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叛贼-第8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皇上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居然要让满人搞什么屯田,还组织了什么建设兵团,效仿明军。

    这听起来似乎不错,可是上面就不想想这些满人中有谁会种地的?不仅是他们这些满人,就连当地的那些人要说会种地的也不多,西域各地许多民族基本都是游牧民族,放羊放牛不少,种地的寥寥无几,而眼下眼看着就要春耕了,无论是那三又或者佟福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干呢。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反了

    现在,所谓的建设兵团是搞起来了,地也圈了不少,而且为了圈地满人还直接把原本当地人的草场占为己有,用来进行开荒。

    这样一做,使得当地的牧马们没了草场,激发了满人原本就和当地人的矛盾。在满清进入西域后,为了控制地方,满人对于当地各族可没少干烧杀抢掠的勾当,要不然满清也不会一直通过这种方式掠夺物资,从而维持到现在。

    而现在康德变法,除军事和政治外,最为关键的就是屯田搞建设兵团了,这一点在康德看来是极为必要的。

    打仗靠的什么?当然靠的事钱粮,尤其是后者,没了粮草打个屁仗,不用等明军打来恐怕就全都饿死了。

    从这点来说,康德变法效仿大明搞建设兵团是正确的,如果能够屯田成功,那么康德就没了粮草的后顾之忧,能办的事也又了几分底气。

    可是康德,又或者赞同改革的满清上层却没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满人会不会种地问题。

    假如是在以前,也就是满清占据中原的时候,这种事推行起来问题还不算大,因为那时候的治下汉人居多,种地是汉人的本领,汉人靠着种地活了几千年了,让他们种地不是小菜一碟?

    可是现在不同了,自丢掉了中原,又从西安一路撤至西域,眼下大清统治之下的汉人早就不如从前了,除了一些铁杆跟着满人的汉人绿营外,普通汉人老百姓寥寥无几。

    现在大清的统治下,除大部分的满人和少部分的绿营外,更多的是原本西域的各族,这些人对于种地相比满人好不到哪里去,让他们放弃放牧的本事改去种地?简直开国际玩笑。

    相比之下,大明那边就没任何问题。所以大明在哈密的建设兵团是搞得热火朝天,康德看到了表面却没看清实质,这个作业照抄也是抄不好的。

    可现在干不了也得干,这是康德硬压下去的“政治任务”,为了推行康德变法,康德高举屠刀狠狠处置了好些王公大臣,其决心之大有目共睹。

    无奈之下,下面的这些满人,就比如那三、佟福这些人就算种不来地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先圈了当地各族的草场,然后强行让当地人编入所谓的建设兵团,然后再让他们去种地。

    好不容易从各处找来几个勉强会种地的人,让这些人带领着大家开荒种地。但就算这样,那些普通满人这一辈子都没摆弄过庄稼,至于那些各族人也是如此,在这情况下所谓的屯田开荒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一转眼就是两个多月过去,屯田开荒非得没有起到什么效果,而且还适得其反。

    那些开荒的草场,现在被屯田的建设兵团挖得狗啃似的,种下去的庄稼不是没长出来,要么就是长出来的草比庄稼还多。

    除此之外,由于草原的破坏,和强行推行屯田政策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当地各族和满人的关系更势同水火,仅仅这两个月里就发生了不冲突,为了强压当地各族,满人毫不迟疑地举起了屠刀,杀得地方血流成河,可人死了,这地依旧没能种起来,而且连草场都没了,原本的牛羊也没人去放了。

    下面的满人为了捂盖子,生怕被康德不满对于这些事居然没有上报。所以康德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这些,在康德心里还举得自己的新政变法推行顺利呢,志得意满的想等到秋收的时候有好的结果。

    可惜,康德高兴的太早了,就连下面的满人也没想到这盖子越捂越是捂不住,当半个月后西边的一群部落直接起兵造反,杀了负责屯田的十几个满人的时候,这盖子终于捂不住了。

    消息传来,康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好好的屯田开荒怎么就造起反来了?

    但不管如何,事出了就必须要先解决,康德连忙派军队去镇压,同时又把马齐给派了出去,让马齐替自己去了解情况。

    马齐老了,尤其是雍正死后,这位对大清忠心耿耿的老臣似乎已夜间老了许多。

    作为四朝老臣,马齐可以说是如此满清中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臣子了。可是那么多年来,马齐东奔西走费尽心血,却是一事无成。大清非得没有蒸蒸日上,反而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这一次康德变法,马齐作为重臣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谁都不知道马齐究竟算是支持还是反对。但就算是这样,对于马齐这老臣康德还是信得过的,因为康德清楚马齐对大清的忠诚,更清楚马齐是一个厚道人。

    为了让众人知道自己的马齐的重用依旧,康德特意把这个差事交给了马齐,并且给了他足够处理事务的权利。

    马齐也没退却,直接领命出发,可过了没多久马齐的奏折就加急送了回来,当康德看到马齐的奏折一开始还算平静,可当随着他仔细看马齐奏折中的内容后,越看脸色越是铁青。

    “狗奴才!一群狗奴才!居然……居然如此欺瞒朕?”

    康德的双手颤抖,他没想到事态不仅严重,更要命的是他一直认为推行顺利的屯田开荒政策实际上已成了一个笑话。

    根据马齐的报告中所言,大清的建设兵团根本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组织,不仅破坏了大量草场,逼迫原本放牧的地方各族强行推行屯田制度,而且还在地方乱搞一气。

    马齐不会种田,但是马齐却对农事不陌生,早在康德时期马齐就作为朝中大臣多次视察过地方,对于农桑有所了解。

    在他看下来,现在的屯田开荒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荒是开了,地却没种出来,就算那些勉强种的估计等到了秋收连播下去的种子都不一定能收回来。

    至于地方的叛乱完全是因为建设兵团的强行实施逼出来的,试想那些原本放羊放牛活的好好的各族,一下子没了草场,又不让他们放牧反而让他们强行去种地?这样一来让他们以后吃什么喝什么?把人逼到了如此绝境,不反才怪呢。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烦

    康德气的不轻,在马齐报告来之前康德还是笑呵呵的一副模样,在他看来自己的变法推行的极为顺利,仿效大明搞的建设兵团蒸蒸日上,各地开荒屯田弄的热火朝天。

    这一切让康德的心情很好,他已经憧憬不久后秋收时的收获了。等到那时候,西域粮草的问题就能解决大半,而大清也不再需要继续压榨西域各族,从而缓解西域的地方矛盾。

    可康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所想的一切现在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所谓的开荒屯田包括仿效大明的建设兵团干了几个月非但一事无成,甚至还挑起了地方的叛乱。

    这个结果是康德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更令他愤怒无比。

    假如是其他的发来的这份报告,康德或许会怀疑对方报告中写的东西是真是假,可是这份报告却是马齐送来的,上面的笔迹康德熟悉的很,正是马齐手笔。

    马齐作为四朝老臣,其忠心康德从来没有怀疑,虽然马齐的能力不足,但要论这点康德甚至比对隆科多更信任马齐。既然马齐这么说了,那么报告中的内容绝对不假,这样一来康德只觉得自己脸上一阵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狠狠抽了一巴掌。

    愤怒无比的康德立即召见众臣议事,不仅把马齐的报关直接丢在了几个重臣脸上,更愤怒无比的斥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几位大佬期期艾艾却无法回答,这让康德更是恼怒,当即命令彻查此事,给自己一个交代。

    “九哥,为什么做点事就这么难呢?”等人走后,康德特意把淳亲王给留了下来,坐在上首的康德好半天没说话,过了许久说了这么一句。

    “皇上不必过虑,凡有变革哪里有一帆风顺的?出问题不是坏事,早出问题早解决就是了。”淳亲王安慰道。

    康德摇摇头,叹道:“此事是朕想当然了,朕只顾到了东边,却没想过我们满人自己的德性。”

    “皇上日理万机,总抓全盘又哪里能面面俱到。这些原本就是奴才等的事,是奴才等办事不力,考虑不周,这才铸下大错,奴才请皇上处置……。”淳亲王起身就朝着康德跪了下去,磕头要求处置。

    “九哥你说的什么话,这同九哥又有什么关系?起来,快快起来!”康德急忙把跪在地上的淳亲王扶起,好言安慰。

    的确这事和淳亲王关系不大,甚至连郭亲王也没什么关系。关于效仿大明弄建设兵团,搞开荒屯田一事,康德是交给其他人去办的,至于淳亲王和郭亲王两人主要负责的是军队变革和火器、商业方面。

    说句不好听的话,淳亲王和郭亲王是帮着康德控制住枪杆子和钱袋子,这两个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前者,除了淳亲王和郭亲王外,就连隆科多等人康德也无法完全信任,也只有这两位王爷出马康德才能放心。

    站起身来,淳亲王面露羞愧,依旧自责。

    对于满人不会种地一事其实淳亲王早就应该想到的,怎么就在康德推行实施的时候没注意到这点呢?

    如果早一些注意到这点,那么也不会弄不这个事来。现在倒好,开荒屯田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非但没能弄成功还毁了不少草场,更导致地方各族居然反了?

    春耕春耕,这种庄稼可不是随便什么时候想种就能种的,过了时节这地种下去也长不出来,康德和淳亲王再不懂这点常识也是知道的。

    而现在耽搁了这么久,不仅一事无成还延误了农时,也就是说康德变法的重要一环开荒屯田已经算得上是失败了,这给予信心满满的康德可是重重一击。

    “皇上,眼下其他的暂且放一放,关键地方要稳,这乱子得先压下去才是。”淳亲王建议道。

    康德微微点头,淳亲王话说到康德心里去了。淳亲王讲的不错,开荒屯田算是失败了,但乱子还得压下去,这是最为关键的。

    如果任其地方大乱,那么康德变法的其他事也做不成了,所以必须尽快镇压地方叛乱。

    镇压叛乱说起来不难,满人种地不行,这杀人还是有点水准的,何况西域各族在郭亲王之前就已经狠狠杀了一批,现在剩下来的各族人就算乱起来也不是清军的对手。

    但问题在于人杀光了也是不成的,假如开荒屯田取得效果的话,那么这些人杀了也就杀了,可现在所谓的建设兵团已经成了一个笑话,秋收也已落空了,就算有些部分收获相比巨大的投入依旧是一个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的钱粮从何处而来?没了粮食只能靠这些各族养的牛羊继续过日子。可把人全杀了,这牛羊谁去养?难道吃完了事不成?康德又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渴泽而渔的道理。

    “皇上,奴才去一趟吧。”正当康德为此事烦心的时候,淳亲王站了出来,愿意替皇帝去办这件事。

    相比郭亲王,淳亲王做这事更合适。而且他不仅是康德的铁杆,更是大清的亲王,无论地位还是身份都足够了。

    马齐虽然地位也不低,可相比淳亲王还是差了些,再说马齐这人做些普通政事还行,看要论动刀子就比不上淳亲王了。

    可相比淳亲王,郭亲王才是一个真正的杀才,可现在康德要的不是杀光这些各族人,是要镇压和收拾残局,从这点来说淳亲王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康德稍稍迟疑了下就同意了淳亲王的请求,让他尽快去和马齐汇合,并给了他统领八旗屯田驻军的权利。

    等淳亲王领命匆匆离去后,康德长叹一口气,开荒屯田的失败不仅让他愤怒,更让他感受到了深深无力,随着大清丢失中原后,大清许多之前掩饰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是康德之前没想过的。

    静静坐在椅中,康德皱着眉目思索着,开荒屯田的问题暴露出来,那么其他那些看似进展顺利的变革是否也有问题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康德着实有些担忧,想到这他站起身来,大步就朝外走去。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进

    永业十八年五月初,在西域的满清再次出兵藏地,这一次康德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再加上第一次出兵藏地的经验,清军对于高原气候的反应也没头一回那么大。

    领军出兵藏地的依旧是隆科多,副将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