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言之,保国公被张昭打脸了。而且还是打的啪啪响的那种!
朱晖这是在利用他在统兵方面无人可比的地位来强辩,摆脱被打脸的尴尬。
弘治皇帝自然不信保国公朱晖的“鬼话”,但是得给他的“爱将”留点面子。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对张昭而言并非好事。他才是十七岁。
弘治皇帝正要开口。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服?再打脸
礼部右侍郎焦芳在御前站了许久没开口,这时抓住机会出列,脸上带着嘲讽的神情,说道:“保国公真是好口才!刚才说骑兵一个冲锋就能让新军溃散而逃,现在又说新军在骑兵冲锋下稳不住阵脚。保国公是用嘴打仗的吗?
另外,本官倒是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请教。燧发枪的射程当日在万岁山试射,还有在兵部都有记录。你说的北虏弓手抛射能让新军稳不住阵脚。怎么稳不住?”
焦芳这个人,非常有特点。这并非是说他的长相,而是他的个性。
此公是天顺八年的进士,翰林出身。成化朝时,听说纸糊阁老彭华算计他,放狠话说要他当不上翰林侍讲学士,就要拿刀在长安街上把彭华干掉。
众所周知,百官早朝时,必然要经长安左门、右门而入,然后在午门外等着。焦芳这时要真在怀里揣把刀,彭华真的会完蛋。这里可没有护卫力量。最终,彭华不得不将他晋升。
猛不猛?
当然,焦芳最终在成化朝被贬到外地。但是,他凭借着才能,一步步做到如今的位置:礼部右侍郎。此时他已经六十七岁。他并不为朝中衮衮诸公所喜。
马文升就很不喜欢他。
这时,他毫不客气的奚落保国公朱晖。并非是为张昭出口气。张昭没那么大的面子。而是他揣测圣意,以图表现。希望得到天子重用。按照明朝的规矩,礼部侍郎可以直接入阁了。
…
…
保国公朱晖被张昭用事实打脸,强行分辨。大家顾忌他的面子没人说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焦芳这就是直接将这层脸皮给撕开。
保国公朱晖给焦芳怼的哑口无言。他一时间说顺嘴,哪里记得起来燧发枪的射程这事?脸上顿时是青一块,白一块。
焦芳趁胜追击,再嘲讽道:“保国公莫非是觉得新军将士手中的火铳都是烧火棍吗?”
保国公朱晖心里大怒,也不再顾忌,驳斥道:“焦侍郎,你懂什么?火铳打几发之后,枪管会发烫无法继续使用。而且,兵部生产的火铳质量参差不齐。
你以为队列走的好,临阵时就能齐射吗?很有可能会因为士卒害怕、火铳的质量,打不出成片的杀伤。你懂个屁。单纯的火铳部队挡不住骑兵!
另外,本官打仗凭的是真本事,不是凭的嘴皮子。”
焦芳和保国公朱晖争吵,其他官员都在津津有味的“吃瓜”。
保国公这个人,像刘健、马文升都知道他是个“水货”。刘首辅的眼光是非常厉害的。否则,他何以能在纷杂的局面中屡屡作出正确的决断?
而马文升一代名臣,历经地方多个职位。正所谓:宰相必起于州郡。他看人自有他的一套办法。曾国藩不就写过一本《冰鉴》吗?书里面专门讲如何看人。
但是呢,他们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朱晖说的某些战场细节是对的。确确实实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
正当吃瓜群众们当中有人觉得朱晖说的有些道理时,一匹白马自校场远端飞驰而来。片刻后,负责调度的驸马都尉崔元过来道:“陛下,张昭请见。”
弘治皇帝神情温和,嘴角带着笑意,道:“嗯。叫他过来。”
张昭跟着勋卫散骑陈泰到点将台御前,他没穿盔甲,也没穿儒衫,而是穿着明军的红胖袄。以张昭的身高、比例,腰间系着束带。显得英姿勃勃。
“臣参见陛下。臣请陛下允许新军千户实弹射击演练。”
这话一落,在场的不少文臣武勋大太监们都是脸色古怪的看着张昭。
张昭这是知道保国公在质疑他吗?随即又纷纷释然。很明显,这是张昭早准备好,要展示出来的内容。不过,看弘治皇帝的神情,张昭应当没有上报。属于“惊喜”。
马文升瞥了一眼保国公朱晖。他们无所谓,无非是再等一会。但是保国公就很尴尬。他刚才质疑,偏偏张昭是有准备的。还是那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兵部尚书马文升再看一眼张昭,心里有点明白。张昭是认为,四个月就已经精兵练成,特来缴令!
李东阳笑眯眯的站在刘健的下方,一众文官的上方。刚才张昭的新军的表现已经精彩绝伦,但保国公朱晖“不服气”,所以再生波折。他并不着急为张昭说话。因为,暂时没有这个必要。张昭的表现足以“简在帝心”。
焦芳则是笑呵呵的,眼神带着挑衅的看着朱晖。行,被张昭打一巴掌不服气。那再来一巴掌。此人今日必定会颜面扫地!
焦芳当然和张昭没有“勾连”。但是焦侍郎是什么人?焦芳将会于正德元年入阁。而刘瑾倒台,他作为刘瑾的同党却及时下船,最终安然无恙,没有被清算。
这种水平真不是吹的!他的眼光、智商都是一流的水准。严世蕃要早生个几十年,评论天下英雄,绝对会把焦侍郎算上。
弘治皇帝略微沉吟,他还是想看看张昭的新军演练,说道:“准卿所奏。”
…
…
英国公张懋主动去帮张昭安排场地。因为点将台正对面的地方正站在京营、十二团营的阵列。不能让新军千户所在大校场的边角实弹射击吧?那谁看的到!
英国公通过旗语,调动军队。按照张昭的要求,将中间和前方的地带全部空出来,避免流弹。新军将会以背对着点将台,向北面进行射击演练。
张昭早有准备。一个个的稻草人,或披着盔甲,很快就竖在校场中。
新军千户所要实弹射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京营、十二团营中。
奋武营中,周都督周豫和麾下的几个都指挥聚在一起,眺望着行进过来的新军千户所的士卒,叹道:“张老弟真是锐意进取啊!将会操当做他的舞台。”
“是不是太自信了点?咱们营里也有神机营,就算他们的燧发枪质量好一些,这种场合,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被放大。不说天子,便是咱们也盯着的。他们新军要是火铳打的好,那没的说,今日会操的头名肯定是他们。天子赏赐官爵、金银,咱们都无二话。他们要是火铳打拉稀,嘿,那可就有乐子瞧了。”
“二十万人呢?怎么都遮掩不过去的。”
周豫摇头,道:“嘿,你们都看着吧!”他回想起去张昭那里的几次情况。他预感张昭的实弹射击会如刚才的阵列般震撼全场!
心里,忽而有种见证历史的感觉!
正午的阳光落下来,校场中听到新军副千户庞大郎的声音,“全体都有,装填弹药,准备射击!”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惊艳
新军千户所共八个连队。每个连队排列成三排,每排40人。连队中配备有鼓手、号手。随着尖锐的号声,燧发枪兵们开始演练三段式射击。
“砰!”
“砰!”
密集的射击,如同炒黄豆般的脆响,又如同瓢泼大雨一样将校场中的稻草人给击穿。
校场上硝烟弥漫。呛人的白烟飘散在空气中。
新军千户所的八个连队轮番上前演练实弹射击。转换间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奋武营中的几个都指挥看到这一幕,早就是惊叹难言。他们都是内行。根本不去管燧发枪破几层甲这种数据。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早就测试过的。也不会去看轮转时各连队间衔接流畅。
他们看的是两点。
第一,三段射击中士卒装填弹药的时间,即打一轮火铳后的时间间隔。这决定着能否挡住骑兵的冲击。在那短短的数十步之间,能打出多少轮火铳,决定着生死。
第二,士卒们打火铳时是否听号令,是否整齐。这决定着杀伤力。
但凡带过神机营的将领都知道。士卒们在面对高速冲击而来的骑兵时往往会有很大的压力,从而出现各种纰漏。
而在明军中最常见的失误,就是无法等到北虏的骑兵进入火铳的有效射程后再射击。那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对手中火铳的信任!
这两点,他们都看到新军千户所近乎完美的操作。极短的装填时间,听从军号的射击。按照新军千户所的这种火力密度,根本没有骑兵可以冲破他们的防线。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稻草人。到了战场上不可能是这样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将近二十万人的注目下,在天子和重臣的眼底下完成这一系列的战术动作,还是有很大压力的。这足以说明这支军队的强悍!
若是在实战中能发挥出训练中一两成的功力,那也将是非常惊人的。
…
…
校场点将台下。张昭看着硝烟中完成实弹训练的新军士卒们,心中微微的激荡。
这是训练中完成的科目。他知道他的新军可以很好的完成。但此刻,将士们在天子和朝廷重臣们的注目下,顶着压力完成,还是令他感到骄傲、自豪!
英国公张懋看着完成演练的新军士卒,对张昭点点头,道:“张千户,随我来吧。天子等会肯定要见你。”
这是一个认可的举动。
张懋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只看张昭练出来的新军打火铳的情形:如瓢泼大雨片刻不停。就明白这绝对是一只精锐!保国公朱晖要丢脸咯!
张昭在马上行礼,道:“是,英国公。”跟着英国公张懋往点将台中去面圣。
整个会操就是一个舞台,他和他的新军已经完成他们的“表演”。现在,是时候去见弘治皇帝,为今日新军的第一次亮相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此时高台上早就是一片议论之声。新军的表现太惊艳。谁又能压的住讨论的玉望呢?
任何事物,量变引起质变。十几名火铳手的射击看起来也就是令人感慨火铳的威力。而像新军千户这样,以成排成排以三段式射击的战术倾泻弹药,对旁观者视觉的冲击不亚于大片!
焦芳毫不客气的奚落道:“保国公,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新军每名士卒都打了三轮,燧发枪的质量过关吗?这样的军队是不是精锐?”
这简直是把保国公的脸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
保国公朱晖气的脸都发白,浑身颤抖。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他此时就算强辩,只是徒增笑料耳。
御前不少围观众都是带着笑意。
皇太子朱厚照根本就懒得掩饰,咧嘴笑着。今天的会操刚一开始,保国公朱晖就有针对张昭、针对新军,说的话他不爱听。他一直克制着脾气,此刻张昭果然不负众望!那他还憋着干什么?
李东阳轻轻的咳嗽一声,出列道:“陛下令张昭训练新军,如今新军精锐已成。臣为陛下贺!”保国公恼羞成怒,对张昭而言并非好事。所以他出声制止。
以李东阳的地位,他一咳嗽,不少人都肃容。否则,给李阁老训斥一顿那也是很丢脸的事情。等听到李东阳的话,一帮人立即都反应过来。纷纷向弘治皇帝表示祝贺。
“陛下明见万里,慧眼识人。臣等为陛下贺!”
还是之前的那个逻辑:张昭的新军约强悍,就越显得弘治皇帝的英明。训练新军本就是弘治皇帝支持的!
弘治皇帝高居于御座之中,心怀大慰。正好看到张昭跟着英国公走上点将台。温和的道:“叫张昭上前来。”
随着弘治皇帝这句话,点将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张昭身上。在此刻,张昭享受着“大明星”出场的待遇!不仅仅是文臣、勋贵、大太监们在关注着他,连四周的宫中禁卫、勋卫散骑等小卒们都不自禁的看向他。
今日的会操,新军千户所的表现实在太惊艳!而这一切都系于张昭这个青年身上。
陈泰瞥瞥身边的几名同僚。其中不乏当日半是调侃半是取笑他的人。此刻,这些人表情充满着对张昭的羡慕、尊重。陈泰不屑的一笑,然后心里后悔。
他完全是傻的啊。当日张昭说“我已有婚约”,他为什么要离开呢?应该当机立断将妹妹嫁给张昭,当个妾室也行的!那样的话,现在他就“赚大了”。
焦芳在文臣队列的末尾处,打量着走到御前来的青年,心中充满着羡慕之情,“真是年轻啊!”张昭此后的前程已不言自明,即将扶摇直上。
“臣张昭参见陛下。”
“免礼。”弘治皇帝轻轻的点点头,赞许的道:“张昭你练的好兵。今日会操以你的千户所为第一。令兵部赏赐酒肉,有功者各自升迁。张昭,朕当如何赏你!”
弘治皇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