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宫觐见。

    说是入宫,其实这所谓的“宫”也就是个名头,现在的清廷早就不是以前的清廷,就连当年建兴在西安时都不如,眼下清廷的皇宫仅仅只是一个稍大些的院落罢了,要以面积而论连当年紫禁城的一个殿都不如,至于里面的设施也是普普通通。

    隆科多作为主帅回来后第一时间要去见康德,自己要入宫觐见。通报之后,很快就有侍卫请他进去,进到里面一眼就看见除了康德坐在上位外,还有两个王爷也在,一个是郭亲王,另外一位居然是淳亲王。

    “奴才叩见皇上,皇上万岁,皇上吉祥安康……。”隆科多打着马蹄袖就冲着康德跪了下去。

    “舅舅不必如此,起来吧。”康德很是客气地说道,同时抬了抬手。

    不过隆科多依旧跪在地上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可惜这地上是西域的黄土不是之前紫禁城大殿里的金砖,任凭隆科多就算把脑袋磕破也磕不出个屁声音来。

    从地上爬起,隆科多依次再向郭亲王和淳亲王行礼,随后垂手站在一旁。

    康德按惯例询问了隆科多一些前线情况,并对隆科多率部击败策妄阿拉布坦多加赞誉,还赐了他花翎、黄马褂这些玩意,以示恩宠。

    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果是在以前是莫大的殊荣,要知道无论是花翎或者是黄马褂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到手的,皇帝能赐这些给你足以证明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和身份,不仅是朝臣们,就算是王公见了也要眼热。

    可现在大清早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当然不如从前,真要说起来倒不如直接赏赐点金银什么来的更为实惠,可这种话隆科多也就心里想想,说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

    再一次磕头谢恩,隆科多表示出感激流涕的样子,这让康德大为满意。

    “策妄阿拉布坦那边不好打就暂时放放吧,想来他也吓破了胆子,不敢再犯西域边境。”

    “皇上说的是,奴才听皇上的。”隆科多点头附和道。

    “北边出事了。”隆科多的话音刚落,康德就继续开口,这话一出让隆科多顿时一愣。

    隆科多刚回来,有些不明白北边出了什么事,这时候郭亲王把话接了过去,告诉隆科多大明和俄罗斯开战,几个月前大明大败俄罗斯,拿下了俄罗斯重镇乌兰乌德。

    乌兰乌德在哪里,隆科多不知道,更没去过。可能够称为重镇的,那么乌兰乌德绝对不会是什么破寨子小据点之类。

    闻此,隆科多脸色微变,虽然现在满清和俄罗斯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之间的合作断断续续,尤其是在大明进军西域,依靠强大火力大通了西北走廊后,俄罗斯就有些知难而退了。

    雍正死前,俄罗斯就基本退出了满清和大明直接的战争,在雍正死后,康德曾今派人联系过俄罗斯,意图继续和俄罗斯合作,以牵制东方的大明。可是俄罗斯并没有同意,转而和以前一样只答应私下卖给满清火器这些什么,至于其他的一概没有。

    这个结果让康德很是恼怒,所以当他得知大明去年时候向北出兵要打俄罗斯的时候,康德心中还有些欣喜,在他看来大明敲打一下俄罗斯对满清来说不是坏事,如果俄罗斯在大明手里吃了亏,那么接下来自己这边和俄罗斯合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

    可康德万万没想到,仅仅半年的时间,俄罗斯不仅在大明手里吃了亏,甚至连乌兰乌德都丢了,当消息传来后康德一筹莫展,他现在开始担心一旦俄罗斯被大明彻底击败,那么满清就失去了最后一个可能和大明抗衡的盟友了。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讲述

    如果是在从前,康德或许还有打回中原的想法,可是现在已经早就没了。

    如今的大清不是当年的大清,自己这个皇帝也只剩下身上这块遮羞布了,再也没有号令天下的权威和能力。

    在早些时候,淳亲王去了一趟大明,这次出使大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不过也不能说没有半点用处。至少大明虽然没有完全给大清什么承诺,但在大清的一系列条件下还是稍稍松了些口,看样子短时间内是不会继续西进了。

    其实康德心里也清楚,这所谓松口只是表面而已,而且是建立在自己去帝号的基础上的。而且现在的大明不是不想西进,是为了更稳扎稳打才在哈密停下了脚步。

    如果大明不顾代价西进的话,灭掉自己的大清不是太大问题,当然大明必然也要承受不小的损失。而现在大明在西域搞什么建设兵团,开荒屯田,这么做的目的除了稳固地方统治外就是为后续西进做好准备。

    可不论怎么说,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再怎么样刀子还没架到脖子上的时候终究有些期望。现在的康德就是这个心态,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无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说完了北边的事,康德显得有些疲倦,其实这不是身体的累,是心累。

    “舅舅在,正好说个事。”康德牵强地笑了笑,伸手冲着淳亲王指道:“九哥回来,明廷那边开出了条件,其他的暂且不说,第一个就是去帝号……。”

    “皇上!”隆科多顿时一惊,正要冲康德下跪恳求,康德抬手制止了他的动作。

    “其他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朕早就有这个准备,其实在先帝当年的时候就曾今有过这个打算,一直拖到现在已算不错了。”

    康德的话中有着说不出的惆怅,他所指的先帝当然不是雍正,而是建兴。当年建兴也曾今意图和大明谈判,却被大明直接拒绝了,如今康德所做的和当年建兴没什么区别。

    再说了,所谓的去帝号只不过是对于大明而言,在大清内部怎么称呼还是大清自己的事,关起门来别说称皇帝了,就算自称玉皇大帝都没问题,可这么做对他们这些最爱面子的满人而言却是极为失落的。

    “皇上啊……!列祖列宗啊……!奴才……奴才罪该万死……奴才无能呀!”隆科多瞬间泪流满面,他这一哭在场的郭亲王、淳亲王等人心里也不好受,康德就更不用说了。

    眼眶湿润的康德长叹了一口,心中难受之极。可事到如今又能怎么办呢?大丈夫能屈能伸,当年太祖爷起家之初不也这样?在李成梁手下不知道受过多少委屈,如果没有忍耐的能力,之后的大金,后来的大清又如何会存在?

    再说了,皇帝的帽子只不过是个名义罢了,当个大汗也是一样。说不定那一天,等大明虚弱了,大清依旧会卷土重来,重新掌控天下。虽然这个可能性极小,可毕竟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流了好一阵马尿,嚎哭了几嗓子,康德继续说事。

    现在大明那边再搞建设兵团,关于建设兵团的情况淳亲王一路东行有所目睹,虽然大明那边并没有让淳亲王知道太多,可淳亲王在有心打听之下倒也了解了些,再加上这一次去大明淳亲王是眼界大开,亲眼看到了大明的强盛和先进。

    淳亲王回来有几日了,这几日他一直在和康德还有郭亲王探讨未来的大清究竟何去何从。如果还是抱着老一套的话,那么大清是绝对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就算是偏安西域,大清也不能一直这么下去,必须给大清找一条出路才是。

    这些日子,康德也在思索这个问题,大清早就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太祖延续下来的那一套东西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适应,如果大清只想躺平的话当然没问题,但又能躺平多久呢?一年?两年?三年或者更久些?

    依康德的眼光不难看出大明的意图,大清和大明之间只能存在一个,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大明早就把大清远远甩在了后面,那么能存在下来的绝对不会是大清。

    西域可以立足,却不能永远立足西域,大明必然会继续攻打大清,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再加上淳亲王从大明带回来的许多信息,更让康德心中有了改革的想法,只有改革,大清才有可能出路。

    在之前,大清不是没有想过改变,比如对军队的改变,对火器的研制等等,这些都是学着大明去做的。可其实这些改变仅仅只是表面,大清的本质却没有变化,这也造成了所谓的改变是换汤不换药。

    康德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他在当阿哥的时候就被视为众阿哥中的佼佼者。要不然后世也不会有关于他和雍正之间所谓的“传位于四皇子”的传闻了。

    先不说这个传闻假多真少,可能够有这么一个传闻就足以能看出康德的才能不凡,而且自建兴和雍正先后,放眼康熙之子中,康德是唯一一个能够有能力继承大统的王爷。

    正是因为这样,康德的上位后得到了满清王公大臣的拥戴,并没有像当年建兴即位和后来雍正即位那么有所异议。在所有人的眼里,康德即位是顺理成章的,而且也只有他才有资格当这个皇帝。

    今天正好除了郭亲王、淳亲王外隆科多也在,在场的没有什么外人,要论起来都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么康德决定开一个小会,四人好好聊聊接下来的大清究竟何去何从。

    “改革?皇上,您莫非要变法?”隆科多没想到康德居然有这个想法,顿时极为意外。

    “说变法倒也不差,眼下这情况不变不行。”康德叹了口气,目光扫向淳亲王:“九哥,你同舅舅说说在东边看到的那些。”

    淳亲王点头,然后就开始讲述了他这一次去大明的所见所闻,虽然淳亲王已经同康德说过一次了,但康德依旧听得很仔细,至于隆科多也是如此,起初的表情还有些淡然,可随着淳亲王的讲述,他的神色渐渐变的凝重起来。

 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康德变法

    淳亲王这么一说就是足足一个时辰,这还是他挑着说的,并未说的太过仔细,如果把他东行的所有所见所闻全部细细说上一遍的话,恐怕连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想不到……想不到东边居然已是如此……。”饶是隆科多知道些大明的情况,却也没料到大明的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短短十数年的时间,这中国就变得和当初大清统治时期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淳亲王说的一切是真的话,那么简直难以让人想象。

    对于大明,在场的诸人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最初的时候,称呼朱怡成是反贼,之后又称其为伪明。这些称呼从字眼上来说是极其贬低的,而且有着高高在上对下位者的无比鄙视。

    就算大清丢了北京城,中枢逃到西安的时候,对于大明的称呼依旧没有改变。而随着中原彻底丢失后,相比大清的日渐西下,大明却如同初升的太阳一般光辉耀眼。

    作为满清高层,就算嘴上不承认,可心里却也不得不认可大明的强势崛起不可阻挡。从这一刻起,对于大明的称呼就有了改变,从最初的反贼、伪明这些称呼变成了“东边”甚至“大明”。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淳亲王这一次前去大明深深体会到了这点,相比大明的强盛,他的心中是无比羡慕又无比失落的。

    一直以来,一个疑惑总在淳亲王心里,那就是朱怡成为什么会把大明治理的如此强大,而偏偏大清坐天下的时候却做不到呢?

    无论是农商又或者军事和其他,大清不如大明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其实不仅是淳亲王,康德同样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当淳亲王回来后康德和他细谈后,更进一步确定了要改革的想法。

    “现在明白我们和东边的差距了吧?”康德叹了口气问,在场其他人都没说话,但他们的神色却告诉了康德答案。

    “和东边相比,这不是多练些兵,多造几杆火枪,或者多铸几门大炮就能弥补的。如今已到了不变不成的时候,如我大清依旧如此的话,那么将来最多也就能苟延喘息些时日罢了,最终还是躲不过覆灭的结果。”

    说到这,康德看了众人一眼,郑重道:“祖宗基业已败坏如此,如大清彻底没了,我等死后又有如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变则通,不变则亡啊!”

    “可是皇上,改革可不是一件小事,奴才担心朝中……,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啊!”虽然隆科多心里赞同康德改革的想法,也明白现在这情况下不变是不成了的,可是大清内部矛盾依旧,旧势力顽固的情况他很清楚,尤其是如今大清威严早不如从前,康德这个皇帝说起来是皇帝,实际上已是一个大点的部落首领而已,一旦改革力度大了,弄不好就会遭遇反弹。

    康德的面容坚毅,他站起身走了几步,回头道:“当年商鞅变法,秦国臣工反对者比比皆是,商君有言,朕今日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