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是浮沉不可说-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槛处停下了脚步:“也的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先拿下武状元的头衔再说罢。”
  说罢明德帝拂袖离去,独留殿中宋催一人。
  过了一会,钟盛从外头匆匆走过来,弯腰对还跪在地上的宋催小声开口:“宋公子,陛下已经走了,快起来吧,老奴送公子出宫。”
  宋催点点头,从地上站起来,冲钟盛拱拱手:“不知公公贵姓。”
  “免贵姓钟。”
  “钟大人,”宋催恭敬有礼:“劳烦了。”
  钟盛见面前这个少年郎谦逊有礼的模样,心中满意:“大人两个字奴才可当不得,宋公子换奴才钟总管便是。”
  二人寒暄着出了宫殿。
  说是送宋催出宫,但钟盛什么身份,宋催此刻还当不起他亲自相送,钟盛只将人送出长乐宫便匆匆回到御前伺候了,这一回去便发现了陛下心情不悦,钟盛不解,连忙斟了杯茶端过去:“陛下,喝口茶。”
  明德帝端过茶,慢慢撇开浮沫。
  “朕与宋催,不是第一次相见,”明德帝轻叹一口气:“他与朕……罢了,钟盛,宣刘世邦进宫,悄悄的,莫让人知晓。”


第34章 
  刘世邦掌灯之时再次进宫,这次明德帝在长乐宫外院对月备了薄酒等他,刘世邦瞧见一袭素白长衫的明德帝,心下轻叹,缓步走上前去:“陛下。”
  “来了,”明德帝伸手指着对面:“坐,陪朕喝喝酒。”
  刘世邦应诺,跪坐在明德帝对面,端起酒壶为明德帝和自己斟满一杯,两人端起酒杯相碰,各自仰头喝下。
  “陛下今日怎么想起唤臣喝酒?”刘世邦担忧的看了一眼明德帝:“陛下身体受不得寒,夜间寒凉,喝酒出汗,冷风一吹,陛下明日头该疼了。”
  明德帝笑笑:“世邦自成亲后便成了老妈子,每次一叫你喝酒就叨念朕,没趣得很。”
  “臣是关心陛下,”刘世邦无奈:“陛下这些年醉心政事,身边又还没有体己的,臣不得不僭越。”
  “体己的……”明德帝冷哼着灌了一口,放下酒杯时满眼冷漠:“朕若是身边留着体己的女子,那些个大臣是不是又得打她们的主意,为求安稳,都给朕打发去和亲了?朕敢有公主吗?敢有妻子吗?”
  刘世邦倒酒的手一顿,心衬,果然如此。
  “陛下,当年的事……已经过去了,而今陛下执掌大昌,断不会再出现那样的事了。”刘世邦目光坚定:“臣相信陛下定会北灭长庭,南剿蜀海,让大昌再无边境战乱之忧。”
  明德帝静静望着刘世邦,勾了勾唇角,不甚在意的开口:“世邦不怕朕穷兵黩武,最后落得国将不国的下场?你该知晓,朕着令修建南北两面长城,挖建军事,已经让大昌百姓不满,而今又招兵买马,加重赋税,这大昌的百姓怕是都觉得朕是个暴君。”
  “陛下,”刘世邦从座位上站起,往外跨了一步,掀袍下跪:“臣与陛下相识十余载,臣自知陛下心中所求,臣知陛下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大昌百年基业,何况大昌泱泱大国,怎奈受辱?!怡妃之事,不能再发生在任何一个大昌女儿身上,国,不能护不了一个女子。”
  明德帝眼中似有泪花,又似是酒喝多了,他红唇轻启,柔美的脸上沾染了几丝不易察觉的狠厉,越发叫人觉得美丽。
  “世邦,这世上,只有你懂我。”
  “陛下,这世上如臣这般的必定不少,哪个儿郎能眼睁睁瞧着母亲受辱,国家受辱?”刘世邦的话掷地有声:“此次武科举中臣就瞧见了咱们大昌男儿的血性和傲气,陛下,咱们准备了十年,也该是时候了。”
  “是啊,可朕,”明德帝缓缓从坐榻上起身,半蹲在刘世邦身前:“只信你,世邦,朕只信你。”
  刘世邦抬头与明德帝平视,眼神坚定不惧:“陛下,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明德帝伸手扶在刘世邦的手腕:“你成亲十五载,五年前才得了一子,你在京都有妻儿,你陪朕从潜邸走来,受伤十余次,遇刺七次,好几次差点活不过来,朕坐上了这个位子,按理该让你荣华加身,位极人臣,可朕,还是想让你变成朕手中最利的剑,朕……怕是要对不起你的妻儿了。”
  “陛下,”刘世邦将手覆在明德帝的手上,目光温和:“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些年你我已然亲如兄弟,臣若是去了,只怕不剿下蜀海不归,臣知晓早晚有这一天,臣相信,只要陛下在,妻儿便在京都无忧。”
  “朕答应你,朕在一日,世邦妻儿在京都中无忧。”
  三日后,新科武状元宋催被宣觐见。
  再半月后,兵部尚书刘世邦披挂上阵,南下与蜀海开战,新科武状元宋催被封为先锋将军,北上镇守边境。
  这两个决定未经内阁讨论,是明德帝在早朝上直接宣布,一时间,百官哗然。
  “陛下,修建工事,垒建长城已经让民不聊生,而今又南北开战,国力孱弱,恐有大患,还望陛下三思啊!”
  “陛下,宋催乃无名小籍,就算他拿了武状元,可他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如今直接让他带兵镇守北境,不妥啊!”
  “陛下,一年前才开战,那也是险胜,臣以为如今该休养生息,这才是固国之本啊!”
  “陛下……”
  “陛下……”
  明德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跪了半数以上的大臣,心中冷笑,待该跪的都跪完了,他这才站起来,慢慢走下台阶,冷冽的目光一一扫过那些劝他的大臣。
  “你们说不战,那朕问你们,倘若长庭蜀海在境外叫嚣,毁我大昌城池,要怎么办?”
  “陛下……”宋太尉抬起头,苍老的脸上露出一抹不耐:“陛下登基之前,七十年来大昌与长庭蜀海从无战事,大昌与二国关系亲近,已结姻亲之好多年,陛下登基之后才战事频起,陛下,个中缘由,老臣不愿多述,陛下,老臣陪着先皇一路走来,大昌安安稳稳,如今实在是不愿见陛下将打仗当成玩笑,那宋催是老臣划出族谱的逆子,他不过是个长在乡野的小子,兵书恐怕都没读过基本,不过是仗着会些功夫就拿了个武状元,也敢带兵?!”
  明德帝负手听完宋太尉的言语,面无表情的开口:“那依太尉的意思,朕一年前得罪了长庭,要是再开战,便要再送女儿前去和亲,以求两国之好了?”
  “老臣觉得,如此,于大昌最好。”宋太尉开口,他说完,竟还有好几个老臣附议。
  明德帝看着他们这些站着离自己最近的老臣,这些在百官中官职几乎已经升到顶峰的所谓‘肱股之臣’。
  他想抽刀一个个将他们都砍了,送去的女儿不是他们的女儿,不是他们妻子,不是他们母亲,所以他们就能毫无负担的说出这些话?
  他们仗着自己在朝中根系复杂,仗着自己是两朝老臣,仗着朝中半数都是他们的爪牙就敢再提和亲?
  但明德帝暂时动不了他们。
  他们手中的权利他还没消解完全,他登基十年,一心好战,却忽略了这帮如蛆虫一样的老臣,他们在慢慢腐蚀他的根基。
  明德帝必须要送刘世邦南下,他只能妥协。
  “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他拂袖离去之后,钟盛匆匆而来,在他耳边轻禀:“陛下,武状元求见。”


第35章 
  次日早朝,明德帝笑望宋太尉一众老臣,言昨日朝中商议之事乃太尉考虑周全,宋催乡野出生,从未带兵,确实不堪重任,便任宋太尉之子宋敬代宋催之职,北上镇守。
  此言一出,朝上半数人色变。
  宋太尉脸色大变:“陛下,吾儿顽劣,恐不能胜先锋将军一职,还望陛下三思。”
  “太尉,”明德帝似笑非笑:“朕昨夜一夜未眠,三思又三思,实在是难以找到像太尉公子这般合适的人选了,大昌建国,太尉之高祖就是跟着高祖皇帝一路从长庭打过来的,宋敬十四岁进禁卫军,现在二十,已经是禁卫军副统领,年少有为,是朕糊涂,险些误了宋敬的大好前程,待他上前线攒够了军功,归来之时,朕亲自去迎他,再封他个元帅,皆是风光无限,太尉脸上也有光,太尉也知,北境不可无驻守之将啊,朕也知太尉心疼儿子,可宋敬也不是孩子了,他身为大昌男儿,这是他该做的,还是说太尉觉得你的儿子就上不得战场,昨日说宋催不行,今日宋敬亦不行,难不成朕不值得让你们宋家派个人为朕戍守边关?”
  这话说出来宋太尉已经吓得双腿一麻,跪倒在地:“宋家愿为大昌,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
  “朕知道太尉的忠君爱国之心,”明德帝打断宋太尉的接下来的话,兀自开口:“太尉,朕还得谢谢你啊,若不是昨夜宋催亲自求见,与朕一番推心置腹,朕竟不知太尉忠心,宋敬走了,朕在皇宫中不安心,想来想去,还是让太尉的二子宋催来替他哥哥,接下禁卫军统领一职,继续护卫朕的安全。”
  宋太尉闻言立时开窍了,目光怨毒。
  他倒是想说宋催已是他划出族谱的儿子,但一而再再而三驳了皇帝的面子,饶是他宋家再大的官职,也只是个官,只能认下从长计议。谁知道明德帝没有给他从长计议的时间,三日后便下了圣旨,刘世邦带兵出征蜀海,宋敬前往北境戍守。
  宋催为禁卫军统领,明德帝赐宅院一座。
  宋敬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宋太尉就到了宋催的宅邸,宋催今日特地休沐,像是专程等着宋太尉。
  潭嘉听见宋太尉今日可能会来府上,他如临大敌,早早的就在大门口徘徊,生怕宋太尉来了他没能提前告知宋催,让自家公子吃亏。
  宋催随他去,自己悠闲的在院子里舞刀。
  宋太尉的马车在宋府停下,潭嘉吓得转身就朝院子里跑,宋太尉身旁的伺候的侍卫见潭嘉那惊弓之鸟的模样,三步并两步上前架着潭嘉,将人架到了宋太尉面前。
  宋太尉今年五十有二,身着紫色华服,鬓间几簇华发,一双眼睛犹如凶鹰,薄唇紧紧抿起,他本就是钟鸣鼎食之家养大的,而今身居高位,浸淫官场几十载,周身不怒自威的气场已叫人难以直视,此刻走进来怒气难掩,潭嘉吓得只敢看地下的石砖。
  “去,把宋催那个逆子叫过来。”宋太尉大步踏进宋府,俨然是到了自己家一般。
  潭嘉心中再不满,也只能小跑着去后院叫人,潭嘉气喘吁吁的跑到,还没开口,宋催收了长刀,挽了个好看的刀花,将刀递给潭嘉,嗤笑道:“他还当他是我的父亲?阿木,吩咐看茶,我换个衣服再过去。”
  阿木木讷的应了:“公子,我这就过去。”
  “公子……那可是宋太尉……”潭嘉把长刀归位,担忧的看了一眼宋催。
  潭嘉和宋催一起长大,当年的事他还记忆犹新。
  “我当然知道他是宋太尉,”宋催淡淡的开口:“走吧。”
  宋太尉被阿木迎进了待客厅,一等便是一炷香的功夫,他胸中的怒意渐渐消散,只余冷笑。
  在宋太尉的耐心消耗殆尽之时,宋催这才慢悠悠的从外面走进来。
  “太尉莫怪,下官来晚了。”
  “宋催,现在没有旁人,你何必要在我面前装?”宋太尉开门见山:“原本以为你一个长庭歌女之子翻不起多大波浪,到真没想到才来京都不久,就有这么大本事叫皇上听你的。”
  “太尉慎言,”宋催瞥他一眼:“太尉乃一品大臣,怎能说出让陛下听我的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话,这话要是传到圣上耳朵里,太尉可不好解释。”
  “宋催,”宋太尉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看今日朝上的情形,皇上与我不过是隔了窗户纸未捅破罢了,他厌恶于我,我亦看不上他,皇上好战,重赋税,重徭役,大昌让他这么胡闹下去焉还能……不过是个私情重过天下的昏庸皇帝罢了……只要宋家还在太尉一职上,那一半的虎符皇上就不可能拿到,蜀海小国,他要战便让他战,长庭之战,决计打不起来。”
  宋催听完轻笑:“太尉于我说这些,不怕我全数说给陛下听?”
  宋太尉傲然一笑:“老夫既然说了,便不惧,宋家世世代代忠于周天下,高祖亲手所提忠君爱国牌匾还在宋府挂着,大昌人人皆知,他登基才几年,妄想动宋家根基?也不怕大昌人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他。”
  “看来今日太尉上府,是把下官当传话筒了,”宋催表情平淡得很:“那下官必不负太尉所托,将太尉所言一字不差传达给陛下。”
  宋太尉的笑容陡然消失:“宋催,你这次回来,到底要干什么?”
  “下官不过是图个出人头地,”宋催淡笑:“让母亲安心罢了。”
  “你难道就不想报仇?”宋太尉死死的盯着宋催的脸:“不想杀了宋敬?不想杀了我?”
  “太尉虽将下官划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