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小青杨怀疑了一次人生,还以为他自己成丁了,是个大人了。

    “姐姐,为什么卖盐的那么少啊,要是多开一些铺子不是都有盐卖了吗?也就不用那么多人排队了。”这几天双胞胎经常看到大老远来买盐而不得的人坐地痛哭,心里戚戚然。

    两个小东西,头一次接触到社会这样的一面。以前没能吃饱,只想着能饱就好了。现在能吃饱了,就没想过还会有人哭着抢着去买盐的。

    苏青媖跟双胞胎解释:“因为盐几乎都是官卖,少部分有盐引的商家才有盐卖。没有盐引的商家是拿不到盐的。私自贩盐会被官府抓起来的。”

    自古以来,盐税就是各朝各代的重要税种。有时候盐税要占到税收的一半以上还多。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各朝都严控盐的出入。对盐进行官运官销。

    而宋以后有了商卖,朝廷发给盐商盐引,有了盐引,盐商才可以进行食盐买卖。但食盐买卖太过暴利,有盐引的盐商富得流油,朝廷也会严格把控食盐的数量和和价格。

    而这年代登记个人口,并不容易。很多山民、流民、黑户登记不上,这些人就不纳税。但他们不会不吃盐,所以就加收盐税。这样,就等于天下人口都纳了税款。

    而且纳盐税比纳其他税款便当多了,不会出现偷漏的现象。只要是人就要吃盐。所以盐的买卖一直管控甚严。

    但因其是个暴利的行业,所以很多人挺而走险,贩起私盐,且屡禁不止。

    苏青媖用浅浅易懂的语言,跟双胞胎说了盐的重要和盐税的事情。两个小东西立刻就懂了,而且非常庆幸他们早一步就买了盐囤着,现在家里不缺盐吃。不然光买盐,家里就要穷啦。

    苏青媖见两个小东西拍着胸口一脸庆幸的模样,笑了笑。

    盐税重了,农税也重了。

    这两个税种一直是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忽然之间加大这两大税种,只能是国库没钱了。现在县里又收了一堆杂七杂八的各种税。也不知中饱了谁的私囊。

    到时候农人收的粮食都不够交税,谁还会辛苦种地?到时候民怨四起,激起农人反抗……

    苏青媖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不敢往下想了。

    她心里忽然乱糟糟的。

    枫亭镇不是中原腹地,离都城也远着。本来以为风调雨顺,岁月静好,只安心过小日子就行。可如今盐价涨了好几倍,粮价也悄悄涨了。

    苏青媖忽然有点慌。

    夜里躺在床上,看着躺在她身边睡得呼呼地吕小宝,可可爱爱地小模样,两只小手捏着肉拳,置于小脑袋两边。才学会翻身,爬都不会爬,牙都还没长起来,才点点大……

    这年代缺医少药的,都不知道他能不能太太平平长大。

    苏青媖默默地看着儿子好半晌,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个鸡肋的金手指,忙把它唤了出来。这金手指里面的东西只有苏青媖看得见,当时吕博承要上前线,苏青媖下单了一些药品,没想到那厮竟然看不见。

    后来她就很少再用了。这次想了想,忙下单了一瓶奶粉,一套奶瓶。等了好久才收到,忙起来冲了一罐,推醒了吕小宝。

 第一百十六章 心得

    吕小宝迷迷糊糊被自己亲娘推醒,眼睛都没睁开,只扭了扭小身子,发着小脾气朝空气里挥了挥小肉手。

    现在小宝已经很少在夜里醒来了。中间最多醒一回,吃过奶后就一觉到天明。不像之前一个时辰就要吃上一回。

    苏青媖急切地想知道金手指对吕小宝是不是有用,冲了一罐奶粉就摇醒了他。

    见他有动静了,忙把奶嘴凑到他嘴边,揪着心,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

    见吕小宝嘴唇碰了碰奶嘴,就闭着眼把头扭向一边。

    苏青媖一颗心都揪紧了。这是看没看见啊?感没感受到东西的存在啊。

    不甘心,又把奶嘴往他嘴里送……

    这次小东西张了张小嘴就把奶嘴含进去了。还无意识地砸吧几下。

    苏青媖忙往上抬了抬奶瓶,睛睛紧紧盯着吕小宝,看他闭着眼无意识地吸着,又僵硬地扭头过来看奶瓶……

    见奶瓶里的奶正一点一点地往下落,苏青媖激动地哭了。

    这金手指对她儿子有用!

    她儿子能感受到,能和她一样享用到金手指里面的东西!

    她无数次地吐槽这个鸡肋系统,她不能靠着金手指发家致富,鸡肋得要命,给她系统干嘛?门都关了,这窗也开得跟没开一样。要来何用!难道只是把她误送过来,做为补偿,保她不饿死保她病了有药?

    不过现在看来,她生的,也是要保他不饿着,保他病了有药?

    苏青媖感激地在床上拜了拜。这就够了,可以了。

    以前觉得一个人赤。条。条来,将来再赤。条。条去,无牵无挂的。现在多了一条因她而来的小生命,不让他饿着,不让他病了没药治,这就够了,心里没了多少愧疚感。

    苏青媖心里的慌乱减轻了不少。

    不知不觉给吕小宝竟喂完了一整瓶奶。这吕小宝也没个够,竟把一瓶奶给吃完了。

    也不知吃撑着没有。

    苏青媖有点慌,想把他晃起来,没想到这小东西吃饱了就睡得沉,怎么晃都晃不醒。

    苏青媖也只好随他去了。在旁边愣愣地看了他一夜,见他没有吐奶,也没有异样,也就放下心来。到了天明时分,给他换了三回尿布。

    折腾得一夜没睡。

    天亮了,吕小宝很有规律地在往常醒来的时间醒了,咿咿呀呀地叫唤苏青媖。苏青媖一脸困意,交待小青杏抱他出去,倒在床上就补起觉来。

    后面几天,苏青媖又试了几回,在确认吕小宝是真的能看见,也能用系统里的东西后,苏青媖放下心来。

    乱糟糟的心,平静了下来。

    现在街上每天前来买盐的百姓还是排成长队。盐价上涨后,苏青媖再没往店里制咸菜泡菜卖了。大多数人家里,也开始了少盐淡食的生活,一大家子人一顿饭往往都用不了一丁点盐。

    以前苏青媖还会经常买一些粗盐给大家做盐焗鸡吃,也会做来放到店里卖。自从盐价上涨后,再没做过了。周婆婆在店里做饭,连盐都舍不得放,那汤跟白水也没差了。

    小青杏经常磨着周婆婆,说汤跟白水一样,没味。

    周婆婆就苦口婆心地跟她说,以前啊,有些人家吃不起盐,一家人半月一月都吃不上盐,全身酸软无力,走路都泛呕恶心,只好一家人齐齐躺在床上。

    小青杏听了吓得不行。再不敢嫌弃食物里盐少了。盐少一点总比没盐吃的好。

    每天两兄妹就跑到外头偷偷地看。见盐铺门口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来排队,有时候见跟他们一样的小孩子太可怜,也会悄悄地塞一小纸包的盐给对方。

    苏青柳本来想制止的,但苏青媖见他们还算知道分寸,便没多说,只是提醒了一回。而且厨房里每天的盐量有限,多的都是藏在地窖里,厨房里放的也就是两三天的量。他们也拿不了多少,就没多管。

    苏青媖店里生意不错,夏日果蔬盛产,收上来很容易。每天苏父和苏大虎都能收上来好几车。苏青媖怕粮食上涨,果蔬还照常收,但制出来的菜干果干都没有再往外卖了。

    许少严也在观望之中,没再派人来收过果蔬干。这是之前两人就说好了的。

    有时候许少严也会派人来跟她通一通外头的消息,刘举业偶尔也会过来,看看小宝,跟她说几句话。说外头乱,让她带着孩子呆在镇上别乱跑。

    八月初,吕玉珠出嫁,因为近日镇上形势不太好,吕生财就没大办。只请了镇上一些交好的人家,再加上苏青媖娘家这一房人,还有老吕家一众亲眷。

    当然主要是吕生财往家里和店里囤了不少货,囊中羞涩,再加上再过一个月,吕博祖也要成亲了,秀才儿子成亲肯定是要大办的,不然平川县的孙家也不答应。

    导致吕玉珠想要的排场几乎没有。让她沤了一肚子气。

    苏青媖一早去帮忙,给她添妆时,她还板着一张脸。

    苏青媖做为长嫂,添的妆也不好太次,送了她一副金镯子。也算是做大哥大嫂的一点心意。而且吕生财很疼吕小宝这个孙子,苏青媖即便知道吕玉珠眼里没她这个长嫂,还是给吕生财做足了脸面。

    吴氏对苏青媖送出的添妆礼表示满意,见吕玉珠不吭声,还斥责了她一句。

    苏青媖没在意,添了妆就出去了。

    见吕博寿的妻子黄氏也抱了儿子来喝喜酒,高兴地抱了小宝过去。

    两个小屁孩大眼睛瞪小眼,互相瞧稀奇。黄氏的儿子吕卫吉比小宝大了几个月,已是长了好几颗牙齿,见小宝白白胖胖的模样,还友好地伸手过来要拉他。

    小宝不高兴了,用手去拍了他,把他的手打了下去。那孩子只瘪了瘪嘴,又伸手来拉小宝。小宝见苏青媖瞪他,又见吕卫吉一脸无害,终于也朝他伸了手。哥俩高高兴兴地咿咿呀呀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话。

    逗乐了老吕家一票人。

    老吕头和吕奶奶最是高兴。两个小曾孙可可爱爱的,就在跟前,老人家最喜欢一家人丁兴旺,儿孙绕膝的和乐模样。

    “卫旸养得真好。白白胖胖的,你看卫吉,黑黝黝的,还瘦。比卫旸大几个月,可你看哥俩站一块,显得卫旸比他还大。”

    黄氏看着被吕老头和吕奶奶抱在怀里的两个小子,问苏青媖是怎么养的孩子。

    苏青媖见她言语里没有酸话,给小卫吉送了一对小银镯子,跟她交流了一回,道:“旸旸吃得多,给多少都吃。还小时是一个时辰吃一回,现在一个半时辰就要吃一回,一天吃好多顿。”

    “这么能吃啊,还吃奶吗?”

    苏青媖点头:“嗯。还吃。吃奶的孩子白胖,长得快。”

    “是吗,卫吉长牙后,我就没让他吃奶了,我的奶也不够他吃。”

    苏青媖想了想,道:“那你看看有没有羊奶或是牛奶,喂他吃些。”

    “啊,牛奶羊奶?那能吃吗?”

    “能吃……”

 第一百十七章 不在意

    八月十五,枫亭镇大街上少有的安宁平静。往常漏夜排队买盐的队伍也不见了,秩序井然。有些商铺门头上还挂起了灯笼。

    日子再难,节庆也是要应应景的。双胞胎约着谢祈佑,三人约着在街上看灯看景,跑跑跳跳,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小儿最是无忧无虑。

    青扬青杏八月十四回的桥头村,才过了一夜,一大早就被王氏郑氏催着到镇上来了。

    以前见大房两个小子窝在镇上过好日子,小青杨还念起了书,而有富有贵还在家里挖土和村里的野孩子玩官兵抓强盗,郑氏和王氏就对着苏母说了不少酸话。没事就催着苏父把两人带回来。

    现在盐价贵了,粮食也贵了,王氏郑氏再没说过这种话,都恨不得苏父苏母也别呆在家里。

    后来还是苏父每次回来,都带一些盐粮回来才罢了。

    八月十五的热闹一过,过了半个多月,吕博祖也成亲了。苏青媖同样抱着吕小宝回去帮忙。

    这次的阵仗比之吕玉珠要大不少。酒席摆得吕宅都坐不下,席面都摆到了屋外,巷子里,大街上。席面上的酒菜也不是吕玉珠成亲那天可比的。吕生财给平川县的孙家做足了脸面。

    改门换户,他盼了多少年,从送三个儿子去念书,就盼着能改换门庭了。三个儿子就没一个让他挺直腰杆的。现在二儿子不过是结了一门亲,被岳家族学里的先生教导一番,就拿了一个秀才回来,让镇上的人都高看了他一眼。

    吕生财给孙家给这个儿媳做足面子和排场。

    黄氏说吕博祖成亲的排场比吕博承和她的都大。苏青媖听在耳朵里,并不在意。上个月黄氏回去后就按苏青媖说的找了奶羊,挤了羊奶喂吕卫吉,不过一个月,小卫吉就白胖讨喜了很多。

    让黄氏高兴异常。

    觉得苏青媖跟她一样,孩子的爹都被征兵走,上前线了,生死未仆,对苏青媖有了一种天然的接近。上个月拿到苏青媖送小卫吉的银镯和布料,心里更是觉得苏青媖人不错。

    见吕博祖一个次子不过考了一个秀才,成亲排场就比长子排面要大得多,有些替苏青媖不平。

    苏青媖半点不放在心上,抱了小宝和小卫吉一起玩,两个人边看着孩子边说话。

    孙家的新媳妇迎进门后,她和黄氏也去看过,人长得还不错,但是人很冷淡,一副不好接近的样子。苏青媖也没多说话,就抱着孩子出来了。

    “她长得还没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