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咚!!

    咚!!!

    咚!!!!

    鼓声,真的响了起来,不知从何而起,但所有人都听到了,那卫兵脸上的嗤笑还没有褪去,但七窍之间却已经开始流血,轰然倒地,没了生息。

    刹那间,天地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懂行的更是惊骇不已,完全不明白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登闻鼓即便作为法器被张执象炼化了,也不该是这个操作流程才对。

    百姓们则不管那么多,他们只看到,张执象“仙口玉言”,便用登闻鼓处罚了恶人!

    神仙!

    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哗啦啦的一下,许多人见张执象已经进了长安东门,便连忙拔腿赶上,江湖中人也连连大呼:“小仙人等等我。”

    鉴于同伴已死,其他的卫兵哪里还敢拦?

    连忙收枪,快步退后,死死的靠在墙上,不敢阻拦半分,若是引起民众注意,惹了民怨,怕不是要被当场打死……

    就这么的。

    张执象站在承天门前,不在意那些严阵以待的守卫,他缓缓转身,席地而坐,不用再多说什么,跟着进来的百姓们纷纷在张执象前方坐下。

    就那么安静的坐着,无声的宣告着自己的诉求。

    六部衙门的官员们也渐渐坐不住了,纷纷出门观看,许多官员不由愤慨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70、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紫禁城内,奉天殿。

    杨廷和高坐于首位,原本属于皇帝的龙椅,如今作为南京议事院的议长之位。殿内的格局早已改变,一张张厚重的书桌后面,议员们仿若在云端俯视众生的神灵。

    一名金吾卫将士低着头快步走进奉天殿,以极为标准的禀告流程将事情说完便告退。

    在殿内的一角,有专门负责书记的官员,待议员们需要时,可以提供资料,每一次正式会议也会有汇总记录。

    当然,这些卷宗属于绝密档案,只有历任议长才有资格查看。

    议事院才是南京朝廷的核心,是整个江南士大夫集团的核心,他们明明就在这皇宫里面,在这奉天殿里面,但外界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议会。

    在北边的皇帝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利益集团,从未想过有如此紧密的组织。

    其实有这么个组织是必然的。

    每年五六千万两的正税怎么分配,上亿两的盐铁利润怎么分配,徽商、苏商、浙商这三大商帮每年的分红怎么分配,都必须有个明确的章程,不然迟早要出乱子。

    奉天殿内的七十二名议员,排名最靠后的,每年都能分得上百万两银子。

    他们虽然赚的多,但面对张执象他们的请愿,却没有半点出银子赈灾的想法,杨廷和似乎有些苍老了,他在那名金吾卫退下后好一会,才出声问道:“人都到门口了,该怎么办,拿个章程吧。”

    并非所有议员都是在职官员。

    许多人都是去了京师,“打完仗”回来的,如正德十年,在杨廷和守丧期间代替为首辅的梁储,嘉靖元年疯狂裁撤厂卫的原兵部尚书彭泽。

    这两位就是嘉靖元年和嘉靖二年分别罢官的。

    在士大夫阶层的游戏规则里面,京师的正统地位还是不能动摇的,毕竟这大明又不止江南一块地方,还有其他士大夫。

    所以朝廷罢官以后,他们自然被贬为“平民”。

    也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南京朝廷这边的核心才逐渐转化为议会,保证那些为了他们利益而奋斗的自己人不至于丢了官职又丢里子。

    同样年事已高,杨廷和慢的像树懒,梁储明明咳着嗽,却依旧风风火火。

    “张执象跟王阳明弄出‘回光’,本就会对嘉靖造成极大影响,从最开始我们就应该跟汪家合力干掉他的。”

    “你们稳坐钓鱼台,等汪家去做苦活累活,结果麻烦来了吧?”

    “不能再等了。”

    “直接将请愿百姓驱散,捉拿张执象,在牢狱当中随便找个借口弄死就完事了。”

    这个留着两撇花白胡子,脾气暴躁的老头,可能是因为身体不好,没有多少活头了,做事情越发狂悖蛮横。

    这主意太糙,没人赞同。

    张执象又不是什么无名小卒,捉拿张执象下狱,当天晚上就得被劫狱,还找借口弄死,老天师不出手真以为天师府是泥捏的不成?

    江湖上那几座高山,这紫禁城可没人挡得住。

    “如果仅为工会一事,我不建议对张执象动手。”南京兵部右侍郎王倬出言提点了一下,显然他已经看到了工会的妙用。

    伍文定是嘉靖空降的南京兵部尚书,实际掌权的,当是兵部侍郎。

    京师朝廷许多时候故意不给南京这边满缺,如兵部当有左右两位侍郎,可许多时候故意只置一位,王倬作为兵部右侍郎,表面上是兵部的第三号人物,实际上如今是他在执掌南京兵部。

    可以说,在这议事院里,他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王侍郎所言极是,工会其实是有利于我们辖制那些商人的,按理说,我们应当让工会起势,才好利用这一工具,但1300万两,朝廷着实拿不出银子来。”

    彭泽是京师的兵部尚书,“辞官回乡”后,虽然还是议员,但却没有明面的职务,排位已经落后于王倬这位兵部侍郎了。

    他是兰州人,不是江南本地人,只是因为跟随杨廷和,才成为了“南党”。

    因为根基不在江南,彭泽在议事院并不强势,有意结交他人,多结一份善缘,便为后代多留下一份人脉。

    毕竟,大明朝堂,还是南党的天下……

    梁储可没什么顾虑,也不怕得罪人,冷哼一声,说道:“户部库房里还剩下一百五十万两银子,能否支撑到六月夏税到账都难说,还赈灾兑换纸钞呢,从最开始就没有这个选项。”

    “不论工会有用无用,没钱赈灾,就只能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杀掉张执象是最好的办法!”

    老家伙脾气冲,但似乎说的也有道理,朝廷没钱赔,除非大家一起拿出银子来,否则根本就没有赈灾这个选项。

    “这……议长如何看?”

    有议员将球踢给了杨廷和,毕竟您老主事,还得您来拿主意不是?

    杨廷和手中转着核桃,兴致有些缺乏的说道:“静坐请愿,工会起势,我们为难的地方不过是户部没银子而已,有什么好急的。”

    “南京朝廷这边,也很想赈灾,很想兑换纸钞啊。”

    “可谁能变出银子呢?”

    “不如等他们再闹一闹,牵个由头,让富商们捐钱赈灾吧。”

    杨廷和此话一出,大家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是啊,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僵持几天后,朝廷这边诚恳妥协,说出实情,先出一笔银子,再让百姓和富商们捐钱。

    哪里需要真个赔1300万两?

    有限的兑换一批纸钞,做出一种正在赈灾的假象就可以了,捐款的大头,不还是他们的吗?

    至于富商们不捐?

    那朝廷可是非常支持工会维权的……

    当即有议员又说道:“光捐款可不够,我们既然要赈灾,兑付纸钞,那么就可以先以低价从市场上收购纸钞,等到户部那边兑付的时候,再将纸钞抛售出去,如此一来,便可多赚一千万两。”

    王倬倒不是那么关心银子。

    他想了下,说道:“大通钱庄的案子可是崔文揭开的,巡城御史陈通和西城兵马司指挥侯杰两人的死可交不了差,你们谁拿了这笔银子,我懒得管。”

    “但。”

    “崔文手里有证据,徐鹏举帮着他们在应天府衙门查案,案子闹得越大,皇帝就越有借口动手,到时候真被厂卫的番子提走,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王倬的话一下子就冷了场。

    有人喊着“如何是好”,许多人望着杨廷和,希望他再来拿个主意。

    杨廷和幽幽说道:“吃独食的时候可没想着让我来拿主意,现下全指着我,我又有什么办法?不过是把银子分匀了再齐心办事。”

    “吃进去的,账本拿出来,该怎么分,怎么补偿,列个章程。”

    “至于厂卫来提人,倒也无需担忧。”

    “他们进得来应天府,也出不去,是这个道理吧,王侍郎?”

    王倬不置可否。

    如此,麻烦似乎解决了,可有人问到:“张执象随口便驭使登闻鼓惩杀了守门校尉,若是让他起势,是否对我等有威胁?”

    (PS:历史上王倬是1447~1521,有个孙子叫王世贞。)



71、世袭百户将军听道



道士施法都是有章程的。

    如祈禳这类,小事需要用符诵咒,大事需要开坛斋醮。

    张执象借用登闻鼓的力量,怎么都应该是此类才对,若是他用个雷法什么的,便是招道天雷下来把人劈死了,他们也坦然接受。

    毕竟那是张执象自己修炼来的力量,一切在理解范围之内。

    可张执象怎么做的?

    没有咒没有符,他甚至没有修行没有真气,就是随口宣判,登闻鼓就响应了,直接将那个守门校尉给镇杀了。

    这就有点离谱了。

    杨廷和却没有多意外,只说道:“昔日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力量本来就通天彻地,念诵文字的语言自然也就是咒法。”

    “普通道士修为不够,只能按照规矩来,就同我们考科举写文章一样,为了科举考试规范,也考虑那些才气不够的人,渐渐的只能写八股了。”

    “可自古以来开科取士就是写八股吗?不然。”

    “唐宋之时,诗词亦是重点。”

    “李太白在我朝估计是要黜落的,但在大唐就是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

    “文人如此,道士也一样。”

    “张执象既有仙人转世的名头,去年冬至又传出了没有修为却能够同于天地的消息,不拘泥于形式来施法,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

    “我等因果深厚,登闻鼓便是为他所用,也无法……”

    杨廷和说着说着,忽然停了下来,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神情变得极为严肃,长考了许久,低沉的说道:“汪家应该会刺杀张执象,顺水推舟吧,无需对张执象直接动手,拦住那些保护他的人就可以了。”

    “杀死张执象的也会是汪家,天师府还追究不到我们的头上。”

    众人诧异于杨廷和的改变,但杨廷和却没有解释的打算,他们也觉得无所谓,赈灾的事情,张执象死了也可以继续做,不过是他们要自己推个代理人出来罢了,没什么区别。

    有些人觉得这样更好,毕竟张执象是个不可控因素。

    “保护张执象的主要力量是张永焕,还有王家的护卫吧?王源之是个有本事的,但乔装到承天门前静坐的家丁应该不多,身上也是不好带什么武器的,应该起不到多少作用。”

    “听闻王源之身边跟着的只是个耳顺境的宗师。”

    “我们大抵只要盯紧两位耳顺境的宗师就可以了?”

    彭泽分析张执象身边的力量,两名耳顺境的宗师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他们占据南京朝廷,虽然不如宋朝那般有带御器械效力,但南京锦衣卫却也在他们手中,收纳了不少江湖高手。

    锦衣卫在京师那边自永乐年间就有南北镇抚司。

    但留在南京的这一部,就只有一个镇抚司,南京锦衣卫最大的官职也只有镇抚使而已。

    锦衣卫的17个千户所全部都是北边的,应天镇抚司这边,则故意架空,没有给编制,所以没有成规模的千户所,应天镇抚司也只能封一些“百户”,给不了“千户”这种官。

    但以百户的身份,领千户的职,也不是不可以。

    不论是那些没有职称的千户,还是统领锦衣卫的镇抚使赵克戎,作为武将的他们,天然被排除在士大夫阶层的游戏之外。

    锦衣卫如此要紧的机构,镇抚司赵克戎也依旧不是议员。

    他隶属于兵部,受王倬管辖。

    收到调令,赵克戎才过来觐见,他打包票道:“如果只是两位武道宗师,定然不会有任何差错,可是卑职听说大防风于数日前又下山了。”

    “已经快要抵达应天了。”

    “若要阻拦大防风,需以一营骑兵围堵追杀才可。”

    大防风位列青龙榜副册第一,可以说是十位青龙之下的第一人,仅一人就杀得许海胆寒,整个许家都为之头疼。

    他的大名,这些议员自然也听过。

    不同于其他高手,大防风的体格和神力,让他有着超乎寻常的冲阵能力,其他高手气力有限,总是要容易耗死一些,可要杀大防风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