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封信里什么都没有。只是简单的述说和问候。她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二哥此时的冷静。还有冷静背后的情绪。估计二哥不会轻易放过董家。
二哥前些日子让陈康带给她的信里面有计划,但这管用吗?
…
…
中午时分,婉儿在书房里给张昭回信时,距离不远的东刘村中,去妙峰山中寻仙问道的刘大户忽而返回家中。这让刘小娘子和其弟刘公进极其惊讶。
刘大户回到家中,先见过妻妾、儿女,然后和女儿、弟弟在幽静的小厅中叙话。
刘小娘子道:“爹,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刘大户对女儿疼爱是真疼爱,心里不满女儿瞒着他和张昭做生意,但终究是舍不得说她,道:“我在山里面遇到朋友,他给我说青龙镇的事。张家那小子有麻烦了?”
刘公进点点头,“小麻烦。大哥,董家你有印象吧?他们想要争抢二锅头的生意控制权。”
刘小娘子轻轻的叹口气,纠正道:“二叔,这不是小麻烦。而是很大的麻烦。二锅头的生意如何,我们都是知道的。明年附近的村落只怕都要种高粱。
以董家一个小商人的实力,根本保不住这门生意。关键在于,若是董家能从张昭手中占到便宜,京中其他的贵人们难道会没有想法?”
刘大户一听就明白,嘿嘿笑起来,见女儿要劝他,主动的道:“好女儿,且让你爹高兴一会儿。你不知道我有多么恨那姓张的小子吗?你放心,我就在家里等消息,绝不去镇中。”
刘小娘无语,定下基调:“这事和我们家没关系。我们卖我们的高粱就好。”
…
…
二十六日,张昭和董鼎要在青龙镇客满楼中交割白酒股份的事情,如同一阵风一般传遍整个青龙镇。
按理说,这件事只会传遍青龙乡。但是,二锅头行销北直隶。京城、周边几县的缙绅们都听说此事。这几天来买酒的客商们相互打听着情况。
清晨时,枯树中几只麻雀鸣叫。
距离青龙镇镇中心不远的明理书院中,余冠和几名好友相约着出来。临近十月初十的院试,书院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他们的时间比较自由。
和张昭几次冲突的刘同学轻摇着折扇,微笑道:“元甫兄,得亏你在客满楼中搞到一个位置,我们才得以有幸看到这场大戏啊!届时,张昭脸上的表情肯定很精彩。”
王同学道:“我怎么听说董家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听董原说,要给他两千两银子。”
余冠还是玉面郎君的模样,依旧是冷峻、矜持的范儿,说道:“不是这么算?张昭的白酒生意这才刚刚开始。等两年出酒量上来,利润肯定不小。两千两银子算赚到。”
刘同学一拍折扇,“对了。就是这个理。张昭这小子等会脸上笑开话,心里不知道多么疼呢!而且这白酒生意得控制权说不定会易手。董家那帮人油滑的很。”
他内心里其实不大瞧得起董家的商贾做派,但现在双方是同一战壕,他当然不会说太过分的话。
余冠点点头,“我们走吧。”
…
…
不管是担忧、观望,抑或是看好戏的心态,再或者是从京中赶来的“贵人”们。青龙镇已成为一个风暴眼!而处在食物链底层的鬣狗又如何能预测到风云?
二十六日上午十时,张昭在陈康、董朗的陪同下,从容的走进客满楼酒楼,拉开这场大戏的序幕。
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谁才是傻逼?
客满楼是青龙镇中最好的酒楼。大门五间开,共两层。二楼是包间,一楼是大堂。
张昭走进去时,董鼎、董原等董家众人正在大堂中就坐。大堂四周的八仙桌中都坐满人。将正中的“舞台”留出来。
“张贤侄,请!”董鼎笑吟吟的做个手势,示意张昭落座。心中志得意满。
张昭名声很盛,但在他的“威胁”之下,还不是乖乖由京城来到青龙镇?将股份放在客满楼、众人的眼皮子底下交易是他的主意。这样就不怕张昭反悔。否则,名声还要不要?
董朗心中愤然,跟在张昭身边落座。他父亲今日没脸露面,他则是跟在张昭身边表明他的立场。其实,他搞不懂张昭为何要答应出售三成股份。但他选择信任张昭。
张昭拱拱手,并不以为意。坐下后,神情平静的问道:“董员外,银子都带来了吗?”
董原轻蔑的看微胖的董朗一眼。他知道他堂弟到现在还惦记着他妻子。但是,这辈子你都没翻身的可能!笑着道:“张兄弟,三成股份你要2000两银子,未免太高。”
张昭瞥董原一眼,淡淡的道:“董员外,管好你儿子。这里有他插话的份吗?我已经让元明转告于你。值不值这个价钱,你自己心里清楚。”
董原被张昭一句话给憋的要出内伤。但见父亲向他摆手,只得把一肚子气给咽回去。狗日的,你给劳资等着。余冠那里可是捏着你的把柄的。
董鼎将近五十岁,一辈子经商养成他讨价还价的习惯。此刻看着眼前的少年,脸上淡定的笑容慢慢淡去。他意识到有些棘手。张昭似乎看穿他的“威胁”。
把账房、伙计撤走,确实可以造成混乱。京西煤窑、宣府那边也确实是走董家的人脉网络,他有影响力。但是,这真的能对“二锅头”造成致命打击吗?
不能的。
他无非就是欺负张昭年轻,用这复杂、混乱的商业局面施压。他以为张昭害怕了。但现在看,张昭隐隐要掌握着谈判的主动,似乎并不畏惧。
“小儿辈的话,张贤侄何必放在心上?那就两千两银子成交。但是,我要派账房审查知行商行的账目,派遣管事到南口村中监察二锅头的生产等等。详细的条目我都罗列好,这是合约。”
董鼎从身边的李户书手中拿过合约,递给张昭,“张贤侄,你觉得合适咱们就签约。”
明朝的契约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衙门里用印的契约,具备法律效力。这叫红契。另一种是双方私下里商议签订。这叫白契。因为去衙门用印要交钱,民间白契盛行。
董鼎此时递给张昭的是一张红契:加盖了宛平县令的大印。只要张昭签名就生效。同时,以此来表明他不退让的态度。
见张昭随意的翻看契约,陈康上前一步,低声提醒道:“少爷…”就怕契约中的条款暗含着陷阱。最好是找一个老成的掌柜来检查。
张昭笑笑,道:“无妨。”提起笔,刷刷签好名字。偏头,示意陈康带人去把银子收下。
董鼎见张昭如此爽快的签下契约,心里忽而涌起一股不安的触感。契约里写的是什么他能不清楚?他会不断的蚕食张昭对知行商行的掌控力。
然而,张昭却看起来不在乎。这说明什么?董鼎压着心里的不舒服感,见旁边的银两交割完成,笑道:“张贤侄,既然你我双方已经完成交易,一起喝一杯吧!算作庆贺。”
董家众人传看着张昭签下的契约,各自满意的点头。这笔交易董家赚大发了。他们可是有一手的数据,只要二锅头的产量上来,一年一万两银子的利润并非不可能。更何况,以董家的经商手段、人才储备,这白酒生意将来是不是姓张还不好说呢。
客满楼中,满座的客商看着这一幕都感觉不真实。根本没有所谓的“交锋”。张昭这签得太痛快。
角落处,来自明理书院的余冠三人组正喝着小酒,看着这一幕。
刘同学幸灾乐祸的道:“如何?我就说张昭这小子要打肿脸充胖子,你们看他笑的。我估计他心里在滴血。”
王同学呵呵笑起来。
…
…
董原这时恢复活力,看张昭的眼神仿佛看一个大傻逼,表情虚伪的道:“小朗,不去把三叔叫来共同庆祝一番?”
董朗右手紧紧的握拳。
张昭微笑着对董鼎道:“董员外,一起喝一杯这个提议好啊!平安,将我新酿的美酒拿过来,给董家诸位贤达一人倒一杯。让他们点评点评。”
“好的,少爷!”十来岁的小黑胖子张泰平一直站在张昭身后“看猴戏”,手里抱着一个两斤装的酒坛。这时,慷慨的应声。一脸憨笑的去倒酒。
董鼎等人面前的桌位,由两张八仙桌并排而成。酒楼之中自然是备后碗筷。
张泰平一边倒酒,一边一脸嘲讽的看着董家众人。你们真以为少爷傻啊?好吧,现在卖三成股份给你又如何?我们不要这个壳,另起炉灶赚钱。
董原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住。张昭的话音刚落,他就意识到被耍了。那么,到底谁是傻逼?
董家来七八人纷纷变色,鼓噪起来。
“大哥,这…”
董鼎脸色铁青。张昭这是当众耍他啊!
张昭这个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汽车合资企业。外企只占其49的股份。但是外企会采取提高零部件的采购价格等等花样,致使合资车企常年处在亏损或者微盈利状态。
所以,合资企业最终根本不赚钱。国内车企占比51又如何?赚钱的还是外资。
张昭完全可以压缩二锅头的产量。转而用这种新型的名叫五粮液的酒来替代市场。董家买三成的股份完全是当冤大头!
…
…
随着董家众人的喧哗,客满楼大堂内四周看热闹的客商,怀着各种目的来此的人们纷纷的低声议论。原来如此!
墙角处,刘、王二同学的表情很难看。难言失望啊!
余冠板着脸,喝道:“果然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张昭确实有两把刷子。但是,董家会让他这样操作吗?这摆明不讲规矩。而户科的李户书就坐在董鼎身边,他对契约可是有一定的解读权的。
再者,董家村距离青龙镇不远。张昭带着这两千两银子能走得掉?
这件事至此,不是结束,反而是矛盾更加的激烈。但对他而言,这是一场好看的大戏!他巴不得张昭倒霉!
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长宁伯
“张昭…”董鼎站起身来,浑身微微颤抖的大吼一声,压住此时满场的吵杂声,怒声道:“你敢耍我?”说着,偏头对大儿子道:“去叫族人来。”
坐在董鼎身边的李户书,穿着青衫,四十都岁的年纪。眼袋很重,有着纵玉的后遗症。整个宛平县中都知道他是个好色之徒。他眯着眼睛看着张昭,阴测测的道:“年轻人,做事情别太过分。乱来是要付出代价的。”
早前,青龙乡的刘大户允诺,要将张昭的妹妹送给他做妾。将此女的容貌夸的天上少有,地上绝无。他将信将疑。不过,此时见到张昭,他倒是信几分。
哥哥的相貌如此出众,妹妹能差到哪里去?青龙乡中都是叫婉儿“张小娘子”。少数人才知道她姓李。
正在倒酒,脸上还带着讥讽笑容的张泰平给董鼎突然的爆发吓一跳,见董鼎居然去叫人来,显然是要准备动武,这让他心中有些慌乱,不复刚才的得意。迅速倒好酒,回到张昭身边。
他昨天从南口村将新酒带来时,庞大郎还建议小姐,说带上家中的护卫队来保护。而小姐因少爷的书信中没说,就没同意。早知道如此,真应该带来的啊!
董朗站在张昭身侧,看着李户书那张脸,“新仇旧恨”涌起在心头。什么叫做事别太过分?你们做的事情不过分吗?见到白酒生意赚钱,就逼迫着想要入股。这不过分?
正在围观的众人这时才有“不虚此行”的感觉。这才叫大戏嘛!
大规模械斗肯定不可能。董家只是要张昭屈服而已。这个时候就是拼底牌的时候。
很多来看戏的人中,不乏青龙乡、京西的食腐动物:某府管事、某处缙绅、某杂流官的老仆等等。他们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董家就是趟雷的。当然,也有可能会吃到头啖汤!
感受着四面八方投递来的各种目光,感受着空气中似乎炙热的氛围,陈康轻轻的抿着嘴,内心中紧张!
此刻,就是解决这场争斗的关键所在!张泰平看到的东西,他岂会不懂?
但是,他为何没有欣喜若狂,反而还是很担忧?原因就在于此。而少爷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陈康,这个十五岁的消瘦少年,性格开朗、机敏聪慧,被张昭一手提拔、教出来的学生,此时忍不住看向张昭。
…
…
张昭依旧沉静的坐在董家众人对面的八仙桌边,仿佛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压力。
张昭悠然的笑一笑,略微讥讽的道:“董员外,我劝你还是先喝一杯再说吧!请!”说着,举起酒杯,意态从容的饮一口美酒。
五粮液和二锅头是同一市场定位的酒?
张昭身姿挺拔、容颜俊朗。穿着一袭青衫,头戴四方平定巾,很标准的书生装束。但因其神情沉静、坚毅,不见文弱之气。而是翩翩少年,风姿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