹了口气,又笑,“家里哪里还有什么事瞒得过她呀……是你姑婆和你祖母感情好,所以这些年一直没走出来,这些事你们这些做小辈的,能不提就别提了。”
  小七坐直了背,她今早听李氏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就想问了详情了。
  “六哥见过祖母吗?”小七突然看向六郎。
  冯六郎摇了摇头。
  “六郎哪里会见过,你们祖母去世的时候,阿嫣都还没出生,”冯远道笑了笑,他看着火光,低声道,“也是天意弄人啊,撑了那么久,差一点就能见到孙女了……”
  小七若有所思,“她是病逝的吗。”
  “也不算吧,就是身体弱,一直也没调理过来。”冯远道答道,“你祖母平时不怎么出门,除了去岱宗山六符园守陵,就是待在家里。”
  六郎突然笑了一声,“……那不是和阿姐一样?”
  小七一怔——对哦。
  冯远道也笑起来,“是有点,但还是不太一样……”
  回想起都已经不在世上的双亲,冯远道的脸上慢慢浮起一些温情。
  阿嫣的秉性确实和母亲很像,虽然她们都经常一个人待着,但母亲冯黛既不侍弄花草,也不抚琴烹茶,听长辈说,冯黛唯一的爱好就是制香,但那也是很早很早的事情了,那些制香的原料和工具一直堆放在家里落灰,冯远道记事以后,很少再见母亲碰过。
  冯黛总是在读书,读一些晦涩、艰深的典籍,冯远道尝试过去理解母亲的世界,但那实在超出了他的所能。
  有时候冯远道望着女儿,确实会想起母亲的影子,尤其是在冯嫣开启了灵识以后,她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也变得不爱出门,总是一个人郁郁寡欢地站在院子里。
  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缘由,冯远道从那时起格外愿意去教冯嫣如何照顾花鸟——在他因为自身平凡而颇感自卑的少年时代,正是这些东西驱散了他许多孤独。
  也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冯嫣也是他这么多孩子里,唯一一个对这些事情感兴趣的人。


第二十二章 一点遗憾
  说到底,两个人的底色不一样。冯远道如此想着。
  母亲是与尘世完全疏远的,阿嫣不一样,阿嫣活泼得多……她不爱见人或许是随着她的长大而慢慢生发的性情,但在她身上,始终有一种不曾在母亲身上见到的生机。
  看着冯嫣一点一点长大,冯远道觉得自己心里的某个缺口慢慢弥补。
  如果说母亲的早亡确实给他带来过什么遗憾,大概就在这里了。
  他有时候忍不住会想,倘若母亲也能和他一起慢慢陪着阿嫣长大,那块横亘在她与尘世之间的冰山,或许也能消融一些吧?
  只是世上没有如果了。
  火焰在所有人面前哔哔剥剥地燃烧,小七望着父亲突然落寞起来的神色,不由得靠得离他更近了一些,“爹,你别伤心。”
  “我不是伤心,”冯远道说道,“我就是有点感慨,日子过得好快……一眨眼就二十年了。”
  他看了一眼小七和六郎,“你们一下就这么大了。”
  小七撑着脸,“为什么每年祖母忌日您都要上山焚香呢?”
  “这是她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反正也不麻烦。”冯远道轻声道,“我小时候啊,经常跑去你祖母的书房里玩,她反正就一直待在那里,整个屋子都是山鲛的味道——她最喜欢在屋子里点山鲛了。”
  “祖母就只说了一个愿望吗?”小七眨了眨眼睛,“是她亲口对您说的?”
  “嗯,是啊。”
  “好奇怪的遗愿……”小七喃喃着道,“但我记得姑婆上次说,长陵是不准冯家的男人进的……爹是去哪儿烧?”
  “不在长陵,焚香的地方就在咱们家的山居旁边,那个位置也是你祖母亲口定的。”冯远道一边说着,一边将去了表皮的山鲛装进身边的瓷罐。
  回想起母亲临终前躺卧在床榻上的模样,冯远道的眼中又稍稍有些温热。
  “她走的时候特别安详,脸上都带着笑,”冯远道轻声说,“许多人都想来看她,但她谁也不见,就吩咐我不要忘了这件事……她说她没有遗憾,不管怎么说,都算是善终了。”
  小七没有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