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们依旧在冯嫣的眼前聚散、跌宕,清晰地展露着它们的形状,然而当这一切拍向冯嫣的时候,巨浪却仿佛变成了从远处吹来的微风,再不能给她带来任何痛苦的压迫。
自降生以来,冯嫣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清晰而安宁,除了魏行贞这个人——她感知不到魏行贞的存在,这个人就像一团朦胧的雾气,将她与混乱嘈杂的世界隔开。
两人没有搭话,就这么沉默着,度过了一段无声的共处时光。
申时初,终于有宫人出现,在门口唤冯嫣前往正殿觐见。
冯嫣应声而起,并故作不经意地向身后投去一瞥,却正好撞上了魏行贞望向自己的目光。
那道目光,冯嫣永生难忘。
他的眼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深切情谊,既有喜悦,又有哀愁,好像一个久别重逢的挚友,又像忍受着分离的爱人。
那一瞬的目光是如此地复杂,以至于冯嫣短暂地怔了一下。
魏行贞几乎立刻就蜻蜓点水地看向了别处,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他既看向了别处,冯嫣便肆无忌惮地多看了他几眼,然后记下了魏行贞朝服上的补子。
那天夜里,冯嫣借来了礼部的官服画册,她一个个图案翻找过去,最后目光停在了“文渊阁校理”上。
校理,又称校勘,是文渊阁中负责校对书稿的文职,官阶很低,但因为职务之故,常常会接触到外人少有机会碰触的珍贵文稿。
冯嫣原想找机会探探这位校理的来历,但那之后不久,因为坠落山涧而性情大变的小七,在太学和助教打架被父亲下令禁足,冯嫣日夜陪伴着受了极大委屈的妹妹,便将这件事暂时搁置。
一眨眼,几年的光阴就过去了。
去年春日,一封聘书下到冯府,新任的凤阁首辅魏行贞,求娶冯家长女冯嫣。
这些年来,上门求娶冯嫣的男子络绎不绝,但大都是高门庶子——摆明了是要用庶子的命来换与冯家的姻亲。
按说冯家女儿的第一任丈夫都是拿来换命的,是好是孬不用太讲究,可毕竟招赘来的女婿之后要一起在冯府生活几年,所以李氏仍看重眼缘,然而不巧的是,这几年上门求娶的庶子她一个也瞧不上。
至于说,像魏行贞这样身居要职的求亲者,这几年来还是头一个,然而不论是冯嫣的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将这个人放在眼里。
尽管冯嫣对自己的婚事一向不大上心,但见父母如此冷淡,还是问了句为什么。
李氏解释道,“这个人来路不正,从前是司天台的检事,后来进了文渊阁做校理,又靠‘洛都无影’这种歪门邪说博了陛下的注意,这才平步青云进了凤阁——关键他出身贫寒,我们家再不济,也不可能让你嫁给这样的人家呀。”
“文渊阁校理”几个字如同洪钟,瞬间让冯嫣想起了几年前太初宫里的匆匆一瞥。
然而未等冯府就这件事给出答复,冯嫣和城中的几个适龄的女子忽然同时陷入了离奇的昏睡,冯府上下使劲浑身解数,也未能找到冯嫣突然一睡不醒的缘由。
所幸一个月后,冯嫣又在虚弱中重新醒来,一切恢复如初,但先前的婚事,也随着她的休养再次被耽误下来。
今年年初,魏行贞再次于下朝的路上拦下了冯远章,并重提求娶冯嫣的事情。
自从上次怪病过后,冯父冯母都在疑心这是否与冯家女儿身上的诅咒有关,可魏行贞重提婚事以后,二老还是犹豫不决——此人毕竟是凤阁首辅,真要成了女婿,不好让人家入赘的,但要让冯嫣嫁去外人的宅邸,两人又不放心。
而一向对外事漠不关心的冯嫣破天荒地开口,询问父亲可否邀这位魏大人来家中一叙,让她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人。
那天晚上,冯嫣坐在屏风后面,听完了这次家宴的全程。
尽管看不清脸,但当魏行贞走进那间屋子的时候,冯嫣便再次感到了久违的宁静。
——下人们的好奇,母亲的倨傲和犹豫,父亲试探一般的友好……种种杂乱无章的意念和情绪,都像是与她隔了一层白雾,再不像往日那么嘈杂。
冯嫣凝视着魏行贞的背影,好像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如释重负地确认:
是他了。
第九章 碧螺红
在前往镇国公府的马车上,冯嫣与魏行贞相对无言。
魏行贞一直望着车窗外的风景行人,冯嫣则用余光打量着他。
这个人的身边安静极了,坐在他身边,就像是坐在雪后的山林之中。她半点也感受不到魏行贞的心绪,没有喜怒,也没有哀惧。
“你一早就备好了这辆马车?”冯嫣忽然开口。
“嗯。”
“难道,魏大人早知今天会出这样的乱子?”
魏行贞沉默了片刻,还是点头,“……是。”
这样的坦诚是冯嫣没有料到的,她想了一会儿,又问,“那只树妖,也是魏大人的朋友么?”
魏行贞很快摇了摇头,“我不认识它……夫人怎么会觉得那只树妖是我朋友?”
冯嫣抬眸,认真地望着魏行贞的脸——然而这并没有用,魏行贞的周身一片迷蒙,她还是什么也觉察不到。
冯嫣收回目光,“没什么,就是一个直觉罢了……冒犯到魏大人了吗?”
“不会。”魏行贞答道,他颦眉想了想,“夫人的直觉一向很准,或许我真的和那只树妖有过接触也未可知,我会去查查看的。”
冯嫣不由得侧目,“……谁与你说的我直觉很准?”
魏行贞没有回答,只是又看向马车的车窗之外。
“前面就要到了,夫人若是——”
“我听不惯这个称呼,”冯嫣淡淡道,“还请魏大人,直接喊我的名字。”
此话一出,冯嫣隐隐觉得,近旁魏大人的神情有些变化。
她仍以余光望着身旁的魏行贞,只见他喉咙几次微动,但始终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真是个怪人。冯嫣想着。
马车停稳,魏行贞先行跳下地面,而后转身扶冯嫣下车。
两人握手时,魏行贞深吸一口气,不知为何稍稍停顿了一会儿,才带着几分迟疑似的轻声开口。
“阿嫣慢一些。”
……
下车之后,冯嫣与魏行贞一并缓步踏入镇国公府的大门。
然而奇怪的是,从进门到穿庭过院,冯嫣几乎没有见到几个家丁的影子,偌大的庄园看起来大概只有十几个人在守着。
夏至日的上午暖阳融融,映照得这府邸里的一切都生机勃勃。
在这样万物生长,又寂静少人的地方,冯嫣再一次感觉到久违的闲适。
镇国公府平日就这样吗?
她伸手轻抚曲桥的扶栏,这纤尘不染的质地,让冯嫣很快否定了先前的想法。
大概又是魏大人的安排吧。
魏行贞带着冯嫣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院子里站着两个大约六七岁的道童,两人看起来都有些生涩和胆怯,见冯嫣和魏行贞来了,两个道童不约而同地低下头。
冯嫣忍不住颦眉,这真是奇了……
在冯家的时候,她的院子里没有一个常驻的下人,冯家的仆人们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去冯嫣那里,送饭铺床,添补茶叶,抱走换洗的衣物被褥之类——但从来没有人会在冯嫣那里久待。
因为冯嫣不喜欢。
要在家势显赫的冯府当差,不仅仅手脚要利索,脑筋也转得快,要懂得看主子眼色,拿捏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这些在森严的阶层之下打磨出来的生存智慧,固然能让一些聪慧的佼佼者在冯府站稳脚跟,但这样的两幅面孔,却最让冯嫣感到疲倦。
她清楚自己的何不食肉糜,因而从不当众拆穿任何人编织的盔甲,但也从此划清了地界,在冯府的西北角过起了离群索居的日子。
然而,孩子们却是个例外,即便孩童顽皮、吵闹,但终究还是不懂得如何藏匿心事。
大部分的孩子喜怒都在形外,不像大人总是把所有的委屈和恐惧都沤在心里——最后沤出许多连他们自己都想像不到的恶意来。
冯嫣讨厌与人亲近,但多数时候却不抗拒和孩童们待在一起——这一点,想来魏行贞也是知道了,才会安排两个道童在这里等着。
冯嫣看向眼前的两个孩子,或许是因为在山中长大,这两个道童身上仍带着山野的灵气。
“你们是谁?”冯嫣轻声问道。
两个道童彼此看了一眼,一人端端正正地作揖,答道,“我们是奉师尊之命,来府中暂时陪伴首辅夫人的。”
“陪伴我?”冯嫣垂眸,“不需要的……你们去别处玩吧。”
说着,冯嫣已经推开了门,一个人走进了屋中。两个道童愣了一下,目光追着冯嫣看向屋内,然后又带着不解看回仍在屋外的魏行贞。
“大人,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去喊外面的人打些水来吧。”魏行贞轻声道。
“喔,好啊。”两个道童应声跑开了。
魏行贞独自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往东南方向看去。
看天色,辰时该是已经过去了。
……
屋内,冯嫣已经在坐塌边静坐,魏行贞进屋后走到她的对面,也席地而坐。
两个道童很快提了水进屋,然后又悄然退下去,将屋门从外头带了起来。
茶几上摆着茶具和几罐今年的新茶,天青色的瓷罐上裂着冰片一般的纹路,冯嫣的手轻轻抚过罐壁。
“这样的龙泉青瓷罐,我母亲也有一个。”
“是吗。”魏行贞双眉微颦,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良久才轻声道,“那……很巧。”
风从窗外缓缓地吹进屋中,树叶的沙沙声与虫鸣,让这个上午显得格外安宁。
冯嫣直起腰,开始拣炭煮水。
“那个茶罐,被我母亲视作珍宝,轻易是不动用的,”冯嫣轻声道,“每年只在谷雨前后,当她邀上好友到家中小聚时,才会用茶罐盛着应季的太湖碧螺春待客。”
“明前的太湖碧螺春,很难得了。”魏行贞轻声道。
“是啊,从前在长安的时候,大概也就只有我们冯家的碧螺春,年年都没有断过。”
冯嫣垂眸望着一旁的炉火。
“我小时候就听说,想要制出上品的碧螺春,所采的茶芽就只能取茶树上最嫩的那一小部分……而六七万个茶芽才能炒出一斤的成茶,所以每年的碧螺春总是千金难求。”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上等的碧螺春,茶农自己是不会喝的。”冯嫣轻声道,“他们会把茶树上剩下的老叶摘下来,发酵、烘焙……制成红茶,也香得很。不过更重要的是这茶便宜,名字叫……”
“碧螺红。”魏行贞轻声道。
第十章 魏大人什么都知道( 为秋溟的盟主加更
“魏大人也知道啊。”
一旁水开始微微沸腾,冯嫣手中拿着木勺,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搅动。
过了一会儿,冯嫣又道,“说来也奇怪,我一直喝不惯碧螺春,有一年偶然尝到了碧螺红的味道,很是惊艳。于是我把这事当作一件新鲜事同我母亲说,让她下次在家中摆宴的时候可以试试碧螺红,结果母亲笑我,这碧螺红不要说拿出去宴客,就是自己喝也不好张扬。”
“嗯。”魏行贞静静地听,点头应和。
“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这就好比,长安城里没有哪家高门大户会说自己喜欢吃五香大头菜,就是真喜欢,往外说的也是五香雪里蕻云锦丝。
“‘碧螺春’和‘碧螺红’仅一字之差,采制起来又处处低人一头,不仅意头不好,名字上也藏不住拙。我们自己喝起来不合身份,拿出去待客就更不合适了。
“所以后来,我会在夏日悄悄托人去市面上称买些回来,一个人在院子后头煮茶,谁也不知道。”
冯嫣一边说着,一边揭开手边龙泉青瓷罐的盖子,从罐中取了一些茶叶倒在茶则上。
这些茶叶一颗颗都像碧螺春一样卷曲成螺,但色泽乌黄——都是陈年的碧螺红。
冯嫣看了魏行贞一眼。
近旁再次传来沸腾的水声,冯嫣垂眸,取茶入壶,盛水沏茶。
屋内渐渐萦绕起碧螺红的茶香,魏行贞望着冯嫣的手,看着她为自己斟茶,又将茶杯举到自己的面前。
“魏大人?”
魏行贞回过神来,伸手去接,但冯嫣却没有松手。
“是巧合吗?”冯嫣突然开口。
“什么?”
“除非你早就知道我偏爱碧螺红胜过其他茶叶,”冯嫣轻声道,“不然拿着这样的茶叶出来待客,魏大人不怕我多想?”
魏行贞没有回答,两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言。
茶香袅袅,魏行贞的手指轻轻摩梭着杯壁,“这茶,阿嫣觉得怎么样?”
“不错。”
“那今后,阿嫣可以常常喝。”魏行贞放下了茶杯,“只要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