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而。

    杨昭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门外喊话道:“张执象,最后的机会了,交出汪养浩,你身边的几个人还可以活命,我想,你也不愿自私到让所有人都跟你陪葬吧?”

    “王家叔父,崔大太监,我们之间还没有到不死不休的程度,不是吗?”

    “开门投降,自有活命的机会。”

    院内没人应答,王家六百护卫,只剩下不到三百,大多已经受伤,还能战斗的仅百余人,一百八十名切诺基战士,也只剩下百人,同样伤员过半。

    大家都沉默的检查着鸟铳,擦着刀锋,等待最后的战斗。

    天黑了,大家却没有半分高兴。

    张执象更是死死咬着牙齿。

    肩膀中了一枪的张永焕只是按着他的肩膀,给他力量和支持,王源之抽着烟,说道:“打仗就会死人,要改变利益分配就要打仗。”

    “想要济世救民,想要避免天人合发,入世做事就必须面对这些。”

    “张执象。”

    “你既然入了世,决定路见不平仗义出手,决定为世间的不公鸣不平,决定救一救这世界,那不管中途发生了什么,出了多少不忍闻的事情,你都给我把牙齿咬紧咯,就算咬碎了牙齿,也不能放弃。”

    “给我背负起那些英烈的亡魂,一步步走下去。”

    “直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王源之的叱喝让他猛然一怔,张执象一路来抛弃了许多软弱,可真正面对那血与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觉悟根本就不够。

    他的精神压力已经到了极点,但,这不是他升起退缩、恐惧这些情绪的理由。

    他既然做了决定,就必须背负这一切。

    哪怕死再多的人,哪怕所有人都后悔,他也不能后悔!

    他捏着小拳头,站起身来,嘶哑的嗓音说道:“大防风,将我举起来。”

    一整天的鏖战,即便是巨人也无比疲倦了,他行动明显缓慢了许多,但依旧起身将张执象放在了自己的肩头。

    张执象站直身体,刚好越过墙头,与杨昭对视。

    杨昭露出胜利的笑容,说道:“如何?认输了?”

    张执象缓缓摇头,说道:“你中计了。”



110、斩将夺旗大获全胜



“中计?”

    “哦,你是指俞大猷带着的义军吧?城外还有1500府军卫和1000汪家军,为了防备突袭,早已列阵以待。”

    “你不会觉得就那群江湖散勇骑上马就是精锐骑兵了吧?”

    “俞大猷敢冲阵,那就只有排队枪毙的结果!”

    杨昭虽然不知道俞大猷具体到哪了,可他一直有提防着,的确,打到现在,是俞大猷出手的最好机会,可那又如何?

    义军不过是一群江湖散勇,真正的骑兵对冲时,就能看出差别。

    只需一个照面,府军卫就能将义军冲垮!

    “为什么要冲阵?”

    张执象平静无比的问道,这让杨昭愣了,不冲阵夺炮,俞大猷还能……糟了!

    见杨昭神色猛变,张执象笑道:“对了,你打六安,就没有听到我敲登闻鼓吧,哪怕是战事最艰难的时候。”

    “为什么呢?”

    “因为我早把鼓留在了外面,等着俞大猷接手啊。”

    “他又何须去冲炮兵阵地?他只用去袭击码头的战舰,夺船北上就可以了!”

    杨昭面色狰狞的怒吼:“你为了嘉靖,命都不要了?”

    张执象疑惑道:“为什么不要命?登闻鼓送到京师,我才能够保命啊,还是说你们打算鱼死网破?”

    “你!”

    杨昭气急,当即命人赶快传令,让城外的军队去支援码头,而他自己则忽然抢过一把弩,朝张执象偷袭而去,弩箭自然被大防风挡下,张执象也不会露头了。

    “给我攻!”

    “捉住张执象!”

    不论如何,杨昭决定先解救自家外甥,然后捉住张执象作为人质,于大局至少还有挽救,不至于因为战局失误而被南京责罚。

    战斗瞬间激烈。

    打到这个程度几乎等同于近身搏杀,官军占据绝对优势,杨昭没有想过输,想的只是会花费多少时间打下来。

    战斗过去一盏茶的功夫,眼看院内叛军就要抵挡不住。

    但忽然响起的鼓声让局势瞬间变化。

    官军战斗力大大削弱,一下子就被赶出了院子,留在院内的冠军也被绞杀,而院外骑马而立的杨昭还有些愣神。

    怎么回事。

    登闻鼓不是交给俞大猷了吗……该死!!!

    他被骗了,调虎离山!!

    ……

    “调虎离山,我不走,要去码头你们自己去。”

    城外,杨惇听到情报根本就没有支援的意思,他坚信登闻鼓就在张执象手上,那小子跟他父亲斗法都能斗成这个样子,岂会被逼得壮士断腕?

    在杨惇看来,这就是调虎离山,俞大猷马上就要来夺火炮了。

    然而。

    杨惇不急,汪家军却急啊,特别是这个时候码头那边竟是传来了爆炸声,这说明什么?说明遇到了敌袭!

    那些战船可是汪家军自己的啊!

    留守的营指挥只好向杨惇抱拳一礼,说道:“这些火炮还望杨大人看管,我等这就回去支援了!”

    “去吧!去吧!”

    杨惇并不在意,或者说他巴不得杨昭出丑,至于抽走了1000人会不会影响接下来跟义军的战斗?会增加风险?

    那又如何?

    杨惇根本不认为俞大猷带着的义军能够战胜他,正规骑兵和这种野路子,那是云泥之别。

    来吧,俞大猷。

    让我来击败你,彻底粉碎张执象的希望!

    “府军卫,列阵!”

    看着东边奔袭而来,在一里开外的义军,杨惇振臂高呼,身后的骑兵当即以他为锋矢列阵,锵的一声,杨惇抽出佩剑,爆喊道:“杀!!”

    “杀!!”

    府军卫齐声爆呵,在杨惇的带领之下,整齐而肃杀的向前冲锋,那如同钢铁洪流般的气势,将骑兵的威势展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边。

    俞大猷手持长枪,已经无需多言,他们等了半天,情绪早已在内心堆满,他们急需一场大战来宣泄!

    至于他们不是专业的骑兵?

    作为骨干的许家三百家丁,那可是从九边退下来的,是参与过应州大捷,与蒙古人打了十多年仗的老兵!

    南京哪里真的打过什么大仗,哪里真的有过大规模骑兵对决!

    战场的厮杀和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啊……

    一介书生当主帅,又如何能够辨别得清这两者的区别?

    杀!!!

    相比于府军卫一开始就跟着杨惇全力奔驰,收着马力的义军明显在心态上要更稳一些,最后关头猛然加速,直接打了府军卫一个措手不及。

    俞大猷更是纠集了一批好手,直奔杨惇而去,他要阵前斩帅!

    对决,很多时候都在那一瞬间的气势。

    杨惇虽然也是弓马娴熟,自认为文武双全,可终究只是个手熟境的普通人,他能领兵冲锋,是知晓有亲军护卫,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当俞大猷以亡命的姿态,不在乎孤军深入的直奔他而来的时候。

    杨惇退缩了。

    他放缓了马速,开始避让,在他看来,自己没有必要与俞大猷搏命,他后退牵制俞大猷深入,大军斩杀敌将,这场战争就胜利了。

    但是,文人就是文人。

    他把战争太过于想当然了,战争是野蛮的,是野兽的,是直觉的,是气势的。

    这场战斗,在他避让的那一刻,已经输了!

    轰——

    义军直接凿穿敌阵,府军卫兵败如山倒,再也没有人能够护住杨惇,俞大猷快马凌云,一枪直接刺穿杨惇的心脏,挑尸如旗,大吼道:“还有谁!!!”

    “万胜!!”

    “万胜!!!”

    “万胜!!!!”

    义军气势如虹,个个有如神兵。

    府军卫彻底溃散,再也没有反抗的念头,俞大猷当即带领大军杀入城内,仅留下三百人守住火炮,并尽快带火炮进城支援。

    当义军杀入城内的时候,城内官军的心态就彻底崩了。

    城外有2500人,居然被直接杀败,连军情都没送过来?到底有多少敌军?敌军到底有多厉害?

    没有人再敢逆俞大猷的锋芒。

    俞大猷仅仅带着九百人就杀穿了府军卫4500人,并且直接杀到了杨昭面前,即便是汪家军也被杀破了胆,再加上张执象他们从院内杀出,内外交击,官军彻底崩溃。

    只有汪家军亲军护送不肯接受现实的杨昭死命外逃。

    确定救下张执象他们后,俞大猷虽然送了一口气,但并没有停止兵戈,官军实际损失并不大,只是崩溃了而已,如果让他们收拢溃兵,依旧有足够的战斗力,码头还有一千汪家军保持完整简直呢!

    而他们人少,转移上船依旧需要时间。

    所以。

    杀!

    能杀多少杀多少,杀得敌军胆寒,杀得他们不后退一百里不敢停下!

    九百人追杀了一夜,府军卫是骑兵,损失较少,死了近千人就全部逃散了,而两千汪家军几乎只逃出去两三百人,码头那一千汪家军回来支援,也被炮火覆盖,骑兵一冲,彻底溃散。

    此战一役,这营汪家军彻底打崩!

    大获全胜!



111、舐犊情深青史谁著



一夜烽火,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最震惊的要属六安知州彭进了。

    获得大胜的张执象他们并没有急着撤离,因为已经不用急了,缴获百艘战船,三百多门火炮,四千多发炮弹。

    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一路打到京师去,再也没有人拦的住他们。

    所以他们一直留在六安组织战后重建,整理百姓的伤亡和损失,开仓放粮,让富户捐输来修缮城墙和维修民居。

    百姓的伤亡抚恤则由王家来承担。

    将缴获的和自有的共四千匹马交由当地富户,抵押出足够的银两,对死于战乱的百姓予以高额补贴,认领尸体、核对黄册后,家属可以当场领银20两,后续还有80两银子,每年五两,分十六年给清。

    不是不想一次给完。

    而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骤然获得大量银钱,会引来祸患的。

    若有财产损失、女性玷污的也可以获得相应补偿,张执象直接告诉彭进,六安三年内不征税,等他们去京师,皇上会下诏免税的。

    他们每年发抚恤的时候,都会查看民间情况。

    若是彭进没有做到位,必取他性命。

    相反,若是彭进这三年做的好,必定调他入京,官升三级。

    如此,彭进敢不尽力?

    他们在六安整整待了三天,最后在羽林卫的“欢送”下乘船离开,赵克戎目送着舟师远去,看了眼失魂落魄的杨昭,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

    汪养浩没有救回来,汪家那边也要乱了。

    此次不仅是泰和杨氏受损,就连杨廷和恐怕也不好受了,作为议长,杨廷和对为这次的失败负责,因为不论是全局谋划,还是直接战局,都与杨廷和有关。

    怕是要引咎辞职了。

    而且嘉靖恐怕也要因此发难,以祖宗降怒来重新拟定“大礼议”的罪责,给罪臣们重新定罪,杨廷和作为罪魁,恐怕会极尽羞辱之能事。

    杨廷和咽不下这口气,怕是要郁极而终了。

    风云涌动啊……

    ……

    应天。

    许青麝从锦衣卫诏狱里出来,看着那个精神大不如前的老人,并没有半分尊敬,反而嗤笑道:“竟是连杨阁老也败了?”

    杨廷和咳了咳,手帕上沾染些许血丝。

    他没有回答,而是杵着拐杖往外走,许青麝用手遮着刺眼的阳光,见杨廷和登上马车,她才淡淡的说了句:“情我承了,日后有机会,自然照应你杨家一二。”

    杨廷和点了点头,坐车离开。

    许青麝伸了个懒腰,对来接自己的上泉信织说道:“好了,这下心里平衡了,大家都输了,就等于没输嘛。”

    上泉信织说道:“诚意坊被二少爷占了,姑娘们少了一半。”

    “呵~”

    “我的东西,他许二也敢拿,真是胆大包天,他喜欢睡姑娘,就让他睡吧,明天,我要看到许家多一个太监。”

    上泉信织点头,记下许青麝的吩咐。

    “小姐现在回诚意坊?”

    “不急,直接去舟山吧,杨廷和倒台,汪家大乱,江南势力重新洗牌,许家自然要把握机会,我得去给四叔他出谋划策啊。毕竟四叔的心头好,被张执象带走了呢。”

    ……

    鸡鸣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