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最终目的,还是因为于青菱和柳元德那封信。
  他们在信里告诉方长,这次扰乱天下的罪魁祸首们,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各有一个训练堂,正源源不断地培训敌人出来,方长准备先找一个方向去看看,如果可能,就给他们设下些阻碍。
  但此事并不急,人间形势还需要许多时间来酝酿、运转。
  一时半会儿大劫的真正走向,看不出端倪。
  方长准备先去宁河府,看看胡云过得怎么样,毕竟老友章山神将其托付给自己,也不好太过不闻不问。
  …………
  从虎桥镇到宁河府,也依然是当初小路,没有平坦宽阔的官道,很不通畅。
  但路途的崎岖,对方长的脚力来说不是问题。
  宁河府的模样一如往昔,似乎远方的动乱完全没有影响到这里,依然是热热闹闹、百业正兴。两层民房高的夯土芯城墙,外面包着青色城砖外皮,微微向内倾斜,让城墙界面呈梯形,十分稳固。
  守门的两个兵丁,慵懒地躺在门洞中,斜眼盯着过路行人车辆,看他们按照约定俗成的统一价格,将入城费扔进旁边的竹筐。
  城中照样整齐干净,虽然不如交通要道虎桥镇繁华,但别有一番气象。
  里面都是砖瓦房,沿街多有店铺,屋檐朝街道伸出翘起。不是市场的地方,摊贩并不多,一路上只是能偶然碰到。方长按照记忆中的路径,朝胡云所在的学堂走去,学堂建造年月悠久,位置比较靠城中间。
  太阳偏斜,目前正是读书好时候。
  学堂中声音郎朗,或年轻稚嫩,或成熟稳重,间有塾师声音讲解微言大义。
  方长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注意这个江湖郎中打扮的,遂开启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状态,轻轻起跳,坐在之前上去过的大树上,朝学堂里窥探。这颗大树枝繁叶茂、外观漂亮、粗壮结实,明显有着许多年头,比秋日
  天气正热,学堂中窗户俱都被撑杆支着,既通风又明亮。
  他循着声音来源,很快发现了胡云,他正捧着本厚书,聚精会神地读着。这段时间下来,小狐狸原本的气质变化了许多,温润文雅,真的像个读书人那样。
  方长笑笑,跳下树来,解除了身上状态。
  附近不远处是个集市,他曾经和胡云在这里买过束脩。慢慢走过去,这时候集市里面正喧闹,由于有官府管理,方形空地上摊位整齐地排着,如条篦一般,各种食物用具材料器物琳琅满目。
  他走到一家卖烧鸡的摊位前,看了看,摊子上金黄中透着红色的烧鸡,带着些许焦边痕迹,在浸透了油脂的大木板上摆着,也不遮盖,就那么暴露在空气中。似乎是刚刚出炉,烧鸡正冒着热气,香味远飘,十分诱人。
  “怎么卖?”
  “二十四文一斤,都是今年的嫩公鸡,刚出炉还热乎着呐,客官来一只吧,老店老手艺,味道绝对好。”
  “唔,给我把这只包上。”
  方长挑了只最为肥大的,指给摊主。摊主见到生意上门十分高兴,用大竹夹挟起方长选中的烧鸡,用几张草纸裹起,还用草绳环了一匝捆结实,这才上秤称量。
  “看,一斤十一两,高高的。”
  摊主将秤杆上的星呈给方长看,稳了几息,才慢慢收手,将包好的鸡递给方长:“您给四十文就行。”
  他心算的很快,还给方长抹了个零头。
  ………………………………


第216章 【小狐狸的同学】
  方长接过纸包,拎在手里。
  想来小狐狸一定会喜欢这种礼物,毕竟如今鸡肉很贵,胡云不太能买得起,而进了城之后,也没有野山鸡给他捕猎。
  他按照记忆中的位置,朝城内偏僻处走去。
  那是之前给胡云寻的住处,稍微偏僻的地方更便宜,而且能够更宽敞些,甚至还有个单独的小院子。
  大门锁着,方长拎着鸡,站在旁边等待。
  待到日头偏西,胡云才回来。
  他背着土布小挎包,和一位书生打扮的姑娘,有说有笑地往这边走。单纯看外表的话,两人年龄相仿,大致都在十六七岁左右,但若考虑胡云的真实年龄,就远不是这人类姑娘所能及的了。
  姑娘明显是胡云的同学,两人区别是,姑娘没有束发戴冠,而是简单地用银钗挽住头发,没有多余首饰。
  这幅打扮很寻常,因为大多数学堂皆是如此要求。
  方长耳力甚好,能听见他们的聊天。
  姑娘:“……你晚上还要去那家店里上工?”
  胡云似乎是点了点头:“嗯,赚些生活费,还能积攒些钱钞,为了过日子,不寒碜。”
  听到他的话,姑娘轻轻一笑,说道:“你说得对,不过还是不要耽误了学业。”
  “我自然省得,毕竟进私塾就是要学些东西,可惜最近天下不太平,越来越多人说,这年月去科举不是什么好事儿。”胡云叹道,“也不知道我读完书,要去做什么。”
  对于此事,他的女同学并不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你天分那么好,就算不读书做别的也不会差……今天你想吃什么?”
  胡云道:“你做的我都喜欢。”
  这时候他们已经接近了胡云的住处,还是胡云身旁的姑娘率先意识到,扯了扯胡云衣袖说道:“胡云,门口有人,是不是在等你?”
  “哦?”
  胡云也看过去,发现有个江湖医生打扮的人,正站在自家门前。
  再看,却是认出了方长:
  “方先生!”他赶紧迎上去,说道:“先生您怎么来了?我这就开门。”
  说着立刻掏钥匙,让方长和跟自己来的姑娘一起进院子,过程中,胡云还耸动了下鼻尖,看了看方先生手里的纸包。
  走进院子,胡云才给方长介绍道:“先生,这位是宋瑶,是我在学堂里的同学。瑶瑶,这便是我之前提到的,送我来上学的方先生。”
  互相简单见礼,他们进屋坐下,胡云要去烧水煮茶,被宋瑶拦下:
  “你们许久未见,多聊一聊,我去烧水罢。”
  “嗯,多谢了。”
  胡云也不见外,感激地对她说了声,而后在旁边陪方长。
  “最近可还好?学业如何?”方长在木椅子上坐定,朝着胡云问道。
  听到方长的问题,胡云满是自信地回答:
  “读书是很简单的事儿,而且书里的学问非常有意思,老师总是夸奖我。学塾里面几次大比,我都名列前茅,不过顶多再有半年,我就能学完这里的课程。”
  “老师说,到时候我只能自学了,还好府里似乎在学兴庆府的做法,募捐了许多藏书,新成立了家书馆,允许旁人借阅,倒也不怕没有书读。”
  方长点点头,这还挺让人欣慰,想来山神章淳听到后也会高兴。
  然后他看了看屋里样子,比起之前将这里租下的时候,屋里陈设明显经过了一番修葺,但更多应当是胡云自己动手所做,虽然粗简,却能感觉到这里主人的心灵手巧,无愧于他化形前的品种。
  “学兴庆府的书馆?最近这样学的多么?”方长随口问道。
  “当然,兴庆府的两位简先生,还有他们的学校和书馆,现在已经是声名远播,说不定快天下闻名了。毕竟这可是首开先河的大好事儿,许多地方也开始效仿,或者募集藏书建立书馆,或者与两位简先生接洽、,以分校之名用同样模式开办学校。”
  “嗯。”方长点点头,怪不得如今夜观天象,能感觉兴庆府的影响愈发广泛,然后他继续问道:“这位宋瑶姑娘是怎么回事儿?”
  胡云挠了挠头,略带不好意思:
  “是我同学,我们熟识后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她学识很广,我们很聊的来。嗯,最近她经常会过来帮我做饭,十分好吃。”
  话语中似乎也有隐情,但方长对此倒不准备干涉,毕竟他只是个修行人。
  方长只是看了看厨灶方向,对胡云说道:“按照人间的规矩,你们都是成年人了。后续的道途,要你自己选,自己走。还是那句话,若是外面世界有变,可以回云中山。”
  小狐狸点点头,然后继续说了下最近情况。
  方长之前离开时,给他留下了些钱,堪堪够他两年使用,胡云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在附近一家店里,找了个晚上的活计,每天去做两个时辰工,倒也在做到收支平衡之外,还有些储蓄。
  接着,胡云按捺不住好奇,问方长道:“先生您今天怎么这幅打扮,好像个江湖郎中?”
  “嗯,偶尔换换样子,也不错。”方长道,“这样也能有些方便。”
  说话间,宋瑶已经烧水泡好了茶,倒了两杯端上来,又和方长见礼。对话几句后,方长感觉这姑娘落落大方,谈吐清晰有礼,学识不弱,暗暗点头。这只小狐狸红鸾星动,但却马上就要为聘礼发愁了。
  当然,这是胡云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
  但方长还是留了两贯钱与他,并拒绝了胡云留饭的邀请,告别后径直走出去。由于耳力远超常人,即使走了很远出去,找了个饭馆吃饭的方长,也能清楚地听见后面两人的交谈。
  “瑶瑶,鸡腿给你,闻着真不错。”
  “嗯,多谢胡公子。”
  “啊不要谢来谢去的了,都是自己人,你经常帮我做饭,我还不知道怎么谢你呢。”
  “今天这位方先生,看起来有些怪,就好像……不似凡间人。”
  “当然,方先生可是世外高人……只是,具体有多高,我也不清楚。”
  “嗯。”
  接下来,是锅碗瓢盆的声音,两人的话题也变成了聘礼,从语气中,能清晰感觉到胡云的万般苦恼。
  方长暗自笑笑,继续对付面前的大餐。
  ………………………………


第217章 【江湖郎中方长开张了】
  知道小狐狸过的还不错,方长便准备离开宁河府府城。
  反正方长过来看一眼,更多的还是因为要给老友章淳一个交代而已,至于小狐狸以后道路如何,能不能凑齐聘礼,那是胡云自己的事情,也是他自己的人生。
  而无论哪种修行路,总归是离不开对于“缘分”和“因果”的理解。
  胡云这么快融入人类社会,并和人类有了缘分和因果上的纠葛,对于他以后历经世事、堪破前路来说,是个不错的基础。
  他慢慢吃干净装着食物的盘子,没剩下一块肉。
  然后方长开始对付面前的瓦罐梨汤。
  据店中伙计介绍,这梨汤乃是店里的招牌,选用的是来自怀凤府的上好大鸭梨,不去皮切成薄片,置于小瓦罐里,加进城里某口特定井里的水。
  而后酌情放入冰糖与银耳,再于每个瓦罐里放入一枚樱桃,用瓦盖压上口放进特殊炉子,小火慢熬上几个时辰,才能熬成这道颜色艳丽、爽滑可口、润肺清火,喝上一口能滋润到心里的瓦罐梨汤。
  据说,这家店的掌柜,当年便靠着这一道汤起家,慢慢将家里小店扩建成如今这幅样子,很为周围人所羡慕。甚至一些有手艺在身的人,将其视为榜样,盼望着哪天也像这样,依靠身上手艺发家。
  方长慢条斯理地吃完梨汤,起身结账。
  他准备去拜访故旧,曾经他和这宁河府城隍有一点交情,既然到了地头,兴之所至便去拜访一下,而后再出城朝西去。
  …………
  从宁河府往西也有一条官道,但这条路并不经过怀凤府和兴庆府,而是在它们南面经过。
  方长从宁河府府城出来之后,大体上便是顺着这条路行走。
  这条路将会从纵断山脉南麓经过,一直通向西部边陲,并在不知道哪座小城结束。当然,方长的目标比这条官道的尽头,更远,甚至他都不知道要到哪里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但时间反正还很充裕,并不着急。
  路上的风景和上次西行差不太多,而且脚下官道的走向,和不远处那条每一段名字都不同的江重合,至少在越过纵断山前这一段重合。所以他能够确信,上次坐船沿江顺流而下时候,他看到过江边类似景色。
  很多时候,他则没有顺着官道行走。
  方长做了些符合自己装扮的事情,他以一个江湖郎中的外表,穿村过巷,但他并不像理论上的同行们那样吆喝,更没有叫卖狗皮膏药大力丸之类的东西,相反的是他保持了沉默,挑着两行字行走。
  但村镇的识字率一般,很多人并不确定他是江湖郎中,而且,往往去附近口口相传的大夫那里求医,会让百姓们更为安心。其它的江湖郎中们,往往比较偏科,只在某些症状上有些偏方绝活,更多时候,他们都是使用自己的口才,诓使百姓们相信自己。
  作为修行人,他自然不屑于使用那些话术。
  所以走了百十里后,他依然没有开张,也没人向他求医,方长也乐得悠闲。
  直到走至一个小镇上,才有人将他喊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