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番她一家人被抓到军中,还不知是谁的队伍,又要往哪里去……苏青媖心里满是忧愁。
到了山下,那黄审知又叫来几个人,帮着把车板子拼好,把牛套上,又让手下把收缴来的粮食和行囊都装上牛车……
转头一看,见苏青媖抱着她那小儿正呆愣愣地站在一旁,而那小儿不知愁地左顾右盼,一双大眼睛咕噜噜转着,瞧着甚是机灵的模样。
他想了想,把其中一辆牛车划给苏青媖,道:“我看你家女人小孩多,恐会耽误了行程。这辆车留给你家,其他两辆收缴军中。”
苏青媖愣了愣,旁边反映过来的苏大姑等人已是不住地朝他道谢了。
等苏青媖反映过来,就见他已转身往前头去了。
苏母忙推了推她,悄声道:“快快,把我们的东西装上,让几个孩子都坐上去,赶紧把车填满。”
没见旁边一堆人虎视眈眈吗,见他们一家有车,那眼里分明都是妒忌。万一有人想蹭车呢?让谁坐不让谁坐?都不知根知底的,麻烦着呢。
他们一家虽然路上带的粮食快吃光了,但他们人多行李也多着呢,三辆车变一辆,她们女人都要下地走呢。哪能让别人把车子占了去。
苏青柳和红袖等人已是快手快脚地把自家行李放上了牛车,又把几个孩子都抱了上去。而苏父苏大虎等四人已被提溜到前方兵丁队伍里去了,这后头都是老弱妇幼。
牛车上被挤得满满当当,双胞胎都只能坐到行李上。
苏青柳、栖霞等人都互相推托着,想走路,谁都不肯坐到车上去。
苏青媖便眼神示意苏母和苏大姑,让她们跟着后方的队伍一起走,好打探一些消息。又让苏青柳驾牛车,红袖和栖霞两人有些腼腆,便让她们留在车上照应几个孩子。
苏青媖自己走在牛车一侧,不时侧头看苏母和苏大姑一眼。
大姑她是不担心的,大姑她为人爽利,放得开,有眼力劲,还会套话,才这么一会,苏青媖就见她和旁边的一些妇人聊开了。
而苏母老实,老实人容易吃亏。但老实人长得无害,别人也愿意亲近她,想打听一些消息,别人也愿意透露给她。
苏青媖则是有意无意地跟着一些带孩子的年轻妇人,见她们走不动了,或是有什么困难,就帮忙搀扶一把,跟她们聊聊孩子和男人的话题。不过才走了小半个时辰,她也跟队伍中的几个年轻妇人很说得上话了。
苏青媖心里思忖开了。
看来这支队伍是要穿过江西境内,往闽地去啊。
往闽地去,与苏青媖当初要带一家人往南边去,目标也算是一致,虽然她没定下具体南边哪个地方,但闽地也算很南了,离中原腹地算是远了。
这一大波人一起走,是比她们一家人单独走,要安全得多了。只是不知这支队伍的领头是谁,这个头头又意欲何为。
如果他只是要圈地为王,寻一地一城,安心搞生产,发展地方经济,那算是万事大吉。但若他有野心,要拉着他们这支队伍去攻占别家的领地,带他们去填人头,那她只好寻了机会,带一家人逃走了。
她原本是要带一家人出来躲兵祸的,路上千辛万苦,可不是最后被人抓去填人头的。
一直到日落时分,天边只余最后一抹余辉的时候,长长的队伍终于停了下来。
各小队伍的头领们吩咐就地扎营,埋锅造饭。
男人女人立刻就动了起来。
苏青媖等人让青杨青杏两个大孩子看顾下面三个小的,便也跟着众人一起动了起来。
几个小队伍的头头,便吩咐各支队伍里的女人,命她们捡柴、架锅、生火、淘米、清洗、绑照明装置……对她们进行了一番分工。
现在大家的粮食都被收缴上去了,由后勤兵统管,做饭的粮食便由后勤兵量好了分发下来。
等吩咐完,众人便忙碌了起来……
第一百三十三章 营地
饭很快就做好了。等做好,又由着伙头兵一起分发。
最后女人们分到一碗杂粮粥,小孩们则半碗,而男人们因为要扛军备,夜里要值勤,所以杂粮粥管饱。
苏青媖苏青柳等人看着碗里的杂粮粥面面相觑,而几个孩子都有些吃不下去。
当初苏青媖一行人出发时带了很多细粮,身上也有银钱,这一路走来,几个孩子都是吃的细粮,她还带有果蔬干,孩子们吃的并不算差。
特别是吕小宝,苏青媖没奶喂他后,苏母都变着法给他做好吃的。在山上偶尔能打到猎物,也有肉粥肉汤吃。
现在这一碗黑乎乎的分不清是什么的东西,吕小宝本来是很期待地用小手扒拉住碗沿的,这一看,立刻就撇开脸去了。
苏青媖连哄带骗,也只让他吃了两口,就不肯再吃了。
苏母见苏青媖着急,忙把小宝抱在怀里:“他还小,你跟他讲什么道理。夜里我们避着人,给小宝冲点糊糊吃。”
抱着小宝哦哦地哄着他。对于青杨青杏等人就不哄了,板着脸让他们把碗里的杂粮粥都吃了。
苏青媖见丫丫也一小口一小口地把杂粮粥吃了,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一家人原本好好的,有吃有喝,开开心心,现在这算怎么回事?
吃过饭,苏父苏大虎等四人就回了她们这一处。因为家里人随军,所以除了值守的人以外,其他没有值守的男人便都回了各自家人身边。
苏父等人回来,先是看过了几个孩子,逗弄了孩子几句,便一家人凑到一起说起话来。
队伍里拖家带口随军的很多,大家吃好饭后,便各自给自家人寻了一处地方,离大家不远不近,拉油布扎帐篷。
有苏青媖装备这么齐全的人家倒是没多少,其他人多是席地而卧,在火堆边,衣服往头上一盖就睡了过去。
这不停地走路,是个人都觉得两腿跟灌了铅一样,抬不动。一吃完饭,倒地而卧的是绝大多数。
苏父等人一回来,苏母忙拧了热帕子让他们敷小脚肚,心里暗自庆幸他们的锅具都还在。
之前大家都坐牛车,坐麻了再下来走一走,牛车走得慢,一天也不过走上八十里左右,现在听说天不亮就要起来,像今天这样,日落才停,一天要走上六十里。
苏母眼睛酸胀,苏父年纪大了,怕他受不住。
苏父安慰她:“没事。咱庄稼人,什么苦没吃过。不过是多走些路,有什么受不住的。我们几个还好了,你没见队伍里,比我们年长的,比我们体弱的,多的是。”
吕小宝见苏母给苏父捏小腿肌肉,也趴了上去一通乱摸乱捏,把苏父逗乐了,把他搂在怀里亲香了好一会。
“我们小宝真棒,不哭不闹,真是外祖的乖孙。”
苏青媖瞥了与苏父玩闹在一起的儿子一眼,心里也纳罕。
这孩子好像真的适应良好。这一路就没见他怎么嚎过。那一次嚎得振天响,也不过是苏青媖没奶喂他了。但他也不过是干嚎了几声,见真的没吃的了,也就歇了。
这一路颠簸,倒是不哭不闹的。今天的饭不合他胃口,也只是撇过脸去,并没哭嚎。
苏青媖提着心,生怕他嚎起来惹大兵们烦了,下令把他给扔了。
现在见他乖乖的,心里也舒了一口气。
苏大虎接过苏青媖的帕子,在酸胀的腿脖子上按了按,悄声道:“我打听了,咱们这支队伍要走到抚州,去汇合大部队,然后继续南下往闽地去。”
周大姜也凑过来,悄声道:“对。我打听下来也是这样的。咱们这才几百人,能干什么事?我开始就说肯定有一个更大的头头领着的。”
周姑父也悄声道:“我听说这个黄审知家里原来是乡下杀猪的,他三兄弟都是杀猪的,他是老小,今年二十二岁,还未成亲,他老父老母和两个哥哥的家小都在队伍里。”
大姑听到这,也忙把打听来的消息说了:“这黄审知长得俊俏,队伍里好多人想跟他老母亲攀亲呢。这要是能攀上去,一家人就吃香喝辣了。你没看黄家人坐的牛车都是带车厢的,活也不用干,好多人眼红呢。”
苏青媖伸着脖子往前面望了望,没瞧见他们一家人,低了头。
小声道:“这队伍里有好多黄审知的故旧。听说黄审知三兄弟是投奔他族兄来的。他族兄叫黄绪,听说是琅玡一个黄姓名将的后人。那黄绪原在西北戍边,被军吏为难,一气之下把人杀了,然后带着一支不到一百人的队伍逃了出来。一路往南,陆陆续续收了一些灾民,又有像黄审知这样的人来投,听说这支队伍如今已有五千人了。”
苏大虎等人都朝苏青媖望了过来,对她佩服得很。这样的消息都被她打听到了。
“有一个妇人她男人跟在黄绪身边。”苏青媖忙说了句。
哦。所以大家都只打听了些八卦,你一下子就打听到队伍内部核心里去了?
“爹,姑父,大虎和大姜,你们先不要轻举妄动,咱们先观望观望。队伍里随军的人不少,他们应该也不会做什么冒险的事,咱先跟着他们南下,看看他们的意图,再做打算。”
苏父连连点头。
本来以为一家人小心谨慎,能妥当到南边,避过兵荒马乱的。没想到下山买个粮就被抓了。早知道会被抓,还不如死守在山上,挖野菜吃呢。现在都开春了,野菜冒头的多。
苏父心如死灰,都计划着怎么逃了。好在又听说女人孩子能随军,一家人还是能在一块,心里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大家哄了几个孩子睡下后,苏青媖等人又说了一会话,这才睡了。
睡前苏母偷偷冲了些米糊喂给小宝,小宝可能饿了,闭着眼把一碗米糊都吃完了。让苏母松了一口气。
夜里,营地上燃起好多火堆,并不觉得冷,但蚊子恼人,好在他们家比别家强,有油布围着。到了后半夜,苏青媖把小宝紧紧地搂在怀里,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第一百三十四章 麻烦
天色未明,鱼肚白都还没翻起,一声尖锐的哨声就打破了营地的宁静。
苏青媖等人以为是有敌军来袭,猛地爬起……
起来后才知道是哨兵喊大家起床,要拔营了。
一时之间,整个营地各种声响。队伍里也有不少小孩,一时间哭声渐起,竟越来越大。孩子的哭闹声夹杂着大人的喝斥声,格外清晰。
吕小宝没睡够,被声音惊醒,闭着眼睛皱着小眉头就想干嚎。
苏青媖慌忙捂住了他的嘴。这孩子颇有些起床气,没睡够就要发小脾气。
苏青媖忙把他抱了起来,拍哄了一会,见他闭着眼睛又睡了过去,就把他塞到苏母的怀里,让苏母抱着他再继续睡,她则快手快脚地收拾家当。
苏青柳也把丫丫喊了起来。丫丫很乖,才三四岁的年纪,就已经很懂事了,这天都没亮,被喊起来,也不哭不闹,苏青柳把她往苏母那边推,她就自个抱着苏母的大腿,倚着她半睡半醒的。
青杨青杏和金海也被大人叫醒了,各自往脸上抹了一把,又在脸皮上捏了一把,打了个机灵就都清醒过来,也帮着大人收拾东西。
苏母一手抱着小宝,一手搂着趴她大腿上迷糊的丫丫,带着两个孩子她没法干活,就只看着,边看边安慰几个孩子:“先帮大人们收拾了咱们的东西,一会你们在车上再睡啊。”
三个孩子都很懂事,叫大人少操了不少心。
苏父苏大虎等四个男丁,都没怎么收拾,就被喊去了。苏青媖苏青柳也还没收拾完,就被喊去给大家做早饭。她便和苏青柳及姑母便急匆匆地赶去了。留下的红袖和栖霞,手下动作都加快了许多。
一通忙碌,直到整个队伍都用过早饭,大伙齐齐收拾了营地的东西,又上路了。
才走了小半个时辰,就有几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挤到苏家的牛车前,问能不能把孩子放在牛车上。
这早上露水还未消散,又抱着孩子走路,脚步沉得很。加上昨晚上可能都没睡好,大人自己都走不动路,更别说抱着小孩的妇人了。
苏青媖看了她们一眼,选了三个年纪跟丫丫差不多大的孩子让他们坐到车上。三个孩子一上去,红袖和栖霞都只能下来走了。车上行李多,坐不下太多人。
有几个妇人见自家孩子没坐上车,不住地哀求苏青媖。
苏青媖颇有些无奈:“你们也看到了,这车上已是坐不下了。”总不能让她把行李扔了吧。
有妇人看到确实坐不下了,也就退下了。但有一个妇人不依不饶:“我这孩子比你车上的孩子还小呢。”边说着边拿眼睛上下扫青杨和青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