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明显,张大帅要造就一批军功地主。这批人将会是他的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
张昭笑笑,道:“再来说军饷的事。目前而言,军饷由后军都督府的幽州商行来支付。换言之,就是国家发军饷。
幽州商行的银子,目前主要来自于在京中发行的战争债券。长远来看,幽州商行将会逐渐的涉足商贸,用以支付将来的军饷。
但是,这军饷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蓟州镇十万大军,要裁撤掉老弱病残,并进行整训。提高战斗力。为出塞剿灭朵颜三卫做好准备。
裁掉老弱病残和退役制度并行。由后军都督府和目前下属的顺天府卫所、永平府卫所来负责。同时还要依托于各府卫所下属的县卫所建立起预备役制度。
天子已经诏令北直隶、辽东臣民,皆有义务服兵役。义务兵的募兵之权在后军都督府。每年都要阻止青壮们进行短期的训练。此事日后慢慢完善。
关于蓟州镇全军整训的事宜…”
第四百零九章 张昭的调整(下)
关于蓟州镇整训的调整是这次会议的重中之重。
废除卫所的种种措施,除开解放人口,给明朝的社会增加活力外,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明军的战斗力。
张昭在西北时开始推动这件事。但彼时他远离朝堂,初步冒头,对朝政其实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对军制的调整,只是隔靴搔痒。而此时他大权在握,自然要作出一个样板来。
由此可见,提出一个让朝廷同意的国家战略来何其重要。
张昭有条不紊的道:“整训的第一步,实兵足饷。
之前诸位吃多少空饷,我不去追查。现在都可以以裁撤掉老弱病残的名义,在兵部的籍册上注销掉。但自这次整训开始,一个空额都不允许有。
诸位的亲卫都要并到编制中,由国家发放饷银。
另外,每一个月的军饷都要足额发放到士卒手中。谁敢克扣,别怪我军法无情。
那么,为保证上述两件事的执行。就有此次整训的第二步,在每一个百户、总旗中设立军法官。保证军法的执行,记录战场功勋、宣传忠君爱国之思想、并教授士卒识字。职位分别与百户、总旗相当。但不得干预军中指挥。
这些军法官的升迁由后军都督府决定。这一部分的军法官,第一批将会由新军营和新军营初级学堂的毕业生混合组成。第二批则在蓟州镇中产生。
因而,这就有整训的第三步,军官的培训。
天子已经在诏令在京中设立大明皇家军事学院。蓟州镇的军官要轮流前往军事学院中进行三到六个月的学习。学习什么?
第一,鉴于当前兵器的革新,也就是燧发枪和火炮的大规模运用,军中的战术要更新换代。这是每一个指挥员都需要学习的。目前的教材是新军营的《步兵操典》。
第二,培训大量的军法官。确保军队对大明,对天子的忠诚。确保军中晋升的公平。
以后,将门世家不再是独有的。而是要将真正有才华的人选拔出来。
整训的第四步,军衔改革。
大明的军队体系中,其官职、称号、品级之混乱,实在是世所罕见。搞的乱七八糟。
京营一套体系,团营一套体系,卫所一套体系,边军又是一套体系,禁卫一套体系,还有募兵的营哨体系。
(明军的官职体系非常的奇葩,极其难以确认。比如团营的把总,带兵一千,等同于千户。而在禁卫军中把总却是百户。再比如,游击将军有可能是都指挥,也可能是卫指挥使。)
从这次整训起,整个蓟州镇的军队,全部使用统一的标准,明确军中的上下尊卑,便于战时指挥,核定军饷,补充混编。
士兵标准是:辅兵、乙等兵、甲等兵。军官的等级是:小旗、总旗、百户(正六品)、千户(正五品)、卫指挥(正四品)、都指挥(正三品)、总兵(正二品)、都督(正一品)。
此标准,我已经表奏朝廷,可在蓟州镇试行。等试行结束,再推行天下。”
士兵分为三级,和现代的标准相对应。辅兵就比新兵强一点,只是合格的士兵而已。甲等兵就是精锐。
军官的等级,低级层面张昭改动的并不大。百户对应的是连,按照火器军队的编制,下辖的是140人,三个连队。千户对应的是团,初步定额是1400人,下辖十个连队。后面可能还会有增加。毕竟,团与团是不同的。
到中高级层面,改动就比较大了。
明朝的卫所制度,千户所往上的编制是卫指挥使司,再往上是都指挥使司。
所谓的守备、游击将军、参将、副将、总兵,这全部是战时的职位,并不常设。其职责就是字面的意思。守备负责堡寨的防御。关口、城池的防御就是参将。游击将军就是四处支援。总兵就是某一区域的最高指挥官。
这实在不够简洁,搞得非常混乱。张昭更习惯现代的军衔制度。管你什么职务,只要把品级明确下来,就方便指挥、补充新兵。
因而,在明朝体系中正三品的卫指挥使,给张昭降到正四品。但相比于从前,不用在“卫指挥”前面加“某某卫”这样的标签。单纯的就是一个官职。
原本是正二品的都指挥使给张昭降为正三品。“都指挥”作为官职而存在。
将总兵设为正二品和原本的一样。明朝的总兵分两种,一种是常设,在某地镇守的总兵。比如,九边的九个总兵,他们一般的本职都是都指挥使,然后担任总兵这个职务。
还有一种总兵是非常设职务,就是张昭目前身上挂着的。以伯爵的品级,挂将军印,充总兵官,总督三镇军务。
张昭目前就是将总兵固定下来,定为正二品。实际上到晚明战事不断,总兵已经是一个常设职务。
“都督”定为正一品,这和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品级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都是有爵位的。全部是超品。
张昭想要在未来,将爵位体系作为贵族体系而推广下去。在军中最高只到都督这一级。这就像近代列强时代,大批的贵族上战场,有伯爵、子爵,但在军中的职务还是团、师那一套。军衔还是尉、校、将的体系。
卫指挥,这个官职对应的是“师”,将会下辖三个团、辅助的炮兵、辎重若干。就是大明一个卫的编制,五千六百人。
军队编制到这一层级就要以战争的需求为准。目前的燧发枪时代,在张昭出征的过程中,还只使用到排、连、团这个层次。大战还未打起来啊!
都指挥,这个官职对应的是“军”,将会下辖三个师。辅助兵力若干。约为两万人。
总兵,这个官职对应的是“集团军”,指挥数个军乃至十几军作战,完成战役任务。
…
…
张昭宣布完他对蓟镇的调整,又分别解答众将的疑惑,会议到傍晚时才结束。
晚上,张昭犒赏三屯营的军队和将校们。约定第二天上午去景忠山赏景。
这是亲近蓟镇诸将的表示。
第四百一十章 遮掩、密令
张昭大会蓟镇诸将,按照军中的惯例,在犒赏三军聚宴之后,一般会有射猎的活动。
张昭的武艺稀松平常,他就跑步,跟着王武练几个拳架子打熬身体。毕竟家里有娇妻美妾俏丫鬟,他得注意锻炼。
张昭将军中惯常的“射猎”活动,改为登山赏景,给诸将提供一个和他私下里交流的机会。这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
景忠山就在三屯营后面,山高六百余米。一年四季风景秀丽。号称“京东第一名岫”。
明初时,在山顶建三忠祠。祭祀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因而将此山改名为“景忠山”。日后的蓟镇总兵们会修缮山中祠堂,供奉道家神像。香火日渐兴盛。
比如:戚继光就常带蓟镇官兵常登临此山,留下诗文。
张昭带着王武、庞泰、高一典、丁赞等长随、亲卫、参谋一路登山。王承裕王老大人带着副手、心腹吏员们和张昭一起同行。随意的闲聊着。
新军营二团的孙启栋、冯无忌则是和蓟镇的将校们混在一起。很明显,蓟镇军的整训基本是要参照新军营的模板。甚至军法官都要从新军营中抽调。
蓟镇军的将校们要是还不知道向张昭靠拢,那纯粹就是傻的。整训结束,蓟镇军都可以算张大帅半个嫡系啊!
九月初四,正是深秋时节。景忠山上层林尽染。登临山顶后,但见古松立于悬岩峭壁之上,峡谷险峻幽深,危岩峥嵘,云雾飘渺。景色峭拔绮丽。
在三忠祠祭拜完,张昭在祠堂前的小亭中对王承裕笑道:“泰山大人,人心不古啊。祭祀忠臣的香火不怎么兴盛。不如在旁边修座道观,让四方百姓来祭拜。维护三忠祠的开支也就出来。”
王承裕笑着摇头,“你啊…”这真是张昭做事的风格。
身旁的长随们纷纷取出美酒、羊肉。
王承裕喝着酒,道:“子尚,我昨晚细思,其实你昨日的调整还是有所遗漏。”
张昭拿着油纸包的手抓羊肉吃着,做个手势。
王承裕此时和张昭相处,也没什么名儒的架子,笑道:“你知道昨日你宣布完给众将在大宁都司旧地分田之后,为何没有之前校场上的欢呼声?”
张昭道:“泰山大人的意思是诸将对我们能否在松嫩平原上站稳脚跟表示怀疑?”
王承裕道:“怀疑倒不至于。新军营一个小旗打的朵颜卫近百人仓惶而逃。大宁都司旧地怎么会守不住呢?只是,子尚,远期利益终究没有眼前利益动人心。
这段时间老夫一直在永平府调研,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靠近边墙的地区其实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开发出来,这里没有老百姓愿意来开垦。按照朝廷的律法,这些土地如今都算后军都督府的地盘。
蓟州镇中屯垦的卫所人力有限,军户们能吃饱肚子就行,谁会愿意为朝廷开垦新地呢?
现在不一样了。近五十万军户都将转为民户。除去移民到开平中屯卫(唐山)的人,还有一部分将留在原卫所处生活。
我们一方面可以鼓励这些百姓去开垦,所得土地归其所有,征税率为5。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土地拿出来作为军功奖励。
这比你画的大宁都司旧地的饼可有效得多。”
张昭就笑起来,问不知道何时到小亭中来的古北口守将卫指挥李秀,“这样会不会让蓟镇诸将没有出塞作战的玉望?”
李秀四十岁许,长相文秀。被张昭降职后依旧任命为古北口守将。他心中感激,只是他性格比较沉稳。此时道:“属下不会。”
张昭哈哈一笑,道:“泰山大人,有个向前的作战目标比惦记着身后的资产更好一些。其实,我没打算一开始就把卫所军户们解散。屯田、开垦这都需要集中力量才行。我建议改革司搞屯垦兵团。”
王承裕想一想,道:“行啊,按你说的办。你们谈吧。老夫去看看山中风景。”
卫指挥李秀带着两名将军过来,他估摸着他们有事情谈。
…
…
“末将参见大帅。”
蓟镇副总兵江懿、统领南兵游击将军孟平江,燕河营参将张哲宇两人躬身作揖行礼。
张昭坐在小亭中的木质长凳上,微笑着做个手势,“这是私下见面,三位将军不必多礼。”
江懿作为副总兵,张昭要给予他参与此事的机会。毕竟蓟镇军的杂务要靠他处理。
而孟平江、张哲宇就是李秀所推荐的良将。
张昭道:“私下里叫你们过来,是有些事情要吩咐。江将军,此次蓟镇军将校进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的名额,以各将官回各自的营地后宣讲此次整训的表现为标准。
别问我参加完军事学院的学习会不会升官啊。大家心里都有数。新式军官将会越来越吃香。”
小亭中的众人笑起来。
江懿抱拳道:“末将明白。”这是要他私下里把话透出去。
张昭点点头,“还有一件事。蓟镇军里的裁撤的老弱病残,以及服役期超过三年的士卒且愿意退役的,都要允许退役,转为民籍。愿意种地的可以种地,不愿意的,可以去开平中屯卫讨生活。那里将会建成京东的经济中心。”
江懿道:“末将会把大帅的意思透漏出去。”为国戍边,朝廷总得表示表示。
这算是给退役士兵的福利,不能公开说的。否则,卫所里其他军户会闹。
张昭再对李秀、孟平江、张哲宇道:“我要挑选敢战之士,集中在古北口、喜峰口。蓟州镇可有精兵?”
这话一说出来,让小亭中的众人几乎全部变色。庞泰、高一典等参谋除外。
看张昭的动作,明显是在慢悠悠的备战。整训蓟州军不得数月才能完成吗?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