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可否-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俞大猷参加武举,早日夺得状元之名,为国干城!”

    俞大猷的封赏并不高,只一个带御器械,这是宋朝的官职,字面意思,允许带武器进皇宫,属于皇帝亲卫。

    但对于俞大猷的封赏,重点在最后一句。

    嘉靖几乎钦点了俞大猷为下一届武举的状元,这是要先给“文凭”,予以重用了。

    接下来,就是压轴的。

    “天师府张执象,于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朕登基之日降生,有仙人气象,为朕之祥瑞,上天对大明之赐福。”

    “去岁冬至得诏进京。”

    “一路斩妖除邪,得证大功德。于鄱阳湖中诛杀海外邪崇,救人无数;解应天钱庄之难,立工会以全万民之权益,德智拔群,为九州之表率;破解淮王冤案,护送登闻鼓进京,为九州添此神器,解万民于倒悬。”

    “其虽年幼,但已气象万千。”

    “南京承天门前传法,已见仙人法度。”

    “特封张执象为大明国师,授正一品衔,许问定国策之权!!!”

    此言一出,满朝轰动,百官皆抗议,这算什么?以后到底首辅是宰相,还是国师是宰相?这大明朝堂谁说了算?

    然而,嘉靖根本不理会他们。

    他亲自将国师印交给张执象,然后拉着张执象离开了,连退朝都没喊,只留下满朝文官面面相觑,他们纷纷找阁老们问策,但六位阁老都闭口不言,一时间气氛诡谲。

    ……

    张执象被嘉靖拉到乾清宫,才有空闲好好与嘉靖说话。

    看着这个面如冠玉的少年天子,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双眼睛,那眼里有着下意识的警惕和洞彻,仿佛本能的想将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

    他嘴唇有些薄凉,固然让他更加俊美,但却失了敦厚。

    作为皇帝,他现在并没有那久居圣位的深不可测,整个人的气质凛冽如刀,于权术他比杨廷和都老谋深算,十五岁以藩王荣登大位,便孤身一人挑战内阁与后宫,争出一条生路。

    可见他一路走来之艰险。

    不过,他并没有精神紧绷到敏感的程度,反而极为自信,他见张执象看着自己,便爽朗一笑,打趣道:“国师要不要给朕画一幅像?”

    “失礼了。”

    张执象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有些失态。

    嘉靖却满不在乎,他拉着张执象在一旁坐下,竟是亲自给张执象添茶,说道:“登基那天,朕便想见国师了,是阳明先生拦着不让,如今看来,阳明先生是打算自己先看过了,再送国师来见朕。”

    “哈哈,你不必拘谨。”

    “朕乃家中独子,向来没有兄弟,你既是朕登基之日诞生,便是天生与朕有缘,朕见你便心生欢喜,好像见了弟弟一样。”

    “国师待朕,当长兄即可。”

    真正被一位帝王如此礼贤下士的厚待,内心的情感还是很复杂的,张执象也觉得这位天子亲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似如嘉靖所说那般,像是见了兄弟。

    仔细一想,张执象明白是什么感觉了。

    那是一种见到同类的感觉,是两个渴望战友的人碰到了一起……

    “陛下。”

    “我有三本书,要交给陛下。”

    张执象解开背着的小书包,从里面拿出的三本书,《太乙金华宗旨》、《炁体源流》、《应天府各阶级现在分析报告》。

    三本书摊开,嘉靖扫了一眼,便拿起了那本分析报告。

    这本书在应天的时候,张执象只写了个开头,后来在从六安到京师的这二十天中陆续写完的,王绛阙给了很多参考资料。

    或者说,即便是朝廷,在许多方面资料都不如王家齐全。

    嘉靖很聪明,他记忆里很好,一本书看过三五遍,便能记住大致内容,但在阅读这份分析报告的时候,他看得很慢。

    一直到天黑,宫女来点灯的时候,他才将这本不到百页的报告看完。

    他看向张执象问道:“国师要教的,是国祚长生之法?”

    张执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会,才问道:“我问世人,长生可否;我问国祚,长生可否;我问文明,长生可否。”

    “陛下要学哪种?”



114、交心言志西游问对



嘉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国师送了朕三本书,朕也有一本书送给国师。”

    言罢,嘉靖走到了书房的卧榻上,从枕头下拿出了一本书,将书递给了张执象,张执象能够闻到书本上还有新添的墨香,而这本书的书名赫然是——西!游!记!

    “这……”张执象有些震撼。

    《西游记》最早的版本,当属万历二十年的世德堂本,而其作者是谁,四百年一直争论不休,后世署名的吴承恩,主要是胡适考证……

    这显然不合适。

    因为《西游记》本身还是一本道学典籍,是可以用来修仙的,因此古传为长春真人丘处机所著,可书中又有“司礼监”,这是明朝才有的机构。

    所以丘处机被证伪了。

    而世德堂本有两个重要线索,一则,即陈元之序,他说《西游记》作者极为尊贵,是“王侯八公”之类,后人考证或许是山东藩王,亦或是湖北藩王,亦或是朝堂执宰。

    二则,世德堂本有注,是华阳洞天主人校书。

    华阳洞天主人是谁?嘉靖四十四年入阁的,号称青词宰相的李春芳,其法号正是华阳洞天主人。

    一直以来,许多人认为校书的就是作者本人,怀疑李春芳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那……有没有可能,李春芳只是为了一个更尊贵的人,给他校书呢?

    作者既然可以是湖北的藩王,那……嘉靖登基之前,就在湖北。

    许多念头闪过,张执象有些急促的翻开了第一页,开篇词正是: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他没猜错,真的是西游记……

    不是印刷本,而是手稿,因为这本书还有空白纸张,根本就没有写完,书线都是新系的,字迹还看得出是新墨,很有可能是嘉靖昨晚连夜抄的。

    嘉靖见张执象有些吃惊,也含蓄的笑了笑,说道:“嗯,只是一册话本故事,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朕之所想,全在书中了。”

    说着,嘉靖开始说起了回忆。

    “正德十六年三月,皇兄于豹房驾崩,享年三十一岁。因为无嗣,所以要从宗室当中选同辈或者晚辈来继承大统。”

    “按照兄终弟及,同辈当中,血缘相近的,其实有好几个已经成年,二十多岁,且有子嗣的。”

    “国有长君,社稷之福。”

    “若是为江山社稷着想,选那些兄长才是最好的,可是,他们偏偏选了当时年仅十五岁的朕。”(嘉靖是正德二年九月出生,正德十六年四月登基,这时其实还未满14岁,只是古人一般说虚岁。)

    “为何呢?”

    “因为朕是孤家寡人啊,朕的父亲已经亡故,只有寡母在世,没有人可以为朕撑腰。”

    “他们以为朕好欺辱。”

    “为了控制朕,他们先是以皇子礼仪来迎朕,被朕发现,才改用帝王礼仪相迎。随后杨廷和与张太后在朕抵达良乡时,便携百官逼迫,让朕认孝宗为皇考,改认亲生父亲为皇叔!!”

    “此番践灭人伦之法,朕岂能答应!”

    “且不说此举置父母于何地,朕若以嗣子继位,当名不正而言不顺,从此以后只能听人摆布,但有偏差,必以朕非皇嗣来攻讦朕,让朕颜面扫地。”

    “故,朕拒不受此策!”

    “为使朕屈服,入皇宫时,杨廷和故意让朕从东安门入宫居文华殿,此乃侧门,为臣子入宫所走之路径,朕若年幼无知,从东安门入宫,岂不自认为臣属皇子,登基又岂能顺利?”

    “亏朕机敏,问了袁公。”

    “才避开此劫,从大明门入宫,于奉天殿继位。”

    “可登基之时,他们又开始做手脚了。”

    “登基的诏书被他们改了,改成了‘奉皇兄遗诏入奉宗祧’,何为祧?继嗣也!!”

    “此一字之险恶,朕如果未曾察知,便万劫不复。”

    “朕登基之后,次年当改年号,杨廷和给了朕‘绍治’二字,何为绍治?继承而治也!”

    “朕若用此年号,便是承认孝宗为皇考,张太后为母后,此后这朝堂还有朕的位置?张太后自可伙同杨廷和他们垂帘听政!”

    “哪怕朕已经顺利登基,他们仍旧不肯罢休。”

    “以杨廷和为首,百官日夜逼迫,气势汹汹的让朕认孝宗为皇考,朝堂竟只为此一事争论不休,不见国政。”

    “幸有张爱卿进言‘继统不继嗣’,朕与父皇二人才得以保全。”

    “这皇位才名正言顺。”

    “朕一路走来,尽是虎豹豺狼,历经千难万险,但有一步行岔踏错,便是万劫不复,那文武百官,手中高举着皇位,好似那漫天神佛,都来镇压于朕。”

    “可朕,亦不曾屈服!”

    “朕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朕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的心,朕要这漫天诸佛,都烟消云散!!”

    少年天子是何等斗志昂扬,是何等意气风发。

    张执象刚好翻到这册《西游记》的最后,剧情正好进展到——大闹天宫。

    是啊。

    藐视皇权的,不一定是反贼,还有可能是皇帝自己,因为只有他才知道,什么是皇权,谁又真正掌握着那份权力,谁才是那个真正的——玉帝。

    张执象忽然想到了《西游记》中狮驼国一回中的一首诗。

    攒攒簇簇妖魔怪,四门都是狼精灵。斑斓老虎为都管,白面雄彪作总兵。

    丫叉角鹿传文引,伶俐狐狸当道行。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

    楼下苍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声。摇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铺尽山精。

    狡兔开门弄买卖,野猪挑担干营生。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

    ……

    满朝诸公,皆是虎狼禽兽之辈,天下食利者,皆尽妖孽。

    这天下,宛如魔域!

    张执象心情沉重的摸着西游记三个字,还在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并没有被如来佛镇压在五指山下,看来历史上的嘉靖曾经断更过很长一段时间。

    是什么时候让他心灰意冷的呢?

    壬寅宫变吗?

    是了,死过了一次,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打碎天宫的能力啊。

    手指渐渐在书面上扣紧,连纸张都皱巴了起来,张执象看着嘉靖,极为认真的念了一首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陛下。”

    “西游记,我原是看过的。”



115、三位一体共寻长生



“西游记”我原是看过的,无论是书上这一本,还是书外那一本。

    张执象与嘉靖一见如故,嘉靖又给他看了西游记,交心言志,张执象自然也不藏着捏着,他先是从大闹天宫往后说,将西游记的故事花了一夜时间讲完。

    而后接下来几天。

    嘉靖都没有上朝,两人几乎彻夜交谈,张执象从嘉靖六年开始,将此后的历史,但凡是他记得的,都一一讲给嘉靖听。

    整整十天时间。

    嘉靖终于听到了张执象所念的那一首诗,明白为什么会“今日欢呼孙大圣”,听到张执象念:“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

    嘉靖一下子觉得,时空是如此的近。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改为官僚帝制以后,中华两千多年,是如此的相似。

    本以为蒙古铁蹄下的神州腥膻,已经是沉沦的极限,却不知道还有那两百年的奴隶殖民,以至于几乎亡国灭种。

    乱世出英雄。

    嘉靖在最危难的时刻看到了一位前所未有的圣王,一位甚至超越了太祖洪武的圣王,太祖爷想做的事情,那位圣王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

    只是,同样可惜……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嘉靖感慨万千的念着这句,只觉得,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心中无限感慨,他握着栏杆的手,已经用力到发白。

    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此刻只觉得肩上的担子,重若泰山。

    越是明白历史。

    越是知晓未来的事情,嘉靖越是认为,他不能输,他已经是大明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