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裕喝口茶,淡淡的笑了笑,很有点装逼感,矜持的道:“听京中好友说,老夫或许将任户科都给事中。”
    张昭就笑,举起茶杯恭贺道:“小子为泰山大人贺!”
    户科都给事中,正七品。王承裕看似只升了一级,其实不然。这个职位很牛逼!

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
    明朝的官场有数条鄙视链。第一,官员鄙视吏员。第二,进士出身的官员鄙视杂职官员。第三,清流鄙视浊流。
    换言之,清流位于明朝官场鄙视链的顶端。他们可以鄙视任何人,都会被视为理所当然。
    那么,清流指的是那些人?
    答曰:翰林、科道!
    所谓科道,“道”就是指的都察院十三道御史,编制共一百一十条好汉。而“科”就是指的六科给事中。
    科道这两大派合起来,就是国朝的言官系统。号称:台垣。
    王承裕王老大人别管科举成绩是多少,出道就进六科,成为清流,不得不说有个好爹还是很重要的。
    别小看六科的从七品给事中们。做满九年之后转任,外放最少一任知府(正四品)。而正七品的都给事中们,外放就是一省参政(从三品)。但他们还不乐意,叫道:官升七级,势减万分。
    而六科的都给事中们,除开任满升迁是快速通道外,还有一个牛逼之处:参与廷议。
    明朝的政z规矩:得官之正,无过于廷议。而廷议,决定的都是六部侍郎及以上的官职。
    另外,国家大事,亦可以用廷议投票来决断。譬如弘治皇帝就准备廷议对鞑靼的策略,是否采取张昭的建议,开启互市。
    所以,六科都给事中这帮人一手握着部分人事权,一手握着部分决策权,更别说本职还有封驳圣旨的职能。其权力之大,超乎想象。
    而给正七品的言官如此大的权力,也是明太祖在设计朝堂架构时一贯的思路:以小制大,位卑而权重。
    王老大人得到这样一个美差,张昭以茶代酒,恭喜他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这么重大的消息,王承裕憋到张昭现在问才说,养气功夫确实到位。
    王承裕捻须微笑,道:“此事还未最终落定,庆贺还早。”话虽然如此说,却是拿起茶杯轻轻的抿一口,接受张昭的恭喜。
    张昭心里好笑。他这位老丈人哟。
    …
    …
    在王承裕家里吃过午饭,下午四时许,张昭带着心满意足的王小娘子和两个俏丫鬟启程回城北的小安镇中。
    暂时没有返回南口村。他还需要事情需要处理。另外,他还需要去新军营中看看:假期该收一收了,准备新一轮的扩军训练。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城北的水泥道路中,拐进离城两里的小安镇中。丁管事的二儿子丁赞早早的带下人在小院外等候着。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
    “少爷,院子都打扫干净。里头的用度,夫人派车子送来。韩娘子正带人在屋里铺床。”丁赞二十八岁的年纪,中等身材,容貌朴实,看着稳重。脸上带着谄笑。
    他老子在蒋家庄上当管事多年,奉承着京中的太监。他在庄子中自小长大并没吃什么种地的苦头。因为性情机灵,被派到张昭身边当长随,负责琐事。
    张昭原先的长随张泰平,自从西北回来后就一门心思读圣贤书,现在在村中私塾就读。
    张昭点头,交代道:“你带两个人留下跑腿。其余的就先回村中。我要在京中小住几日。”又吩咐王武道:“小二,你带四名亲卫住在隔壁。其余的兄弟回军营住。顺便派人带个口信给吴臣,老林,我明日去营中议事。”
    小安镇这里的小院只是当日张昭和李婉儿两人居住的。只有两进。婉儿心细,早把隔壁左边相邻的一间小院买下来。右边那家不肯卖。原来方晶租住的屋子也被租赁出去,并不卖。
    王武敬礼道:“是,相公。”挑了四名得力的亲卫,其余二十多名亲卫都去往八里外的军营中。
    张昭带着王小娘子进屋。里头韩娘子带着四名仆妇行礼,齐声道:“见过少爷。”
    韩娘子二十五岁的年纪,鹅蛋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皮肤有点黑,身材丰腴,很有风情,细声细语的道:“少爷,床铺都铺好。夫人让我们带的很多陈设,怎么摆,还要请姨娘示下。”
    张昭听的这话怪怪的。主要是这几个称谓,太有古代气息。另外韩娘子的变化也大。很有张府内管家的气场,温柔、大气。只是,他的印象总停留在厨娘上。
    婉儿把韩娘子派来,肯定是要负责他的饮食。
    王絮雪站在张昭身边,她穿着一袭鹅黄色长裙,一米六八的身量,身段婀娜,脸蛋清廋,肌肤如玉,美不胜收。笑着道:“我叫瑶琴和秋月摆弄。你先忙吧。”
    张昭倒是想起一件事,想想倒没好问,随口道:“小霞最近还在读书吗?”
    韩娘子微笑着答道:“少爷,小霞年纪渐大,男女有别,没在私塾里读书了。”她在府里待得久,渐渐的放得开。知道张昭平常很随和。
    张昭就笑,“说起来小霞也算我半个学生。婉儿和晶儿教她不少,功课荒废了可惜。军营这边不是有女校吗?哦,不说了。你先去忙吧。晚上口味清淡点。”
    韩娘子微微羞赧,行一礼,带着仆妇们去前院里准备晚餐。
    瑶琴好奇的在张昭耳边小声问道:“少爷,怎么了?”
    张昭笑着搂住她,带着三人往屋里走,解释原委,“少爷我说错话了。我听伯宁他们说,军中百户方贯,就是老林妾室的弟弟,在追求韩娘子。刚才第一反应问她怎么不把小霞送到新军卫的女校中读书。这里离南口村是远,有方贯照顾着其实很安全。谁知道他俩的事情成了没?”
    王絮雪掩嘴轻笑,明眸微嗔,“夫君,你堂堂一个伯爷,还打听这些八卦?”
    秋月在一旁咯咯娇笑。
    进屋里坐下,里面被韩娘子带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张昭环顾一圈,在小桌边坐下,嘴里振振有词的道:“我这叫关心下属。哪里是八卦?絮雪,你刚才从岳父家里出来,有什么话要对夫君说的?等会有人来拜访我。”
    王絮雪略有些娇羞,含羞带俏,接过秋月倒来的温茶,端给张昭,低声娇柔的道:“赵姨娘催我赶紧生个孩子。”
    张昭笑道:“你别听她的。最少要到二十岁呢。不然对你们的身体伤害很大。”
    正要在说话时,一名仆妇进来汇报道:“少爷,锦衣卫百户钱宁来了。”
    明帝国的崛起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八十三章 对钱宁的安排
    钱宁并非第一次来小安镇这栋小院。穿着日常的蓝色长衫,头戴儒巾,坐在前厅中等候着,神情平静。心中则思索着张昭找他来有什么事情。
    去年四月份,张昭出征前将他手里的白酒代理生意直接划给平江伯府名下的陈记商号经营。
    他每个月因此而减少约八十两银子的收入。这令他心中非常的不满。
    只是屈服于张昭的权势,他不敢言语而已。
    张昭说是日后会补偿他,结果一去西北大半年,这事提都不提。回来就是伯爵,以张昭的如今的地位,他心里便是有意见,也不敢表露出来。
    正想着,就见张昭穿着青衫直裰出来,头戴唐巾,脚踩青缎粉底靴,身姿修长,风采出众。
    钱宁收起心思,毫无节操的跪地行礼,高声道:“下官参见相公。”
    张昭明显的愣了一下。他多少有点瞠目结舌。钱宁这未来的反派大佬还真是个人才啊,还有没有一点底线?二十八岁快三十岁的人见到他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倒地就拜?
    “你起来吧。家中相见,不必多礼。”
    张昭把钱宁喊起来,让仆妇上茶,直接说明叫钱宁来的目的,“钱校尉,我去年离京前,让你将二锅头在京中的代理权转交给陈记的陈夕凤,承诺给你补偿。
    我近日准备联合人搞一条美食街,你近日把银钱准备好,不少于五百两,最好是能准备一千两白银。到时候,我留两个商铺的店面给你。”
    张昭既然答应钱宁,说话自然是要算数的。
    他手里有婉儿给他留的六千两白银,准备在京城南城外的法华寺一两里处,或者通州码头往京城而来的二十里官道处选一个点,搞美食街。
    作为福利,他准备以成本价,卖一座或者两座酒楼给钱宁。算是兑现他的承诺。
    做人,要信守承诺。当然,对敌人张昭是不会迂腐的守什么承诺。关键是钱宁这小白脸固然是未来的反派大佬,但在此刻,钱百户还算是他的小弟。
    张昭内心里的当然不会信任钱宁。他对钱宁的“照看”是另有想法。
    之前,对张昭而言,钱宁是他和锦衣卫联络的一条线,他甚至可以顺着这条线开辟出一条向上的出路来。
    但如今,他受封新秦伯,手握重兵。锦衣卫于他而言,他是可以俯视的。
    那么,钱宁对他的“未来”还有何作用?
    答案其实很明确:牵制刘瑾。
    不得不说,这就是先知者的好处。他知道在正德朝钱宁会备受朱厚照的宠爱。这小子是舔派高手!
    前两天,张昭和朱厚照见面,刘瑾那若有若无的敌意,他还是能感受的到的。
    这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刘公公他们是东宫潜邸旧人,天天侍奉太子,结果他从西北战场回来,依旧是深受太子信任。刘公公不心态失衡才怪?
    张昭和朱厚照打交道,对这位正处在叛逆期时年十二岁的小正太还是摸的准他的脉络:很讲义气。
    这个讲义气肯定不是仅仅对他而言,对“八虎”一样如此。所以,等到正德朝,司礼监掌印太监八成还是刘瑾刘公公的囊中之物。
    这个时候,张昭就需要一张牌来牵制刘瑾。
    这张牌就是钱宁。
    张昭不可能天天去皇宫或者豹房中跪舔朱厚照,他走的就不是这个路子。他现在差不多算是朱厚照所信赖的朋友。但是,钱宁可以啊!
    张昭并不怕钱宁反叛,他根本就不打算信任钱宁。
    要知道一点,皇帝身边亲信的位置有限,钱宁这个新人突然被他推荐到朱厚照身边,其和刘瑾就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当然,这是最后的打算。他并不想让刘瑾、钱宁把朱厚照带到坑里去。但,总要做一手准备。
    钱宁给张昭说的有点懵,“美食街?”
    张昭笑着点点头,喝着茶,也不多解释,“你就理解为吃喝玩乐一条龙的地方就可以。预估会有两里长街。届时,这地方的治安,你要上点心。”
    钱宁犹豫了一下,没敢质疑,换脸赔笑道:“好。小人这就筹措些银两备着。”
    张昭道:“别借高利贷。这事没那么快。总得一两个月的功夫才有成果。”
    像钱宁这种单身汉,或许有点银子在手。但是要短时间拿出大笔的银子,还是有难度。他提前和钱宁说一声。
    “噢,谢相公提点小人。”
    张昭似笑非笑放下茶杯,“钱宁,你这话说的言不由衷啊!不过,你以后会看到好处的。等会晚上,我约了人在崇文门外的清江楼吃饭,你随我过去。”
    钱宁讪讪的一笑,躬身道:“小人遵命。”
    心里对张昭的不满消散。他是真没想到张昭找他来,是为提前通知他。心中略有些触动。
    不过,他对张昭的“美食街”计划并不看好。京中何时缺了吃喝玩乐的地方?
    …
    …
    张昭住的离京城有点远,来一趟京城并不只是拜访王承裕就回去。他晚上约了陈记的东家陈夕凤、大明发展银行的卢员外,国泰商行的董朗,长宁伯周彧的长孙周修,英国公府的三子张铭,镇远侯顾溥的嫡子顾新,驸马都尉崔元在清江楼吃酒。
    他约他们商议美食街的事。
    毕竟三千亩地,就算划出一部分作为书院,未来的大学,但还是有很辽阔的区域。怎么也有个1500亩。要破土动工,兴建园林,需要大量的银子。
    红楼梦里,贾府修建美轮美奂的大观园花费两三百万两银子。当然,扣除铺张浪费、上下其手的贪污,真花到园子里没这么多。但即便如此,要修建一个占地两三百亩的园林,花费绝对要几十万两银子。
    而张昭手里有1500亩地。即便打算分期修建,那也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吞金的巨兽。仅仅是靠白酒生意是建不起来的。
    美食街就是他的新生意。
    马车在暖和的晚风中抵达崇文门外的清江楼。张昭早早的派人订好二楼的包间。
    夕阳中,崇文门外的商业区人流渐渐的稀少。这年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城是没有宵禁的,但是正常做生意的商户都准备关门歇业。
    当然,饮食行业和属于夜晚经济的行业依旧繁华。
    “你就在这里等着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