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表哥万福-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兰妃被打入冷宫,已经三日。
  和她之前自请进入的冷宫完全不同,这里阴暗腐朽,腐烂发霉的味道挥之不去,透着阴森不祥的气息。
  房梁上,一张张蛛丝网结的大网,将她紧紧地槁桎,任她如何不甘愤怒地尖叫怒骂,也是无津于事。
  这时,破败虚掩的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
  “有人来了?!”兰妃呢喃了一声,恍惚地抬头看去。
  就见敞开的大门口,一束光倏然刺进了她眼里,一个雍容华贵的身影,站在光里,踩着高高在上的步子缓缓向她走来。
  兰妃的双眼,被这道光鲜夺目的身影刺痛,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流。
  她用力眨了眨眼睛,眼前模糊的身影,这才渐渐清晰。
  宁皇后倨高临下地看她,仿若在看一个匍匐在脚下,一抬脚就能碾死的蝼蚁。
  她缓缓蹲下身。
  “可真狼狈啊!”宁皇后纤长的手指,轻轻为她整理了腮边的乱发。
  兰妃只觉得颊边那只手阴凉无比:“你想干什么?”
  宁皇后悲天悯人的神情,倏然变得狰狞:“我想干什么?!”白皙的手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倏然捏住了兰妃的下颌:“你是不是忘了,我宁国公府上上下下几百条人命;我父兄战死沙场,却落得满身污名;还有我才出生没有多久,就夭折的皇儿。”
  兰妃看到了她平静的脸上,一双恨意滔天的双眼,就像要噬人一般,死死地盯着她。
  “灭门之恨,丧子之痛,失子之仇,”宁皇后的声音,仿佛从齿缝里挤出来的,有一种咬牙切齿,磨牙霍霍的狰狞:“我,从没忘记过。”
  兰妃惊慌乱叫:“你、放开我,快滚开啊!”她用力晃着脑袋,想要挣脱,宁皇后的钳制:“宁国公府的事,不是我做的,是徐国公府,皇长子夭折,也是杨妃下的手,跟我没有关系,冤有头,债有主,你……”
  淑妃被褫夺了封号被赐死,因为没了封号,母家姓杨,便以杨妃相称,这是那些得了宠,后又失宠的后妃们的统称。
  宁皇后封宫多年,经常侍弄花草,手指上生了茧子,粗砺的茧子,磨得兰妃面颊生疼,几乎要将她脸颊捏碎。
  “你说的对,冤有头,债有主,所以,”宁皇后轻笑一声,在空荡死寂的冷宫里,伴着哐当作响的门窗,显得诡异又阴冷:“我来找你啊!”
  兰妃下意识摇头否认:“不是我……”
  “像一条阴狠的毒蛇,时刻躲在洞里,我就找不到你?”宁皇后一把掐住她的脖子:“我就不知道,是在你背后推波助澜,兴风作浪?”
  她的力道很重,不消片刻,兰妃就被掐得,涨红了面颊,两眼不停地翻着白眼儿:“放、放开我,呃不……”
  宁皇后欣赏她濒临死亡时,惊恐的神情。
  就在兰妃以为,自己会被宁皇后掐死时,宁皇后倏然松手,缓缓站起来,理了理衣裳:“我不会轻易杀你,我会让你看到,宁远伯阖府血溅午门,看到你最疼爱的皇儿,受千刀之刑,万剐之痛,一点一点地被折磨至死。”
  兰妃捂着脖子,躺在地上,剧烈地呼吸,喉咙里发出残破的声音;“不、不要,有、有什么就冲着我来……”
  “我知道,你还有倚仗,”宁皇后死死地盯着她,眼神凶狠:“就算被褫夺了封号,打入了冷宫,也能过,悄无声息地联络宁远伯在朝中的旧部。”
  兰妃的眼眶,倏然眦开,脑子里不停地回荡着一句:她安排的人被发现了?这怎么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宁皇后看透了她的心思:”那个狗奴才,对你倒是忠心耿耿,宁死也不肯招认,哀家只好将他剁了喂狗。”
  兰妃身体不由一软,还来及及松一口气。
  “不过,”宁皇后话锋一转,轻飘飘的两个字儿,令兰妃一颗心,再度提到了嗓子眼里,她听到耳边冰冷的声音,再度响起:“这宫里头,向来是一根藤儿,能牵扯出一串葫芦,哀家顺藤摸瓜,倒是查到了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呢。”
  兰妃脸色一阵惨白。
  宁皇后看着她强作镇定的神情,心中好一阵快意:“不妨让哀家猜一猜,你最后的倚仗是什么?”
  兰妃下意识摒住了呼吸。
  宁皇后笑了:“皇上病重之后,你重掌了后宫,尽心尽力地扮演一个,安份守己的后妃,不遗余力地将二皇子,推向了前朝,在前朝积攒了不少贤德名声。”
  对比她和徐贵妃,在朝中上窜下跳,兰妃侥然成了后妃典范。
  旁人只当是,宁远伯府下了大狱,兰妃没了母族的支持,行事自然要低调一些。
  可是啊!
  她和兰妃斗了几十年,这些年来,她在翊坤宫里,将和兰妃所有相关的人和事,反反复复地进行推敲,仔仔细细地掰开了,柔碎了分析。
  最了解你的人,永远都是你的敌人。
  兰妃很快就镇定下来:“后宫不能干政,妾安守本份,难不成这也错了?”
  恨只恨,徐国公太蠢。
  当年,徐国公原就是,宁国公麾下一员小将,揭露宁国公战场失误,难免叫人指摘徐国公忘恩负义。
  眼见皇上要废后,徐国公立马站出来为宁皇后求情。
  当时,徐国公救驾有功,正是风头正盛,朝中还有不少,宁国公的交好的大臣,以及一些旧部,有徐国公在前头顶着,这些人自然毫无顾忌,纷纷为宁皇后求情。
  后来连太后娘娘也站出来,力保皇后,皇上这才没有废后。
  让她失去了斩草除根的机会。


第989章 血口喷人
  主张御驾亲征的是皇上,也是皇上一意孤行,力排众议,如今北伐全军覆灭,便有宁国公父子背了黑祸,仍然让皇上威严尽失,颜面不存,皇上迫不及待想要息事宁人,她若不识趣,继续对宁皇后下手,事态就会越扩大越大。
  不久之后,她就发现,皇上驳回了詹事府,为皇长子挑选老师的提议。
  詹事府要提前为皇长子,打造坚实的政务班底。
  这些人在皇长子年幼时,是皇长子的老师;
  待皇长子长大了,封了皇太子,就是皇太子的辅政之臣;
  待皇太子登基了,就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从小就跟皇长子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皇长子的地位,也变得不可撼动。
  所以,为皇长子挑选老师,是重中之重,从考察到选拔,往往需要一年半载,甚至是数年之久,越早准备越好。
  当时,皇上对皇太子寄予厚望,甚至还有心召湖山先生归朝,教养皇长子。
  突然驳回了詹事府的提议,这让兰妃敏锐地发现,皇上培养皇长子的心思淡了。
  兰妃心中的磅礴的野心,宛如疯长的蔓草。
  她做了一个疯狂大胆的举动。
  趁机对皇太子下手。
  皇长子出生没多久,魂儿轻得很,皇后因悲伤过度,疏忽了皇长子,以致皇长子夭折,也是合情合理。
  皇长子夭折,皇后对她再无威胁。
  也是皇后失德之过。
  皇后威严尽失,后位形同虚设。
  宁皇后继续道:“你掌控了乾极殿,指使古御史上书谏言,将皇上病重的消息,摆到明面上来,进一步激发朝中争储乱政的矛盾,我和徐贵妃后宫干政,三皇子和四皇子争储乱政,你就能联络朝中支持二皇子的大臣,进入乾极殿,请求皇上立二皇子为储君。”
  兰妃下意识否认:“你这是信口开河,立储一事是皇上自己说了算,我区区一个后妃,哪来这么大的能耐,能左右皇上的心意?”
  宁皇后冷笑一声:“你是不能左右皇上的心意,但你这个人,向来擅长揣磨圣心,最会迎合圣意,通过迎奉君心,总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兰妃依然不肯承认:“我威宁侯府,承皇上天恩,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善体圣心,为君分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宁皇后也不与她争辩:“当年,宁国公府旧事,徐国公府全程参与,虽然顺了皇上的意,但这也成了皇上心中的一根刺,这些年来,皇上也因此事,对徐国公府十分容忍,徐国公府仗着皇恩,在朝中结党营私,根深蒂固,令皇上心生忌惮,欲除之而后快。”
  兰妃心中一跳,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果真!
  宁皇后话锋一转:“但你宁远伯府,却隐藏在背后,推波助澜,借了徐国公府之便,将宁国公府连根拔起。”
  当时,宁国公府扶持新君,如日中天。
  身为原配发妻,她的后位十分稳固。
  兰妃封了皇贵妃,在位份上永远越不过她这个皇后,仍然屈于妾位。
  可,皇贵妃的位份,距离后位,也仅一步之遥,仿佛唾手可得。
  北伐大败,让兰妃寻到了上位的机会。
  当时,镇守在北境的将领,就是参与北伐的将领之一。
  此人贪功冒进,谄媚皇上,在北伐时,时常在皇上面前进谗言,令父兄与皇上之间的君臣关系越发紧张。
  君臣不和,乃战场大忌。
  就是因为此人,皇上这才因小胜了几场,而得意忘形,这才有了骊山之祸。
  当时,皇上是有心将过错推于此人身上,也不算完全冤枉了他。
  是威宁侯府从中作梗,让原就不该由父兄承担的污名,全都落到了父兄身上。
  只是,兰妃万万没有想到,太后娘娘会出面力保她。
  彻底断了兰妃的青云路。
  可她也因此失去了大皇儿。
  兰妃冷笑道:“皇后娘娘莫要血口喷人。”
  宁皇后也不恼怒:“徐国公府伪造我父兄,战场失误的证据,做为隐藏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威宁侯府,却是心知肚明,甚至还趁机保留了徐国公府构陷忠臣的证据,暗中掌握了徐国公府的把柄。”
  所以,兰妃从来没将徐贵妃放在眼里。
  徐贵妃一开始,就是她手中的蚂蚱。
  兰妃呼吸微微一滞,却很快就镇定下来:“这一切,只是皇后娘娘胡乱揣测罢了。”
  宁皇后也不介意她承不承认:“你只要告诉皇上,当年北伐一事,皇上之所以被困骊山,是徐国公通敌卖国,将皇上的消息,出卖给了狄人,事后宁国公父子救君惨死,徐国公寡鲜廉耻,大义凛然地站出来救驾,之后忘恩负义,倒打一耙,诬蔑宁国公父子二子,把北伐惨败的过错,扣到了宁国公府头上,以达到诬陷忠良的目的。”
  当时,皇上被围困,父兄带兵前往骊山救援,当时还是宁国公麾下一员小将的徐国公,被安排在骊山山下,等着接应皇上。
  父兄虽然惨死,但仍然重创了那时埋伏的狄军。
  所以,徐国公才能顺利地救出皇上。
  兰妃脸色巨变:“你休要血口喷人。”
  宁皇后冷笑一声:“当年徐国公府能伪造我父兄,战场失误的证据,宁远伯府如何不能伪造,徐国公府通敌叛国的证据?时隔多年,便有些微不妥之处,想来也无从查探,宁远伯府根本不用担心被人拆穿。”
  这就是,兰妃的高明之处。
  仿佛一只肮脏的毒蛇,时刻窥伺着敌人,不错过任何一个反咬一口的机会。
  兰妃不由一窒,深吸了一口气:“我宁远伯府,素来仰宁国公和世子忠肝义胆,偶尔得知了北伐惨败的冰山一角,不忍宁国公与世子一片忠心,却落得满身污名的下场,故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暗中查探,当年北伐惨败的真相,欲为宁国公和世子平反。”
  宁皇后听了这话,满脸嘲讽:“皇上吃你这一套,哀家可不吃,伪造证据,乱扣罪名,这都是你宁远伯府惯常的手段,当年周厉王是怎么死的?不过是从前做过一次,这一次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第990章 纵龙入海
  提起周厉王,兰妃不由一窒,便想到了北境的武穆定北王,眼中掠过了深深的忌惮。
  宁皇后冷笑一声:“皇上对徐国公府深痛恶绝,顺理成章地除了一个心头大患,还能对当年亲征北伐一事,有一个正经交代,皇上满意了,下了大狱的宁远伯阖府,难免会将功抵过,从大狱里放出来,再有大臣们推波助澜,皇上立二皇子为储君,也是顺理成章。”
  父兄虽然担下了,北伐惨败的一切过错,但北伐惨败的诸多详情,却是云山雾罩,成了朝中的禁忌。
  朝臣们不敢多提,甚至是私底下,也不敢多加讨论,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若罪魁祸首是徐国公,这一切就有交代了。
  兰妃迎合了圣心,讨好了圣意,皇上肯定会有所表示,大臣们的劝说下,顺理成章就立了二皇子。
  兰妃脸色微微发白,下意识攥紧了手指。
  宁皇后一脸唏嘘:“宁远伯府下了大狱之后,你并没有半点,要为宁远伯府脱罪的意思,一副全凭皇上处置的作态,还声称自己有罪,自请入了冷宫,进一步得了皇上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