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久未见,世叔身体还好?”

    “哈哈哈,还硬朗着,这两年死不了。”

    两人寒暄几句,让仆人上茶以后,杨廷和便开始询问汪家军的细节,铠甲足不足,粮食带没带够,一应有缺,大可开方便之门。

    杨昭一一答过之后,才问道:“世叔,既然浩儿就在桂园,为什么不直接把桂园围了?”

    “唉,你来的晚,不知应天这几天的变故,我给你一一说来。”

    听完杨廷和的分析,杨昭面沉如水。张执象现在的实力,非大军出动不能解决,可他深得民意,若强行在城内动手,南京城内怕是要大乱,不论胜负,损失都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了解完情况。

    杨昭问道:“世叔,他们现在的兵力如何?”

    杨廷和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单子递给杨昭,说道:“这也是我这次需要提醒你的,张执象没有那么好对付。”

    “大防风暂且不说,王家这次准备了一部家丁,共600人。”

    “徐鹏举也送了300家丁给他,有徐丁为将。”

    “他新解救的那一百八十名殷地安人,也都有不错的勇武,毕竟蛮夷的男丁同时是具备战士身份的,能够活到现在,都是经历过淘汰的,如今心态不同,是只为复仇而存的死士,战斗力要格外注意。”

    “不算江湖当中会帮衬的人,张执象身边已经有了1100人马。”

    “虽然汪养浩还在张执象手中,可我不希望你直接与张执象正面对决,最好沿途盯梢,阻止他们过河,封锁在江淮一带,等后续兵马跟上,再一举围歼。”

    “此次京营也会抽调两万人出来,加上各地卫所的棋子,还有勋贵豪商们的家丁,大约会有五万兵马参与围猎。”

    “这是在搪塞嘉靖的基础上,能做到的极限了。”

    “除非彻底撕破脸皮,否则无法再调兵了。”

    “因而,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兴业你千万不可冲动,若是让张执象他们过河,围猎就很困难了。”

    杨昭自然应答道:“世叔放心,决计不会让他们过河的。”



93、威武不屈壮怀激烈



杨廷和在与杨昭交代事情,王倬也在邀请一个人。

    即便俞大猷在正阳门外败给了大防风,王倬依旧非常看重俞大猷,因为俞大猷不仅仅拥有个人勇武,更是一名出色的将军,哪怕他曾经没有领兵经验。

    俞大猷易学造诣颇深,又熟读兵书,此人绝非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天生的将领。

    王倬很相信自己的眼光。

    他对于目前京营的这些将领并不放心,总觉得他们差了点意思,所以想要拜托俞大猷去领一营兵马,成为这次围剿的主力之一。

    王倬带了很多优质的伤药和贵重礼品来拜访俞大猷。

    在外城临时租赁的小院子中,俞大猷听到了敲门声,身上绑着绷带正在熬药的俞大猷咳了咳,起身去开门。

    “王大人?”

    俞大猷愣了一下,便让开了身子,让王倬进屋,接着是几名仆人挑着礼物放在院子里。

    “志辅因我所托而受伤,老夫岂能置之不理?实在是这几日忙得焦头烂额,今日终于得空,便送了些伤药和礼品过来,希望志辅能收下。”

    其实王倬也不过分。

    毕竟他是堂堂兵部侍郎,作为上司给下属送礼物,有这个意思就行,还想挑什么刺呢?一般人遇到这份态度,可能也就直接肝脑涂地了。

    然而。

    俞大猷沉默了下,说道:“我自己抓了药,再吃几副就痊愈了,多谢王大人关心,这些礼品太过贵重,恕卑职不能收下。”

    王倬顿了下,但还是拉着俞大猷的手说道:“志辅这是何故?你我之间一见如故,何必如此生分?”

    俞大猷不着痕迹的退后半步。

    看着王倬,认真说道:“大人送给卑职的剑,卑职不小心弄坏了,辜负大人厚爱,如今已经无颜再见大人,大人还是请回吧。”

    俞大猷这是要断绝关系了……

    王倬面沉如水,他冷声问道:“志辅当真要如此?”

    俞大猷无言,鞠了一躬。

    “哼!”

    冷哼一声,王倬径直转身,没有放什么狠话,送出去的礼品也没有收回,就这么走了,待听到马车的声音消失,俞大猷才站直身子,幽幽叹了一声。

    得罪王倬,前程尽毁都是小事。

    俞大猷虽然不懂官场,但这几天却看明白了,兵部是王倬在主事,而非那位兵部尚书伍文定。他袭了百户,从此作为武将,却得罪了顶头上司。

    明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可俞大猷也不愿违背心中的道义。

    他清楚的知道张执象这些天救了多少人。

    虽然赈灾的钱最后还是由户部买单,可如果不是张执象,如果不是这套国债的方法,朝廷是决计不可能赈灾的。

    1300万两当中虽然大部分是源于那些商户。

    可对那被骗的数十万百姓来说,一两银子就可能是全部的积蓄,积蓄被掏空,手中没钱的百姓一旦开始借贷。

    最开始可能只是借了一斗米,若干年后卖儿卖女都不够还了。

    在这个时代,是很常见的事情。

    张执象不仅拯救了数十万百姓,更是建立了工会,虽然只有几天时间,当南京城内的工人境遇比以往好了太多,许多工人借助工会完成了讨薪。

    俞大猷不知道工会多久会变质,但至少它存在的当下,是对工人有利的。

    以后再差,也不会比牙行差。

    这么一个万家生佛的好人,俞大猷在正阳门外抵挡大防风已经将知遇之恩还完了,他不会再昧良心做其他的事情。

    不过。

    话说回来,王倬来找他,肯定还是有事想用他来对付张执象……近日城中军队的调度好像比以往频繁了些。

    原来如此。

    大防风太强,所以打算用大军来解决小天师吗?小天师这两天也要离开了吧?

    咳嗽了两声,俞大猷回房将煎好的药快速喝完,换上衣服收拾行李,便前往桂园那边了,至于屋内的礼品,看都没看。

    ……

    “有人要见我?”

    次日一早,张执象还在吃早饭的时候,对前来传话的郑荣生问道。

    郑荣生点点头,说道:“此人昨晚就来了,我说小天师已经睡下,让他明日再来,他却在门外站了整整一夜。”

    “诶?”

    张执象还是不太习惯这个时代的侠义之举,但仍旧深受触动,他连忙放下勺子,说道:“怎么让人站了一夜,快请进来。”

    “昨夜便请了,他却推说负荆请罪之人,该受此风寒。”郑荣生一边走一边解释了句,他们王家还不至于如此傲慢。

    “请罪?”

    张执象更搞不懂了,待他走到门口,看到那个门外站了一夜,依旧身形笔直的汉子,他明明有伤在身,肩膀上都沁出了血迹,嘴唇干枯苍白,却依旧能够见猛虎般的气势。

    任谁看了,都要称一句好汉子!

    “壮士,这是……”

    张执象确定自己没有见过此人,刚要开口问情况,俞大猷却嘭的一声跪下,朗声道:“罪人俞大猷,见过小天师,请小天师收留,让俞某戴罪立功。”

    “你说,你叫什么?”

    “俞大猷。”

    张执象深吸了一口气,有点懵逼,还在消化这三个字,他见的历史名人多了,倒不至于震惊,只是他不明白俞大猷为什么来找自己。

    “你有何罪?”

    “正阳门外,俞某受兵部令,拦截大防风,险陷小天师于不义,罪该万死。”

    “你这伤是与大防风交手留下来的?”

    “正是。”

    张执象仔细想了一下,上前将俞大猷扶起,说道:“以俞大侠之能,倘若真心阻挡大防风的话,我如今应该已经命丧黄泉了。”

    “非是俞大侠有罪,而是我该谢俞大侠救命之恩。”

    “请大侠受我一拜。”

    将俞大猷扶起来后,张执象退后一步,不由分说的就直接一揖到底,见此,俞大猷本来伸手想拦的,但却止住了,他心怀激荡,认认真真的抱拳一礼。

    说道:“南京城内兵马调动频繁,朝廷有意派大军围剿小天师。”

    “万望小天师收留,俞某愿为小天师效犬马之劳!”

    “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94、用人不疑宗室实情



从龙虎山一路走来,张执象已经知道不能盲信史书。

    真实的历史是需要互相印证后根据客观发展规律来摸索的,历史上的人物同样如此,每一个人都要结合那个时代去看,不要光看评价,不要光听这人是好是坏。

    网上一直调侃朱祁镇是叫门天子,但鲜少有人去真正了解土木堡。

    网上一直说嘉靖晚年修仙,放任朝堂倾轧,却不知道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嘉靖被宫女勒死已经没有呼吸,人凉了宫女才去报信,太医院都不给救,是他自己提拔的太医许绅出手,一副药将嘉靖救了回来,结果几个月后,许绅就暴毙了。

    史书记载,嘉靖当初是“气已绝”。

    讲道理,若非嘉靖道长真有点修为在身,哪怕许绅出手,估计也救不回来,搁这情况,你不躲道观,还敢住皇宫呐?

    他躲道观,不上朝,就是不管事了?

    那你可就低估嘉靖了。

    道长虽然修仙,但也不是泥菩萨,人都死过一回了,哪能不斗回来?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嘉靖倭乱就爆发了……

    张执象根据历史大事记按图索骥,依照当今的局势判断。

    可以确定的是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这一线,是忠义之士,至少在未来,他们都是帮着嘉靖跟南京斗法的。

    所以。

    当俞大猷来投,直接说明自己曾受兵部命令拦截大防风,张执象就明白,俞大猷应该是看清了那些人的真正面目,不肯同流合污。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将俞大猷请进园内,路上了解到俞大猷因为父亲去世,到应天府兵部来报备,继承泉州百户的职位,以前是个“读书人”。

    “志辅可读过兵书?”

    “曾跟随虚舟先生研读《孙子》,在虚舟先生的指导下,将易学与兵法结合,应该算是知兵。少年时经常与士兵一起训练,说来惭愧,年少纵意,曾瞒着父亲领兵剿匪,虽是荒唐事,但所幸几战皆胜,没有折损兵卒。”

    “志辅既袭百户,可有将百人之心?”

    “虽千人,亦可一试。”

    “当真?”

    “……当真!”

    两人短短几句交谈,俞大猷本以为张执象在考究自己,可随后发现不是,明明他是一名“降将”,刚刚投靠,张执象竟然有意将大军托付予他?

    是我想错了?

    俞大猷竟然有些忐忑,直到张执象将他领到王源之和徐丁他们面前,认真的说道:“王叔,徐将军,此次北上,我们还缺乏一名主将。”

    “你是想……”

    王源之边问边看向了俞大猷。

    徐丁则愣了一下,问道:“主将不该是大防风吗?”

    他没有想过当主将,毕竟大防风那样的无双猛将,徐丁是心甘情愿做副手的,可是这人是哪里来的野路子,竟然被小天师如此看重?莫不是小天师受了此人的蒙骗?

    张执象朝徐丁一拜,说道:“主将是徐将军您。”

    “啊?”

    徐丁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随即很懂事的说道:“那副将当是……”

    他本来要表示跟大防风一起决断军务,但张执象抢在了他前面,说道:“我希望副将由俞大猷来担任,还望徐将军不吝教导。”

    此言一出。

    众人心情复杂,徐丁尴尬的看向大防风,大防风瓮声说道:“我不擅领兵,当一先锋即可。”

    徐丁见大防风不介意,松了口气,但对俞大猷的警惕还在,他问道:“你是何人?”

    “泉州百户,俞大猷。”

    “百户……打过仗吗?”

    “马上就要打了。”

    “哟,挺皮的,那个,小天师,我带他出去练练,没事吧?”

    张执象表示没问题,机会他给俞大猷了,俞大猷真有本事,自然能够把握住,徐丁作为一名“正规”将领,他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毕竟你得先学会走,才能跑……

    “你怎知俞大猷能胜任副将的位置?”王源之虽然在问,但看他的样子,却是对俞大猷有足够的了解才对。

    “王叔也看好他?”

    “嗯,刚刚想起来了,此人是当代兵法大家赵本学的关门弟子,去年排青龙榜的时候,就调查过他,只是那时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