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时,并不一定能有?利于百姓。
  而且,君临天下,意味着天下危亡系于一人、一家之手。
  皇帝仁慈还好,若是?遇上昏君或者暴君,无论他下达怎样?离谱的政令,百姓都?无能为力,只能承受其恶果。
  这根本就是?一种赌。博。
  谢知秋说:“称帝又如?何呢?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没有?一个不是?雄才?大略之主,可后代却逐渐松懈,亦不乏愚钝无耻之辈。
  “君主只能来源于皇室,意味着天下没有?选择。
  “若是?凑巧有?明君,许是?能保数十年安宁,但一旦一代出现不肖子孙,能将祖辈上百年的积累毁于一旦,搞得?天下动荡,乃至亡国。
  “秦朝二代而亡,便是?如?此。
  “过去的上千年历史,都?在印证这样?的事会一再轮回往复,从无例外。我若是?选了这条路,现在便可预测,未来亦会如?此。”
  顾太后道:“我是?平民出身,你的想法,我能理解。
  “看起来,你似乎想延续北地之旧制。
  “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你们在北地那种松散的体系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来是?外敌当前,故而内部凝聚力强;
  “二来是?你们在北地,其实?属于小国寡民,想法比较容易统一,管理起来也容易,而且那里?有?相当多的游牧民族,原本文化就属于部落制度,比较宽松。
  “但是?今后,你们一旦占领了这个皇宫,摆在你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横跨九州的大帝国!
  “五湖四海之人在春秋时本分属列国,是?因为有?了一个权力集中的强大皇室,才?统一成一整个国家。
  “在这里?,一旦中心的权力不够强横,四方马上就会分崩离析,弄不好就会陷入王朝末年军阀混战的动荡中,难道那就是?你们愿意见到的吗?
  “更何况,这里?的百姓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君主制度,于他们而言,国之无君,如?苍空之无日!
  “北地之民可以很快接受你的想法,这里?的百姓又能否接受?
  “人皆有?惰性,不愿意改变已经习惯的现状。而且你虽有?意改革教育,可目前还未推广,大部分读书人皆是?学了多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生?,更多人是?连字都?不识的农民。
  “我敢说你一个一个去征求天下人的意见,问他们需不需要皇帝,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天下如?果没有?皇帝,那岂不是?要大乱了,日子怎么?过啊!顶多就是?有?人不喜欢现在这个,想要自?己当皇帝。
  “今日,你砍在泽儿脖子上的这一刀容易,但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天下震荡,你想好了吗?”
第二百二十一章 
  谢知秋听完太后?这番言论; 沉默了良久。
  她说:“您的话有些道?理,但眼下之局,已不是我想不想杀赵泽; 而是赵泽已动了杀我之心; 我若不杀他,恐有后?患。”
  顾太后?反问:“你?对对他动手之事尚有犹豫; 既然如此; 又如何肯定; 他对你?下手时,没有丝毫迟疑呢?”
  谢知秋微微蹙眉。
  顾太后?之言,似乎话中有话。
  恰在此时; 谢知秋看到慈宁殿外; 雀儿从外头跑了过来?,正在花园边探头探脑。
  谢知秋瞥了顾太后?一眼,见她没有反对的样?子?; 便走向雀儿。
  “小姐!”
  雀儿凑到谢知秋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谢知秋先?是愣住,接着; 她眼神一变,露出惊愕的神色。
  她回头去看太后?。
  太后?状态平静,似乎并不意?外。
  谢知秋转身?欲走; 但想了想,她又让雀儿先?回去; 自己则走向太后?。
  谢知秋道?:“……你?早就猜到?”
  太后?回答:“他是我的孩子?; 我不难猜到他的想法。”
  谢知秋心情略有些复杂。
  她屡次瞥向面前的老?者; 欲言又止。
  太后?问她:“你?好像有话想说?”
  “……我只?是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
  “您能看透世事,又善洞察人心; 恕我直言,您的才能,远在您两?个儿子?之上。我听闻您早年垂帘听政时,一度尝试身?着龙袍。您若当真有心称帝,不会不成功。可是为何……您到最后?,却选了还政?”
  太后?一凝,眼睑微垂,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无疑是个敏感的问题,在这世上,还真没什么人敢这么问她。
  顾太后?道?:“或许是因为,哪怕我位高权重?,但仍然摆脱不了情感的束缚。”
  “……情感?”
  太后?颔首。
  她道?:“我与先?帝相伴数十年,他待我与旁人不同,皇室于我,亦有情谊。
  “当年我目不识丁,只?是凭运气进了王府,但尚是皇子?的先?帝欣赏我勤奋好学?,教我习字,容许我阅读王府中的藏书,授我以才学?,这是恩一。
  “我身?份低贱、来?历诡异,却在先?帝身?边侍奉。先?帝的父母不悦,而我于他们?,不过草芥,他们?本可以杀我,但因仁厚之念,他们?没有动手,只?是将我驱逐去别处,放了我一条生路,这是恩二。”
  “后?来?我入宫,因为二嫁之身?,群臣皆议我惑主,但先?帝信任我的才能人品,力排众议,将我立为皇后?,这是恩三。
  “后?宫本不该谈论朝政,可先?帝为我破例,让我批阅奏折,在他卧病时垂帘听政,这是恩四。”
  说到这里,顾太后?停顿了一下。
  她说:“我知道?谢姑娘你?想法与常人不同,亦追求公?正,连对乐坊中的乐女都报以同情,大抵不会认为二嫁与后?宫议政会是什么污点。
  “但世人与你?一般想者甚少,于当时的我而言,这些皆是难得的宽容与悲悯,给?了我过去从未想过的机遇,哪怕先?帝的父母厌恶我、所做之事不过是饶我一命,我对他们?仍旧不胜感激。
  “后?面我与先?帝又有了两?个孩子?,就算我有自己的野心,也不得不为两?个儿子?打算。
  “在我那个时候,女子?要触碰政治,唯有走此路,但走了此路,我与皇室便是一体的,会在长久的相处与皇权捆绑在一起,变成利害一致的家庭。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人只?要有情感,就难以割舍自己的家人孩子?。”
  谢知秋滞了一瞬。
  顾太后?凝视着她,说:“我知道?我在你?眼中,是有本事的女人,发现我做不到武周朝的女帝那么果决,你?是不是觉得很?失望?”
  谢知秋思索了一会儿。
  她不难意?料顾太后?对自己的家庭有感情,诚然,她的确有点希望听到其他理由,不过这一个,也在情理之中。
  谢知秋想将自己的情感整理出来?,可话到嘴边,又有点犹豫。
  顾太后?见状,转过身?去,道?:“好了,你?去吧。你?欠我的恩,我也要了报偿,道?已不同,你?我师徒之缘,想来?将尽于此。日后?,你?不必再来?了。”
  谢知秋行礼,本欲离开,但想了片刻,又留下来?。
  “庇护自己的家人,乃人之常情。太后?的处境与我不同,自然有自己的顾虑。”
  谢知秋道?。
  “诚然,我未必与您一样?想。”
  “但太后?您是我的前人,我有您可以拉我一把,走到今日尚且艰难,那么当年摆在您面前的,又会是何等?灰暗的荒原?”
  “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人摸索着走在前面,后?人才会见识到女子?从政的才智,正是因为见过您所受的阻碍,我再往前走时,才会小心谨慎绕开坑道?。”
  “我的想法并不与太后?您完全相同,但这是因为我是后?来?者。如果没有您的帮助和恩泽,我同样?没有资格选择更为任性的道?路。”
  “路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观念。我从来?没有忘记您当年助我之恩,也会永远敬您为恩人与老?师。”
  顾太后?手中拄着的拐杖一停,回过头来?。
  她道?:“你?当初不是问过我,我为什么要帮你?吗?”
  谢知秋一怔:“是。”
  顾太后?道?:“我觉得你?有一点像我,但比我更为倔强,我也有点好奇,若是我拉你?一下,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顾太后?笑言:“现在看来?,倒是没有帮错人。”
  说罢,她又道?:“去吧,让我见识一下,你?这样?的小丫头,究竟有什么本事。”
  谢知秋躬身?行礼,就此拜别。
  *
  回到赵泽的寝殿外,众人还死死压着赵泽,赵泽已经被五花大绑,看起来?十分狼狈。
  众人都在等?谢知秋下令,见她现身?,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看向她。
  谢知秋从一个士兵手上取过刀,亲自走向赵泽。
  赵泽见谢知秋沉默地向他走来?,若说心里没有一点恐惧,那必定是假话。
  谢知秋举起长刀,赵泽眼前银光一闪,他心脏狂跳,下意?识地闭上了眼——
  但下一刻,意?想之中的疼痛并未到来?,反而是被绑住的手腕一松。
  谢知秋斩断了他身?上的绳子?。
  赵泽十分意?外,张了张嘴,问:“你?为何放过我?”
  谢知秋神情复杂,反问:“那你?又如何,为何下的不是死药?”
  赵泽在膳食中下。药的事情早已败露,但雀儿他们?将食物喂给?老?鼠吃以后?,发现里面只?是蒙汗药,并没有痛下杀手。
  再加上对赵泽事先?嘱咐过的宫人的审问,听起来?,他的确没有下死手之心。
  赵泽呆了呆,意?识到是自己的一时手软,反而救了自己一命。
  他道?:“史守成这回给?我出的策略,听上去并不是非要杀死你?不可。
  “我们?本打算假借你?的命令来?号令义军,杀了你?固然可以断绝后?患,但同样?的,我们?手上也没了筹码,我认为留下你?的命,反而能在义军觉察不对劲时,依旧有威胁他们?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我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我们?以前,毕竟算是朋友。
  “你?以前与我下棋的时候,说过凡事应留一线,强大的战术,往往并不仅依靠狠绝的武力,还有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这些都是你?教我的。”
  谢知秋百味交杂。
  赵泽这个人不算很?聪明,这几年的行径可称昏君,冒然出征和布阵图之类的事情给?军队和百姓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方国民不聊生。
  可细看这个人,竟然真的不算一个很?残暴的君主。
  赵泽虽被去了绳子?,但命运仍然未知,睁着一双茫然的眼睛,紧张地看着谢知秋。
  雀儿也不安地上来?询问:“大人,那接下来?怎么办?皇帝不杀了吗?”
  谢知秋亦在心中思量。
  不杀赵泽,多少有她个人偿还过往恩情的考虑,但不得不承认,顾太后?的话也在一定程度上说动了她。
  方国不是小国寡民的国家,而且绝大多数地区并不像当初被他们?从辛军手中救下来?的北地那样?会天然忠诚于义军,更没有普及过北地那种新的教育。
  她和萧寻光都没有非要登基的意?思,原本如果杀了赵泽,的确是打算尽可能延续北地那种政体。
  不过,如果留着赵泽,那么“表面上不更换皇帝”,倒的确是一个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国家稳定的好方法。
  只?是,要如何既保留赵泽,又将控制国家的权力从赵泽转移到她自己身?上?
  谢知秋闭上眼,过去读过的诸朝历史、百家之言、古今知识,还有她这些为官、经商、指挥军队、治理北地的种种经验,如流水般在脑海中快速呈现,并慢慢织成一张新的网。
  终于,她有了一个似乎可以试试的方案。
  谢知秋睁开眼,唤来?雀儿,对她细细叮嘱。
第二百二十二章 
  据《方史》记载; 宁德八年,七月十四夜,恒宗赵泽称病情恶化; 召谢知?秋、史守成?等重臣入宫; 交代后事。
  当夜,宫人出入不?断; 且有兵戈之声。
  次辰四更; 异动平息; 谢知?秋宣布,恒宗身体并无大碍,但仍需长?期休养; 考虑到皇帝卧床不?便?; 今后所有政令,将由她本人来代为传达。
  从?此,皇帝的权力实际上被完全转移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谢知?秋手中; 史称,宁德宫变。
  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外乎如?是。
  又过半年; 谢知?秋手中出现一份圣谕,宣布恒宗将包括立法权与行政权在内的皇帝主要特权全都转交给政事堂,他自己不?再做任何决策; 此后的所有皇帝,也不?必一定来上朝。
  关于宁德宫变; 由于历史记载极为模糊; 又极大地改变了方国的历史进程; 引得后世史学家们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恒宗所谓的疾病是自己装病,也有人认为是谢知?秋暗中给他下。药。
  谢知?秋为什么留下赵泽一命; 亦众所纷纭,延伸出数十种说法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