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键在于,如今朝廷真的在讨论在九边重镇实行预备役制度。主持此事的便是次辅、大学士李东阳。而且,官场传闻此政策若得以实行,功劳会记在张昭头上。只待他出仕,就会论功加官。
    张昭有这样的水平,提出的建议能得到重臣们的认可,他们当然要洗耳恭听。而现在果不其然,他又有“新东西”出现:战争的三大阶段。
    在公堂旁等待交卷的李幽看着平静论述的张昭,心里悠悠的叹口气。他向来自诩才华横溢,腹有韬略。只是这和张昭一比,才知道差距啊。
    李教谕压着心里的叫好声。这种方向性的论述、大局观真的是张昭的强项!
    何大宗师禁不住笑起来,点点头,赞许的道:“你这篇策论的水平,足可备朝廷咨询。不过科举终究是以文章取士,你的卷子只是一般,暂且留着吧。”
    主考官的自由裁量权非常大。提前交卷的话,主考官可以一笔点中,也可以直接黜落。何大宗师的意思是,张昭这份卷子看看情况再说。但张昭知道,稳了。
    张昭躬身行礼,“谢大宗师。”然后,离开考场。
    考场中,关注着这边动静的童生们一阵羡慕。给主考官如此重视,策论答的如此之好,这个生员如何跑得了?
    这边,李幽也来交卷。何大宗师直接给一个“尚可”的评价,朱笔给一个圈,给予通过。

第五十九章 谣言起
    顺天府院试的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主考官自由裁量,可以一言而决。且是开卷考试。不用像乡试、会试那般繁琐、严格。院试放榜的时间在三天后。
    十月十三日,料峭的寒风中,提前得到通知的士子们、职业看榜人将顺天府府学考场门口挤的满满当当。
    张昭和李幽等几名同学等候在人群外,等待着最终结果。焦灼的情绪在传染着。而李幽当场被大宗师朱笔点中,此刻正接受着众同学的“恭维”。
    “子远兄连年不中,今科一鸣惊人,照实让我等羡慕啊!”
    “就是。等会在四海居请客。不管中与不中的同学都去,我等共谋一醉。”
    李幽笑吟吟的对众人拱拱手,“在下请客。诸位贤弟一定要到场。谁不去,我日后定要连灌他三杯。”说着,笑着问张昭,“子尚你去不去?”
    张昭笑着摇头,“我今日家中还有事便不去了。诸位见谅”说完,向众人抱拳致歉。婉儿今天抵达小安镇中。他看完榜就回去陪她。今天是她十五岁生日。
    李家诸人都是理解的应声。张昭要是没中,现在答应回头不是尴尬的很?
    李幽嘿嘿一笑,并不强求。他当然知道内情:张昭的妹妹今天要来京中。再者,张昭如今名气很大,去了不是抢他的风头吗?
    这边众人说着话,明理书院的余冠、刘、王等七人聚拢在一起,见张昭却和李幽等人混在一起,颇有些不快。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张昭出自明理书院。
    刘同学酸溜溜的道:“如今张同学飞上枝头,不屑于和我等为伍。其品性可见一斑。”
    王同学冷哼一声道:“是不是飞上去还两说呢。那李子远是被大宗师当场点中。张昭可没有。大宗师还要酌情考虑。他策论做的好有什么用?科举以文章论英雄。”
    几人纷纷附和,“正是。”
    余冠冷着脸,正要说话。这时两行小吏、衙役在锣声中依次出来,将成绩贴在墙壁上。等候在此地的众人一哄而上,围在墙壁边查看各自的成绩。
    少顷,便有消息传出来。明理书院的众人全部落榜,只有张昭一人在榜上。
    刘、王几人都安静下来。被打脸都无所谓,他们都在伤心自己落榜。余冠用力的咬着牙。凭什么张昭可以取中,而他们不能?张昭什么水平他还能不知道?躲在京中跟随李教谕学习几个月就成?
    呵呵!那怎么可能?
    他不甘心。何大宗师在“面试”时问张昭关于北虏的时候,明显是在放水。现在北直隶士林中,谁不知道张昭对这个问题颇有见地?
    …
    …
    文榜张贴出来,张昭和李幽身边的士子、随从都涌过去。两人站在外围。片刻后,李幽的仆人挤出来,满脸的兴奋之色,嚷道:“少爷,中了。你中了。张少爷也在榜上,是最后一名。”
    “哈哈!哈哈!”李幽仰头大笑,八年的磨难,终于在第九年得偿所愿。就算被大宗师当场点中,那有此时文榜张贴出来时心中的笃定,痛快!
    张昭拍拍李幽的肩膀,笑一笑,“子远,回头见。”转头,对长随张泰平道:“平安,我们走。”语调有着难的轻快。辛苦一番谋划,总算有个结果。
    张昭看看四周或大笑、或哭泣、或懊恼的人生百态,并不后悔以“歪门邪道”的方式通过院试。否则,此刻在后悔、哭泣的人群中就会有他。
    弘治十三年后,明年就是乡试年,要等到弘治十五年才有院试。他实在不想耽搁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他把当前的局面打开。
    他现在是什么局面?
    南口村的基本盘还是个半成品,生意的摊子刚刚铺开,而在政治上,他还只是刚刚和太子朱厚照连上线。不说远期目标,进入明朝中枢的目标,距离近期目标,保障自身安全都还远的很!
    张泰平惊讶的道:“少爷,不再去确认一下吗?”跟着张昭往外走。
    张昭从容的笑道:“这还需要看什么?走吧!”最后一名就最后一名,大概是何大宗师要避嫌吧。
    其实,如果要走科举之路,他这个名次是不行的。因为,不是任何一个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的!生员分三个等级,禀生,增广生,附生。一般新秀才都是附生,需要通过学校里的考试,慢慢升级,最终拿到乡试的名额。
    张昭都没打算走正常的科举路线,对名次并不在意。只需要有功名在身就好。
    主仆两人到距离府学不远的李教谕家中取了马匹、行礼,出安定门往小安镇中而去。
    院试的种种就此抛在脑后。生员的各种官方活动,那是明日的事情。
    …
    …
    十月中旬的小安镇,已是冬季凋零的景象。砖墙瓦舍都有白霜的痕迹。
    张昭和张泰平在小院门口翻身下马。谭大娘过来看门,见张昭脸上带着喜色,忙不迭的贺喜道:“恭喜张少爷高中。小姐和周大娘都已经来了。”
    张昭笑一笑,“多谢谭大娘。”对张泰平做个手势,示意他打赏,“这些天辛苦谭大娘了。回头让平安帮你拿几斤木炭回去。”
    谭大娘接了银子,喜笑颜开,忙帮着刘二狗、张泰平去牵马伺候。周大娘在厨房里整治午饭,冒头和张昭打招呼,恭喜之后,又赶紧回去做饭。
    张昭横穿客厅到后院里,就见婉儿正等候在厅中。显然是听到前院的动静。
    “二哥…”婉儿穿着淡绿色的对襟褂子,身段婀娜,轻盈的屈膝福一礼。精致白皙的瓜子脸带着娇柔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令她如同春天的娇花般。
    自半个月前在家中吻过她后,已算是私定终身。看着婉儿这妻子拜见丈夫的礼节,令张昭心中有种别样的感受。又或者是心理作用,觉得她已颇具小娘子的魅力。
    张昭双手将婉儿扶起来,将她搂在怀里抱一抱,这才放开,温声问道:“婉儿,你们几时到的?”说着话,将外面的斗篷解开。屋里烧着熏笼,温暖如春。
    “没到一会呢。刘二狗赶车来的。”婉儿俏脸微红,半个月未见,想着要来小安镇见二哥,给她过生日,她昨晚都没睡好。早早的催促周大娘等人动身。
    “二哥,我听到前面的动静。你今天放榜,结果如何呢?”婉儿很自然的接过张昭的斗篷,仰着俏脸问张昭。结果她早猜到,但想听二哥亲口说。
    张昭笑道:“自然是中了。婉儿,闭上眼睛。”
    婉儿乖巧的合上她漂亮、美丽的杏眼。精致无暇的五官,如玉般的肌肤,构成一张完美的美人脸。十成十的美人啊!此刻,她的俏脸悄然的升起绯红。
    她感受到二哥灼热的鼻息在脸上,以为二哥要吻她。虽然害羞,且知道不对,可她怎么忍心拒绝呢?二哥成为生员了啊!
    张昭笑笑,将在京城中打造的一支精美的凤钗插在婉儿的发髻上。“看看,喜不喜欢?这是给你的生日礼物。”当日,他给婉儿说,等赚到钱再给她买好的。
    婉儿睁开眼睛,秋波漫启,轻轻的点头。
    窗外的寒风呼啸不止,吹佛着枯黄、无叶的树丫。而小厅中,炭火熊熊,张昭和婉儿相拥说话,温暖如春。
    …
    …
    周大娘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又有张昭提前在京中买来的上好的黄酒。拿热水烫好,温酒入喉,极其的惬意。张昭和婉儿吃几杯酒,见她香腮酡红,颇有几分妩媚。
    正说话间,一匹快马从京中而来,急匆匆的到张昭的小院中,“张少爷,京中出现说你作弊的谣言,我家少爷令我前来禀报。请你速到城中见面。”
    这是李幽的仆人。
    作弊?谣言?张昭轻轻的抿嘴,眼中沉静如水。

第六十章 压制
    十三日上午。府学考场门口放出榜单后,确定取中或者落榜的一千多名士子情绪爆发,或悲或喜,相约着去买醉,宣泄情绪。
    距离顺天府府学不远的教忠坊的酒馆四海居,便成为其中一群士子的聚集地。随着时间推移,一众士子们酒意上涌,唾沫横飞的相互争论起来。
    “张昭的文章什么狗屁水平,当日交卷大宗师直言文章他水平一般。他怎么能被取中。这里面必有内幕。”
    “什么内幕?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早在八月份京中就有传言,大宗师在贩卖此次院试的生员名额。看看他提前交卷时,大宗师问的什么问题?”
    “呵呵,北虏!现在不说顺天府,恐怕整个北直隶的士林都知道张昭在此事上的见识。这摆明是放水。张昭作弊。此次院试不公,我不服!”
    余冠坐在临窗的酒桌处,慷慨激昂的说道。明理书院的几名同学和充当钱包的董原几人将他簇拥着。
    不少落第的士子纷纷附和、鼓噪。像余冠这样敢骂大宗师的人不多,但是骂张昭作弊的人,还是很多。
    “张昭平日里文章水平不行。他的同窗可以作证。而且,他今年四月的府试成就是最后几名,院试他怎么过得了?他必定是作弊。”
    酒馆中的另一侧,李幽意态狂放的灌着酒,因身材短小,干脆站着回击,一手提酒壶,一手拍着桌子,大骂道:“放你娘的狗屁!你竟然敢质疑大宗师?来,来,来,和我去府学里分辩。”
    李氏族学的几名落第童生讥讽道:“姓余的,你们这什么品行。见不得同窗好吗?张子尚能取中,是他的本事。谁不知道他近段时间都在随我族叔读书做文章。你们前些日子还去法华寺的胡同里喝花酒了吧?”
    士子们考前、考后喝花酒乃是常态。这根本不需要证据,一猜就准的。而童生们自不可能去教坊司的几条胡同中享乐。只能去京中次一等的“红灯区”。
    双方相互对骂,肆意的宣泄情绪。酒馆中,还有另外一批士子,坐着闲谈、笑看热闹。其中便是今科院试第一名曹朗为首。他便是考前李幽说的曹家大郎。
    “伯达兄,他们双方都吵出火气来。我们要不要劝劝?毕竟都是士林一脉。”
    曹朗二十岁的年纪,身材高大,容貌普通,端坐在酒桌边,衣冠整洁,风度峻整。轻轻的摇头:“都只是宣泄情绪而已。哪年都少不了!不必理会他们。”
    有人颇感兴趣的笑问道:“伯达兄,以你看来,张昭中生员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内幕?”
    曹朗见识很高,微笑道:“有内幕又如何?查无实据。”他当然偏向有内幕。这并非说张昭于北虏之事有见解,大宗师便问不得。关键是名次。
    大宗师将张昭定在最后一名。看似以求公平、刚好录取。然而在有心人眼中,这是欲盖弥彰!
    他们这边正说着话,就听到酒馆中忽而响起一阵高呼声“同去,同去查卷。”一群落第士子群情激昂的离开酒馆,要去府学找提学大宗师要个公道。
    …
    …
    张昭本以为院试已是过去式。他在小安镇中和婉儿吃酒,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但实际却未如此。
    “二哥,没事吧?”婉儿酒意上涌,俏脸绯红、滚烫。平添几分妩媚之姿。
    张昭淡定的笑笑,“能有什么事?你先在我这儿休息会,醒醒酒。我去趟京城里就回来。”安抚婉儿几句,带着长随张泰平,骑马进京,在府学前的大街中见着李幽等人。
    顺天府街东西走向。北面是顺天府衙,南面的昭回靖功坊中便是顺天府学。
    张昭几人在街北的一颗柳树下看着正聚拢在府学门前的落第士子们。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