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贡院一夜有雨,但?清晨,雨水不知何时停了,只?余下地上坑坑洼洼的水迹和空中漫着?凉意?的薄雾。
  谢知秋将木板重?新搭成桌椅的样子,准备考试。
  这贡院里明明聚了上万名想当举人的学子,可整个考场却鸦雀无声,一片死寂中弥漫着?明显的焦躁。
  终于,开考的铜锣一响,开题开始下发给考生。
  考场中的声音一下子变了,各种笔墨纸张摩擦的沙沙声。
  谢知秋目光一定,朝考卷上扫去?,快速将题目都览了一遍——
  方朝科举主考诗赋、经义、论、策四科,其中诗赋一项最?受重?视、占成绩最?多。
  这其实是件有点奇怪的事。
  既然科举是要?挑选可以?入朝为官之人,那么本应以?举子的人品、才能为考察重?点,可是实际上在考试中,反是诗词是否写得出彩最?为要?紧,实干不实干倒成了其次。
  当年,谢知秋的师父甄奕,也曾如此评价过时下的科举:“今之科场重?之以?辞赋,不足以?观德行。入仕之学者,辞藻富丽浮华者有余,而精干通达者不足也。”
  当然,纵然知道当下的科举考试尚有不足之处,谢知秋也绝不会在她的考卷上表现出端倪。
  她现在的身份是考生,只?管按照考试的标准,写出最?符合考试要?求的答案即可。
  她要?的是中举,制度合不合理,那暂时不关她的事。
  只?要?能考中,她不介意?收敛锋芒,迎合考制。
  谢知秋将题目扫了一遍,心中大概有数,便研墨提笔,准备动手。
  甄奕本身的行文风是相当干练实际的,谢知秋跟随他学习多年,学识扎实,风格一脉相承,真要?精练犀利,她可以?做到不多写一个字。
  但?是,那种花梢华丽、一口气就能吸住人眼球的诗词歌赋,她也绝不是写不出来。
  倒不如说事实正好相反,她当才女时,在梁城传颂最?多的几篇文章诗词,都是个性鲜明的文采富丽之作。
  因为这种作品更能让人一眼看出厉害来,比起实用性,观赏价值更强,能欣赏的人也更多。
  谢知秋斟酌片刻,在心中打好腹稿,又提醒自己一番注意?事项——
  要?切中考题,适当展示文采。
  要?有一定深度与思想,不可毫无特色、泯然于众人。
  体现出自身才能,但?也不可太?过,主要?观点要?迎合本朝正统观念,像以?前那种“今世之仁道,实则乃君主控民?之道、士人求名谋利之通天道而已”之类的话,绝不能出现在这场考试上。
  最?后,要?记得她现在是萧寻初,要?模仿萧寻初的字迹,不可有代?笔之嫌。
  心中一定,谢知秋沾了沾墨水,决定动笔。
  只?是,当笔尖沾到卷面的那一刻,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多年之前,教她识字启蒙的贾先生的样子——
  “我只?是想中个举!”
  “我只?是想中个举而已啊!”
  “近六十载的努力,不是一场空啊!”
  那哭嚎之声,曾彻夜不绝。
  取得功名绝非易事,前方荆棘遍布,前途难料。
  有人中举,就会有人落榜。
  多年苦读,成王成寇,不过在此一举。
  谢知秋晃了晃头,重?新凝起精神,在墨水滴上卷子之前,她利落下笔,行云流水——
  *
  这时,本场监考的考官正在这片号房巡视。
  当经过谢知秋所在之处时,他的步调慢了三拍,目光不禁在谢知秋的卷子上停留许久,将她的卷子囫囵看了一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须臾,他在另一边与一同僚相会。
  “那边有个考生,看上去?有些水平。”
  二人闲聊时,该监考官不由提到。
  “其他人才刚读完考题,尚在苦思冥想呢,那位考生已经下笔了,而且十分干脆,许是要?比别人起码早半日作完。”
  “是吗?”
  另一位同僚却不甚认同。
  他道:“这就下结论,未免草率。答得快,又未必是答得好。
  “届时考官拿到卷子,只?会看题目作得如何,又不会看这考生是花了多久作出来的,争先有什么意?义?
  “何况,考官阅卷,虽然不会直接看到考生的考卷,但?誊录官誊录卷面时,如果考生的涂改、错字太?多,是很容易抄错的,也会影响成绩。
  “卷面整洁、字迹美观,也是考试的一部分。你说的这人,能这么快就答卷,想必是未打草稿。
  “他若不是第一回 参加考试,不清楚其内情,便极大可能是骄傲自负,对自己过于有信心。
  “如此一来,卷面一旦落定,即使后面发现错处,修正也难了。”
  说到这里,这同僚摇摇头,说:“相比较于自诩才高、落笔即成的高傲学子,我倒更欣赏那些谨慎踏实之人。
  “考试要?考整整一天,何不细细推敲修改,等写到最?佳水平,再细细誊抄?何必为了争这一时半刻的先人一步,去?行更容易出错之事?”
  然而先前那监考官却否认说:“我倒觉得,那考生不像你说的这般。
  “你若是见到他的样子便会明白,那学生神情淡然冷静,一双眸子极为沉着?,落笔虽快但?从容有序,落笔一气呵成,即使未成草稿,也没在卷面上留下半个墨点,绝不是争勇而无谋之人。
  “而且,我稍微看了一下他的卷子,虽只?是匆匆一扫,但?那般文采……可谓仙风卓然,惊艳至极。
  “你若不信,一会儿可以?自己绕去?看看。你只?要?到了那片号房,一眼便可知我说的是谁。”
  同僚将信将疑。
  那监考官斟酌片刻,又道:“其实,我已记下那学生的相貌特征。现在尚在考场之上,今后还有两场,凡事做不得准。待出榜之后,自有分晓。
  “他若当真能得个好成绩,我们日后总有与他打交道的时候。
  “将来他若是进入太?学,我们还可指点他一二,提前卖他个师生之情。今后若在朝堂上相见,指不定还能有点情分。”
  *
  “将军,少爷真的进考场了!”
  另一边,五谷将“萧寻初”送进贡院后,就急匆匆赶回将军府,向?老爷夫人汇报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五谷这些年来名义上仍留在少爷身边,实则是萧将军与将军夫人的眼线。
  萧寻初那里若有什么动向?,他就会迅速回到将军府,向?将军和夫人汇报,好让萧将军夫妻二人能及时知道这次子的动向?,不要?太?担心。
  其实自从“萧寻初”宣布要?参加科举、开始读书那会儿,五谷就已经向?将军夫妇汇报过相关情况,只?是萧寻初这些年来一直没有顺过他们的意?,哪怕五谷这样说,他们也不敢全信。
  直到现在这儿子真的进了考场,萧斩石才有尘埃落定的感觉。
  萧将军长长舒了口气,颇有欣慰之感,可面上却不显,反哼了一声,道:“这混小子,总算有点懂事了。”
  五谷笑?道:“说来少爷改变主意?,正好就在将军亲自拜访草庐之后。或许是将军与少爷那一番促膝长谈,才令少爷变了想法吧。”
  萧斩石这个人不太?受得了肉麻的话,五谷这么一说,他反而不自在起来,如坐针毡。
  当然,若真是他的话有用,萧斩石还是蛮高兴的,不过……
  萧斩石微微沉吟。
  他回忆了一下那天与儿子见面的场景,只?觉得那天“萧寻初”好像不太?像是被他说动的样子啊……?
  而且,不知是不是两人太?久没有见面了,儿子给人的印象,其实也陌生得很……
  正当这时,姜凌在一旁问道:“五谷,可是按照你的说法,初儿即便是准备了科举,也没准备多久吧?我听说他们关内的读书人考试严格得很,初儿这般,能有希望考上吗?”
  “这……”
  五谷为难地摸摸后脑手。
  其实他这些日子观察下来,少爷还真有点不同寻常。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少爷指不定是真要?考上的。
  可是将军夫人问起,他却不敢打这个包票,一来说得太?过了,像是阿谀奉承的吹捧,二来,万一少爷没有考上,那他这话便是白给了老爷和夫人希望。
  但?他也不好说少爷考不上,倒像在咒少爷似的。
  没等五谷想好怎么回答这个棘手的问题,萧斩石“哼”了一声,又将这个话头接了过去?。
  “无论如何,只?要?他肯进考场,就是个好迹象。这回考不上,下次再试就是。”
  萧将军一边说着?,一边看向?五谷,道:“待他考完回来,你好好陪他休息休息,等放榜后,即使榜上无名,也别说什么丧气话,多鼓励鼓励他,莫要?打击他下次再考的积极性。”
  五谷忙应道:“是!”


第三十四章 
  “娘; 姐姐,你们看!我用竹子做了?一把剑!是那个叫小喜的小丫鬟教我的!她说她以前常给乡下的弟弟做,她都没?有演示; 我光是听?; 就做出来了?!”
  年?幼的小女孩梳着双垂鬟,手里拿着一把破破烂烂的小竹剑; 一边挥舞着; 一边开心地奔向母亲。
  小屋内; 母亲正与姐姐坐在一起写字,两人一同回头?来看她。
  母亲露出惊讶的神情?,先摸摸她的脑袋; 夸她:“不错不错。”
  但她旋即又有点担心:“你是用过刀了?吗?”
  小女孩自豪地挺起胸膛:“对!我不要她们帮忙; 我自己?削好的!”
  母亲的笑容,宠溺中有点无奈。
  姐姐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她也摸了?摸她的头?。
  “下回做的时?候; 先叫上大人。”
  姐姐如此说道?。
  她想了?想,又说:“或者先做小一点的,不要伤到手。”
  小女孩“咯咯咯”地笑着; 正想说好,可忽然间,姐姐消失了?; 母亲温柔的脸也消失了?。
  周围一暗,转向她的人; 变成了?祖母。
  那双眸子冰冰冷冷; 眼睑低垂; 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女孩子家家的,没?事做这种刀刀剑剑敲敲打打的事干什么!成何体统!”
  祖母张了?嘴; 但发出来的是绍嬷嬷的声音。
  “没?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将来怎么嫁得出去?你可知你这样?,是在丢我们谢家的脸!”
  在祖母身后,仿佛忽然多出了?一群人形黑雾在对她指指点点——
  “不像女孩子……”
  “又吵又闹,很?烦人……”
  “一点都不端庄……”
  “嫁不出去……”
  这时?,她看到姐姐拿起一根棍子,冷着脸对那些雾气?打去。
  姐姐如此高傲,如此英勇,一棍子就打散了?黑雾,回头?伸手要来拉她。
  小女孩眼前一亮,正想去牵姐姐的手,忽然,祖母巨大的身影也化作了?黑雾,挡在她面前——
  祖母的声音回荡般地道?——
  “你姐姐当然可以出去。她跟你不一样?,她天生与众不同,十二岁便已凭《梁赋》闻名梁城,又有秦皓这样?的追求者,无论如何都会有一个好前程。”
  “你难不成以为,你姐姐能做的,你也可以做到?”
  “开什么玩笑,那样?迥异的才华,怎是寻常女子可以模仿?”
  “你看看你自己?,既没?有什么突出的特长,性格又不好。”
  “你心里应该也清楚,在家里,我和你父亲,都更喜欢你姐姐。你母亲表面上一碗水端平,但平时?一直是你姐姐带给她的荣耀更多,谁知她心里是不是真的没?有偏爱?”
  “血脉相连的家人尚且如此,你若不做出改变,出了?门,还有谁会真心喜欢你?”
  “你们虽然是姐妹,但实则云泥之别!”
  “你这样?的平凡姑娘,若想与她一般特立独行,只?会自取灭亡!”
  小女孩吓了?一跳。
  姐姐还在试图拉她一起出去,可她望着姐姐,却怯懦地不敢伸手了?。
  忽然,画面一转,小女孩不知为何换了?身衣服,正端正地跪坐在一个昏暗的房间里。
  她发现自己?手里正拿着绣花样?子,已经绣了?一半。
  她的个子好像长高了?不少,坐姿也挺拔起来,她的绣工不知何时?已经变得很?好,甚至能做双面绣了?。
  小女孩熟练地对众人做出一个端庄的微笑,谦虚得体地道?:“长辈们过奖了?,能绣出这个花样?,主要是祖母教得好。晚辈才疏学浅,还有许多东西要学。”
  祖母坐在屋中,面容瞧着和蔼多了?。
  她身边那些黑影,也成了?带着笑的白影。
  “真是恭顺温良,不愧是谢家的女儿。”
  “大女儿学富五车,小女儿端秀得体,谢家果然是名门世家。”
  “我若是有你这样?的女儿,做梦都要笑醒呢!”
  “可惜我儿子才五岁,不然真想让你当我家的儿媳妇。”
  小女孩脸上的笑容分寸依旧,正想羞涩而不失大方地说几句“不敢不敢”,忽然间,她又看到祖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