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她可以安排天子与薛芷语一起安心赏牡丹。
永宁侯老夫人给儿媳妇递了个眼色。
永宁侯夫人在告退之前,便委婉地问道:“皇上,此处倒也算僻静,不失为一个好的赏花之地。府里有几株牡丹还算入眼,若皇上不弃,臣妇这就命人去搬几盆牡丹过来,再去请薛姑娘……”
话音未落,桓崇郁眉心轻拢,冷笑道:“请朕赏花,为何要召她?”
永宁侯夫人和老夫人面面相觑。
您、您不是为了陪薛芷语才来侯府的吗?
桓崇郁从她们眼神里看出了答案,声线极为冷淡:“难不成,朕是为她来的?”
还真不是为了薛芷语来的?!
婆媳两个都愣了一瞬。
永宁侯见闹出了这么大的误会,连忙上前一步,岔开话题:“皇上,微臣家中后山还有些不错的竹子,不如臣陪您移步去赏竹?”
桓崇郁起身,领着郑喜一同去了。
永宁侯夫人这才喃喃地问老夫人:“母亲,那天子到底是为谁来的?”
老夫人眉头紧拧,吩咐道:“去打听一下,天子入府之后,侯爷派了谁在伺候。”
…
赏竹虽是永宁侯的借口。
但永宁侯府的竹子还真的长得不错,桓崇郁慢步在侯府的竹林里,随手折了一片竹叶,捻在指腹间,薄薄的叶片似刀刃,却始终割不伤他的手。
多危险的兵器,他都驾驭的游刃有余,何况小小一片竹叶。
桓崇郁轻弯唇角,吩咐郑喜:“去查查,朕究竟还为薛芷语做了多少‘好事’。”
郑喜一抬头,天子凤眸森冷。
饶是跟了天子多年,他的心还是跟着惊寒一阵。
天子真正的女人,都没敢恃宠借天子名声张扬。
区区太后的侄女,也敢大肆宣扬天子宠爱。
还是压根不存在的虚假恩宠。
作者有话说:
说一下,前面修了些地方,把入宫这事改成女主不愿意提前入宫了。
还打算删除一些繁冗的内宅情节。
已看过前文的读者,没啥影响,只是怕大家回头看,发现剧情少了觉得奇怪。
节奏有在逐渐加快啦,啵啵。
这章随机红包~
第21章
永宁侯府老夫人很快就知道,自从天子入府之后,侯爷并未派人跟从伺候。
想也知道,她儿子绝对不会这么轻慢天子。
显然这是天子自己的意思。
不管天子去了侯府哪里,干了什么。
有一点可以肯定,天子的确不是平白无故来永宁侯府的。
永宁侯老夫人不敢兴师动众盘问下人,来推测天子行踪。
但她可以派人去查,今日来的宾客,有几个离开过花厅。
很快,她便知道。
乌雪昭和茵姐儿中途离过场。
老夫人再三向儿媳确认:“竟是乌雪昭?”
永宁侯夫人也是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地说:“是她。丫鬟说是瞧见她妹妹在院子里跑不见,她便往花园深处追去了。”
老夫人默然无语。
她也相中了这丫头,还让九郎和乌雪昭相看来着。
若真是乌雪昭,那永宁侯府岂不是在和天子抢女人?
想到这,老夫人居然有些头皮发麻,脸色也微微一变。
永宁侯夫人瞧出了婆母的心思,低声安慰道:“乌姑娘讨喜,她大伯母又说她没定亲,您想要她也是人之常情。何况……咱们猜的也未必就是对的。”
侯府花园大,府里人手大多都调来花厅、大厨房里帮忙了。
乌雪昭去的那地方没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老夫人也觉得匪夷所思,想到以乌雪昭的家世,实在和天子没有任何交集之处。
一颗心暂且放回了肚子里。
不多时,许多宾客赏完了牡丹回到花厅,纷纷到老夫人跟前夸赞她的牡丹。
老夫人和她们说说笑笑。
随即有人提起道:“听说永宁侯府里还有一位极擅双面绣的阮娘子,我们到现在都还没见着双面绣的影子,老夫人还不把宝贝拿出来大家伙瞧瞧。”
老夫人笑呵呵道:“老身可不藏私,正打算要给你们看的。大家既然看完了牡丹,都来看阮娘子的绣作。”
永宁侯夫人立刻就招了手,吩咐下去:“把阮娘子绣的四季屏风都搬进来。”
早就准备好了的东西,臂膀粗壮的仆妇们,从库房里小心翼翼地把屏风搬了进来。
乌雪昭听到“阮娘子”的名头,也早已拉着茵姐儿一起,走了过来。
四季屏风,顾名思义,绣的四季里的景物。
但不拘泥于花草。
鸟兽游鱼、山水人物,统统都有。
虫字与天子名讳“崇”同音,为避天子名讳,时下绣娘都会避开绣“虫”。
因此四季屏风里,独独没有虫鱼鸟兽里的“虫”。
四扇屏风,每一扇展开都是四折,连成一幅完整的画。
总共十六扇,全是双面绣,骤然展开在众人面前,围成了一间四方形小厅似的,无论站在哪里,都能看到精美绝伦的一面。
花草生动到仿佛馥郁芳香,鸟兽游鱼栩栩如生,写意山水不输大家手笔,人物惬意自然。
满座惊叹。
茵姐儿指着红色的小鲤鱼,惊赞道:“姐姐你看,它好像在清澈的溪水里游动。”
乌雪昭目光移过去,果然绣出了“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境,而另一面,小鱼形态也如出一辙。
美得没有一丝瑕疵。
这幅绣作里面用到的针法,她也从未见过。
乌雪昭看着屏风,心神意动,眼里闪着微光。
这样漂亮的屏风,优越的针法,只怕很快就要在京中女眷之中风靡。
有人央求永宁侯老夫人:“快把阮娘子请出来,同我们说道说道。”
乌雪昭也抬眼望了过去,露出少有的殷切眼神。
她也很想亲耳听一听,阮娘子会怎么讲双面绣的针法。
永宁侯老夫人冲大家笑笑,跟众人说:“阮娘子手伤复发,近日都在休息。诸位稍等,我这就让人去请。”
立刻有丫鬟去请阮娘子过来。
花厅里议论纷纷。
永宁侯老夫人在人群里扫视一周,目光不经意落到乌雪昭身上,很快又收回。
不一会儿,阮娘子便来了。
她穿一身沉香色的比甲,下|身着长裙,头发梳得干净利落,脸上有一个酒窝,笑起来很和气的一个人。
手腕上的确有伤,绑着白色的腕带。
阮娘子同老夫人行了礼,老夫人便让她同大家讲解一下针法。
女红非一日之功,只是这么说上一嘴,其实也说不明白多少。
还是得上手。
阮娘子手腕有伤,只在绣架上,给大家简单绣了一株兰花,便作罢了。
大家也没为难她。
不过她不能绣,却能教。
永宁侯老夫人索性道:“多搬几个绣架过来,想绣的都过来绣,若绣得好——来人,把彩头拿过来。”
早早备好的彩头,这会子呈到众人面前。
竟是一柄玉如意,玉色极好。
虽和宫中的御用如意没法比,但在手中把玩,也尽够了,就是做小娘子的添妆,也非常体面。
擅女红的小娘子们,个个跃跃欲试。
乌婉莹看到那玉如意,眼都亮了,完全忘了关心忠勤伯府请封的事儿,跑到乌雪昭跟前,低声劝道:“一会儿你也去。”
乌雪昭这才看了玉如意一眼,兴致缺缺。
比起彩头,她更中意阮娘子的绣技。
乌婉莹见乌雪昭不怎么心动,着急上火道:“你傻啊,这屏风你看千万遍那也不是你的,玉如意可是实打实的。还不争一争?”
茵姐儿拽了拽乌婉莹的袖子,示意她看对面。
薛明萱正在极力劝说薛芷语参加比赛,眼看着也要来争这彩头。
乌婉莹瞪了瞪眼。
未来皇后还缺珍宝么?
罕见的南珠皇上都赏了,这柄小玉如意还来同她们争。
她不禁暗暗祈祷,薛芷语千万答应薛明萱的请求,若薛芷语也来参赛,谁还敢同未来皇后争锋?不都得让着她。
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薛芷语原是不打算同小娘子们争的。
太后宠爱她,赏的宝贝已经够多了。
譬如她今日佩戴的南珠,就是太后赏的,这样好品相的南珠,天底下也只有她一个女人才拥有。
薛芷语才打算退出人群,不凑这热闹。
贴身丫鬟过来低声禀道:“……太后娘娘派了人出宫递话,说皇上今日随永宁侯出宫,很有可能也来了永宁侯府。”
薛芷语一脸愕然。
皇上竟亲自来永宁侯府了?来干什么的?
仆妇们将绣架摆进花厅。
永宁侯老夫人公布规则:“三炷香的功夫,谁赢谁拿彩头去。”
就有人问了:“老夫人,怎么算赢?谁说了算?阮娘子?”
永宁侯夫人笑了笑:“不是阮娘子,我自会请贵人评判,绝对服众。”
薛芷语闻言愣了愣。
难道说,永宁侯夫人也知道皇上过来了,她口中的“贵人”就是皇上?
薛芷语笑了笑,走到一张绣架前。
要真是请皇上来评判,那她无论如何也要拿到这份彩头。
薛芷语一坐下,旁人都面面相觑。
当然也有不惧薛家锋芒的小娘子,奈何人家女红不好,便未落座。
老夫人见状,便钦点了几个小娘子,笑呵呵道:“来,不论好不好,都来动动针线。”
又特地看向乌雪昭,嗓音温和地道:“乌姑娘,你也过来。”
她想试一试,天子究竟是不是中意乌雪昭。
若不是,她还真有意让这姑娘嫁给九郎。
薛芷语听到老夫人的话,抬头看了乌雪昭一眼。
心底轻嘲。
她可是师从苏绣名师,女红底子出了名的好。
乌雪昭该不会连绣技也能赢她吧。
没这么容易的事儿。
作者有话说:
这章依旧随机发红包~
第22章
乌雪昭被永宁侯老夫人点了名,自然是非去不可。
只不过眼下还没有人动,她不想做第一个。
乌婉莹暗地里推了乌雪昭一把,低声催促道:“快去,反正有老夫人给你撑腰。”
眼瞧着有人已经陆陆续续坐到绣架前。
乌雪昭便也过去了。
乌婉莹暗地里窃喜。
虽说她厌烦乌雪昭,可那是在乌家,一旦出了门,谁的胳膊肘还能往外拐了?
茵姐儿也高兴。
姐妹俩对视了一眼,发现对方都在笑,瞬间就都不笑了——她们关系还没这么好吧!
又双双扭头,都去看乌雪昭。
小娘子们入座开始绣东西之后,线香也燃了起来。
宾客们自觉让了位置,去别处说笑。
阮娘子穿梭在小娘子中间,偶尔回答一些针法上的问题。
薛芷语其实也接触过双面绣,但学艺不精,主要擅长的还是用苏绣的针法绣单面绣。
这会子临场发挥起来,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便问了阮娘子几句。
阮娘子看了一眼薛芷语的绣面,上面是一朵娇丽的牡丹花,不住点头赞赏,低声地回答了她的问题,还笑道:“姑娘绣得已经很好了。”
薛芷语扬唇笑了笑,低头继续绣牡丹。
听说皇上是来侯府赏牡丹的,虽不知皇上怎么会喜欢上牡丹,但这些绣作呈现过去,皇上应该会一眼就看到她的作品。
阮娘子最后走到了乌雪昭面前。
所有小娘子都问过她,独独这位没有。
沉香色的衣角陡然出现在眼前,乌雪昭抬了头,起身冲阮娘子福身淡笑。
阮娘子小声笑道:“姑娘客气了,姑娘请坐。”
乌雪昭又坐下拿起针线。
阮娘子低头一看,顿时怔住了,绣面上是一条已有雏形的双面绣鱼。
这姑娘原本就会双面绣,还绣得很好。
足以出师。
不止如此。
翻过绣面,这姑娘绣的不仅是双面绣,而是双面异色绣。
难度倍增。
乌雪昭也是从刚才所见的屏风里,琢磨出一些双面异色绣的技法。
但还想的不够透彻,有许多问题想问阮娘子。
她声音轻轻柔柔的,把积攒的问题,有条有理地说出来。
阮娘子一一耐心回答。
她是不收关门弟子了,外人不知,并非因为她不想收,而是实在遇到不好学生,才索性在永宁侯府里,一面教女眷女红,一面闭关钻研绣技。
这回遇到了好学生,她恨不能倾囊相授。
乌雪昭问没问的,她都说了。
这姑娘也足够聪明,她才说完针法,不必她上手示范,乌雪昭自己就琢磨明白了。
阮娘子脸上一直笑,是那种发自内心喜悦的笑。
薛芷语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
她坐得离乌雪昭近,余光瞥见了乌雪昭的绣面,刹那间失了神。
竟是双面异色绣!
单色和异色绣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