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赵记-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枫微笑道:“君上稍等,待我安排好军马扎营后,再随君上进城。”
信陵君微微一愕,“杨兄弟要将兵马留在城外?”
杨枫眉梢一挑,无所谓地洒然一笑道:“当然。这几百赵国禁军,毕竟是外兵,方今时局,进驻魏国都城恐有诸多不便。何况,乐兄信人,一诺千金,公主安全有他的护卫,还担心什么宵小鼠辈呢。”笑吟吟地看着乐刑,一拱手,“可真是要辛苦乐兄了。”
乐刑脸上微一红,舔了舔厚厚的嘴唇,看了信陵君一眼。信陵君拍了拍乐刑的肩膀,笑道:“兄弟放心,无忌担保,乐刑绝误不了事。”
杨枫一笑转身,自去安排布置。
新垣衍爬起身,掸掸身上的尘土,讨好地笑着,眼波却流转不定,躬身向信陵君告了个罪,笑眯眯地从容而去。
披着一身红艳艳、金灿灿的霞光,信陵君笔挺地站着,清癯的脸上现出了冷峻的神色。斜插入鬓角的剑眉下,映着落日残照,灼灼发亮的一对眸子直注在杨枫挺拔的背影上,两道目光瞬间变得异常的锐利。
杨枫心中笃定,早有了算计。这几百禁军进城与否,根本无关大局。城里城外屯驻着几万魏国大军,区区几百人济得甚事。便是由他们护卫着馆驿,明暗里依然得受安釐王、信陵君两派人马的监视,还不如大方些,干脆轻骑入城。适才新垣衍唇枪舌剑,影射排斥信陵君插手联姻事宜,杨枫就偏偏拉着乐刑,摆明将赵倩的安全事宜交托在信陵君手上。这些日子来,他早看出了大梁城里的兄弟阋墙,已上升到了近乎公开化的层面。不必说信陵君正在拉拢他,便是为了掌握主动,与龙阳君相对抗,也不会出言拒绝。
按照预先定下的计划,进了大梁后,杨枫只是在明处和各路牛鬼蛇神虚与委蛇,一切行动的决断,则全由隐身暗处的范增操持。而范增,早在当日斗苏率人南下返楚后,便由张星等斥侯护送,兼程进了大梁,寻找先期入城散布流言的乌舒。在乌家人的安排下,隐匿在暗中见机行事。
因了新垣衍突兀插入的一番表演,杨枫的心情愈发的轻松。将李伦、成胥及武馆弟子留在了城外,领着展浪、乌果和二十多名锋镝骑卫士护着赵倩、赵雅的车驾,随着信陵君进了大梁北门。
作为中原第一大都会,大梁城的规模极大。当时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各国早不把这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放在眼里。大梁城的规划营建,便大大逾了制,竟是按的周王城的营建制度建造的。四面城墙各长九里,每面辟三座城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街道极宽敞,足有七丈二,可并排行三乘大车。城里的繁华热闹更远非赵都邯郸所能比拟,虽说不上是摩肩接踵,连衽成帷,举袂成幕,却也是人流如织。见着信陵君的旗帜,路上行人都恭恭敬敬地避开,多有人跪倒在尘埃里叩头,许多小孩子在路边跟着队列跑着、跳着;;;;;;
杨枫微笑道:“小小孩童,犹不避车马,耆老叩首礼敬,足见君上平易爱民。君上得民心若此,大魏之福,三晋之福,天下之福啊;;;;;;”
信陵君眼中掠过一道阴影,淡然道:“杨兄弟错了。这全是大王仁政,广布德泽,无忌方得以叨窃余绪。”淡淡几句空洞的套话后,不再继续这等敏感的话题,指点着前方道:“杨兄弟,前面便是王城,绕过王城,即是馆驿宾舍。再往前不过一里多地就到了我的府邸。杨兄弟先安顿下来,晚间我亲来相迎,邀兄弟过府一叙。”
杨枫拱手逊谢。
说话间已到了馆驿。信陵君亲自张罗安排,直到一众人都安顿下来,又吩咐了乐刑几句,才和杨枫执手殷殷惜别。
梳洗过后,杨枫略一思忖,径直来到赵倩所居的别院求见。
自濮水畔启程后的十多天,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自赵倩没有再去探视杨枫的伤情以来,杨枫就再没见过赵倩的面。每天一早,只不过例行公事般地到公主的营帐前请安,有时,在傍晚要扎营时,打马到她的车驾前禀告一声罢了。
在这个黄昏,见到了赵倩的杨枫却忍不住心中一颤,打心底冒出一股寒气。
赵倩仿佛换了一个人,冷冰冰、无动于衷地坐着。如冰雪一般惨白的脸上冷冷的没有丝毫表情,那双眼睛,只是望着窗外西沉落日的那双眼睛,象冰山,象冬日的一汪深不可测的深潭,让人捉摸不透。对于杨枫的说话,她连淡淡的回应都没有,仿佛世上仅仅她一个人存在着。
天色渐渐暗淡,落日完全隐没了。赵倩微扬着头,用一种冰凉古怪的眼光紧盯着面前的杨枫。盯得杨枫一阵阵心酸,一阵阵发虚;;;;;;
出了别院,杨枫长吁了一口气,看着苍茫的暮色,缓缓的,轻声道:“乌果,告诉范增,如果有可能;;;;;;把赵倩救出去!”

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拨

“啪——啪——”门外轻轻地传来了两下叩门声。
杨枫晃了晃微微有些儿发晕的头,应了一声。
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四名俊秀的童仆轻悄地捧进一铜盆温热的清水,置于木架上,奉上巾帕漱具,恭恭敬敬地等待着侍候他起身盥洗。
杨枫并不惯于让人服侍,挥了挥手。四名童仆毕恭毕敬地躬身一礼,将洗漱用具置于案几上,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掬了几捧还微烫手的热水泼在脸上,杨枫颇觉神清气爽,头脑也清醒了许多。昨晚信陵君特地为他举办的晚宴上的一幕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筵席上灯红酒绿,丝弦歌舞自毋庸赘言。最是令人心动的是那觥筹交错、谈笑风生间,弥漫透露出的一派无以言喻的豪迈欢庆气氛。
虽然,早知这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黄金时代,各种杰出的人才纷纷粉墨登场,尽展所长。但毕竟年代太过久远,许多典籍都散佚无踪,囿于有限的历史记载,太多的特出人物俱已湮没在历史长河里。但昨晚,杨枫做梦也没想到会见到这么多的人物,几百人济济一堂。除了有限的几个人,绝大多数人的姓名对他而言皆是极陌生的。可就是这么一大帮他闻所未闻的人,让他见识到了什么是才气纵横,什么是慷慨豪爽,什么是灵敏机变,这完全不是他以往所认为的干禄求闻、一门心思只在谋取衣食的无耻门人清客,而完全是一群胸藏锦绣腹隐珠玑有雄心有才干的人才。无论如何,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帮出类拔萃不寻常的人,有理想有事业的人,纵然,历史上的信陵君最终是醇酒妇人,郁郁而终,但那一句“不以成败论英雄”却正是对这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最好的诠释。
欢宴中,两个多时辰转瞬而过。酒筵散后,信陵君亲自将他送出府外。见他骑乘的马匹虽然雄健,却也寻常,当即命人自厩中牵出一骑紫骝相赠,盛意拳拳,直将豫让的国士之论演绎到极致;;;;;;
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慢慢地梳洗,待得整顿好衣裳走到外厅,两名仆从已经提着食盒,神色恭谨地候在厅中了。一见到他,礼节周到的又是一礼,手脚麻利地把丰盛的早点一样样地摆放在案几上,又冲好一盏热腾腾的香茗。立刻,厅堂里弥漫开一阵清甜的食品香气。
一名仆从退后两步,殷勤而知礼地道:“杨大人,昨晚君上遣人告知,大人昨夜多饮了些,特命厨下早膳安排得清淡点。这儿一多半是赵国的风味点心,有些是大梁的特色小吃,口味都还清淡甘美,不知是否合杨大人的意。大人但有所需,只需吩咐下来,厨下自会尽力满足。”说着,垂手静静地退开。
杨枫淡淡一笑,坐下享用他有史以来最丰盛的一顿早餐。心里颇为赞叹,信陵君果然了得,收买人心真是有一套。小处着眼,最细节处也安排得点滴不漏。从甫一见面的赠药,直至对这么一顿早膳的安排,细微处莫不见其良苦用心。想来便是“后世”有名的曹丞相厚施恩义以结关云长,相较下只怕也有所不及。
默默思索着,杨枫已经隐隐明白了信陵君的心意。无忌公子礼贤下士的诸般作为,并非要将他收为己用,只是要先重施恩义以极力感动、笼络住他的心。再点破当前暴秦虎视东窥的严峻险恶形势,指出惟有三晋合力方能阻挡秦人东进的脚步。当然,基于此,那尽人皆知的不堪之极的安釐王便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三晋合力抗秦的阻碍,有了必须除去的理由。虽然还不知晓信陵君有何手段迫得他不得不去充当杀手刺客,可事情的大致发展却不会错。目前,最需谨防后院起火,特别是要防着捉摸不定的赵雅和那个油盐不进、一身麻烦的善柔。
想到了善柔,杨枫心里一紧,昨天居然忘了这个麻烦。擦了擦嘴,他起身走出屋外,召来展浪,低声吩咐道:“展浪,你马上派人到城外大营去,看看那个赵善还在不在。如果他已离去,告诉李伦,绝不能让他再进大营。这个人,我们从来就不认识,他的所作所为也与我们无关。还有,没我的军令,大营里任何人不得无故进出,违者军法从事。记住,是任何人。”
展浪莫名所以,但还是抱拳应诺。
正布置间,院外传来了一阵朗朗的笑声,丰神俊朗的信陵君依然是一身便装,只领着谭邦、朱亥两人,悠然走了进来,笑道:“杨兄弟早!你可真是海量,昨晚饮了那许多,我还当兄弟仍高卧未起呢。这里住得可还合适?”
杨枫笑着迎上道:“有劳君上记挂,杨枫怎么敢当。此处一切都好。”
信陵君很亲热地拉着杨枫的手,道:“兄弟既已早起。那么无忌就一尽地主之谊,与兄弟把臂同游大梁城。午膳后,再领兄弟到一个绝妙的去处。”
杨枫微笑道:“君上盛情,杨枫如若推辞,岂不太过矫情了。只不知君上所言的绝妙去处又是哪里?”
信陵君眨了眨眼,道:“去了便知,去了便知。保管兄弟定会认为不虚此行。”
两人携手出了馆驿,早有护卫牵过马匹。昨晚信陵君赠与杨枫的紫骝高大神骏,头大腿细,耳似竹尖,四蹄宽大,形态匀称,一身紫色的鬃毛,油光滑亮,浑如紫玉雕就,看着就那么的轻灵洒逸。
杨枫理了理紫骝迎风飘拂的长长鬣鬃,由衷地赞道:“真是好马。昨晚匆匆而别,还未谢过君上的赠马之德呢。”
信陵君摆了摆手,笑道:“区区一马,不值一提。”
杨枫心中一动,突兀道:“君上,听说齐国安平君田单也在大梁。杨枫闻名久矣,君上能否为我引见引见。”
“什么?田单来了大梁?”正欲扳鞍上马的信陵君一下停住了动作,扭过头盯着杨枫。
杨枫细心地察觉出信陵君的惊诧是缘于田单到大梁的这个消息,而不是因为他也知晓田单到了大梁,提出会面的要求。心里有了底,田单,并非是信陵君的盟友,从容地道:“难道君上不知吗?这倒也是,我还奇怪着田单既和君上有交,又怎会派人偷袭我送婚使团呢。”
信陵君诧异的神色一掠而过,沉静地笑道:“田单怎会到了大梁,兄弟不会是听了讹传吧。”
杨枫故意皱起了眉头,沉吟道:“应该不是讹传。君上当知我与墨门钜子元宗有交情,也因而识得一些齐墨弟子。前些时日,南下途中我曾遇上几个齐墨弟子,他们说起无意中见到田单出了齐国,进了魏境。进了魏境,难道不是来大梁吗?”
信陵君静静听着,笑了笑,乌亮明睿的眼睛却没有丝毫笑意,淡然道:“或许是路途迢遥,安平君尚未到达。魏赵联姻,若得安平君参与盛宴,实在是锦上添花。”翻身上了马背。
杨枫抿唇一笑,也翻身上马,轻轻一夹马腹,跟上了信陵君。飞快地向后一瞥间,却见谭邦身后一骑已飞驰向信陵君府邸方向。

第一百五十二章 豪侠

作为中原重镇,隐有天下枢纽形势的大梁城堪称四方通衢,何况近两年来局势稳定,未曾有大的战事,各地的商贾云集。街市上人声喧闹,各式店肆铺面里人头攒动,洋溢着一派富足温馨的瑞霭佳气。
信陵君引领着杨枫,一行人在繁华热闹的交横衢道上放马缓缓漫步,赏玩着大梁街景。不知不觉中,日已近午。突然,自街道边一处小酒铺里钻出两条带剑的大汉,满头大汗,掩不了一脸的惊惧之色。一人狠狠地解剑掷于地上,自牙缝迸出几个字:“不愧是盖聂;;;;;;”
几个字顺风飘进杨枫耳中,杨枫不以为意地瞥了那两人一眼,带马闪过两名行人,跟上了信陵君。
走出几步,杨枫的心却“霍”地一跳。“盖聂”!这名字怎么听着这么耳熟。他的目光不知飞在何处,脑中飞转,偏偏怎么也想不起来,以至信陵君和他说话,陷入到深沉思索中的他也恍若未闻。
转过街角,大汉解剑掷地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剑!杨枫的眼睛闪亮一下,猛然记起了这个人。《史记;刺客列传》曾有一段记载——荆轲过榆次,与盖聂论剑,不称盖聂之意,盖聂怒而目视荆轲,荆轲不敢留,当即远遁而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