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家宣扬的转世轮回,与真正的转世轮回有一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否定了当世。

    是的,今生没有任何希望了,才会寄望于来世。

    谷甧

    这是专门为封建压迫统治而修改的。

    张执象很清楚对方的理论缺点在哪里,可人心的成见是最难打破的东西,他现在去进攻这个成见,无疑会被万行以大势来压制。

    张执象还在思考的时候,万行便继续开口了。

    “阁下须知,众生福薄,没有累世修行,你给的福报,他们是接不住的,华夏有一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福薄的人,拿了太多的东西,便会遭灾。”

    “阁下纵使好心想帮天下百姓,却没有考虑过天下百姓……接不接得住!”

    这段话就是针对张执象,万行意图杀人诛心了,如果张执象不能坚定信念,只要对自己产生怀疑,从此以后,道心便有了破绽。

    张执象的眼神陡然凌厉。

    他看向万行,这个人口口声声佛法,说的宝相庄严,但他所言的一切,就好似那如来佛祖压在孙悟空身上的五指山一样,压得世人喘不过气来!

    这就是你的佛法?

    末法时代穿上袈裟的魔徒!

    张执象顿时变得平静而充满压迫感,让观众们都不敢造次,质疑的眼光暂歇,且听他如何辩说。

    “你说众生福薄,是我坏了众生的因果,才有这番生灵涂炭?”

    “没错。”

    “可你这话错了。”

    “从何处错?”

    “不合三法印,大错特错。”

    三法印?

    张执象提到这个,所有人都开始思考起来。

    佛教有三法印之说,分别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印证一切佛法的根本。

    只有符合三法印的才是佛法,不符合三法印的,哪怕是从佛陀嘴里说出来的话,也不是佛法。

    万行的眼神瞬间变得深邃起来,他凝望着张执象,内心深处有些犹豫,他在想是否该接张执象这个议题,张执象一个道士,真的能在佛理上辩倒他?

    可三法印之论,任何一个僧人都避不开。

    否则就会显得理亏……

    万行眼睑低垂,理过思路,说道:“阁下既说我错了,那便指出,错在何处。”

    张执象说:“我先讲三法印与大众听。”

    万行眼皮一跳,只见大众饶有兴趣,他们并非不知道三法印,但如同四大皆空一样,佛家自来讲这些都是云遮雾绕的,只有张执象先前把四大皆空讲明白了。

    他们很想听张执象把三法印讲清楚。

    安南百姓半数都是佛教信徒,他们是朴素的信仰,对佛法其实是有着赤诚的求知之心的,这点,也是张执象制胜的关键。

    法不辩不明。

    万行,你既然要用人心的成见为你佛法的根基,那我便直接从成见下手!一切的成见,不过是你们愚民后灌输的枷锁!

    且看我推翻人心上的五指山!



290、三转四谛苦集灭道



“‘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

    “是谓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何为诸行无常?”

    “诸字应当是没有意义的; 是所有的意思,但行是什么?无常又是什么?”

    “我们能否简单的将‘诸行无常’理解为世上一切事物都在无常变化?它的确有这个意思,但如果只是这么理解,那就说明佛法没有入门。”

    “何为行?”

    “先前我给你们讲过地水火风,地是固持、水是摄聚、火是熟变、风是动因,四大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我们驱使身、口、意去做出种种行为; 这本质上是什么?”

    “是风动了; 才有了火,进而水在变,改变了地的显像,所谓行,一定是有动因的,有了风的动因,就必然有火、水、地的变化,这一切的造作……称之为行。”

    “诸行,是指一切造作迁流变化的法。”

    “而一切造作迁流变化之法,便是……世界。”

    “因为世间是众生过去所造的共业,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便受这份共业的果报,世界如何,是我们降生前不能确定的,所以这是无常,而我们生活在世间,万事万物非单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这又是无常。”

    “虽然无常; 但有法相。”

    “如地水火风,对于无常; 也可以归纳为生、住、异、灭,万事万物都有其发生、住持、变化、灭空四个阶段。”

    “然而,凡夫愚痴只能看到‘住’的阶段。”

    “以安南为例。”

    “您们生活在安南,安南便是你们的世界,但它又不是全部的世界,安南必然要受大明的影响,因而安南有了后黎朝到莫登庸的改变,又有了明军攻占安南的改变,又有了均田免赋刺激士绅,导致他们叛乱的改变,从而使得大量百姓遭士绅屠戮,成为了所谓的生灵涂炭。”

    “安南的变化,便是诸行无常,而你们能够看到的,就只有战争,后黎朝余孽的叛乱掀起的战争,因这场战争带给你们的种种际遇。”

    “这一切,都是‘住’。”

    “哪怕局势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可你们感觉不到,看不到那个变化; 你们只能被动的感受到战争施加给你们的一切,所以在你们看来,世界不是无常的,而是……有常的。”

    “所谓诸行无常,便首先要破住相。”

    “此乃三法印第一奥妙,诸位未入佛门,可能不懂,但……万行大师,也能不懂吗?”

    “既懂诸行无常,为何说是我致使安南生灵涂炭?世界乃众生共因,岂是我一人能所能决定?真正的因在哪里,万行大师你也不懂?”

    “还是说……你不敢说?”

    张执象目光如电,锋利无比,众人为他气魄所摄,更因那般道理,不由转头看向万行,很想知道,真正的因是什么……

    万行转动着手中的佛珠,眼中泛起丝丝寒光。

    他未曾想过,张执象一届道士居然对佛法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映证到时事上来反将他一军,真正的因是什么,他又岂能收出来?

    告诉人们大明是正义的,是因为士绅的剥削,是寺庙的剥削,才来发兵解救你们的?

    他不能说。

    所以张执象瞄准了这点,以“诸行无常”的三法印来做牢笼,想要将他锁死……

    万行转动着佛珠,看着张执象平静的说道:“非是我不说,而是你不懂,诸行无常,世界乃众生过去的共业所致,故而苦海无边,一切皆苦。”

    “你讲诸行无常,却不知苦集灭道。”

    “你只讲共业、住相,却不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你不引导众生解脱,却教众生寻乐。”

    “这已然违背了诸行无常,更违背了诸法无我,亦不懂涅槃寂静。”

    “你的法是错的,叫我如何回答?”

    战争的原因万行无法回答,他就不回答,他不说,张执象自己说千遍万遍,也不会有人信,他说寺庙剥削,说僧人才是地主,才是压榨的主力,百姓会信吗?

    他们上供的香油钱,那都是功德,是可以积攒的来世福报!

    你张执象倒是把世人这唯一的光明撕碎了试试,看看,究竟是你被打入地狱,还是我被打入地狱!

    万行那副八风不动的样子,让人极为信服。

    人们顿时就忘了问真正的因,或者说,他们以为万行已经答了,是啊,一切皆苦,人世乃苦海,唯有回头,唯有解脱……

    诸行无常,乐也好,苦也罢,总归一世,只待脱离苦海,不再受这折磨。

    此刻观众一副“有所悟”的状态,让张执象心神一凛,他知晓,万行这种人懂佛法,更懂人性,他们比真正的大师更容易蛊惑人心。

    打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旗号,就让世人枯禅避世。

    当真是天魔!

    “阳明先生教我明心见性,姚师教我看天下性,法海大师亦告诉我佛家看得是天地的悲,道家看的是天地的乐,佛家看到的是起始与终焉,道家看到的是‘反者道之动’的循环往复,两者看的都是一个道。”

    “因而我虽是天师府弟子,却也看了不少佛经。”

    “你说苦集灭道,那你可知佛家次第修行?”

    “你可知三转四谛?十二因缘?”

    “你可知佛说一切皆苦,是告诉世人这样活着苦,而非本来就苦,讲苦,是为了众生修行,跳出这个苦!”

    “而你,却拿佛陀的话,当世人的枷锁!”

    “你这种人,就是穿着袈裟的天魔!”

    “今日我便破了你们的邪法,告知世人何为苦,何为苦集灭道四圣谛!如何三转修行,解脱苦海,又如何以三法印映证,得四大皆空,人人如龙,众生大乘成佛!”

    “你们这些魔徒不讲的法,我来讲。”

    “你们这些魔徒不懂的法,我能懂!”

    “让我来告诉你们,末法时代的佛主是如何脱下袈裟,去一世成就的!”

    张执象说着站了起来,并没有高出多少,但此刻他的身影却如山岳般巍峨,他睥睨的眼神,让世人觉得万行此刻有如蝼蚁。

    三教合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万行不会知道的是,张执象的法很高,高到……这个时代的僧人根本无法想象。因为他要说的,是佛主也不曾说的,但却符合三法印的……佛法!



291、大乘小乘钢铁巨乘



在遇到法海之前,张执象其实对佛法不感兴趣,也基本没有研究过,因为佛道在根本理念上有差别,道家特别是金丹大道强调性命双修,而佛家强调舍命修性。

    在认定性命双修才是正道的情况下,难免会觉得佛家那套残缺不全。

    可当法海告诉他; 佛家看到的是天地的悲,道家看到的是天地的乐时,张执象便豁然开朗了,两者并不相悖,只是目标不同而已。

    如此一来,张执象才开始潜心观看佛家的典籍,去了解佛法。

    而看过佛法后,发现……佛家这一套理论体系; 极为严密。

    佛学的一切根基是“缘起性空”,又有三法印用以验证所有佛法的真假,地水火风四大是佛家的世界观,四大皆空又是对缘起性空的注释,而苦集灭道四谛又是佛法修行要旨,关于四谛又有三轮的次第修行……

    张执象不是佛门弟子,自然无所谓大乘小乘,对佛法无规矩门户之见。

    尽管佛家一直说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只是两个派别,不是递进关系,但张执象仔细看过佛法后,觉得就是递进关系。

    为何?

    还是佛祖入灭那件事,佛祖入灭,将应度者皆度之,自觉缘分已尽,方才入灭。

    而小乘佛教就是秉承这个理念,认为只有“应度者”可以成佛,所以他们保持“原教旨”,讲究按照佛祖的教导; 次第修行,开悟证果。

    你累世修行,活在世上,又岂能说修行是个人的事情,与旁人无关?

    你既然沾了因果,又岂能不还?

    小乘佛法只修“声闻乘”、“缘觉乘”,却是欠了因果,这就需要“菩萨乘”来还了,需要发菩提心,以先成佛带动后成佛……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

    大乘佛教看到了小乘佛教的缺陷,所以有了发展,可如何发展,大乘佛教只给了方向,说要发菩提心,帮助众生成佛,可众生如何成佛?

    这点佛祖没说,因为佛祖入灭以后,大乘佛法才开始分化; 分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便是大乘和小乘了。

    佛祖没说的东西; 自佛法传到中土,千年以降,也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大乘佛教会出现“佛阀”的现象,导致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这些事情,佛门中人很少去想原因,即便想了,也有成见。

    但张执象看的很明白。

    因为,大乘佛教的出路根本不是佛家自己能解决的,这是属于儒家的范畴,也需要道家参与……

    佛家擅长的是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而大乘佛法要普渡众生,这明显是“人与人”的关系,擅长这个的,是儒家。

    但,儒家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道德经》有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儒家对人与人关系的处理,是在“失道”之后的,先是以立德为不朽,守人心的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