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物皆有主贵贱有本



一场午饭,吃了很久,最后一团和气的散席。

    张执象他们回到客房,而王家父女却坐着没动,任由丫鬟收拾桌面,王源之沉默了一会,忽然笑着说道:“看,爹眼光还行吧?”

    王绛阙起身,站在窗口看着张执象的身影进入客房。

    “真有仙人降世?”

    她轻轻呢喃了声,西洋参的事情是王家的核心绝密,就算有泄露,也不是给不相干的天师府,而且张执象的态度……是在施舍机缘给他们。

    “或许吧。”

    “只有仙人才有这份视富贵如浮云的气魄,当年我与大兄为了寻找机缘,深入北商洲腹地可以说是九死一生才发现这份商机,而他明明知晓其价值,却轻描淡写的就送给了陌生人。”

    “能看出来。”

    “他只是想让我们把人参运回来,不管我们怎么卖,货多了,总是有利于百姓的。”

    王源之掏出一根烟杆,弄了点烟叶,长长抽了口,烟雾之中的眼睛更加明亮了些,烟草原产于商洲中南部,自郑和下西洋后就有番邦国主进献此物。

    徽商四大家许、汪、吴、王。

    许家的生意在海盗和人口贸易,汪家则是盐商,吴家本是赚些辛苦钱,在海外殖民垦荒,后来大规模种植烟草,靠贩卖烟草发了家,王家则是药材生意。

    王源之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忽然发现自己很穷。

    他引以为豪的巨万家产,不过是张执象轻飘飘送出去的一场机缘,相比之下,他既穷在财富,也穷在德行,啧啧……

    “爹。”

    “倘若西洋参只是他所知的冰山一角,那么他此去京城,嘉靖皇帝得其助力,会如何?”

    王绛阙的问题让王源之一下子提起神来,他们这些人能够活得如此滋润,都是建立在皇权微弱,无力集权的基础上。

    若是太祖、太宗那样的强势君王,他们可半点都沾不到好处。

    当今皇帝是个聪明的,杨廷和想弄个小皇帝来当傀儡,结果嘉靖通过大礼议直接扳倒了杨廷和,如秋风扫落叶般,该贬的贬,该杀的杀,俨然开始有皇帝的样子了。

    皇权已经开始向成化帝时期靠拢。

    这其实也没什么,嘉靖再聪明,也无力回天,至多做到成化的程度,反而是看似荒唐的正德威胁更大,因为正德能掌握军队,而且的确能征善战,这也是当初他们造反不成,便不顾脸皮,迫切除掉正德的原因。

    可倘若张执象……

    “海内财富皆有主,动谁都是割肉,做什么都是与民争利,必然受到反击,海外财富,即便知晓了,也经营不了,至少他们连许家那关都过不去。”

    “仅靠知识,张执象扭转不了皇帝的局面。”

    “无需担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朝的问题,不是一个张执象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一个嘉靖能够解决的,非要有朱元璋、朱棣才有可能重扫寰宇。

    但这样的皇帝,都是乱世才有的英豪。

    把事情想通透了,王源之笑道:“与其担忧皇权壮大,倒不如担忧今上修仙有成,当真有了仙人本领,那才是四海咸服呢。”

    王绛阙想也不想,说道:“谁都能成仙,唯独皇帝不行。”

    王源之哈哈大笑。

    ……

    张执象他们回到客房,雨水问着少爷赴宴吃了些什么,听闻只是寻常菜色,对于王家的富贵便有些不以为然。

    张永焕跟大防风聊了两句才进屋。

    虽然王绛阙有言明利害,但保不准人心,还是防着点比较好。

    “如何,那姑娘聪明吗?”

    进屋后张永焕含笑发问,张执象也不是蠢人,在王绛阙说出航线之后,也就明白王家是去过“威斯康星州”的。

    王绛阙的定力,倒是比她父亲还厉害些。

    想想自己七岁的时候……

    “感觉聪明的有些可怕了。”张执象是真打了个寒噤,一想到王绛阙那双冷静到似乎看破一切的眼睛,是真真切切有种多智近妖的感觉。

    “不敢娶了?”张永焕调侃。

    “四叔……”

    张执象无奈,张永焕呵呵一笑,拍了拍张执象的肩膀,说道:“好了,去练功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可懈怠。”

    张执象闻言便起身站桩。

    站了一会,他心不定,还是问道:“四叔,你知道蒸汽机吗?”

    “听说过。”

    “那,蒸汽机既然可以给船只提供动力,自然也是可以用来锻造钢铁,为生产提供动力的吧?有这样的工厂吗?”

    “应该很少。”

    “为何?”

    “人便宜,机器贵。”

    “……”

    张执象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大明有了蒸汽机,这一两百年都没有进行工业化了,大明根本就不缺劳动力……

    也就是海洋航行的特殊,才有蒸汽机的用武之地。

    在陆地上,也就是修宫殿的时候用一下,因为那些大型部件,人力很难运输。

    “唉……”

    张执象幽幽的叹了口气,感觉历史给大明开了个玩笑,张永焕听出深意,问道:“蒸汽机很重要?”

    “嗯,关乎文明之兴衰。”

    “文明……”

    《易经》有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文明的释义往往是“光明”,但张执象的语意,明显这是比国家更高级的概念。

    应该指的是华夏。

    事关华夏之兴衰么?这样宏大的命题,张永焕也理不清,叹了口气,说道:“此次进京,或许可以向陛下提醒一二。”

    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朝廷没钱。

    户部一年二百万两银子不到,能做什么事情?工部有自己的库房,可那又如何?他们预算就没够过,年年都还向户部讨钱呢。皇帝下旨做事情,户部肯定是哭穷的,到头来还是要皇帝自己调拨内帑。

    嘉靖帝是个极聪明有能力的。

    登基之初将查抄豹房得到的五百万两银子都送到了户部国库,从而堵住了悠悠之口,转头将八虎抄家之后,却捞到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全部收入了内帑。

    有钱,也是嘉靖皇权的基本保障。

    至少做事情他能拿出银子来,不必受朝廷掣肘。

    当然。

    从正德帝只有五百万存款,而八虎抄家能有一千五百万来看,即便是忠心的太监们,给皇帝的也不到三成……

    而皇帝拨银子做事。

    百万两银子拨下去,能有五万两落在实处就不错了……

    蒸汽机的事情,多半是办不成的。

    这种凭空耗钱研发技术的事情,工部也不会去做,反而会以“你研究蒸汽机是不是想造海船开海禁”为理由斥责违背祖宗之法。

    当年老朱用来治乱,永乐用来吃独食的法令,已经变成了绞死皇室的绳索。

    皇帝的眼光只准放在大明陆地上,休想再看海外一眼。

    张永焕想了些事情,不由缓缓摇头,就算没有寒潮来临,大明王朝也持续不了多久了,一个朝廷没有了做事的能力,就只能等待崩溃灭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练武吧,先别想这么多。”

    “嗯。”



17、江湖规矩匹夫怀璧



大明朝的问题不是一个张执象能解决的。

    正如老天师曾经跟张执象说的那样,天下苍生并非系于他一人之肩,无需有太多心理负担,张永焕也是如此认为。

    张执象知道多想无益,自己也处理不了,遂也将之暂且放下,一心练武。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日暮。

    商船也终于行进到了鄱阳湖,这个大明朝龙兴之地,当年正是朱元璋在这里决战打赢了陈友谅,才有了大明江山。

    话说,七年前正德皇帝也打算在这里与宁王一决雌雄来着。

    可惜没能如愿。

    不打仗的时节,鄱阳湖是长江水运的重要枢纽,商船沿信江进入鄱阳湖,抵达狮子洲,在虎头山渡口靠岸。

    这里商业繁荣,但总给人一种彪悍之感。

    张执象站在甲板上观望,总能看到有壮汉提着刀剑武器,有人堂而皇之的扛着火铳……

    “狮子洲是扼守鄱阳湖的关键,自古以来水匪横行,如今虽然没有明面上的造反团伙,但却依旧是三教九流的汇聚之地。”

    “王源之说去饶州府办事,但却在这里靠岸。”

    “并非是说谎,而是饶州府,或者说大半个江西的商业中心就在这里,走吧,带你去看看传说中的狮头镇。”

    张永焕会被老天师派来带张执象进京,自然是通晓俗事的。

    江西水网密布却四面环山,只要扼住了鄱阳湖,便就扼住了江西的咽喉,陆路运输虽然可以做低限度保障,可商业却会受到极大影响。

    所以。

    在江西做生意,就不能不关心鄱阳湖,而鄱阳湖谁说了算,怎么算,就全在这狮子洲的狮头镇了。

    说到狮头镇,就必须提一个问题。

    那便是鄱阳湖到底有多少水匪……江湖上的说法一直是二十万,但这很可能就是鄱阳湖上讨生活的人的数量,真正的水匪,估计也就三五万。

    而自从宁王叛乱以后,江西是不设总督的,巡抚也无权组织民兵。

    卫所糜烂这么多年,靠官府剿匪是不成的,因而只要没人扯旗造反,官府对狮头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才有张执象看到的那一幕。

    悍匪们堂而皇之的背着弓弩、火铳,完全不怕缉查。

    狮头镇的繁荣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是这些年江湖上磨合默认的一个规则,“货票”,货票以石为单位,代表可以往江西运多少货物。

    鄱阳湖上没货票的货物,水匪们可是不会客气的……

    货票又分三类。

    木石类、金铁类、奇珍类。

    药材这种,就属于奇珍类,桂源商行在江西的生意,每年商票的多少自然是重中之重,凭本事拿不到商票,便只能花钱买了。

    利润自然天差地别。

    至于如何凭本事拿货票,每年四月,各方势力都可以凭本事参与角逐,在鄱阳湖内会指定72个岛屿,哪个代表多少货票会标得一清二楚,把岛屿打下来,占据到最后,就能获得今年的份额。

    因而三月正是备战的时候,风气格外彪悍。

    “四叔,既然如此重要,王源之为何只待两日便走,而不是亲自主持争岛战?”张执象的疑惑,大概还是阅历太少。

    张永焕解答道:“王家也不是第一年做生意了,自然有独当一面的人才。”

    “王源之亲自过来一趟,确定没有问题即可,无需亲自坐镇。”

    “另外。”

    “你如果有注意,会发现商船上有几名护卫,他们不是我大明人,而是殷地安人,王家在鄱阳湖的队伍也是如此。”

    “他们骁勇善战,悍不畏死,这些年帮王家争夺了不少份额,让王家挤足为十豪之一。”

    “这个身份很重要。”

    “虽然争岛战决定的只是江西的生意,但鄱阳湖南接江西,东接南京,西接湖广,是东南枢纽所在,参与争岛战的可不仅仅是江西商界,而是整个江南各界。”

    “别的不说。”

    “王家在鄱阳湖有两千精兵,光是这一点,便可让王家的财富固若金汤,没有谁敢强取豪夺,此乃安身立命的关键。”

    听着四叔的分析,张执象醍醐灌顶。

    明白了狮头镇的重要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光有钱,却没有力量保护,那会是一件非常凄惨的事情。

    可王家有钱,在鄱阳湖有两千精兵。

    谁敢打王家的主意,那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王家带了这么多殷地安人来大明?”

    张执象有些惊奇。

    “并没有,王家在鄱阳湖的队伍叫沧溟帮,只有五百老营是殷地安人,另外一千五百人都是这些年招募纠集的悍匪。”

    “毕竟远渡重洋容易,挑选出足够的勇士却难。”

    “王家能够从北商洲带回来五百勇士,已经足见他们在那个苏必利尔湖地区根基的深厚了,恐怕旁人就算知道了这个商机,也是做不了这个生意的。”

    张永焕对王家多有称赞。

    并非说蛮夷生番就有战斗力,真要这样的话,也不会有华夏今天了,光会好勇斗狠,在战场上只会死得更快而已。

    勇武,守纪,能成军,才是合格的兵源。

    别的不说,沧溟帮那五百老营的勇士都学会了汉话,作战时能够令行禁止,这就不是一般的困难,可见王家的手段。

    在大明,或者说在这鄱阳湖上,外籍雇佣兵格外的多。

    不仅有殷地安人,还有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